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说

[红楼]来一卦?——夜晚的血

时间:2016-03-10 10:23:00  作者:夜晚的血

  王仁的日子过的可以用火深水热来形容,而解救他脱离苦海的,是源于康熙的一次南巡。
  康熙年四十多岁,在位期间最爱做的事情,就是出去玩……咳咳,微服私访。
  这一次是他的第三次南巡。走水路,预期想要去的地方是扬州,杭州一带。并且沿路看看周围的民情。大概也是因为康熙时不时的心血来潮出去溜达,才能造就这康熙盛世。
  而这次促使他大张旗鼓南巡的原因则是黄淮连年溃决,下颌低放遭淹没,简单的说就是发大水了。虽然花费了百万库银让大臣督修,却至今没有成效。这让康熙不能不怀疑下面人的办事能力,同时也想看一看让他花了那么多银子的灾情究竟如何。
  不仅如此,康熙甚至还下旨,吏部、兵部、户部、工部等在京备办出巡所需,而并非从到达的地方再寻物资,且严禁沿途官吏借机寻事,随从大小官员不许横行生事,百姓不必避让等等。
  而王子腾则在那随从官员之列。
  这件事本来是没王仁什么事的,但是架不住十三阿哥在见到王子腾的时候多嘴提了一句王仁的现状,也不知道王子腾为的什么,在见过十三阿哥后将王仁也拽进了随从人员里。
  身份则是在王子腾身边帮忙记事的文书。
  话说王仁的字真的能看吗?
  当月的第三天启程,船队于大通桥南下。
  浩浩荡荡的船队在河面上飘荡了有一天都未曾靠岸,且在接下来的九天内都不会靠岸。
  王仁跟着王子腾在主船后面的第二艘船上,这一船里住的都是大官,还有他们的随身人员。
  “你只要跟在我身后,什么都别说,也么也别做,就对了。”王子腾这样警告他道。
  王仁只能低头应是。
  九日后,船行驶到了桑园,这里原本是两条河流分别流入海中,如今却是已经合并为一条,波涛汹涌的河水将天地淹没,在这里甚至都看不到人迹。康熙等人完全没有上岸的机会,只能在船上远远的望着,王仁在船边远远的看到康熙面脸愁容,唉声叹气。而他身边的一位年纪很大的阿哥在低声安慰。船队继续在海上行驶了几日,然后一天,皇帝将几位大臣召到面前,等归来的时候王子腾满脸沉重,将王仁喊到面前,低声道:“接下来的几日,我将和皇帝一起乘坐小船去黄河一带,而你要跟着这个船队继续前行,几日后和皇帝的小船再汇合。”
  王仁点点头,没有多话。
  “接下来的几天,我不能带你去。”王子腾道:“让你独自留在这里我不放心,过来之前我和十三阿哥谈过,要你前去伺候。”
  王仁:前去伺候阿哥什么的,这样说真的不怕我想歪?
  “你无须太在意,皇帝不在的这几日,人员本身就会从新分配。之前在主船伺候的一些人会被带走,再从次船中找新的人去伺候阿哥们,我只是将你分到十三阿哥边。皇太后和阿哥们都在那艘船上,你去了那边后记得谨言慎行,知道吗?”这样做无非就是为了腾出一艘小船来。
  “是。”王仁低头道。
  就像是之前王子腾说的那样,一艘小船靠近了主船,王仁望见康熙以及其他一些官员还有随从乘坐那艘小船。而这边一个尖声细嗓子的太监拿着书卷,喊了几个名字,然后说道:“你们随我去主船。”
  这其中就有王仁的名字。
  王仁眼睛瞟了一眼其他和他一样被喊中名字的青年,都是穿着华服曾跟在一品二品大员身边的人物。心里便猜出了大概。
  被派到阿哥身边的人应该都是那些官员有关系的世家子弟。说是送过去伺候,其实也是套近乎去而已。
  王仁跟着那些人来到了主船上,低着头直到他被分到十三阿哥那边,被十三领到了房间后,胤祥这才笑道:“你脖子不酸吗?”
  王仁只是恩了一声,抬起头动了一下脖子。
  “坐下吧。”十三自顾自倒了一杯茶:“这里没有其他人,你在我和四哥面前都不需要这么装。”已经知道这个人的恶劣本性,再装什么君子分尊卑就没意思了。
  “四阿哥也来了?”王仁好奇的问道。
  “不,他没有。这次来的只有皇太后,大哥,三哥,五哥,七哥,八哥还有十四弟。太子被留下处理朝堂上的事情,四哥辅导他。”十三说道。
  王仁点点头。
  “你为什么在这里?”十三含笑看着他:“身上没有官职,这里也一定非要你这个独子上前伺候。”
  “谁知道我父亲在想些什么呢。”王仁道。
  “南方洪水泛滥,农田被淹,百姓流离失所背井离乡,我只是听闻,第一次得见才知竟然悲惨至此。”十三叹了一口气道:“看到这样的景象后,连饭都无心下咽。不知那流离失所的百姓要以何为生。”
  “啃树皮,挖野菜,捉长虫,卖子女。”王仁道:“背井离乡一路奔波总算到了繁华的城市,却不得入。便只能在城门外聚集,乞讨为生。天寒地冻身着薄衣,冻死野外便成常事。连收尸的都没有。”
  “听这么一说我连喝茶的心思都没有了。”十三将端起的茶杯放回桌上:“你为什么这么清楚?”
  “家乡房屋被淹,许多百姓逃离时可能即使家中略有财物也取不出,他们除了这样生活奔波,还能怎样活?”王仁道:“即使我从未见过,猜也是猜的出来的。”
  十三沉默了,然后突然道:“你若是科考出仕,我相信你一定是个好官。”
  “为什么这么说?”王仁道:“难道你也会看相不成?”
  “我不懂看相,但是我会看人。”十三道:“在得知洪灾泛滥,看到洪水滔天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流离失所的贫民百姓,这样的人也许不是有能力有本事的官,却一定是个会为民着想的官。”
  “为民着想又如何?”王仁反驳道:“只能心中担忧,却无法提出于民有益的办法,没有任何意义。”
  “说的也是。”十三用扇子轻声敲打着桌子的边沿。
  “可这朝堂上,既为民着想又有才干的官员,凤毛麟角啊……”十三叹息道:“否则这次父皇也不会被逼着亲自南巡。库房中取出百万两雪花银来赈灾治水,却就像是扔进了洪水里,一点效果都没有。那些官员也是无能。”
  “官员的制裁可以在洪水退后进行,最重要的是这次的引发洪水的源头究竟是为何?”王仁问道。
  “上书的奏折中提,是洪泽湖水低,黄河河水高,以致河水逆流入湖,湖水无从出,泛滥成灾。”十三道。
  王仁手指在桌子上比划了一下:“那如何解决的?”
  “隔断黄河流入湖水河路,可成效不大。”十三道。
  王仁摇头:“我听到这样一句话,堵不如疏,堵不住,不如……”王仁的话还没有说完,十三就眼睛一亮,手里捏着扇子就直接敲在了王仁的脑门上:“没错,说的对。”然后就兴冲冲的出去了。
  剩下王仁一个人留在屋子里摸着自己的脑门。
  对就对呗,打我脑袋干什么!

  ☆、第20章

  十三兴冲冲的跑了出去,独留下王仁一人在屋内吃点心,也没办法出屋,怕冲撞了谁再惹上麻烦。至少这十三私人的房间是没有人会来的。
  十三胤祥在听到了‘堵不如疏’的话后关于这次的洪水治理心里已经有了章程。他出门后没有找未曾结党的七阿哥和性格温柔善良的五阿哥,而是径直去找了才华最好的三阿哥。
  三阿哥见弟弟来找,眼中露出了一丝惊愕,他虽然表面上和太子亲厚,却并没有多少真心,也算不上是太子·党羽,只是为了在康熙面前表现,同时也避免掺和进两个党羽之间的争夺战争而已。如今太子·党的十三阿哥找他来所谓何事?
  在得知了胤祥关于这次洪水的解决办法后眼睛也是一亮,他手中摩挲着扇子,然后道:“为何将此事告知于我?你就真的不怕我抢了你的功劳吗?”
  “功劳于我并不重要。”胤祥摇头道:“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苦不堪言。若能早日解决洪水,奔劳的百姓便可早一日回归故土,免除流离失所的辛苦。”
  三阿哥胤祉沉默了许久,方才道:“进去屋内详谈。”屋内另有两名华服少年在,见胤祉请了胤祥进屋,便拱手告辞。
  “十三弟果然心系民生,我不如你。”胤祉叹道,开口道:“即是堵不如疏,那要如何疏通你可有想好?”
  “三哥谬赞。”胤祥应了一句道:“黄河水流入洪泽湖水才导致这次洪水泛滥,那么多开拓一条河道,将黄河水引入海中,大海广阔,洪水入海于它不过沧海一粟。”
  “此法子可行,却不甚完美。”胤祉道:“黄河水泛滥,连自身河道都已经崩溃,你又该在哪里挖河道呢?”
  “那……”
  “黄河洪泽附近曾经有一条河水名为漳河,漳河河水近乎干涸且年久失修,但河道扔在,将其拓宽接到运河,再从运河连接洪泽。若是运河不够,洪泽黄河东边有一块高地,将那高地上深挖河道,引水爬山坡,而后从山坡直流而下可入海。”
  “我今日来找三哥商议,果然是正确的选择。”胤祥笑道:“阻拦泛滥的洪水,再加上三哥所说的办法,双管齐下洪水可退。”
  “能想到堵不如疏,十三弟思维敏捷,我不如你。”胤祉再次道。
  “不,堵不如疏并不是我提起的。”胤祥笑道:“是今日到我这里来的王仁提起的。”
  “王仁?”胤祉疑惑的想了想,对这个名字并无印象。
  “是京营节度使王子腾的独子。”胤祥说道。
  胤祉了然。京营节度使掌管着京城的军队,王子腾位居一品,是一个实实在在有权有兵的政要官员。
  胤祉对王仁没有印象,但是对王子腾的独子却有听说。是一个不学无术只会吃喝玩乐的无能之人。
  很多皇子也曾私下里聊过,王子腾除非再生一个儿子,否则后继无人。
  却不想这样的一个庸才却能想出‘堵不如疏’这样的提议来。
  也许此人是一个偏才?
  是与不是,一见便知。胤祉站起身道:“不知此人在何处,可否一见?”
  胤祥脸露难色。
  “怎么?有什么不方便的吗?”胤祉问道。
  “见一面并无不可,只是,这个人虽没有传言中那样的荒淫只知玩乐,但行为说话确实不拘小节。”胤祥沉默了一下再次道:“很!不拘小节!”
  胤祉:……
  他大概可以想象。
  只是这人若有海瑞的正直和清廉,他到完全不在意对方会不会比海瑞更嚣张。
  胤祉和胤祥来到胤祥房间的门外,隔着门就听见里面发出了奇怪的声音。两位阿哥面面相觑,一脸疑惑。也没有推门而入,而是做起了偷听的事情。
  那声音很奇怪,听起来就像是箭出弦,金属撞击一样。两人沉默了许久才分辨出来那究竟是什么声音。
  “弹琴弹成这样,我倒是第一次听闻。”胤祉道。
  胤祥汗颜。
  两人推门而入,就看见王仁一脸苦大仇深的盯着桌子上的古筝,颤抖的伸出手指,然后再次发出了一个不成调子的声音,王仁长叹了一口气,脑袋埋在桌子上。
  “这对一个音痴来说太难了。”王仁低声自言自语:“我丝毫没觉得这两个弦发出的声音哪里不同!”
  胤祉和胤祥:……
  明明就有声音的高低和刚柔区别好么!那一双耳朵是摆设么!
  胤祥咳嗽了一声,把王仁吓了一跳,立刻站起身来,却不小心碰倒了古筝,便慌张伸手去扶,抱着琴傻呆呆的看着突然出现的两位阿哥。
  胤祉:←←
  你确定这就是提起‘堵不如疏’的那位?
  胤祥:==
  虽然看起来很糟糕但是没错这的确是他提起的。
  “见过两位阿哥。”看见另一位也穿着黄色衣衫,王仁立刻放下琴拱手道。
  胤祉:虽然礼不是很规范但是看不出他不拘……额……
  胤祉扫了一眼王仁的手指,上面还带着弹琴用的小竹片。
  的确有些不拘小节。
  “三哥,先坐下。”胤祥特地喊出了对方的排名,避免王仁因为没有见过对方而喊错。但事实上王仁只要看对方的脸就能知道他的年龄以及性格,结合一下自己所知道的皇帝那几位儿子,很容易对的上号。
  “我今日只是想见一见你,私下的会面中那些虚礼就免了。”胤祉道。
  王仁抬头扫了一下对方的面相,点点头,径直坐下了。
  回头看了一眼还没来的及坐下的十三弟,胤祉嘴角勾了一下。
  胤祥没有在意王仁的失礼,在胤祉的旁边找个位置坐下了。
  王仁不说话,胤祥不说话,场面有些冷。
  胤祉想了想才问道:“刚才听你的乐声似是初学,以前没有学习过吗?”
  胤祥:初学都没这么惨!
  说到这里王仁就露出了个苦瓜脸:“近日父亲给我找了个先生,教我古筝。只是我对这种叮叮咚咚的东西实在不行,怎样都找不对音。”
  “可惜我也从未学习过乐器,否则还能指导你一番。”胤祉摇头笑道。
  “哎?阿哥们不需要学习乐器吗?”王仁震惊了,他还以为所有的读书人都必须将六艺学满呢!
  “我们学习四书五经,书、数、礼、御和射。”胤祥摇头:“乐并不是必学的科目。”其中四书五经中的《周易》也只是了解,对数的要求也不是很高,除此之外还要读经史百家以及帝鉴图说。
  “好幸福。”王仁低头讷讷道。
  胤祉&胤祥:……
  幸福吗?他们怎么不觉得!
  六岁进入上书房学习,寅正(凌晨四点)复习,卯时(凌晨五点到七点)师傅检查功课。
  辰时(早上七点到九点),康熙也来检查背书。
  中午吃完饭之后不午睡,继续学习。
  未时,(十三点到十六点),练习武艺。
  申时(十五点到十七点),康熙又来检查功课。
  酉时(十七点到十九点),外面练习射箭,偶尔康熙也会一起来。
  剩下的才是自由时间,一年只有五天假!元旦、端阳、中秋、万寿(康熙生日)、自寿(自己生日)才能休息五天!除非出门办事否则都在上书房中混!只有等成年出去分府才解放!!
  真觉得幸福的话要不要来陪读啊亲!!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