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说

穿越之一品公卿——八爷党

时间:2016-01-31 12:56:26  作者:八爷党

  小包子魏晋闻言,霎时间犹如晴天被雷劈了一样,呆愣愣半日,委屈的撇了撇嘴,转过头来,一双如莲藕般的小胖胳膊不甘不愿的搂在薛衍的脖颈上。梳着双环髻的小脑袋还小心翼翼地蹭了蹭。
  众人瞧见魏晋这副模样,更是笑的花枝乱颤,钗钏叮当。
  太子庄熙不忍直视的撇过头去,满脸都写着“他不是我的表弟!不是!”
  卫王庄焘并不理会众人的笑闹声,执着的央求皇后放他去坐爬犁,抽冰猴儿。
  皇后自然应允。
  于是薛衍便带着太子等人,抱着魏晋至立政殿外的庭院里。
  立政殿内的积雪早已清除,薛衍抱着魏晋站在庭院内,吩咐小黄门引着他们一行人去积雪多的地方。又跟太子等人普及拉爬犁的牲畜可以用骏马和训好的猎狗,如果没有驯化好的牲畜,也可以用人在前面使力拉爬犁。
  太子仰慕父亲武勇,自然要选择马匹拉爬犁。卫王和汉王生性爱闹,选择了猎犬拉爬犁。
  结果去尚乘局找小马驹的那几位小黄门还算靠谱,可找猎犬的几个小黄门回来时各个怀里抱着一只体型娇小的拂林犬……用小京巴爬犁这种事情太过凶残,纵然卫王不以为意,可是薛衍还是竭力劝阻了卫王。
  熊孩子卫王便有些恼羞成怒,转头训斥起找犬的几个小黄门。小黄门只能跪在地上苦着脸赔罪道:“卫王息怒,奴婢们也是担心卫王的安危,这宫内的猎犬都是陛下和贵人们打猎用的,性子凶残的很。这没经过驯化,奴婢实在不敢叫它们为卫王驾犁。卫王倘若不弃,就把奴婢们当成驯化好的猎犬,让奴婢们为卫王拉犁。”
  卫王仍旧满面迁怒。薛衍则有些愧疚的拍了拍卫王的肩膀说道:“不怪他们,是我考虑不周。猎犬没经过驯化,倘若真的出了事我怎么向陛下和皇后交代呢?你就算是为了我也暂且歇了这心思好不好?带宫中役人驯好猎犬,你再坐犬拉爬犁也不迟……其实用人拉爬犁更为稳妥。只是要辛苦几位了。”
  跪在地上的小黄门闻言,忙欠身堆笑道:“薛世子言重了。奴婢们不敢当。”
  卫王究竟是孩童心性,不如意时发过一阵脾气也就罢了。到底还是觉得玩乐更重要。
  几个小黄门忙起身扶着卫王坐上爬犁,两人在旁维护,两人拉起缰绳往前跑。喜得卫王在爬犁上连连呼喝叫好,一叠声的催促两人加快速度。
  太子见卫王这边无事了,便同薛衍笑笑,自己也小心翼翼地坐上了爬犁。为他拉犁的小马驹是小黄门特意找来尚乘局内最温顺的。虽然速度比不上卫王的人拉,可是别有一番意趣。
  汉王庄煦见太子和卫王都开始玩上了,这才吩咐宫内伺候的小黄门扶他坐上爬犁。
  其他王公子弟在旁围观叫好,也都觉得津津有味。太子坐在雪爬犁上绕着御花园转了两圈,便下来将爬犁让给一位亲王叔父家的世子。而后汉王庄煦也效仿太子兄友弟恭,将爬犁让给其他王公子弟。唯有熊孩子卫王自己没玩尽兴,太子让他下来他便哭闹不休。闹得众人也不好去催他。好在还有太子和汉王的爬犁供众人玩耍。众人尽让间也都各自玩了一回。
  下来便到薛衍旁边套交情说好话,叫薛衍务必也给他们做个雪爬犁。薛衍笑着说会把坐爬犁的图纸画下来送到各府上,众孩童闻言愈发欣然。
  玩笑时光少。等到魏皇后派人催促众人回宫赴宴时,已然是午膳时分了。
  薛衍仍旧抱着魏晋,小家伙方才在小黄门的保护下坐了一回马拉爬犁,兴奋的脸蛋儿红扑扑的,抱着薛衍的脖颈不断说话。回到立政殿后还央求镇国公夫人也给他做爬犁。
  众人又闲话几句,魏皇后便带着宫中妃嫔、皇子公主和各家王妃诰命入太极宫拜见太上皇,然后饮宴。
  饮宴之上镇国公魏无忌再三提及请辞右仆射一事。永安帝极力挽留,奈何镇国公主意已定。永安帝无奈只得应允了镇国公的请辞。不过还是封他为开府仪同三司。
  薛衍见状,只能感叹永安帝果然是对魏无忌信任有加。不过想想永安帝重情重义的脾性,似乎登基后也没少为了这些下属的事情违背朝廷律例,再看看宴会上跟随永安帝的诸位勋臣全都是一脸“士为知己者死”的感动……
  薛衍便觉得,摊上这么个有情有义的顶头上司也没什么不好。虽然永安帝兴之所至时偶尔会乱弹琴,可总比那些兔死狗烹,只能共患难而不能共富贵的主君强。
  领宴毕,薛衍随同父母出宫返家。薛衍看着乌头大门上贴着的蒋志和秦隐画像的门神,不觉莞尔笑道:“阿耶,阿娘,这个蒋门神该不会是我那义父罢?”
  卫国公薛绩也觉得好笑,开口说道:“宣武门之变后,陛下被噩梦所困彻夜难眠。鲁国公和护国公便站在擎王府的门前替陛下守夜。后来民间百姓便将‘神荼’和‘郁垒’的桃符神像换成了鲁国公和护国公的画像张贴在门上……其实也没什么不好。”
  当门神是没什么不好。不过当“蒋门神”的话……薛衍面色古怪的勾了勾嘴角,也许整个大褚也只有他一个人懂这个梗了。
  是日,又是一阵热闹喧阗不必细说。至晚间空闲时,薛衍少不得在书房默下十来篇雪爬犁和冰猴儿的制作图纸和玩法,等到初三后各家开始走动时,着人送到各府上。
  期间又有好些勋贵之家眼见卫国公府高悬灯笼,分外喜庆,遂竞相效仿。就算来不及赶制灯笼的,也都将去岁上元节时做好的花灯拿出来悬挂凑热闹。引得城中各家顽童每晚出来赏灯,非要比出谁家的灯笼最大最亮,谁家的花灯最巧夺天工,引人注目。
  是日酉时,天色将晚,坊门已关,薛家众人或拜友归来或送客已毕。闲坐无事便聚在一起打麻将,门子突然通传镇国公府世子魏齐和幼子魏晋登门拜访。
  薛绩夫妇面面相觑,即刻叫请。须臾,面沉如霜的魏子期抱着雨雪团子似的魏晋登堂入室。
  原来镇国公府家的小郎君魏晋因得了新玩物雪爬犁,闹着要家中奴仆拉着他满城乱逛,顺便玩赏各家门上的花灯。镇国公府吸取卫国公府前车之鉴,不敢任由幼子晚上出门。岂料魏晋突然哭闹不休。
  长子魏齐见状,索性带着十来个健硕奴仆拉着魏晋出门,从镇国公府一路北走,游游逛逛至卫国公府,小包子魏晋玩爬犁不忘创始人,遂进来探望薛衍,美其名曰给薛家众人拜年。
  
  第28章 上元
  
  见魏晋小包子登门拜访,薛衍忙拿出过年闲暇时自制的冰糖、酸奶糖和水果糖来招待小客人。
  小孩子大多喜欢甜甜的吃食,魏晋也不例外。抱着一小碟子糖果不撒手,平阳长公主看着魏晋恨不得将嘴巴都塞满了的小样子,忍俊不住劝说道:“慢点吃,可不能多吃,否则晚上就要牙痛痛了。”
  薛衍也笑道:“只能吃两块儿,剩下的我要师兄打包给你带回去。”
  说毕,从小碟子里捡出一块葡萄味儿的奶糖递给魏子期,笑道:“你也尝一块儿,过年吃块糖,一年都甜甜蜜蜜。”
  魏子期本讨厌食甜,不过薛衍说的意思极好,旁边又有师傅师娘盈盈笑看,魏子期遂轻声道谢,接过薛衍手里的糖果扒开糖衣放入口中。
  只觉得一股子醇香清甜的奶香味霎时间弥漫口中,这卫国公府自制的糖果果然比外头市卖的好吃多了。
  且再看这糖衣,小小巧巧的一块方纸上印出吉祥喜庆的字样,也很别致。
  魏晋小包子吃完了口中的两块糖,被平阳长公主压着刷牙漱口。一壁刷牙时小包子还不忘恋恋不舍的看向食案上装有糖果的小碟子,逗得众人又是捧腹大笑。
  魏子期也不觉莞尔。
  又闲聊一会儿,眼见时间不早,魏子期便带着魏晋起身告辞。
  送走魏子期兄弟二人,平阳长公主看着空空如也的糖果碟子,笑向薛衍道:“正月十五上元节,皇宫也有赐宴。到时候将这糖果进献给皇后和几位皇子,想必他们也都喜欢。”
  薛衍突地想起一件事,开口笑道:“当初我将制白糖的方法献给幽州大军,许三郎还说要替我说项,得来的收益也能分我一半。如今过去这么久了,也不知道幽州是怎么个情形。”
  平阳长公主与薛绩相视一笑,开口说道:“放心罢,咱们家不会让衍儿吃亏。”
  顿了顿,平阳长公主又笑道:“经衍儿一提,我方想起来,这白糖自幽州贩出以后,天下各州府倒是趋之若鹜。既然这制糖的方子是衍儿发明的,咱们也不能叫幽州专美于前。反正阿娘在东西两市还有几间嫁妆铺子,明儿我们也制些白糖,再弄些酸奶水果糖放到铺子上贩卖。”
  薛衍但笑不语。乃至夜深,众人各自回房歇息不提。
  展眼便到上元节。因这三日并无宵禁,且又有花灯之会,原本一到了晚上就显空旷寥落的长安城倒是异常热闹。只可惜薛家三口要入宫赴宴,等到领宴归来时,也不知道这份热闹还能剩下多少。
  不过到了立政殿时,太子、卫王和汉王倒是对薛家带来的糖果很是满意。平阳长公主又向魏皇后提起贩卖白糖一事,笑盈盈说道:“这世间的好事儿都让他们男人偏了,我就不喜欢。虽说朝廷有律不得与民争利,但制作白糖的法子还是衍儿先提出来的。在衍儿之前大褚可没这个东西。我还听说颜钧集答应要分利与衍儿,可幽州贩卖白糖半年多了,衍儿却连一文钱都没看到……”
  恰好永安帝入立政殿,闻听平阳长公主之言,不免笑道:“原来还有这么一件事,我倒是未曾听过。”
  入眼看到太子三人正坐在席上吃糖果,摆手示意众人不必起身见礼,方笑道:“衍儿又琢磨出好吃食来了?圣人有云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说的便是衍儿了。”
  殿内众人起身拜见过永安帝,平阳长公主接口笑道:“衍儿会琢磨吃食,也愿意同他人分享,这是衍儿品性宽厚。可我们做父母长辈的却不能叫晚辈吃亏,陛下是天下之主,又是衍儿的舅父,要替衍儿做主才是。”
  永安帝不以为然的勾了勾嘴角,笑说道:“朝廷当然不会让有才之士受委屈。既然颜钧集答应衍儿利益均沾,朕有空的时候嘱咐他一句就是了。向来幽州事务繁忙,如今又是年下,他忙忘了也未可知。”
  平阳长公主不过是提醒永安帝一句,见永安帝应承下来,也就不再置喙。只是从袖中掏出几张记着白糖制法的黄麻纸,双手递与永安帝道:“这便是白糖的制法。成色不好的蔗糖经由此法变得凝白如雪,清甜绵蜜,民间白糖一斤价值一贯钱,正可谓是一本万利。如今朝廷接连封灾,国库空虚,衍儿愿意将制糖之法交与朝廷。反正这东西自古未有之,如盐铁一般让朝廷专卖,也算不上与民争利。”
  永安帝闻言莞尔,伸手接过平阳长公主手中的黄麻纸看了几眼,笑向薛衍道:“衍儿如此大方,舅父该怎么赏你?”
  薛衍正襟危坐笑回道:“陛下已经赏过了。从六品的千牛卫士,要认真算起来,还是衍儿占了便宜。”
  永安帝闻言哈哈大笑,手点了点薛衍笑道:“朕头一次听说,功劳还可以这么算的。不过朕可不想被你阿娘见天儿的唠叨,既然颜钧集答应分利与你,朕这个做舅父的也不能薄待了你……”
  永安帝沉吟不语,平阳长公主看了看薛衍,顺口说道:“既然民间白糖一斤一贯钱,那衍儿便千中取一。朝廷卖一斤白糖,就给衍儿一文钱好了。陛下以为如何?”
  平阳长公主的建议倒是超乎了永安帝的盘算。按照永安帝自己的想法,他可没准备如此薄待自家人。魏皇后也觉得这法子不妥。
  岂料薛衍自己却很满意,开口说道:“这个法子当真不错。虽说这方子是衍儿所出,可后续一应事宜衍儿都不管,每日躺在床榻上便能生钱。”
  平阳长公主也笑道:“陛下别觉得这一文钱很少,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只盼陛下到时候别心疼就是了。”
  永安帝自己节俭质朴,对待有功之臣却舍得奖赏。闻听平阳长公主之言,也不以为意。只是依旧觉得太刻薄了,合该分给薛衍一成也不为过。倒是平阳长公主和薛衍竭力劝说,最后仍是定下千中取一之数。
  永安帝既得了薛衍的好处,之后果然在颜钧集续职返回幽州时,提起了分成之事。颜钧集身为河北道行军总管,些许琐事自然不放在心上。不过听闻薛衍给朝廷的价码是千中取一,到了自己这儿却想分走一半的利润,心下大不痛快。虽说按诺只分给薛衍永安元年那三四个月的分红,可终归有了做冤大头的感觉。
  薛衍在得到这部分分红之后,也并未自己留用。而是捐给魏皇后和平阳长公主管理的安济坊。御史大夫许淹带着粮草至关中赈济灾民,又要为他们赎回卖身的子女,又要替他们准备安身之处,钱帛每多一分,事情便能多做一点。
  消息传出之后,朝野大赞薛衍仁义心肠。连带着也有人称赞颜钧集千军一诺。可惜这些话听在颜钧集耳中,却觉分外刺耳。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且说上元节皇宫赐宴之后,不独薛衍,就连太子卫王等人也吵着要去看外头的花灯。
  永安帝未曾登基前,也是个性喜走马打猎爱凑热闹的人。登基之后,碍于宫规祖纪在宫里憋的无趣,难得碰上这么个普天同庆的日子,也乐得乔装一番去外头热闹热闹。
  更何况还有薛衍这么个唯恐天下不乱的跟着凑趣。“陛下身份尊贵,坐于庙堂之上闻听天下之事,皆从旁人口出,书本所来,一家之言总是有失偏颇。终究不如自己微服私访切身体会一番,更能得知民间疾苦。陛下为天下苍生之良苦用心,实在叫我等叹服。”
  永安帝闻言,用手捋了捋脸上修剪精美的小胡子,只觉得“微服私访”这个词儿用的真好,让他深以为然。今后要是再有言官劝谏他不得随意出宫,他尽可拿出此话搪塞。
  身为天子,如果只高坐于庙堂,身处于幽宫,却连自己治下的百姓如何生活都不了解,那与木雕泥塑又有何意?又怎么能乾纲独断,做出正确的决策?
  薛衍也头一次发觉自己还有做弄臣的天分。
  一君一臣经过此事,都更加认识了自己。
  不过令薛衍没想到的是,永安帝想要微服出宫,不但带着皇后和太子三人,还带了杨妃。看着左拥右抱尽享齐人之福的永安帝,又看了眼自打成婚后除了阿娘连一个通房丫头都没有的阿耶,薛衍觉得自己明白了什么。
  一行人穿好衣服乘坐马车出宫。除几位贴身随侍的宫俾太监外,仍有许多侍卫乔装打扮混在人群中。薛衍是头一次见识大褚朝的上元灯会,但见花灯万盏汇银河,宝马雕车香满路,行人簇簇,游人如织,凤箫声动,人语喧阗,其盛况果然难用笔墨描绘万一。
  说是赏花灯,可平阳长公主和薛绩的注意力基本都放在薛衍的身上了。两双四目随着薛衍的动作且走且停,目不转睛。薛衍心下动容之余,索性一左一右牵起父母双亲的手,开口笑道:“衍儿已经长大了,不会再走丢了。便是走丢,也能自己找到家的。阿耶阿娘放心罢。”
  话音未落,只觉身前被人猛然一撞,力气大得薛衍忍不住后退两步,下意识松开双手抱住面前的人。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