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格丽特笑着看向莉迪亚,她完了。
作者有话要说: *春假:因为寒假比较短,所以一般美国学校,3月左右,还会有一个短暂的春假。
*威廉的宣传计划,家长禁止的,孩子一定回去看。这个灵感来自哈利波特第五部里有关于禁止看《唱唱反调》。
第26章 来地球的第二十六天:萨巴蒂诺最近有些不开心。
威廉其实也没想到,FBI会这么给力,恰在电影上映后的第一周,抓到了“碎骨者”。
故事围绕变态杀人狂展开的血红,自然是趁势狠狠的跟了把风。都不需要剧组做什么,只要在网上相关的新闻报道下面,写上几条类似于“我最近刚好看过一部差不多的惊悚电影”的留言,一切就都齐活儿了。
这种小事,温蒂和米格两个人,偶尔抽个空就搞定了。
虽然威廉也觉得这么说不对,但跟风的力量真的是很强大的,“碎骨者”的热潮,直接反应到了血红的票房上。首周不仅实现了盈利,还勉强挤入了周票房的前五。虽然只是挂了个尾巴,但也已经十分显眼了。
“再接再厉,我们一定会成为票房逆袭的神话!”温蒂永远是积极又温暖的,就像是小太阳。
“不管如何,反正接下来的每一分钱,都是白赚来的。”米格还是那么保守,因为他怕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在这个迷你小团体里,米格觉得他有义务保持理智,中和一下小太阳温蒂的热能量,让威廉通过听到两种不同的声音,得到中肯看待事物的目的。
不过,事实上,看好血红的不止温蒂。
总投资才30万的低成本电影,翻了将近十倍的票房,谁能不喜欢?已经有制片人和投资商接洽了导演阿曼德,希望他能执导一部新电影,当然,同样是低成本制作。
阿曼德高兴的不得了,第一时间就和威廉分享了这个好消息,他觉得他们也算是朋友了。
阿曼德还带来了真?制片人乔治的消息,虽然基本对电影没什么帮助,据说乔治和另外一家巨头电影公司的洽谈,也因为血红而正式进入了蜜月期。
“这完全就是在赤裸裸的沾光!太过分了!”温蒂自脑残粉上威廉之后,三观就一路下滑,达到了“只有威廉才是对的”的奇妙境界。血红沾“碎骨者”的光,可以;制片人乔治沾了血红的光,那就不可以!
萨巴蒂诺也在电话里安慰自家表弟:“乔治好不了,信我。”
“……呃,其实我没生气。”威廉发自真心的这么觉得。电影本身就是个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行当,有人吃肉,自然也要允许别人喝汤。最主要的是,“乔治也不是真的对电影毫无帮助。”
说句脸大点的话,乔治肯主动把剧组的权利交给威廉,这就是对电影的帮助了。
“你之前不是还告诉我嘛,一个好的制片人,就是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乔治虽然不是什么有名的大制片人,但很显然他也有属于他的智慧,好比威廉的名字最终落在制片人那一栏的事儿,如果乔治真的想给威廉找麻烦,他也是会成为不小的麻烦的。但他最终选择了默认,这就是一种善意。
“你说的对。”表哥在电话里如是说。
挂断电话后,表哥转脸,就忧心忡忡的对特助吩咐:“加强和温蒂、米格的联系,让他们看好威廉,他那种觉得全天下都是好人的老毛病又犯了。”
谁也不能否认,爱德华-玛丽夫妇是对很好的家长,但同时谁也不能否认,他们把威廉教的太天真了。这样很成问题啊!
特助先生看着萨巴蒂诺,没有说话,只是腹诽,我觉得您对威廉的态度,也很成问题。
米高梅内部各怀心思的高层,在公司里遇到威廉时,也纷纷表达了恭喜之情,没偶遇威廉的,还会特意“偶遇”一下。
老塞缪尔是其中最实在的,他直接去了威廉的办公室(“真TMD大”,塞缪尔对威廉的办公室如是感慨),各种鼓励:“这才是你参与的第一部电影,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作为家里有好几个闹心的富二代的富一代,塞缪尔自认为很了解威廉这类人,没恒心,没毅力,永远三分钟热度,眼高手低。哪怕威廉已经要比他的儿子们强上许多,塞缪尔也还是怕,怕威廉嫌弃电影分红还不够他买套衣服,怕威廉撂挑子不干。
血红的成本真的很低,不要说翻十倍了,翻二十倍,威廉能分到的钱其实也没多少。
而威廉本人,可是个每天上班换豪车比换西装还勤快,一身行头从没下过几十万,从小长在毫无金钱观念的世界里的大少爷。
呃,最起码,塞米尔对威廉的印象是这个。
偏偏就是这个大少爷,对米高梅如今的“干爹”,萨巴蒂诺。勒森布拉,有着极深的影响。威廉不干不可怕,可怕的是他表哥也跟着不干。米高梅已经经不起折腾了。所以,越是了解威廉兄弟,塞缪尔对威廉的态度就越和善,可以说是使尽浑身解数,想要确保威廉能在米高梅待的开心,待的舒心。
在例行的鼓励环节结束后,老塞缪尔和他的秘书格丽塔就燃起了八卦之魂,也许这才他们的目的。
——威廉到底是怎么正正好,把电影上映的时间,卡在了“碎骨者”被抓的前一周内的?
普通人要是说这只是个巧合,大家也就信了,但威廉明显不是普通人,最起码他外公和表哥不是。不要讲什么不能公器私用,在好莱坞这个“有人脉不用王八蛋”的圈子里,以己度人,他们根本不信威廉会放着大好的资源而不利用。
威廉第一百零八次的长叹。
这个问题,他前不久才和惠勒解释过一遍:“我们家真的没有能量大到,可以左右FBI破案的进程。”
他外公和FBI是天敌好吗?老爷子至今还在FBI重点监视名单的前十没撤下来呢。天知道为什么,只是萨巴蒂诺随便指的一个日期,却捡到了这样天降馅饼的好事。
“新人的运势还真是可怕呢,”惠勒接受了威廉的说辞,并为他和萨巴蒂诺找到理由,人越老越就越迷信,好莱坞圈尤是,“希望你能把这个buff也加持到咱们的新电影上。”
“……我不知道您还玩电脑游戏。”buff是最近才在网上游戏圈兴起的说法,表示增益状态。
“要紧跟时代啊,孩子。”惠勒老爷子不管本身多少岁,永远都能活的像是十八岁。
老塞缪尔却不能接受威廉的说辞。他给出了一副“不管你说什么,反正我都不会信”的表情。
理智上,塞缪尔也知道,威廉的祖父和FBI专业不太对口。但不能左右FBI的办案,不代表不可以提前听到一些风声。威廉这明显就是听到了什么的表现,要不时间怎么会掐的这么准?再晚点,说不定因为政治问题,电影短时间就没办法上映了。
“我当时在生病,”威廉无奈极了,“上映时间不是我定的,是萨巴。”
“破案了。”塞缪尔更加笃信了自己的想法。
人们对超过自己认知太多的人,下意识的就会把对方神化,想的很可怕。萨巴蒂诺在塞缪尔眼里,就是这样一个存在,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除非他能预知未来。”威廉嘲讽道。
“这是好事,真的,”塞缪尔完全不在意威廉小小的态度问题,“你还年轻,不明白,在这行里,人脉占了成功很大一部分的因素。你大概永远都不会知道,你有多幸运。”
“相信我,我知道。”
从车祸醒来,看到坐在病床边的萨巴蒂诺的第一眼,威廉就应该知道了。虽然如今才醒悟,晚了点,幸好没有因为误会,而错过这么好的家人。
“这么好的家人”最近气压有点低,因为在不务正业了这么多天之后,他必须要回硅谷的微软总部,处理积攒下来的事务了,一点都不开心。
“噢,我亲爱的朋友,你不能在丢下一大堆天才的创意后,不多做注解就拍拍屁股走人,你不能对我、对公司这么残忍。”
我可以。
……虽然萨巴蒂诺很想这么说,但最后他还是忍了下来,带着特助先生飞去了硅谷,速战速决,一个报告重改三遍还不合格,他的表情就会恐怖的犹如来自地狱:“再浪费我的时间,你就回家吃自己!”
第27章 来地球的第二十七天:什么样的请柬会随信附上洛丽玛丝?
“高层都说,血红是对威廉最大的考验,但天知道,那哪里是在考验他,根本就是在考验我的心脏承受能力!”
塞缪尔此时正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顺便对他同样满头银发的秘书格丽塔吐槽抱怨。
血红的票房刚上扬了没几天,就遭到了来自《芝加哥太阳报》的打击。
《芝加哥太阳报》和英国的《太阳报》没什么关系,但性质差不多,都是给人印象不算良好,但在报摊上销量极广的街头小报。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哗众取宠,经常炮制一些子虚乌有的娱乐圈绯闻,以耸动的标题、低俗下流的图片来赚取眼球。
但偏偏没事干的普通人,还就吃这一套!报纸随便写写,他们随便看看,谁也不当真,只有当事人莫名其妙遭回精神攻击。
在“碎骨者”这么大的事儿上,《芝加哥太阳报》自然也是不甘落后的。
不过,他们决定不走寻常路,在报纸上解读出了一个对这件事的“新角度”,难得“严肃认真”了一回,大肆批判了市场上的跟风行为,哪怕它们这本身也属于跟风。
最近势头刚起的《血红溅白纱》,就这样莫名其妙的被《芝加哥太阳报》挂了墙头。
挂了跟风还不算晚,报纸的记者,不知道从谁那里挖到了个小道消息,声称血红的卑鄙不仅是在跟风上,还阴谋玩弄权术!
“据一位相关人士爆料,分级委员会对血红的分级,其实存在着极大的争议。本报无观点,只是想帮助大家一起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分级委员会的家长们,明显不太赞同的情况下,一部惊悚片——特别要注意,这部电影是来自高层在MPAA委员会有极高地位的米高梅——最终还是拿下了PG—13这样的辅导级。”
这样的报道口吻,简直就像是上辈子和血红有仇。
塞缪尔看到这里的时候,就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忍无可忍,无须再忍,“啪”的一声,塞缪尔直接把报纸摔在了桌上,气愤难当:“这还叫没观点?他就差直指着我的鼻子说,米高梅涉嫌非法操作了!”
天知道,塞缪尔怎么可能去米高梅现在的CEO雨果走关系?他在MPAA连话都说不上。塞缪尔觉得有些小委屈,他明明找的是联美、华纳和派拉蒙!(咳。)
这个锅不背,叔叔,我们不背!
幸好,普通人虽然爱看热闹,但也不会无脑到把一个历来爱胡编乱造的小报当真,这是塞缪尔唯一能够安慰自己的地方。
至于被影响到的血红,当事人威廉根本不为所动:“只有这一家报纸吗?”
“你还想有几家?惹怒了家长,孩子进不了影院,票房靠谁来撑?”塞缪尔也看了AC尼尔森的分析,血红的受众群主要就是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他们失去谁,也不能失去这些上帝。
“放心吧,我们这边有安排。”威廉还是那么的淡定从容。
塞缪尔真是很不能明白,威廉的这份底气到底是打哪里来的,而最让塞缪尔生气的是,为什么连当事人都不急了,他却还急的快要上吊。
“我真诚的建议您,不要看今天的《纽约时报》和《洛杉矶时报》的娱乐版。”秘书格丽塔道。
“上帝,快不要折磨我了,直接告诉我发生了什么!。”
“它们转载了《芝加哥太阳报》的报道,拿血红分级当梯子,再一次旧事重提,讨论起了分级委员会的种种不公。”大公司的片子能轻松拿到大众级和辅导级,独立电影却往往卡死在限制级,分级委员因为这事被骂,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各大报纸不敢拿真?巨头开刀,便只能欺负欺负日薄西山,但好歹担着巨头之名的米高梅。
在米高梅又一次躺枪,内部员工惶惶不安的时候,微软硅谷总部的员工,也活在一片风雨凄凄中,因为他们的大老板,心情很不美丽。
连大老板身边的第一人,特助先生这几天也都是缩着脖子做人。
午餐桌上,特助先生总会和其他高层的特助们坐在一起,吃饭,闲聊,骂老板。今天讨论的主题是,大老板最近的火气为什么这么大,更年期提前了吗?
“我真不知道你怎么能在那位手下活这么多年。”有人道。
特助先生推了推自己的眼镜,一本正经道:“为了钱。”
一片哄笑中,话题不了了之。特助先生巧妙的转移了话题,并暗搓搓的在午餐之后,把餐桌上的人和他们背后的老板,毫不犹豫的卖了个一干二净。把就像其他特助也会做的那样。
这就是办公室斗争,如果你不能很清楚的知道,自己真正效忠于谁,那你就离滚蛋不远了。一起骂老板同仇敌忾?不过是想从对方的失言中,帮自家老板分析到,真正想要的信息。好比特助先生,他就帮萨巴蒂诺解决了最近最大的困扰,到底是谁在暗中阻挠微软的skype发展计划。
19/153 首页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