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说

梦里江山如画(重生)——一次不忠百次不用

时间:2016-03-11 00:34:04  作者:一次不忠百次不用

兜兜转转回到怀风城王府时,已经是四月底五月初了,陈瑾觉得是时候开始培育无籽西瓜了,自家王妃爱吃,自家小宝贝也爱吃,自己就是个劳碌命啊。王妃就每天逗逗儿子,磕磕瓜子,看看报纸,顺便跟陈瑾聊一聊报纸上的一些八卦,生活的简直不思进取。
看到报纸陈瑾就不得不想起自己那个创办了近两年,还只是一个小报社程度的报纸事业,创业不简单啊,没有资金没有恒心你就不要搞什么创业了,其实报纸不畅销归根结底还是教育问题,人家看不懂你不好强迫人家买吧,所以要普及教育事业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陈瑾向来是个想到就要做的性格,这边刚想好就马上拉着王云风进书房商议,王云风拿着一片西瓜有些莫名其妙“这急急忙忙的,又是发生什么大事了?”陈瑾把想法一说,王云风也觉得想法不错,可就是实行起来会比较困难,两人又是一合计,条条框框各种对策措施一一列举出来,还没商量完,已经是吃晚饭的时候了,用罢晚饭,两人洗洗就躺在了床上,没有电的时代,夜生活十分匮乏,不过这样也可以很好的避免一些人走上歪路。
陈瑾伸手搂着王云风的腰,另一只手握着王云风的手,慢慢的摩挲,斟酌的问道“云风,你觉得我要是命令所有的秀才和举人都必须开办学堂的话,你觉得民间会产生什么反应?”王云风靠在陈瑾肩上,思索良久才道“民间应该会有喜有忧了,喜的是当权者开始重视教育问题,自家孩子读书的机会就大大增加了,忧的是读书的束脩怎么也不便宜,而偏远地区孩子上学也不安全,”王云风说完,陈瑾也陷入深思,这些问题他当然也知道,可是怎么解决就麻烦了,不是陈瑾说他下面的官员各个草包,而是这个问题要是让下面的人来想,给出的答案肯定是简单粗暴,比如官府强制命令孩童必须入学啊、秀才举人必须当先生啊、束脩必须是多少啊,等等等等。要是这样强制一弄,本来好心的为民办事,结果就好心办坏事,指不定老百姓背后怎么编排你。

 

 

      第38章 教育事业
首先还是钱的问题,陈瑾近几年也算是小有积蓄了,在没有搜刮民脂民膏,没有贪污腐败的情况下,那点积蓄都是自己的血汗钱,要他一次性拿出来,陈瑾还是挺肉疼的,但是做生意嘛,没有投资就没有收获,陈瑾这次要放长线钓大鱼。陈瑾把府库的银钱基本搬空了,自己私库里的银钱也所剩无几,皇帝赏赐的东西能换钱的都换成银钱了,只剩下些不能换的,陈瑾为了教育事业可谓是呕心沥血、掏心掏肺呀,天天就在念叨钱、钱、钱,最后王云风都看不下去了,把自己几乎所有的嫁妆都给了陈瑾,能补一点是一点,
按理说这嫁妆神马的就是出嫁的人最后的底牌啊,现在王云风把手里的底牌都给了陈瑾,陈瑾是感动的一塌糊涂,王云风表示,整个王爷都是我的,那王爷的东西也都是我的东西,都已经拥有了那么多,还守着那点小财干嘛,资金在王爷的筹集下终于够在一个郡开办教育事业了,陈瑾把丰郡从知州到县令都叫过来,现在丰郡知州还是方子衡,现在这个时代的分封制度有点奇葩,一般藩王封地里的所有官员都只能先是王爷手底下的官,再是朝廷的官,所以岭南所有的官员的俸禄发放,官位升迁,官职任免,陈瑾都是有先斩后奏的权利,其实就是你这里干好了跟朝廷报备一声就完了。陈瑾觉得方子衡干的挺好,没有想换人的意思,不过那沛郡知州萧山就有点不行了,但是在没找到好的接班人之前,陈瑾也不打算换。
丰郡各级官员在方子衡的带领下来到陈瑾面前,陈瑾给人手发了一本小册子,上面都是他和王云风整理出来的一些想法和措施,下达完命令,也不管下面的官员怎么面面相觑、窃窃私语,陈瑾自己就先溜了,至于官员们怎么实行政策,怎么安抚百姓,陈瑾表示,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话,要你们干什么。
所以各级官员为了证明自己很行,不得不熬夜想对策,时不时开个小会,都想要尽快把王爷的想法落到实处,一个多月下来,官员各个瘦了十来斤,一些一直减肥不成功的胖子都成功变瘦身达人,这还得感谢我们王爷啊。
而被人惦记的王爷正泡在王妃的温柔乡里,嘴里还在抱怨“那些官员太没用了,一点小事都办不好,真不知道他们干什么吃的,云风,你摸摸看,这些天我都瘦了。”王云风看着似乎有些胖了的陈瑾“........”果然温柔乡是英雄冢么?王爷以前不这样的啊!
教育事业,陈瑾吩咐下去了,至于百姓的反应具体有以下几种;
百姓一:“哎,你听说没有,咱们王爷要求所有的秀才举人开学堂了,而且束脩不得超过两斗米,其余的都是王爷自己掏腰包呢。”
百姓二:“当然听说了,这学堂也是王爷掏钱建的,教的书本也是王爷招人抄好了的,孩子们拿书本只要一斗米,这可比外面卖的便宜几倍呢。我还听说秀才举人们只要人到就行了,啥都是准备好了的。”
百姓三:“咱们王爷就是好人呀,你看这才来岭南多久,咱们生活越来越好了,娃子们也要读书了,简直活神仙啊。”
百姓四:“别把人家说的天上有地下无似的,谁知道是不是做做样子,”
百姓五:“就是,就是,我们那偏远,山也多,娃子上学多不方便、多不安全呀,这啥王爷的整这出,这可要我们怎么办啰!”
百姓六:“你自己不行不要怪到人家王爷身上,自己没用还越说越有理了,真是,说你胖你还真喘上了。”
对于要进行教育事业的人,秀才、举人们的反应是这样的,
秀才A:“钱公子,小生听闻王爷令招所有秀才、举人开办学堂一事,不知这事情有几成把握?”
钱公子:“本公子虽然不久前考上了举人,但是这打听消息方面我也不在行呀,不过我听县令大人讲,这事估计得有八成把握。”
秀才B:“八成把握,那就是真的了,我们是真的只要去教书就每月有固定的薪俸拿?”
举人甲:“那是当然,举人的薪俸可是秀才的两倍,”
秀才C:“小生还听说教出的学生要是考上的秀才或者举人还有赏赐呢,不知道这是真的吗?”
举人甲:“当然是真的,我姨夫可是县令大人,他亲口跟我讲的,那还会有假?!”
教育事业开办的十分顺利,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官员们只是找了几个人煽动了一下舆论的导向,一些准备好的Plan A、Plan B、Plan C都没派上用场,一切就这样自然而然的解决了,还是钱多好啊,王爷真是功不可没啊。陈瑾和王云风现在走在街上,百姓们的看他们的眼神已经不再是陌生和害怕了,现在百姓们的眼睛都是一些敬畏崇拜的星星眼。
陈瑾表面上没有什么,实际上心里已经暗搓搓的骄傲自豪了很久,决定回去跟王妃好好炫耀炫耀,王云风实际上是有点纳闷的,他这才不理事物多久,为什么百姓的眼神就已经看不懂了呢,是他跟时代脱节太久了吗?看着身边一脸淡定其实内心已经及其不淡定的陈瑾,王云风觉得回去好好问问发生了什么他不知道的事情。

 

 

      第39章 宫变
时间就这样不仅不慢的走着,转眼又是一年秋收时刻,陈瑾为了体验生活,和王云风一起做了一回农民,跟着庄子上的庄户一起抢收水稻,陈瑾收割稻子就跟人家打怪兽一样,第一天获得成就:三个水泡,第二天获得成就:五个水泡,一条伤口,第三天,第三天陈瑾不干了,这真不是人干的活,那些水稻上毛多,叶子还锋利,割稻子的刀也不好使,看这一身的痒痒、一手的水泡、一胳膊的大小深浅不一的伤痕,这都不算什么,最主要是那条被刀割在手背上的伤口,又深有疼,陈瑾几乎哭晕在厕所,谁让他自己找罪受呢。
再看王云风,就算在稻田里也不改他清雅公子的气质,一举一动都是那么淡定从容,弯腰一刀,稻子倒下一片,直起腰身,就成了一幅游玩公子丰收稻田晚风吹的画。果然人比人该死,货比货该扔。
回到王府,王云风细心妥贴的给陈瑾上药,一边慢慢询问“这伤口很深,其他伤口也挺多的,王爷幸苦了,这明天还去吗?”陈瑾也觉得委屈,坚定的摇头,“不去了,我伤这么重怎么还去得了,云风你明天也别去了,让我看看你的手。”王云风把手递给陈瑾,一双手还是那么光洁如玉,没有一点伤痕,手心有一层薄茧,很好的保护的手掌,原来茧还有这个用处,王云风使剑,所以右手有薄茧,陈瑾是知道的,只是陈瑾不知道茧还有这么大用处,早知道就去练铁砂掌了,练什么气功。
今年庄子上乃至整个封地都是丰收的大年,王府正在张灯结彩贺丰收,而此时的紫云城却是全城缟素,白旗飘飘,皇太后薨逝了,太后薨逝,皇帝伤心过度卧病在床,罢朝七日,皇室守孝三年,群臣百姓守孝一年,不嫁娶,不宴饮,不动土,不荤腥。
等到消息传到岭南已经是七日后了,陈瑾想起那个慈祥的老太太就这样没了,心里不知道怎么空落落的,以最快的速度收拾行礼,然后奔赴紫云城,靠马车接近一个月是距离,陈瑾快马加鞭只走了七天就到了,太后薨逝,皇帝病倒,本来应该是嫡出的三皇子出来主持朝政和太后出殡,不知怎的,三皇子也因为忧伤过度病了,出来主事的就成了六皇子,一瞬间,朝臣们隐约觉得风向似乎变了,这太后出殡是山雨欲来啊。
陈瑾终于是赶在太后出殡前到了紫云城,看着层层冰封下的太后,陈瑾一下子悲从中来“祖母,呃,祖母,祖母,呃。。。。。。。”几乎一瞬间陈瑾就哭成了个泪人,陈瑾知道这是原主残留的情感,太后对原主喜爱到骨子里,也心疼到心坎里,这才使得皇帝也十分偏爱陈瑾,现在祖母走了,原主残留下的情感瞬间决堤,三番四次劝慰无果,陈瑾生生哭晕了过去,等到再醒来,陈瑾又恢复了那个二十一世纪的陈瑾。
他看着太后出殡,看着皇帝病重,看着六皇子监国,看着三皇子逼宫夺位,看着大皇子陈瑜在混乱中被杀,看着四皇子以为尘埃落定来坐收渔利,看着皇帝突然病愈,铁血下旨,三皇子、四皇子、六皇子全部被贬为庶民,三皇子终生圈禁,四皇子、六皇子终生不得回紫云城。待一切真正尘埃落定,已经没有人记得太后出殡是怎样的场景了,他们只是记得一场宫变,一场铁血帝王与冷血皇子之间的斗智斗勇,事情解决了,朝臣大换血。
皇帝也许是觉得自己真的时日无多,下旨封十三皇子为太子,十三皇子陈璃,今年虚岁十四,是良贵妃独子,也就是陈瑾中毒救了得那个孩子,长相生的俊美,天资聪颖,却从来不得皇帝的喜爱,直到突然封为太子,大臣们才突然醒悟过来。
这十三皇子才是皇帝最喜欢的皇子,十多年没有表现出喜爱的意思,其实对十三皇子也是一种保护,毕竟当初十三皇子还没出生就差点被毒死,皇帝估计也是有些怕了,所以他一方面表现的对体弱的皇子很失望,一方面又以良贵妃受害人身份为由提了位份,抬母压子,不仅能保证他们母子在宫里的生活,还能降低一些后妃的害人之心,皇帝下的一手好棋啊,就说皇帝怎么好端端的,在良妃生产之后就慢慢不宠爱良妃了,原来不是不宠,而是在暗地里宠,明面上有个人当挡箭牌,良妃和十三皇子都会活的轻松很多,如今,皇帝借着太后的事一举铲除了十三皇子所有的得力对手,十三皇子也终于浮出水面。

 

 

      第40章 第 40 章
对于这个结果陈瑾其实是有心理准备的,毕竟皇帝手上还有陈瑾给的五百年人生,怎么可能突然卧病不起,连太后的葬礼都不能主持,只要不是傻子就知道有阴谋,陈瑾不傻,所以他在宫变之前就安排好了一切,就怕出现混乱的时候,自己保护不了妻儿父母。
结果,无论是皇子还是皇帝,人家根本都不鸟他,陈瑾一番布置算是白费了,但是陈瑾不后悔,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没看见大皇子都被杀了吗。混乱的时候没有人会在乎你是皇子还是王爷,他们只在乎自己的小命。
十三皇子登基其实是对陈瑾最好的一个选择了,毕竟良贵妃和陈瑾的娘是闺蜜,并且陈瑾还是十三皇子的救命恩人,所以十三皇子登基,陈瑾是获利最大的一个臣子了。紫云城毕竟不是藩王久待之地,奔丧完毕,见证了太子的新鲜出炉,陈瑾和王云风又踏上了回岭南的路途,不过在回去之前,陈瑾和王云风都对紫云城老王妃和小妹陈云的安全不放心,近几年王云风通过茶楼训练了一批武功高强,收集情报的好手,王云风给他们除了情报外的另一个任务就是一旦紫云城发生大规模混乱,马上带着老王妃和陈云通过暗道离开,先到紫云城附近暗自准备的庄子里安顿,如果混乱不能马上平息,甚至还有升级的可能,他们就要一路护送老王妃和陈云到岭南王府。这些王云风都跟老王妃打过招呼了,老王妃也表示理解,不想自己的安危让儿子担忧。
一晃又是两年过去,陈瑾和王云风的日子几乎没有什么风吹草动,硬要说有的话,那就是陈瑾的唯一一个侍妾元娘自请离府,元娘在王府很多年了,在王爷十六岁的时候被皇帝赏赐给陈瑾,承诺说如果生下儿子就封为侧妃,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元娘把什么都看清楚了,当年魅姬就是不服输、不甘心,最后落得杖毙的下场,元娘不过是服输了、甘心了而已,
王爷和王妃的感情十年如一日的好,虽然偶有争执,但并不会有任何大的影响,她就是想插足也没地方,还不如自己知情识趣点,说不定还能博得王妃的好感,她来王府这些年都还是处子之身,没有王妃的时候王爷不开窍,有了王妃,王爷是开窍了,结果全开在王妃一个人身上,她已经在王府浪费了几年的光阴,青春易逝,容颜易老,她不想再蹉跎岁月,以她的相貌要找一个如意郎君并不是很难。
果然,元娘的猜想都是对的,她自请离府确实博得了王云风的好感,因为就算陈瑾对元娘没有任何想法,但元娘名义上还是陈瑾的人,王云风心里还是有点膈应,所以元娘自请离府后,王云风不仅帮元娘改头换面成自己远房亲戚,还特意为元娘挑选了好久的如意郎君,直到找到一个都满意的才放心把元娘嫁过去,这下谁要是说元娘不是王妃的亲戚就跟谁急,不是亲戚谁会这样帮你,看这架势,估计不是远房的,血缘应该还挺近。
两年时间,陈瑾和王云风都没什么大的变化,要说变化最大的就是陈曦了,陈曦已经三岁了,虽然陈瑾觉得他还应该是玩泥巴的年纪,但是陈曦已经会读三字经了,都是他自己偷偷跟学堂里的孩子们学的,陈曦接受能力太强,记忆力也很好,基本上听上一遍就不会再忘了,陈瑾经常觉得惭愧,这孩子不知道像谁,陈瑾以前也没这么聪明啊,应该是像王云风多一点,儿子长的像我,智商像他爹爹,继承了双亲的优点,未来成就肯定不可限量啊。
陈瑾看着床上打滚的陈曦已经一个人在畅想未来了,陈曦不知道他父王走神了,叫了几声没人答应,眼看着就要哭了,这时候王云风走进来了,一看就知道陈瑾又在走神脑补一些自己看不到的东西了,抱起儿子推了推陈瑾“想什么呢,口水都流出来了,”陈瑾回神连忙摸了摸嘴角,干的,没有口水,陈瑾迷惑又委屈的看向王云风,仿佛在控诉,这时候小陈曦突然说道“口水流出来了,口水,出来了,父王羞羞,口水。”陈瑾顿时就郁闷了,这小混蛋,性格也不知道像了谁,这么鬼灵精的,肯定不是像我。王云风噗嗤一笑“呵呵,看,儿子都说你流口水了,在想大美人呢?”陈瑾连忙起身讨好“天地良心,我刚刚就想起咱儿子长大的样子,想什么美人,顶多想想你”。王云风嗤了一声,抱着陈曦转身离开,微微翘起的嘴角显示心情很好。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