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三孚接过房契,瞪了半天眼,直接又塞了银子给主簿,录事也不会少。这事儿过后莫三孚也不想和官府的人打交道了,既然这主簿这么顺他的意,给他一点甜头也没什么。
盖房的材料凑齐后,莫三孚算了下日子,四月初九宜嫁娶动土,动土的时候正值农忙,莫三水组建的建房队伍没几个村里人,多半都是从村外找来的,包午饭,一百文一天,这个价钱很公道。
要知道一旦精米一贯钱,一百文可以买十多斤精米,可以够一家人好几天的。不过,乡下人吃的大多是糙粮,那可比精米便宜多了,一天一百文够买很多糙粮了。
莫三水找来的人里有一个女人,叫张小花,就是村里莫铁生的媳妇,广头村嫁过来的,身体壮力气大,干活一点也不输男人。莫三孚一看,就是那个挑着满满一旦水,从小水井走过来还大气不喘地讲故事的那个女人。
说真的,莫三孚想,张小花这个名字和这个妇人一点也不相称。
莫铁生是个穷书生,世道乱前刚刚考取了秀才,娶了媳妇,还没有一个孩子世道就乱了,世道乱了,人也不会想着要孩子。所以莫铁生家就他和张小花两个人。莫三孚听莫三水说莫铁生在新皇开的第一次恩科里又考取了一个秀才,将家里的田税免了,这些日子在家苦读,准备明年去靠举人来着。
但是莫铁生家里穷,不干活就没饭吃,幸得张小花是个能干的,男人女人的活都能干。莫三孚看着那个干得十分有劲儿的妇人,心里想着,前朝皇帝虽然昏庸,但他还是做了一点好事儿的。前朝皇帝崇尚自然,不喜欢裹小脚这种有违天道的事,刚一登基就发布法令,所有女人禁止裹小脚,这才出现了张小花这种有力气但不受束缚的妇人。
前朝皇帝在位三十年,至少有两代女子没有裹小脚,女子也体会到了不裹小脚的好处,想来裹小脚的禁令是不会撤销的了。
莫三孚想着,这个禁令还是永远实行下去吧,如果自己有女儿是不会同意她裹小脚的,那有违净明堂顺应天和的教义。
莫三水找来的这些人干活实在,手脚麻利,还有说有笑的,其中说得最欢的是张小花这个妇人,她一边挑着一旦石头,一边和帮忙做饭的莫三水媳妇杨氏说话。
杨氏闺名杨罗,杨罗的外祖家是广头村人,从小也在广头村来往,对广头村的人也是认识一点的,和来自广头村的张小花还能有点共同话题。这不,张小花和杨罗说的就是广头村张四娃家的那些事。
“嘿。”张小花挑起石头,呲笑道:“要我说啊,那就是报应,忘恩负义的白眼狼啊,老天都看不过去要收了他。”
杨罗摇摇头道:“官府的人还没查清那张四娃是怎么死的?”
“怎么查?”张小花道:“查他为什么要跳河?别逗了,罗罗,那天的事那家都看到了,那张四娃神不守舍地硬要往河里跳……有懂行的人说那是被鬼上身了,迷惑他去跳河呢!”张小花说得毫不顾忌,就怕别人不知道。
莫三孚微微皱眉,他今天就看到了张小花身上的阴气有些重,刚才她说她昨天回过广头村。如果没错的的话那是在广头村沾染上的。想来那冤死的女子已经化成了厉鬼,还是沾了人命的厉鬼。
莫三孚这边皱着眉,那边莫三水却以为莫三孚不喜欢张小花这么大嘴巴,他也知道读书人有什么非礼勿言的死规矩,便小声道:“三孚,你也别介意,张嫂和那张四娃有过节,原来张嫂是配给张四娃的,但张四娃不同意,硬生生退了亲。虽然和铁生把这日子过得好了,但是张嫂心里还是有怨气,这才张口没把门儿了。”
莫三孚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莫三水在说什么,好笑道:“三水哥你想什么啊!我没介意,只是想着那张三娃家的闺女怕是成了厉鬼了,她死的那条河正是咱们村的这条,不知道会不会被牵连。”
莫三水看着莫三孚沉凝的脸,那嗓子就是一噎,“你们读书人不是说什么子不语……”
“‘子不语怪力乱神。’?”莫三孚道:“没什么不能说的,那本身就是存在的,只是凡人无所察觉罢了。”
莫三水:“……说得高深莫测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小子是什么高人!”
莫三孚笑笑,将话题引到其他地方,这事儿他还真不想说。
十天后,新屋的地基就建好了,田地里正忙,地基也要晒晒,就让人休息了几天,莫三孚家里没什么事,就准备去和里正说说,将家里的田地租出去,至于荒地,莫三孚另有打算。
家里那些上等田地并不是连片的,最大的有八亩地,最少的有两亩地,莫三孚决定留下里两亩水田,两亩旱地,都靠近自家屋后的那条沟渠的下游,离家比较近。
莫三孚家的地已经和别人说好了该租的都租出去了,都是去他家干活的人商量着租的,那些人家的日子都难过,要不然也不会在农忙的时候到莫三孚家干活,莫三孚也不靠租子过活,且是荒地重作,就要了三成的租子,比官府租子少了一成,比官员私家的租子少了两成。
其中连在一片的五亩水田被张小花彪悍地抢去了,她就想着种些精米出来,卖了给她相公做盘缠。
☆、第十一章、开粮店
现在莫三孚想起来还对张小花那彪悍的话语冷汗连连。
村里租莫三孚的地的有四家人,张小花租了五亩水田,白水家租了三亩旱地,白土家租了两亩旱地两亩水田,莫雨家租了一亩水田和三亩旱地,这些人家租的地都在自家地旁边,连成片。上等田,租子只要三成,想要租地的人家怎么也不会放过。
莫三孚此次去里正那儿就是要和那几家人写一张租契,这是昨天约好的。
莫三孚道李永和家里的时候,其他几家人已经到了,莫三孚看着那齐刷刷射来的视线,差点儿抬手摸摸鼻子了。
“你们……这么早?”
“现在正是种稻子的时间,早点签了契,早点种!”张小花开口说道,她身边坐着的是莫铁生,莫铁生虽然长得和张小花一样高,但长得弱,和张小花坐在一起简直是最直接的对比。张小花说完,莫铁生嬉皮笑脸道:“我是陪我媳妇来的,三孚哥不介意吧。”
“自然。”莫三孚不在意地点点头,道:“那请李叔写契书吧!”
写了四份租契,李永和又带着人划了地方,就完事了。张小花直接拿了出头就开始整田,莫铁生想帮忙,被张小花提溜着赶回了家,张小花那股子兴奋劲看得莫三孚都有劲儿了。
莫三孚回到家,许春林就招呼他过去,说:“三孚啊,咱家那些地你打算种些什么?”
莫家原本有两亩水田和两亩旱地的,现在又加了两亩水田两亩旱地,莫三孚突然觉得头疼,他根本不会种地啊!还不如全部租出去好了。
“娘,要不咱们全部租出去好了?”
许春林瞪了他一眼,“全部租出去你吃什么?”
“娘,我想着将地全租出去,我们在县里开个粮店,您去县里看着,清闲些。”莫三孚说:“再说了,宝柱过两年就可以入学堂了,现在去县里也方便宝柱进学堂啊!”
事关宝柱,许春林也犹豫了,宝柱是他们家唯一的一个孙子辈,想要后辈出人头地是所有家长的愿望。
“娘,今年的地咱们就先种着,毕竟刚租了些出去。”莫三孚说着,转口道:“不过,地我来种,但是县里的粮店您去打理?”
“好,按你说的做吧!”
许春林同意了,莫三孚就松了口气,说实话,他并不愿意花那么多的时间去照料庄稼,他介子袋里的金银足够祖孙三分安安生生活到老,再不济他还可以去……好吧,去秘密抓鬼。
说做就做,莫三孚套上马就去了县城,先去了县衙,他想在县里开粮铺,肯定脱不开县衙,这真是烦,不若还是去考个举人秀才?反正他和越氏交往的时候用的是道号并不是名字……这念头刚起,莫三孚就将其甩开了,还是不要多生事端了。
县衙里的主簿收了莫三孚不少好处,对他的态度也比第一次热情了不少。
“大人。”莫三孚恭恭敬敬行了一礼。
“莫小子这是又有事?”
“是。”莫三孚道:“小子想在县里开家粮铺,不知道需要什么程序?”
“那可好。”主簿笑道:“今上刚颁布皇令,鼓励农商,是以现在在县里开店铺只需要有间铺子,然后去县令大人那儿报备一声,签下店铺契约就成了。”
主簿带着莫三孚亲自去面见了县令,通过官方牙行,寻到了一间不错的店铺,直接买了下来,很顺利就签下了契约。不仅是契约,县令还答应将县里的粮食卖给莫三孚,算是暂时解决了粮食来源。当然,这其中莫三孚的“孝敬”可不少。
契约拿到手,和主簿约好三天后道粮库取粮后,莫三孚就松了口气,至少不用再进县衙了。
莫三孚去看的店铺,铺子有两个门面,后面有一个小院,不大,只有三间屋子、一个有两间屋的厢房和一个厨房,但最重要的是,那个小院边上就是个仓库,方便存粮,院里还有一口井,不愁水的问题。
虽然花了不少钱,但莫三孚对铺子很满意,这铺子打扫一下就可以用了,莫三孚看来铺子就牵着马去了牙行,直接去找人牙子。
“公子,你这是来买人?”那人牙子看着莫三孚牵着马朝牙行走来,立马就凑上去,笑眯眯的。
莫三孚点了点头,“想买一个会烧饭的小丫头和一个小小子还有两个青年。”
“那,公子,小的领您去看看。”
“嗯。”
“说来,我们行里有一对兄妹,那对兄妹有人想买,但死活不愿分开。公子您知道的,咱们这是官府的牙行,即使是卖人也不能强求,就这么一直将人放在了这里。您去看看,如果满意了,您行行好将他两领走,不然时间到了他两就会被强卖了。”
莫三孚瞥了眼人牙子,眼神没那么冷了,点点头,示意他带他去看看。
“好嘞。”人牙子笑眯眯的,“公子,那兄妹两绝对合您的意,那小姑娘是会做饭的,那哥哥虽然沉默寡言,但是个靠得住的,要不是打了叔叔婶婶家的孩子也不会被叔叔婶婶卖进来。”
莫三孚跟着人牙子后面,看到了那两兄妹,那两兄妹正在干活,手脚麻利,神情认真,哥哥大约十四岁,妹妹十二岁左右。且那二人有些像他认识的一个人。
“就他俩吧!”
“好嘞。”人牙子闻言应了声,立即去招呼那两兄妹,“嘿,小子,带着你妹妹过来,有人愿意买你俩了。”
那哥哥闻言,微微皱眉,警惕地看着莫三孚。莫三孚看着那眼神,心里很是欣赏,那个眼神真不错,够狠,好好培养,将来可以是小侄子的一个不小的助力。
“小子干嘛,有人愿意将你俩一起买走,你想干嘛?”
“谁知道他有没有什么歹心。”那男孩瞪了人牙子一眼,不屑地说道。
“买你妹妹是为了照顾我娘,买你是为了给我侄子作伴。”莫三孚看着那小狼崽子似的冷酷眼神,面无表情说道:“也不是非你们不可。”
人牙子一巴掌拍在那小子头上,“臭小子,别嚣张,过几天再没人买你们就要被强行发卖了,到时候别说让你俩一起了,就连你妹妹会不会去什么不清白的地方也没人说得清,你跟不跟这位公子?”
那小子被人牙子说得脸色苍白,咬牙道:“跟!”
莫三孚没说话,只应了声让人牙子给他找两个青壮年,因为小姑娘太小,莫三孚又买了一个婆子。这回比较顺利,很简单就买下来了,毕竟时间到了没被买走的人都会被强行发卖,到时候去了什么乱七八糟的地方也没人知道。
莫三孚付了银子,拿了那些人的卖身契就将他们带回了铺子。
作者有话要说: 双更如何?
☆、第十二章、姑姑
“厢房很好,以后你们就住在厢房里,男的一间屋,女的一间屋。”莫三孚指着院子里的厢房道:“时间还早,你们将厢房打扫一下就可以住了,然后将这铺子里里外外打扫一下吧。”
“是。”众人应是,各自去院子里找工具开始打扫屋子,连那小丫头也不例外。莫三孚看着众人去干活了,就牵着点心出门去了木行,和木行的人定了一辆马车和一个牌匾、还有装米粮的大小木桶和名称牌子,牌匾的名字用小侄子的名字合一下,就叫“九宝粮店”。顺带买了木行的一些废木料,店里没木柴,现在也没法买,先买这些应应急。其它的家具是附带的,能将就用着,莫三孚不懂这些,只想着等许春林来了后慢慢添上。
不过,再怎么讲究,那厢房里是空的,莫三孚还是买了四张床,四张五尺宽八尺长的床,分别放在厢房里。床是木行打好了卖的,一般的庄户人家也就能买这样的床。木行的人只需带着拆开的床去店里,然后组装到一起就行了。
莫三孚给了木行伙计一个地址,没有和他们一起回店里,出了木行就去了成衣店,给那几个人一人买了一身衣服,又扯了几匹布,够那行人一人一身好衣衫和两身粗布衣,还有些针线,让那婆子给那几个人做衣服。
莫三孚买了店里人的衣服,又买了些上好的布料,这是给他娘和小侄子的。
莫三孚带着衣服布匹回到店里,厢房已经被打扫出来了,木行的人早就装好了床回去了,现在那几人正在打扫主屋和仓库。眼看就快午时了,莫三孚又出门去,直接去酒楼要了一桌饭菜回来。
“行了,都过来吃饭。”莫三孚和小二哥说了让他半个时辰后来取碗筷,将饭菜摆好,让那几个人来吃饭。
这些人很久没吃好了,莫三孚也不敢叫油腻的饭菜,桌上的菜只有一道鸡肉汤是荤的,其他的都只是加了点肉的小菜。
那五个人看着莫三孚和那桌子菜,有点拘谨,但还是忍不住盯着那些菜流口水。
“行了,坐下来吃吧,顺便说说你们的名字,祖籍何处。”
莫三孚话落,几个互相看了看,那哥哥就拉着他妹妹坐到了桌子上,其他人见此纷纷坐上去。
“我叫尹黙,我妹妹叫尹音染,祖籍是三水县,因为打了叔叔婶婶家的小儿子被卖的。”
莫三孚点点头,示意那兄妹俩吃饭,然后将视线放到那两个青年中留着络腮胡子的人脸上。
“我叫郑大壮,祖籍雍州辉县,为了给我老娘治病卖身入大户人家,后来那家人家败了,被抄家了,家里无关的奴仆就被卖了,现在我家就我一个人。”莫三孚让郑大壮吃饭,看向下一个青年,这个青年气度不凡,应该是落败的大户人家的人。
“我叫云枫,京都人士,被发卖作为奴仆的。”莫三孚点点头,云枫就自动开始吃饭,那吃相可比其他三个人优雅多了。
5/39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