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子,静心……”
在施乐第三次定错了药剂计量之后,罗致远无奈的拍了拍施乐的脑袋。
“我们同级的好不好!”施乐很反感罗致远拍自己的头,这样显得他好像是个小孩子一样。
“我好歹比你大几岁。”
“大几岁有屁用,不还是让孙邈那家伙欺负?”
罗致远笑笑,这个施乐,这几天算是对孙邈讨厌透了吧。想来也是,大家都是同级的,能力也差不多,孙邈就能跟在那些导师身边接待美国来的人,自己却只能守在实验室里看数据,还要忍受孙邈那替袁皓询问实验进度时候傲慢的态度。罗致远自认自己脾气好,有时候也觉得孙邈做的有点儿过了,更何况施乐这样一个火气正盛的大小伙子呢。
“导师自有他的安排,你要是再定错计量,小心到时候孙邈还笑话你。”
听到罗致远这么说,施乐脸一下子阴沉了。这两个孩子在学术上成绩是互相攀比惯了,要是孙邈笑话他这样低级的错误,还不如要了施乐的命。
果然,经过罗致远这样一威胁,施乐的手稳了很多,实验告一段落,只要这次的数据同之前一样,就能在放假之前完成结题报告了。
等待机器出数据的时间是漫长的,罗致远细致的整理着实验室里的材料。他一边整理一边翻阅,发现里面竟然有一些告之,是袁皓亲手做过的标注的,看着那方正有力的钢笔字,罗致远想起了姜澍年轻的时候也是这样在这间实验室里,跟在袁皓身边做着那些繁杂的实验,同袁皓一起攻克一个又一个的难题。
袁皓的亲手注记,不是任何人都有机会能够看到的。罗致远一边整理一边仔细阅读,即使毕业多年,也从事了药剂研发多年,他依旧觉得受益良多,一时间不由得看入了神。
刷洗器皿的施乐回到实验室,看到罗致远仔细看着实验文稿,他也凑了过去。
“小施啊,好好看看导师的笔记!”
罗致远把自己看过的部分递给了施乐,施乐擦干净手上的水珠,小心的接了过来。
两个人凑在实验台前,就这样仔细翻看着袁皓的课题实验设计,一边看一边讨论,完全没有注意时间的流逝。
当袁皓带着李明志到自己的实验室里找罗致远的时候,他们两个人看到就是这样一副光景,两个人还穿着白大褂,坐在实验台前,一边勾勾画画,一边争论着什么。
“说什么呢,这么起劲儿。”
意识到是袁皓来了,罗致远和施乐两个人一同起身。
“老师,我们在看您的实验设计。”施乐见到袁皓,可以说是两眼放光。如果说之前他对袁皓是师生尊敬,那么经过刚才和罗致远的探讨,他现在已经是对袁皓彻底的崇拜了。
罗致远自然注意到了袁皓身后的李明志,他没有说什么,只是看着对方微微一笑。
“干了这么多天,居然还没看过实验设计?”
“不是不是,是您做过注记的那份。”施乐指了指台子上的文稿。
袁皓疑惑,走过去翻看了一下,恍然的说:“哦,原来是落在这里了,我还以为跟着之前的材料都销毁了呢。”
听到袁皓这么说,罗致远不由得笑了一下,袁皓还是如之前那样,谨慎却又有些马虎。他会记得仔细销毁所有涉密甚至他觉得涉密的材料,但是却总是喜欢随手放东西,最后找不到。想必,这些文稿,也是他当初设计实验的时候,随手放在实验室的角落里,最后要销毁的文稿太多,忽略了吧。
“老师老师,我之前看您的实验设计文稿,就觉得您这个实验做的是真好,就是不大明白为什么这样做,今天看了这个,我才知道,您真是神人,什么都想这么透彻。之前我不明白的地方,现在都明白了呢!”
“那你说说,都有什么。”
袁皓拉过椅子坐了下来,听到袁皓这么问,施乐也是一脸的兴奋,开始滔滔不绝起来。罗致远站在一边,一开始还会看看李明志,觉得这个时候讨论起来是不是不合适,但是渐渐的他也被施乐的谈话吸引了过去,完全顾不得李明志了。加入了施乐的话题,罗致远也时不时的说说自己的观点。袁皓不怎么插话,就这样听着施乐和罗致远说着自己的看法,最后变成施乐和罗致远一起讨论某个观点。他面带微笑,眼角的皱纹都笑了出来。此时,罗致远同施乐因为一个观点,起了些争论,罗致远仗着自己资历深,对施乐那有些完美理想的方法嗤之以鼻,奈何施乐的倔性子死活不认可,罗致远一心急,直接扯过面前的稿纸,拿起笔划拉了起来。遇到一些不大通顺的地方,他眉头紧蹙,不自觉的用手指搓着笔头。
就是这样一个微小的动作,却落入了袁皓的眼里,他打量着罗致远,这个思考时候会出现的细小动作,是姜澍的习惯。曾经一头带橡皮的铅笔,没少被姜澍把橡皮搓没,袁皓曾经因此调笑过姜澍,如今看到罗致远这同样的小动作,袁皓心里顿时又想起了姜澍,一时间酸苦翻涌,完全没了心思再听罗致远和施乐的争论。
“好了好了,想证明自己,就去实践,给你们两个留个寒假作业,过年回来谁的实验成功证明了自己的论点,我就给谁加学分。”
得到袁皓这样一个结论,施乐顿时信心满满,他挑衅的看着罗致远,摆明了这个学分他拿定了。罗致远见他如此神情,心里也燃起一腔热血,那种曾经年轻时候的进取心,又一次跳动了起来。
“你们俩也不饿,天都黑了。”
一直当透明人的李明志,这个时候才插了句嘴。之前他在一边听着,罗致远学识见解都不低,没想到才半年,他就学了这么多,心中不由觉得自豪,自己看中的人,真是厉害。这样想着,他自然也就不想打断能够欣赏自己爱人如此这样认真的表现,反而越看越觉得罗致远真是太招人喜欢了。
李明志突然出现的声音,宣示了他的存在。袁皓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晾了这个大金主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第一次这么没礼貌,还是在后辈面前,袁皓不由得有些局促。
“哦,你看都怪你们俩,我都忘了介绍了,这是施乐,我带的学生。”袁皓拍了拍施乐的后背。
“施乐,这是罗氏制药集团的李总。”
施乐看到外人,也正经了起来,友好的同李明志握手问好。
李明志看着这个刚才还一脸倔样跟罗致远争执的小伙子,不由得多打量了几番。从刚才他们的讨论中,他看得出,这个小伙子耿直,学问也不低,是个人才。而人才,正是李明志需要的。
“小伙子学问不错,要不要考虑考虑到我们公司发展?”
施乐完全没有想到,这个名气不小的制药集团的李总,一开口就要让自己去他们那里工作。难道传说中的还没毕业就被企业预定的人生赢家的故事,发生在自己身上了?
见施乐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罗致远直接开口了:“你别吓他,要是真想招人才,就亲自带着合同过来。工资低了我可不答应。”
What?施乐现在完全被罗致远的语气震住了,什么情况,这是什么情况?罗致远居然敢跟药企的老总这样说话?
李明志呵呵一笑,说:“走吧袁教授,请你们吃饭。”
袁皓点点头,罗致远拉了拉还有些愣的施乐,四个人一起离开的实验室。
一路上,袁皓跟李明志在前面走着,罗致远跟在李明志身边,施乐稍微落后一点,他悄悄的拉了拉罗致远,把人拉到了自己身边,悄声问:“你跟那个李总很熟?”
“嗯,他是我表哥。”罗致远说的坦然,他从来没有想过隐瞒自己同李明志的关系,或者说从来没有想同施乐隐瞒。
施乐看了看李明志,又看了看罗致远,似乎明白了什么:“怪不得你水平这么好,是不是之前就在罗氏工作的?”
“那倒不是,我之前在罗氏的对手公司恒科制药工作。”
“哈?”施乐看着罗致远的目光变得诧异起来,他实在搞不懂,这是个什么情况,居然到亲戚的竞争对手公司工作,难道是打探商业机密?
“我在恒科做销售,干了一年觉得制药好玩,这才考的研究生,我之前是学金融的。”
“好玩?”对于罗致远这个说法,施乐完全不理解,居然因为好玩……
其实罗致远也很无奈,除了这么说,他真不知道有什么理由来说自己跨这么大的专业,来这里了。
想了想罗致远,施乐突然耷拉下脸来,闷声说到:“果然还是学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心,我看你是真喜欢这门学问,也舍得下功夫。凭爱好做到你这个份儿上,真不容易……唉,我曾经也是个喜欢文学的忧郁少年啊……”
“你现在就是个拿烧杯喝水的糙汉子好不好。”
面对罗致远无情的打击,施乐表示很无语,他深吸一口,仰头望天,做了一个大大的深呼吸。
“嗯,老子从此之后就是科学怪人!绝对不能让你比下去了。老子科班出身难不成还比不得你这个半路杀出的程咬金?”
“程咬金?就我这样貌,怎么也是冷面寒枪俏罗成。我看你是程咬金还差不多。”
“屁,老子是尉迟恭。”
“嗯,再多个月牙胎记就是包拯。”
罗致远无情的嘲笑着施乐那偏黑的肤色,施乐无力反驳,毕竟他小名就是黑子,这是绝对不能让外人知道的。他偏头看着罗致远,这个人皮肤白嫩,一股子江南水乡的文雅范儿,长得秀气又不失英气,他还是第一次注意到罗致远的样貌,是如此的好。
“总比你白的跟女人似的好。”
施乐话刚说完,就感受到一阵寒光的洗礼,处于对危险的警觉,他马上往四周看去,却只看到袁皓和李明志正在前面回头看着自己,似乎是在嫌弃走在后面的两个人脚步有些慢。
罗致远见李明志的面色不是很友善,不由得加快了脚步跟了上去,施乐跟着后面,也追了过去。
☆、第 21 章
在T大附近一家菜馆,李明志请了袁皓三人吃了一顿便饭。一顿饭下来,大家交谈愉快,袁皓同李明志的接触有限,但他依旧在心里给李明志画了一个勾。这个人谦和不孤高,精明却并不事事多算计,最主要但是做事情有魄力,实干能力很强。不同于国药厂的一些人,盲目于一些名利利益,反而失了大局观。而这也是袁皓极力促成由李明志牵线的同李氏在美国实验室合作的项目的原因之一。有了这条线,不但学院的实力大增,科研能力增强,学生的出路增多,更能获取更多的优质生源,为学校带来更多的荣誉。这次元旦从X省看望杨教授回来,袁皓便知道,自己老师怕是要退下来了,这样药学研究上一直以来的“南研北制”情况,就会发生微妙的变化了。
所谓的“南研北制”,四个字道出了当前国内药学研究及药品市场的情况。南方因为历史原因,很早就引进了国外的制药体系,并且X大在内的几个医学百年老校率先学习引进了国外大学优秀的研发思想,在药品研发上,可谓是独树一帜。而北方作为重工业基地,在药品研发上一直落后,却在药品生产流水线上做出了巨大的变革。这也使得如今的药品市场,南方市场以邵氏的清劭制药,恒科制药及罗氏制药为主,在每年的新药品注册上,占领了绝大部分,北方市场则是是以国药一厂、三厂、六厂为主,主要依靠几个院校的实验室进行药剂改良,并且优化生产,大量低成本的出产着一些日常生活必备药品。
如果说,南方的几个厂商以新药品研发为主,那国药厂则是想办法把那些高额的制剂成本降到最低,力所能及的让所有阶层的人都有药用。
但这也有各自的弊处,随着知识产权以及专利知识的普及,曾经的一家研发,大家都生产的局面基本上不再存在。南方企业掌握了新的药剂配方,但是自身生产能力不足,并且企业自身的生产条线并不敢擅自改变研发层决定的制剂方法,使得一些新药品价格高,产量少。北方企业有最大的生产线,他们站在院校研究室的肩膀上,所做的事情就是改进那些书生做出来的不适合生产的制剂方法,并且大量生产,奈何研发能力虚弱,只能吃老本,很少有新药品生产。面对这种情况,不是没有人动过脑子,邵氏的清劭制药,曾经提出清劭做研发,交由国药六厂大规模生产,奈何清劭的研发总工死活不让国药六厂的工程师改自己的制剂方法,最后也不了了之。
饭局上,袁皓和李明志深刻的讨论了目前药品市场的上述现状。
“研发人员对于生产成本控制这种事情,能做的毕竟还是有限。”李明志感叹到,对此他十分理解,却也无能为力。
就拿沈冰现在在做的这个项目来说,为了达到预期效果,他们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甚至把血库里无法输血使用的人血买进来,只为了做实验,虽然最后成功了,但是又有什么用呢?你在大规模生产的时候,自然是不能用这个的吧,成不太高了。最后在选择载体的时候,沈冰几乎是抓破了脑袋,最后好不容易找到替代品,却因为在特定条件下致死率颇高,不得不一度暂停了实验。
对于李明志的说法,袁皓表示赞同。他师从杨韶信,这个老师名下学生无数,大部分都学了他那种为达实验目的誓不罢休的的决心,也学到了他那绝对不会轻易变动制剂方法的习惯。如今南方的药品市场,杨韶信的学生少说占了五分之一,这可是不可小觑的力量。
而袁皓自己,因为种种原因到了北方的T大任教,在这里他见到了国药厂为了降低制剂成本大胆敢为的一面,他们在实际生产中有很多的实践经验,这是总蹲在实验室里握着试管里那一点点试剂学者学不到的东西。因此,出身X大又兼容了国药厂风格的袁皓,在教学的时候,对于实验设计很是上心,他追求的就是在最大程度降低成本和实验难度的前提下,得到最好的效果。
“南北合作还有一段路要走,当年清劭失败了,不知道罗氏能不能成功。”袁皓执着茶杯,看着李明志的眼神中带着些许期待。
“袁教授的理念同李氏是一样的,只要这次的项目成功,罗氏制药也就成功一大半了。”
“是资本家的理念吧,追求利益最大化。”
面对袁皓的话语,李明志笑笑不说话。他是个商人,自然是想办法赚大钱。
“是为了救更多的人。”突然开口的施乐,让在坐的其余三个人都愣了一下。
“为什么?”罗致远问出了心中的疑问,他理解李明志作为商人要挣钱的需求,也理解袁皓在药界沉浸多年的思想变迁,只是不理解施乐为什么会突然说出这么热血的话。
“老师研制救命药,便宜大量的供应,不就是为了救更多的人么?”施乐不大明白为什么这么浅显的道理,他们竟然不知道。
听完施乐的说法,袁皓第一个笑了,这个小子性子耿直,竟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正。在这个社会里沉浸多年,见的多也做的多了,很多最本源的事情反而忘记了。
“施乐说的没错,只是我们都忘记了……”
20/36 首页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2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