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说

重生之蜕变——萝卜兔子

时间:2016-01-10 23:22:59  作者:萝卜兔子

  两家这次带来的行李不多,收拾起来很方便,一家一间屋子,倒和以前没什么不同;高奶奶和高听泉的媳妇煮了一大桌子菜,晚上一桌子人围着大圆桌吃饭,十分热闹。
  男人们喝酒聊天吹牛,女人们话话家常琐事,孩子们吃完了都爬了下去到院子里玩儿。
  高听泉生的是个女儿,叫高琪,小名叫琪琪,过了年比郑海洋大一岁,个子也比郑海洋高一些,三个小孩子凑在一起,只有才一岁多的韩一显得略小了一些。
  琪琪是个性格外向的女孩子,大概是因为放养的缘故,倒带着些男孩子的洒脱,可能也因为镇海洋他们是客人,她便有了当主人的自觉,说话做事都有一种“大姐大”的味道,说得兴奋起来还会昂着下巴拍拍胸口。
  她看韩一小,就把自己屋子里放的娃娃拿出来给他玩儿,递过去的时候眼睛眨都不眨一下,给完了才会略留恋不舍的偷偷看几眼,那模样看得郑海洋心里直乐,他想这女娃娃可真有意思。
  琪琪还说:“我爸说我这几天都不用去幼儿园了,在家里陪你们玩儿,你们要玩儿什么就和我说,我带你们。”叉腰挺胸口抬下巴,完全一副校领导的样子。
  郑海洋看着她,道:“你是不是因为不用去幼儿园了,所以很开心啊。”
  琪琪心里的想法被人说破了,立刻瞪眼,“胡说,我才没有呢!”
  郑海洋心里笑喷。
  郑海洋也不知道其他人来了北京最先会干什么,反正他们来了北京之后,最先做的事情就是逛北京城,这几乎是当时他们两家人共同的心声。高听泉甚至还去借了个照相机买了胶卷,陪他们逛。
  长城、故宫、天安门,每到一处地方一定要欢欢喜喜拍照片,一个人的,两个人的,抱着小孩儿的,不抱小孩儿的。
  郑海洋每到了拍照时间,就深刻感受到自己又多出了一个“道具陪衬属性”,他妈程宝丽喜欢蹲着侧对着镜头,手里牵着他,还必须要郑海洋微笑着面对镜头,一定要大笑,抿嘴笑还不行,必须龇牙笑,笑得眼睛都眯起来最好。
  韩一小宝宝比他惨多了,白天出来的时候陈灵灵戴了个发箍,在景点前为了给儿子拍出喜气洋洋的感觉,愣是给韩一戴上了自己的发箍,那发箍明黄色的,上面还有两朵大红花,韩一一脸无辜地顶着头上两朵大红花面对着镜头,看得郑海洋一口水差点喷了。
  为了“亚运会”,天安门之前竖了好几个高高大大的“景物标志”,其中一个是个老大的花孔雀,还有一个是当时亚运会的“盼盼熊猫”,而且当时北京的外来人口很少很少,天安门就跟个大广场一样,只有熙熙攘攘的一些人在游玩,拍个照绝对不用担心会被人挡掉镜头。
  他们在天安门最前方拍照,又在那只大孔雀和盼盼熊猫下面拍照,韩一和郑海洋单独合了好几张影,过程比较惨烈,郑海洋身前搂着韩一,两个孩子靠在一起面对着不远处的镜头,脑袋上齐齐顶着个发箍,这次郑海洋头上是两朵大红花,韩一脑袋上是程宝丽的三色条纹发箍,两人脖子上还围着一条大红色羊毛围巾。
  郑海洋抽着嘴角面对着镜头,听到旁边高听泉问他女儿:“琪琪,两个弟弟这样好看么?”
  琪琪昂着脖子,笑眯眯看着她爸,用力点头:“好看!”
  郑海洋:“……”等照片洗出来了,他一定要第一时间销毁,这种黑历史,不留也罢。
  在北京玩了三天,高听泉前前后后张罗,高家人都十分好客热情,就是周围的邻居看到了也会笑眯眯打招呼。
  高爷爷高奶奶在巷子里开了个锅炉房提供热水,每天起大早忙活,髙听泉的媳妇是邮电局上班,工作稳定福利也不错,高家弟弟上高三,妹妹在上高一,平时都在上课,不上课的时间会去锅炉房帮帮忙,髙听泉没有固定工作,和现在的郑平韩治军一样,什么赚钱干什么,虽然工作不稳定,但好在收入还可以。
  韩治军郑平这次来了北京就是想趁着亚运会赚一把,这方面刚好和髙听泉不谋而合,三个男人端点小酒在里屋里边聊天边喝,商量着该怎么赚钱。
  郑海洋想听他们聊什么,自己跑进屋傻坐着好像有些莫名其妙,便架着韩一的胳膊把孩子一起带进去,假装带着韩一在里面玩儿,他们一进屋琪琪也跟着跑进来,和他们一起玩儿。
  大人们在里屋,没有门,就是个布帘子隔着,郑海洋一边给韩一手里塞积木一边竖着耳朵偷听。
  高听泉道:“现在亚运村那块儿,该建的都建了,毕竟九月就要用了,不过现在这情况,就是不好乱摆摊儿,你看城区都开始挂旗子了,要干净整洁,毕竟是皇城根儿下的大事儿,其他国家的人也要来的。”顿了顿,“还有现在像我像我们这样的人,都在想办法,不过这次不好办抓得紧。以前人多的地方你摆个摊儿卖东西,就能赚钱,现在可不行了,你把摊儿摆在工人体育馆门口试试?半分钟就给你哄走。”
  韩治军点点头,抽烟。
  髙听泉:“不过我和你说,办这么大的事,得要有钱吧?我听说上头,钱不够,在凑钱,找一些大企业资助,还有这个。”说着起身去翻了翻柜子,拿出一个书签一样的卡片。
  那卡片是长方形的,最上面印着邮票图案,图案下面有个“壹元”,最上面是“第十一届亚运会基金奖券”字样,图案下面是历年亚运会的举办时间地点表格,再下面是个分组编号,再再下面是老大的两行字“二次开奖”“一次开奖”。
  韩治军和郑平对视一眼,这玩应儿他们见过,在s省省城也有,只是当时他们谁都没当回事儿。
  髙听泉道:“这就是奖券,一块钱一张,买了开奖,下面那个‘一次开奖’,你掀开上面的纸,里面告诉你,‘一块钱’‘五块钱’‘一百块’还有‘谢谢您’;二次开奖,就是里面有数字,每过一段时间,报纸上就会登出中奖的号码数字,对的上,就可以去领钱。”
  一块钱一张卡,中了奖就得五百块,乍一听还真是天上掉馅儿饼的好事,不过里屋里的男人们都知道,这其实就是碰运气,一块钱买了,中奖就拿钱,不中奖就等于买了一张废纸,这奖券又不是国库券,又不能赚中间差价。
  髙听泉道:“不过,北京这边几乎家家户户都买了奖券,算是为亚运会做贡献,毕竟咱中国人自己的大事儿,没钱就大家都出一分力。”
  郑海洋在外面听着,虽然没看见那个奖券长什么样,但听那个意思,这个亚运会的基金奖券还挺像后来的“体育彩票”。
  外屋,琪琪也听到了里面大人的交谈声,她转头看向郑海洋道:“你要买奖券么?我也有呢,就是没奖,里面是‘谢谢您’。”
  郑海洋问道:“哪儿有得卖?”
  琪琪:“我妈邮电局就有啊,我明天带你去。”
  第二天,琪琪就带着郑海洋去了她妈妈的邮电局,不远,走十分钟就到了,琪琪和郑海洋一人一边牵着韩一,到了邮电局,直接找琪琪妈。
  琪琪妈看两个小孩子带着个小小孩子出来,乐了,把三个孩子带到卖奖券那边,刮刮郑海洋的小脸道:“洋洋,一块钱一张,你要买几张?”
  郑海洋淡定的从兜里掏出十块钱:“我要十张。”
  琪琪妈一挑眉,她本来以为孩子就带了一块两块凑热闹来了,没想到竟然还带了十块钱,十块钱可不是小钱啊。
  琪琪自己兜里从来没踹过十块钱这么大的大钱,看着郑海洋,不免羡慕起来,拉拉郑海洋的袖子,小声道:“你怎么有这么多啊?”
  郑海洋道:“过年的压岁钱。”
  琪琪妈把钱递给了窗口里面的同事,同事笑眯眯准备挑十章图案可爱的给孩子,结果郑海洋道:“我能自己挑么?”摸奖这种事,当然得自己来。
  琪琪妈就从同事手里拿了一把奖券,蹲下来,递道郑海洋面前,郑海洋随便抽了六张,顿了顿,看旁边琪琪一脸“期盼”的小脸,对琪琪道:“给你摸两张。”说着又去捏了捏韩一的小脸,“去摸,摸两张,随便摸。”
  琪琪摸了两张,韩一不懂,但还是学着样子去碰了碰奖券,郑海洋就把那两张奖券抽了出来。
  摸完奖券之后,两个小孩子又牵着小小孩子朝回走,琪琪捏着手里的奖券跟个宝贝似的,不舍得开奖,郑海洋已经随手把自己抽的六张卡片全撕了——竟然一毛钱都没中!!
  郑海洋昂着脖子看天,气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十块钱啊!已经有六块钱扔水里了!难道他的好运全部用来给他重生了么?
  回家之后,琪琪坐在院门口的台阶上,不舍得撕,郑海洋说:“你不撕我帮你撕。”
  琪琪把奖券藏到身后,想了想,还是把奖券拿了出来,撕掉一张下面的“一次开奖”,是个“谢谢您”,撕第二张——壹!块!钱!
  琪琪尖叫着站起来,手里捏着奖券,开心得手舞足蹈直蹦,边跳边笑,“一块钱一块钱!我中了一块钱!洋洋你看,我中了一块钱!”
  郑海洋心里吐了口气,还好,救回来一块钱,这么想着把韩一摸的两张奖券拿了出来,他看了看两章奖券,上面一张图案印着邮票,一张印着盼盼熊猫举着火炬在奔跑,他把盼盼熊猫的那张塞进口袋里,在韩一旁边坐下。
  韩一自觉靠了过来,琪琪就坐到了郑海洋另外一边,也挨着郑海洋,凑近了看着他手里的那张奖券。
  “开了啊。”郑海洋便说了便撕开了上面的纸,慢慢掀开,琪琪和郑海洋都瞪大眼睛看着,终于,赫然三个字小字出现在视线里——壹佰元。
  郑海洋:“……”
  琪琪:“……这个是……一百块?”
  郑海洋如同被从天而落的金子砸晕了一般定在那里,傻傻地点了点头,“嗯!”
  琪琪跳起来:“啊啊啊!!洋洋,洋洋,你中了一百块,中了一百块啊!!”
  听到吵闹声的程宝丽从院子里走出来,“洋洋怎么啦?什么一百块?”
  “阿姨阿姨,洋洋的奖券,中了一百块!”
  程宝丽走过来,从儿子手里接过奖券一看,还真是中了一百块!程宝丽高兴得笑起来,摸摸儿子的头,“傻儿子怎么运气就这么好呢!!”
  郑海洋这才缓过来,他看看韩一。韩一不明所以地回视他眨眨眼睛,孩子太小了还不懂,但似乎也知道是发生了什么好事,笑眯眯看着他,挨着他靠着他坐着。
  郑海洋那一刻心里感慨着……这奖券可是韩一摸的,这小子话还不会说几句,运气竟然这么好!!
  当天晚上大人们回来,郑海洋中了一百块的事情立马传开了,他不敢邀功,直接说那奖券其实是韩一小宝宝摸的,韩治军哈哈哈大笑,把儿子抱起来,道:“这小子,旺妻啊!”
  陈灵灵一边道:“去!酒喝多了说什么呢?!”
  高听泉在一边附和:“嫂子,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我们这行就有这个说法,男的叫旺妻,女的叫旺夫,你们家宝宝一摸就能摸个一百块,那不是旺妻是什么啊?”
  几个大男人都有点喝醉了,郑平用刚学的北京腔,道:“对!以后娶媳妇,要娶盘儿亮的!”
  众人一阵哄笑。
  郑海洋的鼻子突然有点痒。
  
  第24章 肯德基
  
  体育奖券中的一百块很快就拿到了,郑海洋和他妈据理力争,说钱是韩一中的,应该给韩一。
  程宝丽把钱一收:“那我给你陈阿姨,让她帮小宝宝收着,存起来。”
  郑海洋知道陈灵灵是不会要这个钱的,大人们嘴上说韩一旺妻,其实都以为奖券是郑海洋中的,所有现在钱才会在程宝丽手里。
  “不行,我帮小宝宝抽的奖,你给我,我帮他存着。”
  程宝丽:“幼儿园都没上呢,身上踹一百小心被坏人骗走。”
  这种话骗三岁小屁头的啊,郑海洋一个劲儿的要那一百块,奈何程宝丽就是不给他,也没办法,毕竟郑海洋现在还太小了。
  郑海洋要不到钱,手一伸:“我买奖券花了十块钱呢!那你给我十块钱。”
  程宝丽一巴掌拍在郑海洋手心,“你个坏东西,”顿了顿:“你哪儿来的十块钱?”
  郑海洋一愣,心想坏了,他妈不知道他藏了钱了,赶忙一转头朝屋子外面溜,程宝丽在后面追:“洋洋你回来,你哪儿来的十块钱买奖券。”
  郑海洋转头往陈灵灵他们屋子跑:“阿姨!!!”
  四月,天气没有那么冷了,但北京的天气相比老家省城干燥,几个不适应天气的人脸上都干得难受。
  郑海洋被他妈拎在一边朝脸上抹雪花膏,快要被那刺鼻的香位给熏晕过去了,一边儿韩一刚刚擦过脸,脸上粉嫩嫩香喷喷的。
  男人们都出去,程宝丽陈灵灵打算今天带着三个孩子去前门逛逛,顺便去吃一吃肯德基。
  琪琪去年过生日的时候吃过一次肯德基,年初高听泉又带着全家去了一次,琪琪听说今天要去前门吃肯德基开心得不行,她说周围的孩子都羡慕她吃过两次肯德基,因为他们都没有吃过。
  和琪琪相处了这么久,郑海洋用脚趾头想也知道这丫头是怎么叉着腰瞪着眼一脸骄傲地给其他小孩子描述那个传说中“肯德基的味道”的,毕竟这年代的肯德基还是挺贵的,吃一次差不多十块钱,十块钱在90年可以买一大堆东西了。
  程宝丽和陈灵灵带着孩子去坐红白大公交,坐到前门,大人小孩儿直奔肯德基,跑过去一看看,三层的小楼,硕大的红牌字,写着“美国肯德基家乡鸡”,后面的家乡鸡几个字还是繁体字,下面有肯德基的英文,门口上面还有“美式快餐”几个字。
  程宝丽抬着脖子一看,指着牌子道:“家乡鸡?这洋人的店有意思呢,吃个鸡还搞个家乡鸡。”
  陈灵灵抱着儿子,道:“这么叫亲切啊,走,排队去了。”
  这么一排,竟然就排了一个多小时,前前后后全是人,带着孩子来的还不少,大部分都是一家人一起过来,想必都是要来尝尝洋人吃的这个美式快餐。
  拍在郑海洋前面的也是一家人,儿子大概也有六七岁了,当妈的弯腰和儿子商量:“等会儿就买个土豆泥好吧?”
  孩子显然还想吃其他的,“我还想吃鸡。”
  孩子爸爸道:“鸡家里不能吃?昨天不刚吃了鸡?就买个土豆泥。”
  孩子站着不说话了,孩子妈妈哄着,最终还是答应只吃个土豆泥。
  前面一家人说话声音不小,陈灵灵他们也听到了,程宝丽摸了摸口袋,在陈灵灵耳边小声道:“咱们钱带够了?等会儿孩子想吃什么就买什么。”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