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说

制片人[美娱](重生)——雾十

时间:2016-03-03 18:58:27  作者:雾十

    “小心所有穿大袍子的中东人,他们最近对美国人,特别是美籍犹太人,很不友好。”外公如是说。
    “小心阿根廷人。”为了福克兰群岛的归属,英国和阿根廷两国已经彻底交恶,据说六月即将在西班牙举行的世界杯,特意调整了抽签系统,避免阿根廷和英格兰对上的任何可能。”表哥则是这么说的。
    球迷本就是很容易激动的人群,在再加上两国的战争矛盾,世界杯主委会除非是想在世界杯上见血,才会疯到安排阿根廷对上英格兰。所以,虽然威廉自家的阿森纳俱乐部的很多球员,都很希望威廉这个老板能去世界杯的赛场上看他们为国效力,萨巴蒂诺却还是咬死了没答应让威廉去西班牙。
    在萨巴蒂诺上辈子的记忆里,英国和阿根廷很快就会发动海战,而第五次中东战争也无法避免。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要是能把威廉装在自己口袋里该多好啊。
    老伯恩斯坦的祖孙三代在心里异口同声的想到。
    但威廉还是踏上了前往戛纳的私人飞机,顺便带上了沉默着一张脸也选择了跟上的萨巴蒂诺。
    戛纳这一次的开幕仪式别出心裁,用一个十分委婉却很有教育意义的怀旧路线,唤醒了普通群众对反对战争的强烈渴望。
    联合国上事后曾有国家抗议戛纳这是在映射什么,但法国当局肯定是不会承认的。他们表示,戛纳电影节上的主题是世界电影圈内的个人行为,与政治无关,而且哪怕就算是有政府参与其中的影子,他们也没看到他们做错了什么,又或者映射了什么,这次的电影节只是带着大众回忆了一下戛纳最初成立的历史,仅此而已。
    那还是1939年的夏天,8月底,身处于最鼎盛时期的巨头米高梅,在带领他们走向辉煌的第一任老板梅耶的牵头下,携带着一众黄金时代的好莱坞巨星,泰隆。鲍华、贾利。古伯、安娜贝拉等人,乘坐着豪华游轮漂洋过海来到戛纳,用以表达对戛纳电影节的支持。
    当时法国之所以准备举办戛纳国际电影节,就是有感于德意两国的法西斯主义气焰过于高涨,想要通过电影的文化宣传,来呼吁世界和平。
    结果……
    9月1日,就在戛纳电影节即将举办的当天,德国纳粹闪击了波兰,3日时英法对德宣传,二战爆发,本已成形的戛纳电影节只能随之取消。直至二战结束,在1946年的时候,第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才真正得以举行。
    第35届的戛纳电影节上,主委会本着怀旧复古的理念,在如今的米高梅公司的高度配合下,终于完整复制出了1939年的场景。
    路易斯。卢米埃尔(电影摄像机的发明者,1939年没举办成功的戛纳电影节的第一届主席)的亲戚,与米高梅的现任拥有者萨巴蒂诺,完成了当年卢米埃尔和米高梅曾经的拥有者梅耶,没能在媒体面前完成的“世纪握手”。
    这就是为什么萨巴蒂诺会和威廉一起走红毯的原因。同样俊美高挑的表兄弟俩人,在一起从加长林肯中走下的那一刻,就点燃了全场最热情的火焰。
    热情的法国人甚至有当场示爱,求合体、求生猴纸的,让威廉叹为观止。
    为了重现完美的当年的盛景,戛纳这边的主委会和萨巴蒂诺都十分用心,邀请了如今活跃在娱乐圈的国际大牌——无论有没有电影参展——出席,包括已经息影了的奥黛丽。赫本和英格丽。褒曼。
    这一届的戛纳因此显得格外的群星熠熠。
    至于戛纳到底有没有在映射什么,这个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反正他们觉得他们只是单纯的在弥补当年那个没能完成的遗憾,以及呼吁“没有战争,世界和平”。
    万众期待的《E.T.》也终于在开幕仪式上,露出了它神秘的面纱。
    那时一个和此时主流市场绝对不同的电影题材。在大部分人都还把外星人想象的十分恐怖,来到地球除了侵略、奴役、残杀人类以外再干不出什么其他事的当今,《E.T.》这种外星人和人类小男孩互帮互助,建立了很深的友情的故事,显得是那么的与众不同。又巧妙的贴合了这届戛纳的主题,沟通,便再没有战争。
    当莱昂纳多扮演的小男孩艾略特,与外星人ET的手指对上的那一刻,观看了首映式的不少成年人甚至都感动的哭了,不知道唤起了多少人心灵深处的柔软感触。
    太震撼了!
    这是那个年代很难想象的科技,以及人文思想。
    斯皮尔伯格一直都在用不同的方式,传达着他内心深处一个朴素的想法,人类需要互相理解,无论是人与人的,亦或者人与外星人的。
    萨巴蒂诺看后,还是一脸的面无表情。
    但只有威廉,听到萨巴蒂诺悄悄附在他耳边说的那一句低沉的:“你制作了一部很棒的电影。”
    晚上回到酒店后,威廉试探性的问了萨巴蒂诺一句:“你相信这个世界上有外星人吗?我是说,不是恐怖片里那种很残暴无情的外星人,也不是,呃,史蒂文电影里的ET,我是说外表不像,但它们也会像ET一样友善,渴望与地球人建立沟通。”
    萨巴蒂诺一愣,上辈子威廉也问过他和这个差不多的问题,那还是威廉和他一起在影院里第一次看过ET之后问的。
    他当时是怎么回答的呢?萨巴蒂诺有些想不起来了。
    不过如今嘛,萨巴蒂诺却很明白该如何回答,才能让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外星文明的威廉开心:“我大概会很乐意和他们做朋友吧,如果他们真的像ET那么友善。你哪天要是学艾略特那样,见到了一个想要回母星的外星人,请记得第一时间联系我想办法,不要瞒着我。”
    威廉果然很开心,那是连总爱在萨巴蒂诺面前笑的特别傻白甜的他,都很少能露出的笑容,他坚定的点了点头,对他的表哥说:“好哒!一定!”
    还没上映,如此独特的《E.T.》,就已经借由戛纳电影节而一炮而红,所有人都在期待着能尽快在影院里看到这部颠覆传统观念的科幻大片,据说连美国总统和英国女王都迫不及待的提前观看了呢。
    最后这个据说是真的。
    威廉和斯皮尔伯格在六月初的时候,先后在白宫和白金汉宫里,为里根总统夫妇与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搞了两场小型的私人放映会。他们因此也得到了觐见总统和女王难得可贵的机会,连不爱拍照的威廉都郑重其事的拍了两张合影。
    得到与当地星系最高领导人会面的机会,一定能为我的考试加分不少,好开心!
    大卫“王子”表示,学长,看我,看我,看我啊,我妈妈还是女王的亲妹妹呢QAQ好歹我也算是皇亲国戚吧?你怎么就没想过和我合影呢,嘤嘤嘤,伐开心。
    6月11日,《E.T.》在美国各大影院正式上映,三千五百画的开画数字是当时的最高。座无虚席的“恐怖”夜场,无数人的翘首期待,当天,ET就打破了美国的各项电影票房数据,成为了一头让所有人都忍不住震惊的市场吸金巨兽。
    电影圈最具权威的杂志《综艺》评价其为:它是迪士尼没有拍出的最好的迪士尼电影。
    那一年,一个大头大眼睛的外星人,就这样没有一点点防备的席卷了全球。
    作者有话要说:  ×戛纳的第35届开幕仪式,除了ET真的是开幕电影以外,其他部分蠢作者编的,请不要联系现实,谢谢~

    第98章 来地球的第九十八天:敬永远的NOPQ。
   
    《E.T.》的火爆是用眼睛就能看到的,在电影市场最大的北美地区都能造成万人空巷的效果,可想而知它能有多赚钱。
    哪怕斯皮尔伯格对这部电影有信心,觉得票房会很好,他也没敢想过会这么好。
    就是那种家长对孩子说“加油,努把力,一定能考上一本线的”,结果一不小心努力过头,考了个全国状元的不可思议。
    短短一个月内,四周的时间,ET就打破了全美的票房历史记录,狂澜3亿票房,成就了自电影诞生以来好莱坞的最高票房,登上了冠军宝座。卖出了除美国以外的19个国家的播放版权,录像带和VCD碟片也翻译成了多种语言,顺利销往全球的各个国家。顺便的,微软的和中国合作的VCD机,也得以推广到了这些国家,成了最炙手可热的新兴科技产品。
    同年,电脑市场上流行的能录像带播放的电脑,都已经换成了有光驱可播放VCD的台式电脑。
    微软创始人之一的萨巴蒂诺,再一次在美国红了一把。
    不是因为此前不太被看好的VCD机,迅速取代了录像带市场;也不是因为萨巴蒂诺引进的11区漫画,如今已经风靡全美的中学;更不是因为他用一千两百万(预算是一千五百万,但最后实际只用了一千两百万)得到了三亿的天价利润……而是他居然把据说最封闭、最难搞、很少与外界交流的中国市场给攻克了!
    想想看吧,中国有多少人?!上个世纪欧洲各国为什么要打中国,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中国广袤的市场和资源!那可是《马克。波罗游记》中,引得欧洲人找了几个世纪,心心念念的古老的东方!
    虽然后来中国像所有拥有悠久历史的古国一样,不可避免的衰落了一些,但它毕竟还是中国啊!艰难打赢了一战和二战的中国啊!
    也许民众对中国的印象,还局限在贫穷与落后这两个单词里,但在真正有发展眼光的上位者的思想上,中国可是一块处处是商机的处女地。奈何中国秉承的古老传统,让这些商人一直苦于找不到机会与之进行贸易,是行业里公认的最难融入的地方。
    但如今萨巴蒂诺却看上去很轻易的,就悄无声息的攻克了,简直不可思议!
    进入中国市场的《E.T.》和微软系统软件,还有合资的VCD机,全部都深深的烙印上了“勒森布拉制造”的名字。有一有二,就会有三有四,微软开了一个很好的头。
    勒森布拉的不败神话还在继续,甚至更上了一层。
    在电影下映,并且过了院线保护期后,全球各地的电视台也开始了都想要买写下ET播放版权的激烈竞争。米高梅给国外电视台的价格还算合理,对待国内却十分的吝啬,只肯一次又一次的签首播、次播合同,却坚决不卖全版权,让不少电视行业的大佬都颇有微词,但也没辙,只能跟着微软划下的规矩来。
    米高梅内部对此不是没有反对的声音的,总有些短视的人,觉得这样让他们少赚了钱。不过,嘛,都不用萨巴蒂诺出手,米高梅的CEO雨果就能收拾的他们哭爹喊娘,再不敢质疑。
    这些威廉都不太关心,因为他此时正在忙联美搬迁的事情。
    给好莱坞的巨头搬家,是个十分庞大的工作量,比剧组迁移还要麻烦至少百倍。哪怕是日薄西山的巨头联美也一样,仅仅是在会议上通过“搬迁”这一决定,就足足耗了一个多月。
    有早已经站在萨巴蒂诺这边的高层,提前得到消息后,在会议上旗帜鲜明的表示了同意。
    自然也有冥顽不灵,不想离开洛杉矶的保守派。
    保守派的理由有很多,好比:
    ——“这里是联美四大创始人卓别林、壁克馥、范朋克、格里菲斯建立联美的地方!”
    ——“据我所知,联美建立初期只是一间不算大的工作室,连摄影棚都需要租用其他巨头的。如果我查的资料没有错的话,那间联美诞生的工作室,就在米高梅后来被卖了的摄影棚旁边,具体的地址是……”
    ——“洛杉矶是好莱坞电影的中心,离开洛杉矶就像是被发配到了乡下。”
    ——“你有本事把这话站在时代广场上再说一遍,看纽约客会不会打死你。”大城市歧视小城镇这样的毛病,在美国也不是没有,而纽约客……除了曼哈顿区以外的地区全歧视。
    ——“巨头哪有随便搬来搬去的!”
    ——“目前来说,除了派拉蒙、米高梅和联美以外,已经没有巨头在洛杉矶设立总部了,大家都搬走了。”
    ——“最大牌的影星、最好的摄影设备、最全的院线发行……这些都在洛杉矶!”
    ——“你家电影在洛杉矶拍?纽约的摄影基地刚建不久,更新、更先进。”
    ——“我们的员工都是洛杉矶人。”
    ——“你们的员工大部分都是全美各州、甚至是来自全球各地的人,能去纽约工作,并且不用自己租昂贵的公寓、每天花几个小时挤地铁,他们会更高兴。PS:实在是不想走的员工,还可以留在米高梅工作,或者被解雇。”
    纽约那边招的十分有经验的业内员工,早已经就位,开始在大楼里工作了。
    萨巴蒂诺有特殊的招人技巧——收购。纽约有很多中小型的电影企业,综合评估一个最有潜力的,直接编入联美就OK,省时省力还放心。
    不过这种瞎猫碰上死耗子的办法,只适合重生的萨巴蒂诺和有2B250作弊的威廉,没什么可参考性。
    反正翻来覆去一句话,公司是搬定了!
    萨巴蒂诺已经没心思和联美的守旧派耗下去了。纽约郊区搭建的主题乐园,开工都多少天了,钱一直是微软在垫付,虽然资金链足够,可也没有总公司不断给分公司买账的道理。
    1982年7月27日,第9届土星奖在洛杉矶的星光大道附近举办。去年九月票房不算大爆的《那个男人来自地球》,余热意外的超强待机,在土星奖颁奖晚会上,最终打败了《超人2》,夺得了最佳科幻片的大奖。
    威廉在颁奖晚会上还遇到了斯皮尔伯格和卢卡斯。
    ET此时还在上映中,还有各种各样的后续版权,严格意义上讲,他们的合作还没有结束,不过实际上他们却已经很少有机会见面了。能在土星奖上遇到彼此,也算是个缘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