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说

奸臣包子洗白白——林默momo

时间:2016-03-05 20:42:28  作者:林默momo

  “可是……”容瑄被面前耍赖的熊孩子拉扯得衣衫不整,可是却不得不承认鳌拜的言语颇有道理,他竟无力反驳,人都说得民心者得天下,然而在建国之初得民心奴化之才最有效,要命还是要信仰?要命还是要故国?对于大多数普通百姓而言,答案不言而喻,为了活命,谨遵孝道的汉人选择了剃发?这是从心理上让百姓选择背叛过去的民族,从此他们造反的气焰自然被浇了,复国决心也被强行阉-割了。
  可是平头老百姓何其无辜,真的成天嚷嚷着反清复明的有多少?老百姓只图能安安生生的过日子,吃饱饭睡好觉,管他脑袋顶上到底是谁在当皇帝?所以,真正举着民族大义的大旗想要反清复明的有多少是真心?又有多少其实是另有所图,野心勃勃?
  容瑄摇头叹息,鳌拜说的没错,剃发令可以有,但最好不要波及平常老百姓,否则大清朝廷自入关以来建立的亲民形象很可能就此功亏一篑,民心这个东西得到的时候要花天大的功夫,可是一招错满盘输,一个小小的疏忽蚁穴就可能让苦心建起来的大坝决堤。
  “就算你去又能如何!”鳌拜也是急了,仗着自己的力量压制将容瑄牢牢抱住,“今日皇上他们来探望你便是顺道而已,这会子早就已经在午门砍头了,除了抓到的那些刺客还有文武百官,皇上要拿汉官最先开刀,杀鸡儆猴,若不剃发,哪怕你是一品大员也照样要掉脑袋,你……你是当朝亲王,是皇上的义弟,可终究还是个汉人,而且还是个得到老汗王特许没有剃发的汉人,在这个当口出现,你这头发到底是剃还是不剃?”
  “我……”容瑄脑中浮现出一句有些苍白却又可用的理由——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他来到这个时代,他有机会有能力避免这惨剧,他应该试一试的!
  “你的身份如此特殊,若剃发,那些汉人百姓必然将矛头齐齐指向你,可若是不剃,那岂不是明目张胆地和违抗皇命?”鳌拜轻轻抚摸容瑄一头乌发,心疼又无奈,声音中带了几分哀求,“阿瑄,我不忍看你左右为难,求你,算我求你,不要趟这浑水好吗?在这个风口浪尖你无论如何做都是错啊!更何况你现在赶去也来不及了,指不定早有十七八个脑袋已经落地了。”
  来不及了?容瑄的身子摇晃了一下,心里面好多个声音像是正在开一场火热的辩论会,他的手指无意识的将一律发丝绕着,一圈,两圈,三圈……
  良久,当鳌拜舒了一口气以为终于说服了容瑄时,容瑄却洒然一笑,摇头低语:“即便我今日不去,明日、后日呢?我迟早要上朝,迟早要面对这个选择,若是皇上坚持剃发令的施行,我这一头青丝就算有老汗王的特许,同样要被剃掉,区别只不过早晚而已,到时候矛头仍旧会指向我。”
  “至少不会站在风口浪尖成为众矢之的啊!”鳌拜心酸,若容瑄是个满人该多好。
  “与其缩在府中避过这一次风*波,依旧会被诟病,不如主动站出来在大浪卷起之前就将其抚平,如你所说,此时午门已经砍了不知多少个汉官的脑袋,杀鸡儆猴的效果已经有了,此等手段应点到为止,不可过火,否则百姓的畏惧积累的太多反倒会酝酿成愤怒甚至是反抗。”容瑄拍拍鳌拜颓然的脑袋,像是安抚一条失落的大型犬,“相信我,我不会有事的,我只是不想让皇上悲伤暴君的名头,所以递个收手的台阶而已。”
  鳌拜垂着头知晓自己没法阻止,除非强行将容瑄敲晕,他知道容瑄很可能会因此引起多尔衮的不满,可是此时此刻,他却十分欣赏这样坚定走出王府,面上含*着淡淡微笑的容瑄,这才是他的阿瑄,永远如此的善良!勇敢!无所畏惧!
  “好!既然你主意已定,我陪你走这一遭便是!”鳌拜一跺脚,大步追了上去,他还能说什么呢?跟上去!不论即将发生什么他只要保证阿瑄不是孤单单一个人在面对就够了!
  午门!木制高台早已被鲜血染红,十几颗人头卷着凌*乱发丝被高悬示众,高台之上此时只剩下一人被强行压着双膝跪地,尚在滴血的砍刀被收了回去,一柄锋利宝剑由一个兵士呈到了那人面前,作为前朝的帝王,他得到了最后的尊敬,就算不愿剃发也能留下一具全尸。
  天地间的生灵仿佛都屏住了呼吸,不论是身穿龙袍坐于王座的多尔衮,还是高台下密密麻麻跪了一片的百姓,都在等待着朱由检的选择——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朱由检的手握成了拳,良久缓缓伸出却控制不住的颤抖,那宝剑明明近在咫尺,于他而言却已是生与死的距离。
  满汉之争无可避免,不论他有没有和反清复明的起义军勾结,多尔衮都会拿他开刀,谁叫他是前朝废帝呢?他若是屈服了,大明朝的万千子民定然会对他失望,却也会因此熄了斗志,跟着他的选择屈服在清军大刀之下,免于一死,从此乖乖做个大清良民,而他?只会被戳着脊梁骨并写进史书中,大明的罪人,贪生怕死、懦弱无能!

  第 75 章

  “若今日剃发,他日还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朱由检的脑子有些乱,一时之间各种想法纷至沓来。死,又算得什么!他为什么要苟活呢?他投降之时子民失望的目光就像一把把刀子无时无刻不在凌迟着他,即便他是为了免去更多无畏的战乱,不让更多大明子民白白送死,可是他的用心又有几人理解?几人相信?几人愿意倾听?
  死吧!就这样死吧!至少大明子民还会记得他一点点的好,哪怕是一点点也好。
  宝剑一横,脖颈一道红痕,鲜血沿着宝剑滴滴答答……
  高台之下依旧坚持留发的百姓也准备好了毅然赴死,在他们的头顶之上一把把寒光森森的砍刀高高举起……
  下一刻便会有上百颗人头落地,然而就在宝剑划出一条血线,砍刀携风而落时,一切动作却都猛然静止下来,朱由检闭上的双眼猛地瞪大,数百兵士同样震惊,他们如同木偶一般僵立着,不是朱由检不敢死,不是兵士不愿砍,而是他们此时根本动不了!
  多尔衮看着眼前的一幕心下骇然,同样被震惊了,不过很快那双锐利的眸子便危险的眯起,怒火在其内燃烧,他看着正擦去嘴角血迹的男人,冰寒的声音一字字从牙缝中吐出:“容!瑄!”
  “皇上。”容瑄推开鳌拜的搀扶,身子因为刚刚精神力超负荷的释放,虚弱的晃了晃,他咬了一下舌尖才缓缓地却恭恭敬敬地向多尔衮行了君臣之礼,额头抵着地面时又是一口鲜血难以压下,红得刺目,“容瑄斗胆恳请圣上三思,剃发令此等雷霆手段或可有效,却有伤民心啊!”
  多尔衮眸中的火光明明灭灭,脚下恭敬跪着的是他最为器重信任之人,甚至是他登上皇位、入主中原的最大功臣,如果没有这个人,他根本不可能如此轻松的入关,甚至早已经在汗位之争时落败,即便在皇太极的手下保住了性命,也是个断了子嗣的无后之人……
  往日种种,令他对面前这个男人又是尊敬又是感激,多年相处下来早已是他极为看重的良师益友,不是兄弟却胜似兄弟。眼下,看着对方摇摇欲坠却依旧恭敬跪着,嘴角没有擦去的鲜血,苍白毫无血色的脸庞,多尔衮竟一句重话都说不出口,前一瞬的怒火在这人的一跪之下竟根本烧不起来,他皱着眉强忍下将地上之人扶起来的冲动,心中低叹一声,故意冷着一张脸似是十分不悦地冷声开口,只有简简单单的两个字——“理由。”
  “呼……”容瑄见多尔衮的反应,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了下来,只要多尔衮愿意听,他就成功了一半,他的理由早已经和鳌拜说了一遍,此时不过是再斟酌一下词句和说法,力求说服面前的九五之尊。
  多尔衮看着那十几颗血淋淋的脑袋,又看看下面巴巴等着他抉择的百姓,还有因为失血过多昏过去的朱由检,陷入了沉思,他痛恨那些打着名族大义的旗号造反的人,也知道入关以来实行的亲民政策不是徒劳,所以在下达剃发令的时候他也曾犹豫,但想想那些居然猖狂到杀进宫里的刺客,他最终还是决定使用强硬手段,如今一口气斩杀了十几个朝廷大员威慑力不容小觑,接下来他不要不踩着容瑄递上来的台阶收回成命呢?如此一来还能落个仁君的名头,真要是将剃发令贯彻到底,贯彻到整个大清,会激起多大的民怨他也拿不准,虽然他有信心将所有的反抗都武力镇压,但百年后史书会如何说……
  手握生杀大权的九五之尊拂袖而去,没说杀,也没说不杀,底下的文武百官面面相觑,不知道瑄亲王和圣上都说了什么,不过圣上似是很生气,但明明生气却没有责罚瑄亲王,这可如何是好?看着仍旧笔直跪在御座前的单薄背影,不论是文武百官还是众百姓皆是百感交集。
  百官心下感叹瑄亲王与皇上的关系,这般在大庭广众之下忤逆圣意居然还能全身而退?
  兵士们仍旧沉浸在浓浓的不可置信当中,刚刚他们明明高举大刀,怎的忽然就动弹不了了?就算是再武功高强也没法做到这种地步吧?瑄亲王难道是会仙术的天神?
  而那些从刀下捡回来一条命的百姓此时更是难掩激动之情,劫后余生的欣喜也比不上这位瑄亲王带给他们的震惊。这位瑄王爷于他们而言实在太过特殊,如今却是又爱又恨,恨他一个汉人却投靠鞑子,他的功勋和王位无不是建立在大明朝的灭亡之上,甚至,据说崇祯帝也是这位瑄亲王劝降的!这令大明子民如何能不恨?
  可是也因为鞑子的军队中有他周旋,才硬生生阻止了那些野蛮人烧杀抢掠的屠城行径,这一举又不知保住了多少汉人的性命,至于鞑子入关之后一系列仁政的推出据说也都是他在背后极力促成的,平头老百姓们无法知道朝堂之上究竟发生过什么,无法知道这位瑄亲王究竟说过什么,做个什么,但鞑子从前屠城之事人人有所耳闻,如今坊间流传的一桩桩一件件有关瑄亲王的事也必然不是空穴来风。
  更别提眼前的一幕,据说这位瑄亲王病重广寻名医,如今却撑着单薄的身子来替他们求情,有眼尖的人没有错过那苍白病容,更没有错过那呕出了两口鲜血,这样一个本身性命垂危之人此时却依旧直-挺-挺的跪着,只为了保住他们这些百姓如草芥一般的小命。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即便坊间传闻都不可信,如今亲身经历的一幕却如何也做不得假,这位年纪轻轻的瑄亲王……
  正在众人万千思绪纷至沓来之时,一道圣旨降下,容瑄竖着耳朵凝神去听,多尔衮果然没有让他失望,圣上爱民如子,不论满汉皆是他的子民,故而剃发令只会用来惩戒那些野心勃勃、别有用心的谋反之人,不会伤及无辜百姓……这才是一个明君,一个仁君做出的正确决定啊!
  当容瑄听到多尔衮给京城每一户人家都发放了一笔安抚银子时,心中不禁感叹对方的聪颖,一点就通且能举一反三,这般震慑之后再塞颗甜枣的做法虽简单却十分有效,至少那些险些丢命的百姓得到了安抚,对大清的这位满人皇帝也必然有所改观。
  只不过……
  一道圣旨洋洋洒洒的读完,有人欢喜当然有人愁,所有的百姓都可自行回家,不必再在午门心惊胆战地跪着了,然而圣旨中却只字未提容瑄,是奖是罚?
  抬头看向大太阳底下的那道单薄背影,虽然依旧跪得笔直,但从那偶尔一瞬的摇晃便可知晓此时的容瑄怕是也快到极限了吧!众百姓的鼻头忍不住一酸,眼眶也微微泛红,一时之间竟没有一人离开,原本站起来的几人也都默默的跪了回去,救命之恩当涌-泉相报,他们不过是微尘一般的平头百姓,却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虔诚的陪伴。
  鳌拜听了圣旨也是心焦不已,衣袍下摆一甩就要跟着跪下,却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托着膝盖愣是没有落地,容瑄紧抿着苍白唇-瓣,对着他微微摇头:“皇上如此做是为了我好,你莫胡闹。”
  鳌拜的拳头紧紧攥着,指甲钳入了肉里,这精神力传音听得他似懂非懂,僵立在原地一时不知所措,看着跪在地上强自硬撑着仿佛下一瞬便会昏倒过去的容瑄,他只觉得心如刀绞,他要做些什么,必须为阿瑄做点什么。
  “你若无聊,不如去二十丈之外的茶馆瞧瞧。”容瑄的传音再次响起,像是在哄闹脾气的小孩——二十丈外的茶馆有玩具呦,去玩吧,别在这儿添乱。
  “……”鳌拜凝眉,看看固执的容瑄又看看底下密密麻麻的百姓,地上跪着的人已经越来越多,不止被容瑄从刀下救的那几百人,他恍然间明白了容瑄的话,皇上看似罚跪实则是给容瑄一个得民心的机会,不管天下汉人都是个什么态度,至少容瑄能靠今日这一跪得了京城百姓的心。
  “去吧,多杀几个反贼,也算是给我出气了!”容瑄继续哄他家熊孩子,神色却微微一变,就在刚刚有一股陌生却祥和的力量涌-入了他的体内,让他整个身体都暖洋洋的,舒服得忍不住轻叹。
  这力量?容瑄眼中闪动着不解,不过随着那力量像是一滴滴水滴汇聚得越来越多,他隐约有了一个猜测,这一刻他的读心术竟能够听到上千人的心声,因为他们此时都在默默守望着他的背影,担心着,心疼着,虔诚的为他祈福。
  炽烈的阳光渐渐温柔下来,斜阳将御座前的那道影子拉得很长很长,那单薄的背影也染上了一层令人感觉竟有些神圣的金色,谁也不曾发现在太阳的余晖中有千千万万的金色光点正向着那里汇聚。

  第 76 章

  日落西山时仁德的皇帝陛下终于“消气”,太监尖细的嗓音传遍午门,多尔衮再次展现了他英明的一面,不仅没有因为容瑄忤逆圣意而降罪于他,反倒大大有赏,至此剃发令的风-波终于圆满的落下帷幕,上至帝王下至百姓皆十分满意。
  当陪着容瑄跪了大半日的小老百姓们感叹大清皇帝英明仁慈,为他们的瑄亲王松一口气时,那台上得赏之人却一直安安静静,众人这才反映到不对劲来。
  传旨太监恭敬的弯腰,小声提醒仍旧默默跪地的瑄亲王还不赶快领旨谢恩,却在目光近距离看到容瑄面容时惊呼一声,向后一个踉跄直接跌坐在地。
  “王王王爷!您您……”小太监磕磕巴巴,舌头都不利索了,手指颤巍巍往容瑄的鼻子下探,再探,而后这小太监便像是死了亲爹似的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大喊道,“快!快去禀告皇上,瑄亲王他他他……薨逝了!”
  “嗡!”带着手下刚刚自城外抄了反贼据点的鳌拜才回来就老远听到这么一声,脑袋轰隆隆半晌都是一片空白,他用自己能达到的最快速度往容瑄身边而去,心急之下再没心思掩饰实力。
  于是,午门外近千人只觉得眼前一花,有一道影子划过,紧接着便全都目瞪口呆地看到了蓦然出现在瑄亲王身旁的大将军鳌拜。
  “这这这……”原本就已经六神无主的小太监再一次一个屁墩跌坐在地,而后眼皮一翻彻底吓晕了过去。
  高台之下也是一声又一声的惊呼,大家忍不住揉眼睛,天色太暗影响了他们的视力?不!就算是眼花,那台子上忽然多个人可是清清楚楚的事实,这位侯爷真乃神人也!不过众人惊叹也只是一瞬,当看到瞬移来的青年将军抱着那单薄身影无措地一声声呼喊,最后竟带了哭音时,他们心中的那一丝侥幸火星也终于被浇灭了,白日里才救了他们的瑄王爷竟真的……死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