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我靠种田建农家乐救全球(穿越重生)——宫槐知玉

时间:2025-06-26 08:33:49  作者:宫槐知玉
  随着它们长起来,河边山上那些树新长出的枝叶,也明显变得大片和茂盛。
  特别是河边那些,枝叶前所未有茂密。
  “后门这边的实验差不多要结束了。”清霁月突然道。
  童湛言看去,“具体还有多久?”
  “两个月左右。”清霁月道。
  清霁月之前说过,等实验结束了,就会把所有相关人员撤走。
  古云扬他们已经只剩五六个月,清霁月那边撤走,古云扬他们也离开的话,那基地一下就会冷清下来。
  童湛言心口蓦地就有些空落落。
  “之后你准备怎么办?古云扬他们也快毕业了。”清霁月改道走向湖边,然后坐在水边的草地上。
  那里有一片地方没有芦苇,童湛言之前带他来钓鱼也是去的那里。
  古云扬他们马上就要毕业,他那边护卫队的人也离开的话,基地的人手一下就会少掉两百多个。
  那样一来,基地就会只剩下感染狂暴抽奖而来的那群人。
  他们总共也才一百多号人。
  童湛言在清霁月身边坐下,也有些头疼。
  徐老、王老他们之后应该也会离开。
  徐老、王老来得比古云扬他们还要早半年,因此已经在基地待了快三年。
  三年,对于年轻人来说或许不算什么,可对于年纪本来就已经不小的他们来说,却已经是相当长一段时间。
  特别是最近天气逐渐变热后,他们体力明显跟不上古云扬一群人,干一会儿就得停下歇半天。
  徐老、王老自己没说,童湛言却都看在眼里。
  古云扬他们是第一批学生,当时各方面都不完善,再加上他这基地缺人,所以才让他们过来帮忙,然后在基地学习。
  但这样的模式并不是长久之计,真的要系统地学习,还是得去学校。
  徐老、王老一直想把种植学校正统地办起来,现在他们有了足够的知识储备也有了足够的经验,正好可以去斯荻军事学院那边做老师。
  这是好事。
  就算他们不主动提,童湛言也会主动说。
  不过斯荻军事学院那边有了正式的老师和系统的教学的话,学生应该就不会再像现在这样每天来他这基地帮忙了。
  他们之外,宁琅东、苏烟然应该不会离开,田新清就不好说了。
  能随便借出三千万的人,家里肯定不缺钱。
  而种植,挺苦挺累的。
  就算田新清自己无所谓,他家里的人也未必愿意让他就这么蹉跎下去。
  田新清这三年也没少学,他愿意的话,也已经能撑起一个种植基地。
  不过这一变动下来,他这基地也就只剩下百多号人。
  一千多亩的基地,一百多号人,根本忙不过来。
  看出童湛言的头痛,清霁月道:“要不那些护卫我晚点再撤离?”
  “不用。”童湛言拒绝,“实在不行我就真的办个农家乐。”
  清霁月看向童湛言,不太理解他的意思。
  童湛言笑着道:“按人收费,包吃包住,还能每天去地里玩个够。”
  清霁月愣了下,旋即没忍住勾了下嘴角,想来童湛言这基地的人确实挺多。
  就两人聊天这会儿,天色已经完全暗下来。
  温度也随之降低,不再燥热而是宜人。
  童湛言往后仰去,躺在草地上。
  清霁月见状,有样学样。
  知道他们经常往这边走,附近少有人来,只随着天气变热偶尔有蛙声响起。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直到天色彻底暗下,这才回去。
  解了馋,之后几天童湛言又制作了一次红薯淀粉,一部分放到食堂那边,一部分则自己储存。
  剩下的红薯,童湛言留下足够养殖区那些家禽家畜吃的份后,其它全部让白老板拖走。
  这一批红薯虽然地依然只有那些,但产量却明显比之前高不少,白老板他们忙了一天。
  忙完红薯这一茬时,地里那些玉米、南瓜和油菜已经完全进入盛花期。
  与此同时,大棚里那些小麦也到了可以采摘的时候。
  这一批小麦到了最后高度也才到他腰部,叶子完全瘫软,麦粒最大的也不过玉米粒大小。
  虽然整体比他之前世界的还是有所不同,但比起最开始两米多高的庞然大物,也已经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童湛言给它们做了次鉴定,这一次它们的感染率也比之前降了不少,基本在52%左右。
  因为这一次那些小麦花了足足三个多月才成熟,比它们早种下大半个月的玉米全都已经可以采摘。
  童湛言也给它们做了次鉴定,感染率高的和小麦一样52%左右,低的则在23%左右。
  那些玉米这么多次种下来,感染率也已经接近20%,运气好的话童湛言这一批就能吃上。
  大棚里那些玉米,童湛言想了想后把它们全部留了下来。
  包括那些感染率超过50%的。
  毕竟在他这基地,感染率低的没什么好稀奇,反而是感染率高的越来越少见。
  万一什么时候用上了呢?
  大棚里的土,因为那些小麦本身的感染率降低,这一次污染最严重的部分也就在50%左右。
  考虑到他准备把小麦的感染率继续往下降,所以还是换了。
  这一次有清霁月在,换掉旧的装进去新的总共也就是半天的事。
  清霁月忙碌间,童湛言照例播种了玉米,清霁月这边忙完时,他那边也正好收工。
  新的作物才种下,玉米、南瓜、油菜又还不到收的时候,这个阶段没什么事做,童湛言直接就和清霁月回了宿舍。
  半个月后,童湛言把玉米移栽进大棚里的同时,播种了小麦。
  之前他是怕那些玉米打不过小麦,所以才错开,好让那些玉米先把根铺开。
  以现在那些小麦的生长速度,这份担心也就省了。
  这一次,童湛言也多种了些小麦。
  之前它们的根太霸道,八棵就已经足够铺满整个基地,现在它们的根系也就比普通小麦稍微夸张些,已经不足为惧。
  童湛言这边忙完时,地里那些玉米、南瓜、油菜授粉已经接近尾声。
  大半年过去,那些蜜蜂又已经经过两次繁殖。
  本来就已经有好几个巢穴的它们,两次繁殖下来,数量直接就再翻倍,如今最少都已经十万只。
  数量上的提升,也让授粉成功的比例变得更大。
  再加上童湛言这次就没怎么掐花掐叶,整体算下来,成功授粉的花总数可能比他们之前掐花掐叶自己授粉那段时间还要多些。
  花的数量直接就决定产量。
  那就代表,这一批玉米、南瓜和油菜的产量会比之前任何一次都高。
  玉米、油菜因为本来就没办法掐花掐叶,区别相对较小,南瓜则把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
  很长一段时间里,宁琅东他们和直播间一群人最热衷的事,就是去南瓜地里数南瓜。
  之前掐花掐叶,一窝五六棵南瓜最多也就七八个果子,现在最少都能十五六个。
  随着玉米、南瓜这些授粉结束,基地的温度也再一次提高,从原本的二十到三十度,变成二十五到三十五度。
  这看似只提高了五度,可体感上差别却相当大,之前有风时好歹还能感觉到几分凉意,温度上了三十五度后,连风都是滚烫的。
  防护罩内的温度基本在十五到二十五度,所以基地里除了从前线下来感染狂暴的那部分人,宁琅东他们从来没感受过这种高温。
  突然间感受到,一个个的就如同上了岸的鱼,热得眼睛都翻白。
  童湛言好笑间,紧急找研究团队的人研发了空调。
  这世界倒不是没有制冷器,不过一般都用于营养液保鲜和工业上,人用的还真没有。
  因为有类似的,制作起来倒也快。
  有了成品后,童湛言直接定制了几百台,把宿舍楼所有房间、食堂甚至养殖区那边的家禽家畜圈都安装上。
  空调开始运作后,对比就越发明显,那也让一群人更加不敢随意出门。
  他们被高温打败,地里那些作物,却个顶个的精神。
  同样精神抖擞的,还有那些草。
  很多杂草的生命力旺盛的都跟变异了的那些小麦似的。
  也正是因此,当初发现这世界的人连杂草都种不活,童湛言才会那么惊讶。
  002.
  因为温度太高,白天出去干活说不定就中暑,所以童湛言把干活时间调在了早上晚上,中午则休息。
  拔草的次数,童湛言也适当减少。
  总不能不要命。
  值得庆幸的是如今浇肥已经有灌溉系统,不需要他们再一颗一颗去浇,不然那才真的要命。
  温度变高倒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而最让童湛言开心的,莫过于他终于可以吃上冰镇西瓜。
  为这,他还特意买了三个大型冰柜。
  忙完一个早上,十一点太阳烈起来,空气都因为炎热而扭曲时,一群人一股脑地涌进开着冷气的食堂,然后一人来上一片……
  因为巨大的温差,那些西瓜果瓤都发沙,一口下去,冰凉的糖分十足的汁水瞬间直击灵魂。
  “啊……”
  “好甜。”
  “好像比之前一批的更甜了。”
  “是更甜了。”
  “我感觉我一个人都可以吃掉半个。”
  ……
  食堂中,一群人一边吃一边感慨着。
  直播间。
  众人尝不着味,大部分也没感受过那种高温,可看着食堂中一群人脸上的满足,他们似乎也感觉到那份甜。
  “一个人吃掉半个,你也真是敢想。”
  “我前几天自己做了红薯粉条试了试,真的超好吃。可惜鸡肉太贵了我没舍得买……学长啥时候把鸡肉的价格也打下来吧,求求了。”
  “我喜欢玉米馍馍。”
  “我也想吃肉……”
  “我想吃蛋。”
  “你们够了,学长是搞种植的,而且作物是用来压制狂暴的……”
  “可是真的好香,特别是加了辣椒的,那味道,简直绝了。”
  “说得我也想试试看了。”
  ……
  西瓜能吃后,童湛言让采摘了一次,全部让白老板拖走。
  西瓜不能存放太久,久了水分蒸发,味道也就没那么好了。
  随着西瓜成熟,很多作物也都陆续进入采摘期,例如玉米、南瓜。
  三十五度接近四十度的高温去钻密不透风的玉米林,那是真的会死人。
  童湛言索性抽了三天把高温暂时关掉,然后开了大风天气,专门用来采摘。
  为了能在三天内采摘完,童湛言甚至还抽了一批人来帮忙。
  不想冒着炎热天气干活,三天里古云扬一群人铆足了劲地干。
  三天后,他们顺利地把玉米、南瓜、油菜收完。
  这三样每一样都有将近两百亩地,收完之后,童湛言直接就让在原本种的地里铺开布晾晒。
  晒了足足几百米地。
  高温之下,油菜变化看着不大,玉米南瓜变化却颇为明显。
  南瓜数量变多,玉米则表现在玉米粒上。
  玉米是需要高温来转换淀粉和干物质的,之前种植出来的玉米很多玉米粒在晒干之后都会凹陷,这一次很少出现那种情况,且玉米粒本身也变得格外饱满。
  玉米本身的大小没变,可拿在手里时却沉甸甸。
  童湛言早有预料并不稀奇,宁琅东一群人却颇为兴奋。
  这一批的油菜感染率已经全面降低到20%以内,玉米、南瓜也是。
  玉米、南瓜食堂一群人之前就已经在吃,但童湛言是一点没尝到的,这次一采摘完,他就立刻安排起来。
  水煮玉米、玉米馍馍、玉米粥、玉米鸡蛋卷以及玉米鸡汤、玉米鸭汤……
  清炒南瓜、南瓜炖肉、蒸南瓜、南瓜干、南瓜玉米粥……
  童湛言一口气吃到看到玉米、南瓜都怕。
  宁琅东一群人则是意犹未尽,离开这基地,他们可没多少机会再这样放开了吃,有机会当然要把握住。
  采摘完,温度重新回去。
  天热也有天热的好处,例如晒玉米、油菜籽会快很多。
  一个星期后,玉米、油菜籽晾晒得差不多。
  玉米卖的卖收进仓库的收进仓库。
  油菜籽外面没有榨油的设备,童湛言全部榨了油,留了一部分在仓库又留了一部分自己吃后,剩下的才让拖走。
  忙完这边,一群人刚缓过劲,在玉米、南瓜之后种下的那些作物也已经进入采收期。
  它们可就不像玉米南瓜那些能在几天内集中采完了,需要多次长期的采摘。
  一群人只能硬着头皮上。
  宁琅东他们忙着采摘间,童湛言也忙起播种。
  随着玉米、南瓜采摘完,基地的温度开始慢慢下降,那也代表新一轮的播种已经可以开始。
  秋天因为温度也在十五到二十五度之间,能种的作物其实挺多。
  童湛言一个人是忙不完的,所以直接就抽了奖。
  人到基地,他把任务分派下去时,清霁月过来一趟,他那边已经到了可以着手准备撤离的时候。
  宁琅东的母亲醒来已经大半年,清霁月的爷爷醒来也已经好几个月。
  他们两个身体都很虚弱,也就没有到处走动,但早就已经度过随时会失控的阶段。
  他们已经是基地感染狂暴的人中时间比较久的,他们清醒后,另外三个比他们时间更久也仅剩下的人也在这几个月里陆续醒来。
  他们也醒来后,清霁月那边也就没了实验目标无事可做。
  童湛言早有准备,宁琅东一群人也都已经听说。
  夜里,童湛言安排了一次团建。
  说是团建,其实也就是聚在一起吃一顿送别饭。
  童湛言掌勺,基地有啥吃啥。
  这样的聚餐已经不是第一次,但这一次气氛最为悲伤,因为这次离别以后,他们大概率是没有机会再见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