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叶师兄。”方恪笑着道,然后方恪这才意识到,自己曾经受了重伤,一运转灵力,惊讶的发现,原本受伤的经脉完全恢复了,而且自己的灵力隐隐的有了某大的增长。
“举手之劳而已,你我本就系出同门,这是应该的。更何况,方师弟,你的伤我也没有办法,还是方师弟自己身上的灵药,效果良好。”叶于时淡淡道。“早中晚,一次两颗。果然效力非凡。”
方恪灵识探向储物袋,果然阴沉渔给的丹药瓶已经空了,上品的回气丹啊。结果他当初不用这瓶灵药的坚持,完全是不必要的自尊心吗?不过,他需要一瓶都用光吗?早中晚,一次两颗你以为这是感冒药吗?这可是大把的灵石啊!
不过算了,比起灵石还是小命更珍贵。
第13章 着相
“师,师叔,不知道有没有攻击力强大的水属性的法决?”方恪很是忐忑的站在书桌前。这位师叔看起来年龄不小了,花白的发,容貌周正,颇有些慈祥的意味。要知道修仙者无岁月,凭外表完全看不出一个人的真实年龄,这位师叔算是他至今看到的外貌最老的了。
“没有。” 这位师叔却是头都没有抬一下,手上还拿着草纸,齐整的几乎没有毛边的草纸。好像要在什么都没有的草纸上看出什么花似的。
“那么木属性的呢?”方恪皱眉,从昆仑秘境出来后他的修为就开始停滞不前,明明感觉是要突破筑基中期了可是偏偏就咔住了一般,把一些东西换成了门派积分后,就靠着积分到了万法峰藏法阁三楼。明明就应该有的啊?难道他的这些灵根属性就没有一个是可以作为攻击的吗?不可能啊。原本说三楼是一位金丹期的女师叔,姓葛,不知道为什么他现在只看到这位。
“没有。”这位师叔口气有些不耐烦了,似乎是嫌弃方恪干扰了他。
方恪踌躇片刻,看了看,整层楼悬浮在半空的各种玉简,如果自己一个个去看的话,需要不少时间。“师叔,土属性的呢?也没有吗?”
终于这位师叔放下手上的草纸,抬头看了方恪一眼。“你要这些属性攻击力强大的法决做什么?”
方恪一噎,这不是很明显吗?法决不就是攻击力越强越好?方恪脸上分明是这样的意思。
老道眉毛皱了起来,然后很是高深莫测的道“你着相了。”
方恪睁大眼,揖手一礼有些迷糊的道“着相?还请师叔指点一二。”
老道很是淡然的摸了摸下巴上有些花白的胡子,终于道“所谓修仙,终究在一个悟字。修道不修法,修心为上,法决为下。若无意,上品灵剑也不过凡兵,若有意,灵气可杀人于千里之外。法决也是如此,云雨决乃修仙界最为普遍的法决,第一层却连用来灌溉灵田都只能灌溉最低下普通的一品灵田。而云雨决大成者,云雨决下不见活物。”
方恪睁大眼睛有些不可思议,要知道云雨决是木属性的法决,其意在于,滋润,生机,怎么可以当做攻击性的法决?
老道看出方恪的惊奇,眉头皱的更加厉害了,这些知识几乎并不是那么的高深,怎么这名弟子却好似完全不知?师叔打量了一番方恪,恩筑基初期的修为,资质一般,等等。
老道一把抓过方恪的手,方恪一惊,还未反应过来就被扣住了手。一道灵识侵入。
“小子!你的经脉中五行灵气怎么如此不衡?金灵力和火灵力竟然几乎没有”老道讶异道。
“我……我是三灵根啊,金属性和火属性…”方恪话未完,就见老道表情更加恼怒。
“谁告诉你的!谁他奶奶的说,三灵根就只有三属性灵力的?”老道显然气得不轻。一把揪住方恪的领口,按照方恪的身高,竟然也被生生提起脚尖着地。
“师,师叔,怎么了?还,还请息怒。”方恪愣了。这是怎么了?一旁几名筑基期内门弟子纷纷聚拢,显然是被老道的大嗓门吸引过来的。
“息怒?少给老子文绉绉的装什么大尾巴狼。你知不知道,五行灵力缺一不可,少一样到时候你就会经脉尽断,从此于修仙路全毁!还要攻击力强大的法决!就这样,你居然还是筑基了?简直是笑话!你还是给老子去一楼,从最基础的修仙入门须知看起!无知小儿,无知小儿,简直胡闹!”老道一把将方恪提着从楼梯上扔了下去。
“修仙入门须知……藏法阁有吗?”一旁一名弟子小声嘀咕。被老道瞪了一眼,马上不敢在说,只不过看着狼狈的被扔下去,并且咕噜噜一路滚到一楼的方恪忍俊不禁。
“我昆仑一派的弟子难道现在都是这个样子?真是荒唐,一代不如一代。哼,将内门弟子交给死秃子管教,就管教成了这个样子?一群无知小儿,无知小儿!”老道冷声一哼,拂袖而去。
留下听到这句话的众内门弟子惊疑无比。这话…难不成他说的老秃子是,内门管事……元婴老祖,智愚道人,要知道这位老祖的座骑就是一只火焰秃鹫。
那这位师叔?不……这位师叔祖是什么来头?众弟子面面相觑。
方恪龇牙咧嘴的一路翻滚而下,根本停不下来,终于一屁股落在了一楼,引起了一楼众人的注视。方恪内心默默流泪,他终于明白为什么会有以袖掩面这个动作了。他现在就想这样做……
“方师弟……这是怎么了?发生什么了吗?”一名内门弟子上前,问了一句。方恪有一瞬间的惊讶,他认识他吗?
方恪拍拍衣服,站起来,尴尬的笑“我,我也没有搞明白…”话毕就朝着藏法阁大门匆匆忙忙疾走而去。
“哎?…”那人伸手却是没来的及抓住方恪。
“我说林清啊,和方恪说这么多做什么,他这人神出鬼没的,除了修炼什么都不想,无趣极了。我估计他是遇到方贤桦了,被扔下来了呗。“另一名弟子拍拍林清的肩道。
方恪一路御剑回到自己宅院,越想越心惊。经脉尽断?还有经脉里面的丹毒是什么?修仙入门须知?方恪记得好像在一堆颇为破旧的唯一的纸质书籍中好似有这么一本。
急急搜了出来,拍拍灰尘就站在书柜前翻阅了起来。
【修行一途,在于心也,在于性也。剑修,在于剑意。五行修士则是内修也。然,殊途同归,不过本心而,剑修以剑入道,修剑即修己,五行由万物入道,修心则修己……
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修士之灵根亦分为五行灵根。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生而有灵根者,可凭借五行之灵根,顺天行气也。灵根有强弱之分…然五行者,修士缺一不可。】方恪完全愣住。按照这本书所说,修士是凭借灵根来吸收天地之间的灵力,而修士所谓的灵根属性,只代表着他有更强的提纯灵气的资质,如果他是火属性,那么他对火灵气更加容易吸收,并且对火属性的法决更加容易运用。而其他属性的法决不是不能用只是会艰难些。而修士需要的天地灵气,也并不是单单吸收某一种属性的灵力而是——都要吸收。不过一多一少,一主一辅罢了。
而变异灵根则是异数,变异灵根说是变异灵根不如说是五行灵根。天生对五行灵力吸收的速度都极快,所谓的冰,雷,风,都是由五行灵根而化。所以拥有变异灵根的修士,修行速度是单系灵根的几倍,而杂灵根则是因为,作为主系灵根的灵根越多,速度越慢。
灵根不过是资质的代表而已。方恪觉得瞬间,他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完全破碎了。他自以为是的了解,不过是囫囵吞枣。一本小说,不可能完全把一个世界所有细节都描述清楚,他是在一个修仙的世界,却不是仅仅一本小说而已。他把他认为他所知的修仙书籍中的知识代人这里,结果自然是悲剧了。
而原本方恪的记忆对他也是有一定影响的吧。虽然不多,但是却还是影响他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他对这个世界最初的印象离开文本的印象就是,冷漠,孤独,不停的修行。而对修行大体上是有详细的记忆,而细节却是没有留下什么,他自然而然的认为既然是三系灵根自然只能吸收三系灵力了,于是造成了这样的后果。
果然是无知小儿。
因为方恪的性格实在是可以归为阴沉,这样一来和其余修士处不来是一定的吧。所以被其余人冷漠以待也是有原因的,他却直接认为这个世界所有修士间都是冷漠的。社会学本来就很深奥,难道他生活的二十一世纪就没有小团体吗?不,那个地方都会有小团体,如果找不到融入的方法,自然就会被排斥在外。就连他自己,说着不愿意和人打交道,不喜欢看到任何撒谎的痕迹,但是最终还是没能脱离人群不是吗?
所以,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他必须自己一点一点的去了解,而不是凭借着脑中那一段并不客观的记忆。
说远了,总之这个修仙世界,不只是单单的简单的网络上的一段虚构的文字。他也是切切实实的在这个世界活着。
“确实着相了。”方恪自穿越以来,第一次这样轻松的笑开。要感谢那位师叔才是。
第14章 承礼
方恪坐在蒲团上,精心,摒弃一切杂念。慢慢的感受所有的灵力,五色的灵气,在身周流转,点点荧光煞是好看,然后慢慢吸入体内,相互交融。不在出现原本三色灵力互不相容的情况,而是最终融合与一起,变成莹白色的气。但是方恪却又能清楚的感觉到,五行灵力各自独特的存在,而其中以,水,木,土三中灵力最为旺盛。五行成万物原来是这样。就如同化学成分一般,不同的组合方式,成为不同的物质。
百会,风池,天容,天柱,梁门,涌泉,循环往复,流经上丹田最终在下丹田形成气海。这种感觉很是舒畅,和他以前的凝涩感完全不同,感觉全身的细胞都舒展开了。前所未有的空明感。
五色的光越来越活跃,变化万千,方恪浑身好似没有重量,睁开眼,眼前一片空阔,往下一望是一座灰色的瓦房小楼,简单而熟悉的院子。是了,这是他的小院,然后视野越来越空阔,各个不同院落,有雅致,有粗犷,有奢华,有奇异……有的手执灵茶,有的三两一聚,还有默默打坐,有手执长剑,不停的重复同样的劈刺动作,还有对着棋盘默坐。
更远的地方,五峰上,不同修士的切磋,一声一声的讲道声,再远的地方,外门如同海潮一般的灵田,修士们在灵田忙碌的施展着各种法决,【云雨决】,【寸木决】,等等。
智愚道人眼睛微微睁开眼底精光一闪,若有所感,有一道神念扫过了昆仑派,不知是哪位道友,从昆仑派过,竟然连招呼都没有一声。一只草黄的精致小纸鹤飞人,智愚道人神念一动,纸鹤在半空中停住。
突然,纸鹤突然传出一女子的声音,语气柔和却又带着一股子冷意。
“师弟,刚刚那道神念十分陌生,却又无恶意而且极弱,不知是哪派修士。不过,师弟听说智霄师弟昨日找你麻烦了?说是师弟你培养了一群愚笨无比的弟子…”到后来女子的声音就带着一丝丝笑意。
而方恪却浑然不知,他现在连神念是什么都不知道,元婴以下修士称为灵识,而元婴以上则称为神识。元婴以下虽然可以外放却是不可以脱离本体,并且范围有限,而到了神识当然是更加强大的灵识,并且比起灵识多了,神识可以外放,完全脱离本体,如果你神识够强大甚至可以脱离肉体,以神识去任何地方,当然一般来说元婴期修士神魂离体不过是一息的时间,而且极为危险。这也称之为神魂离体。
而方恪可以做到这一点,不过是因为他的特殊性,每个人的身体都是独一无二的,灵魂也是,所以一般来说如果有人被夺舍的话,只要修为比他高的人就可以发现,因为身体和灵魂的不一致,除非夺舍者修为到了元婴期,可以重塑体魄。而方恪的特殊在于他的灵魂在他不知道的原因下,已经离体过并且和现在的这个身体完全相符。他神魂离体就会比其他人更容易。
许久,这种神奇的感觉消失,方恪睁开眼,这次是真正的睁开眼,景象仍然是他自己的小楼。轻舒一口气,浑身舒畅的感觉,方恪伸了一个懒腰,突破筑基中期了。
突然,昆仑派响起了浑厚的钟声,连响三声。方恪疑惑的片刻,突然想起,是了今天是承礼。是昆仑派一代一代传承的承礼,只有经过承礼的昆仑派弟子才算是真正的昆仑弟子。百年年一代弟子,如今昆仑已经传承了三十五代,方恪这一代是第三十六代。上一代弟子是怀字辈,就是不知他们这一代弟子是什么辈了。
方恪出了小楼,和许许多多的修士一般,御剑至大操练场,站好后,一队队青衫的外门弟子也站至内门弟子之后。方恪有一瞬间的恍然。整个小操练场,整整站了不下于十万人!光内门弟子就有近万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是了传承礼虽然门派一概不大办,但是却是强制要求,每一个弟子都必须到场。而且站位颇为复杂,是沿着大操练场地上由金沙绘制的一个圆形大阵,阵的中间是昆仑碑。
一系列繁琐的步骤之后,智愚道人在昆仑派大操练场正中高达十余丈的昆仑碑上刻了一个大字“元”,继怀字辈后,昆仑“元’字辈弟子正式成为昆仑派新一代。从今日起,各个弟子修为高者都将被分派至昆仑一派掌管的坊堂或者灵脉掌事,修为低者留于派中。以后凡是这一代弟子相称都是师兄弟之称,而非以前的论修为而称了。
方恪远远的看着昆仑碑,不知该说些什么。身旁的弟子,不单单只有他这一批入门的弟子,半数是资历更深的弟子,修为也是各有深浅,也有修为停滞不前而面容苍老者,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凝结金丹的。但是哪一派没有几个变态呢?所谓的十年筑基,百年结丹,指的也不过是资质,心智皆为上者。而真正惊采绝艳一般的人物,自然不能用常规来要求。名气最大的莫过于,赫连十九,年仅双十,修为已经达到了金丹后期。而其余人除了除了几个年龄达到50岁以上的金丹后期,皆是金丹中期以下。
8/170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