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商人就该有商人来应对,孤军奋战只会造成一个结果——
李公子败!
☆、第三十五章
这是李云疏第二次进入品茗阁。
与上一次不同,这个曾经典雅素净的地方此时此刻堆放了各种各样的茶罐和茶饼,从墙角排到门前,一共排了三排,中间留下了过道让人能够行走。满屋子的茶罐里,有白瓷的、有紫砂的,有铺首的、有弦纹的,而茶饼则都用了最上好的锦缎和棉纸抱着,依次放了大半排。
当李云疏和罗闻进屋的时候,屋子里所有人都纷纷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抬头向他们看来。等罗闻吩咐了几句后,他们才继续仔细小心地低头检查茶叶、茶饼的质量。
罗闻带着李云疏走到了宝物架前停住,两人正好站在了宝物架最中心的几个方格位置边上,罗闻一个伸手就将位于第二层的一个祭红忍冬纹瓷罐拿了下来,说道:“这就是我们之前送上去的那份君山银针。”说着,他一边将东西递给李云疏,一边道:“这罐茶叶是我亲自去拍下来的,价格很高,业内对它的评价也不低,但是没想到黄大师就是不满意。”
李云疏轻轻接过这罐外表漂亮的茶罐,他上下端详了许久,然后问道:“当初被退回来以后,这罐茶叶就再也没人动过?”
罗闻立即点头:“没错,我敢保证没有人动过,品茗阁有8个摄像头24小时监控。”话毕,他也低头看向那个小小的茶罐,神色无奈道:“当初为了参展我还特意用了这个瓷罐装着送过去,谁能想到居然连罐带茶都被送了回来。”
“嗯,好。”听了这话,李云疏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他再认真仔细地观察了这茶罐的外表许久,确认没有问题后才移开视线,然后直接打开了茶罐。
只听微弱到几不可闻的“卡嗒”一声后,小巧的瓷罐便被人打开了一个缝隙。李云疏的目光一点也没有偏差地紧紧盯着那缝隙,随着缝隙越来越大,一双漂亮的浅色眸子微微触动。
没有将整个茶罐全部打开,李云疏便将茶罐凑近了鼻前,闭上双眼轻轻嗅了一下。一种餍足享受的神情瞬间出现在青年的唇边,即使双眸紧闭,那种从微小的面部动作中透露出来的喜悦也无法隐藏。
铜臭气一身的罗闻自然没有察觉到那种属于文人雅士才有的逸趣,他皱了眉,犯难道:“阁里的一个茶道老师也查过这包银针,是确认绝对没有问题后才送上去的。被送回来后他也再次检查过,确认没有一点问题。”
鼻间萦绕着那股独属于茶叶甘涩陈洌的味道,让李云疏浑身的细胞都放松下来。由其是这种极品的好茶,更是让他感觉到一股心神舒畅的痛快,思维也清醒许多。
眼见着沉溺于这罐茶叶不想出来的青年是压根没打算回答自己,罗闻无奈地在心里暗道一句“都是这股倔脾气”后,便打算再重复一遍。但是没等他再开口,李云疏便移开了那罐君山银针,抬头看他,道:“从香味来说,这罐贡尖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说这话的时候,李云疏的唇角还是微微上扬的,精致漂亮的面容上一直洋溢着温煦的笑容:“如果要再看这茶叶,”他伸手指了指茶罐内部,示意罗闻去看,而后者也顺着他的动作看去,“条索紧实,成色匀称,每一根茶叶都均匀得当,就茶芽而言,内里金黄灿亮、外附白毫如羽,状若银针,确实是极品。”
闻言,罗闻赞同地不断点头,愤懑道:“那肯定是极品啊!这可是我们豫肖阁拍价最高的一罐茶叶了,要不是今年黄大师要担任本届品鉴大会的评委主席,我是绝对不可能送上去的。”这要留着卖,那得赚多少啊!
最后一句话罗闻自然没有说出口,因为他知道眼前的青年对那些金钱向来是不看重的,更不会拿这个来衡量一罐茶叶的价值。
李云疏并没有在意罗闻憋屈的模样,他上上下下、仔仔细细地又认真观察了那罐茶叶许久,从色泽到形状,甚至到茶芽的大小、脉络走向,都看不出有什么奇怪的地方。甚至在他的心里,这罐贡尖在他见过的所有君山银针里,算得上是一流的那种了。
出身显贵,自幼不凡,太过卓越的盛名让李云疏八岁起就被皇后选为了太子侍读。自那以后,李公子虽然不能说把皇宫当作后花园看,但也是出入自由,见识广阔。
贡茶他是喝过不少的,君山银针也经常作为贡茶被南边上贡。但是茶叶这东西并不是选最好的就能保证是同样水准的,当年的日照、降水,乃至是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变化的气候土质,都能改变每一年的贡茶。
而此时李云疏手中的这罐君山银针,就外形、香味来说,绝对是他所见过中排名前五的了。如果连这样的水准都不能入了那位黄大师的眼,那么李云疏只能感叹对方真是眼界太高了。
认真地在脑中思考了许久后,李云疏无可奈何地摇头道:“对不起罗先生,我个人认为这罐君山银针确实是极品,如果连这样的茶叶都不能令黄大师满意,那么……我只能说无能为力了。”
原本罗闻看着李云疏拿到茶叶后一副惊喜激动的神情时,就已经心里一沉。等到真的确认对方也无法察觉出茶叶的问题后,他一下子僵在了原地,最后只能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道:“唉,没想到连小云你也不能发现其中的问题。”
闻言,李云疏语气歉疚地道:“真的很抱歉,我实在是觉得这罐茶叶绝对能算上极品。”
“没事没事,你不用自责,小云。”虽然心中失落至极,但是罗闻却摆摆手,一副坦然无畏的模样。到了这个时候,他也干脆不再掩饰心里的恼怒:“你说那个老头要是直接还给我们就算了,骂就骂呗,他都喝了一杯了才来骂,这不是诚心不让我们再卖吗!”
听到这话,李云疏的身子陡然一僵。
而罗闻还在继续抱怨道:“这喝过以后就是二手的东西了,价格至少要砍一半!那老头真是和我过不去啊,简直太……”
“你刚才说黄大师喝过了?!”
“简直太过分了……嗯?什么?”埋怨的话被青年忽然拔高的声音打断,罗闻愣了一下暂时没回过神来,等李云疏再重复一遍后他才点头道:“嗯是啊,一般来说交上去的茶叶并不会被品用,但是过去几年倒也发生过这种事。怎么了,小云?是有什么不对吗?”
没有回答罗闻的问题,李云疏蹙起了清挺的眉峰,凤眸微敛,望着地面沉吟。
见状,罗闻顿时脑中灵光一闪,道:“难道是那老家伙泡茶的手艺太差了,所以把我们的东西泡差了?”话说到最后,声音越来越低,这种不亚于彗星撞米国的可能性连罗闻自己都不相信。
手指渐渐缩紧与光滑的釉质摩擦发出轻微的声响,李云疏闭上双眸冷静地思考了许久后,才慢慢睁开眼睛,神情严肃而郑重,脸上笑意全无,道:“罗先生……我觉得,我们需要泡一杯茶。”
----------
曾经的品茗阁是沏茶、品茶的上好选择,环境清幽、布置精致,一概茶具样样俱全,李云疏第一次进来的时候也惊艳了很久。但是现在,这个充满着人头和茶罐的品茗阁明显不是一个品茶的好地方。
但是李云疏却已经没有时间去多考虑了。
他要的只是一个结果而不是那个享受的过程,在这个急需结果的时候,中间那重要的沏泡过程便被李公子一笔带过,直接拿了茶夹捏了点尖细的茶叶便放入了白瓷杯中,再倒入大约70c的热水。
虽然这些步骤已经被缩略地不能更简陋,但是围在一边的众人却还是猛然一愣,心头微微触动。
从茶罐中夹起茶叶时,那手指拢聚的姿势;将茶叶悬浮于半空中向下撒去时,那手腕微隆的模样。
梦露女神仅仅按下被风掀起的裙摆便让人心生遐想,暧昧丛生。
而这个俊秀漂亮的青年专注肃穆的神情、优雅自然的举止,便更能让人好感涌起,忍不住地赞叹。
所以,当李云疏将茶壶搁下、举起杯子嗅了一下蒸腾而起的茶香后,品茗阁里的大多数人还没愣过神来。等李公子疑惑不解地抬起杯盏、轻轻抿了一口后,一道“原来如此”的惊呼声如同惊雷落地,让再次的人全部回过神来。
只是简单地抿了一口后,李云疏便将白瓷杯又放了在桌子上,再也没有碰过一次。他转过身看向困惑不已的罗闻,深叹一口气,唇边扬起一抹无奈的笑容,说:“罗先生,我大概明白这罐茶叶……是出错在什么地方了。”
罗闻原本还呆怔着,一听这话,他整个心思瞬间从遥远的天际飞回。激动的神情完全无法抑制,罗闻急急问道:“到底是什么原因,小云?!”
这话一落地,满屋子的视线便直接落在了李云疏的身上。
身姿清俊的青年被众人簇拥着站在房间中央,细碎的黑发将额头上一圈绷带遮住,却让他更多了一点病瘦感,显得十分削瘦。
只见李云疏遗憾地摇了摇头,叹气道:“因为——它太过完美了。”
☆、第三十六章
“因为它太过完美了。”
李云疏的话一落地,在场的所有人便愣住了。罗闻是完全呆怔在原地,而第一个反应过来的则是之前他所提到的、豫肖阁里专管检查茶叶质量的中年男子。
“太过……完美?这是什么意思?”微胖的中年男人困惑不已地思索了许久,才说道:“难道是因为我们的东西太好了,所以才让黄大师不满意?这不可能啊。”
罗闻也跟着应和道:“虽然我们这只是一个业余茶道协会的品鉴大会,但是小云,里面的大师还是不少的,你这说的……有点奇怪啊?这东西当然是越完美越好了,怎么会嫌东西太好呢?”
闻言,李云疏却摇了摇头:“有的事情,并不是这样说的。”
说着,李云疏伸出左手将桌上的祭红瓷罐拿了起来,将盖子轻轻打开反搁在桌子上,然后用茶夹取出了一些尖细窄长的叶芽动作轻柔地落了几根在瓷盖上,大概只有五六根的数量。
周围人都感到一阵奇怪,连其中勉强算是与李云疏最熟悉的罗闻都不大明白他现在的举动,而接下来,李云疏则直接拿着茶夹指着那些银边点缀的叶芽,说道:“这些贡尖无论是从外形还是香味,都算得上是极品了。应该是在本年的清明前后三天内采摘下来的,当日一定是天清气朗、阳光明媚。”
一边说着,李云疏一边用茶夹推开几根叶芽,让那尖细如针的茶叶平铺下来,继续说道:“采摘的人也是最好的能手,这茶叶表面没有虫蛀、,紧实笔直,色泽饱满,茎叶肥壮,种得好、摘得更好。”
听着李云疏这话,罗闻更是一头雾水了:“这……这我就更不明白了呀,小云,这做得非常好到底有什么错?”
却见李云疏轻叹着摇了摇头,俊秀的眉头微微蹙起,脸上露出一抹遗憾的表情:“就到这个时候为止,这些君山银针都算得上是绝顶的好茶,天时地利人和,无一缺失,恐怕在十年内都是难得一见的。但是……一切也就只能到这了。”
突然开始的转折让在场所有人都猛地一愣,既而又赶紧提起耳朵仔细听了起来。
李云疏长叹一声,将茶夹搁在了一旁的架子上,语气无奈道:“我以前曾经在我家裁缝店隔壁的一家茶铺里喝过不少茶,那铺子并不大,也不是什么高档场所,所以也没有什么特别名贵顶级的茶叶。可是,我在那儿确实也喝过一些好茶。”顿了顿,李云疏继续说道:“事实上,在那家店里我就已经发现了一个问题,因为茶叶的生产已经越来越批量化、大规模化,所以基本上普通的茶叶都是用机器来进行大多数的后期加工过程。”
中年男子用力地点头,认同道:“没错,其实我们豫肖阁里很多的茶叶也都是机器制作出来的。机器更能准确地把握住温度、时间和重量,比人力要精准很多。”
闻言,李云疏却抿了抿唇,道:“但是机器,始终不能代替人工。我想,在豫肖阁里,那一小部分非机器生产的茶基本上都是精品吧?虽然不一定是极品,但绝对是属于上流的。”
那男子诧异地上下打量了李云疏很久,惊讶地说:“你怎么知道?茶叶的采购和拍卖基本上都是由我负责的,而这种成品前的加工过程连我都不非常清楚,不过大部分手工制茶确实都是上品。”
青年俊秀白皙的脸上露出一抹失落的神情,他无奈地说:“刚才我已经说了,机器永远不能代替人工。”低头看了一眼那黄亮碧澈的茶汤,李云疏说道:“如果是普通的一份茶叶,用机器生产的话确实会精准很多,甚至能够做出极品。但是,现在这是一份本就应当属于极品的君山银针。”
这个时候,除了李云疏和那个略懂行的中年男子外,只有其他一群负责检测茶叶质量的工作人员能听懂他们的对话,而罗闻早就被绕得云里雾里的,只迷迷糊糊地知道大概是机器化生产出问题了。
李云疏说:“君山银针是黄茶,后期制作分为杀青、摊凉、初烘、二次摊凉、初包、复烘、再次摊凉、复包和焙干九道工序,在茶叶制作中是属于比较繁琐的了,因此这也对茶农的水平要求很高。但是既然是用了机器生产,那自然就没有这些忧虑了,将每一个温度精确到度数,把每一个时间精确到秒,再让重量都测量得十分精确,于是就出来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罐君山银针。”
一边说着,李云疏一边收拾着东西打算将瓷盖再次盖上,但是看着那盖子上四散的几根茶叶,他犹豫了半晌,最终还是决定小心翼翼地将那几根银针倒回了茶罐里。
“论完美,这罐君山银针已经达到了一个层次,短时间恐怕没有能够超越的同类茶叶。但是,这只是从外形和香味上来看的。因为不去品茶,任何人都无法深刻地体会到那种蕴含于茶叶内部的生命力,但是一旦尝过一口,真正懂行的人就会察觉到——那种用机器杀死完美的遗憾,比如……黄大师。”
27/108 首页 上一页 25 26 27 28 29 3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