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说

招安——雨落风城

时间:2016-10-08 00:15:09  作者:雨落风城

  我回头看着赵仁,他的脸隐没在夜色中,我却能想象到对方迷茫痛苦的眼神。
  “你来这里找我,其实我很欢喜的,我还以为你不会来,至多也是在花洲等我回去然后质问我……”
  “我知道你为什么说那句话,只是我就是这样,要我把那些话说明白对我来说有多难,你又不是不知道……”他说的话越来越颠三倒四,我却一句句听得分明,他性子内敛,哪里好同我说实话,喝了酒才把这些话都吐出来,叫我有些不安有些心疼。
  我也躺了下去,侧过身伸手将他搂在了怀里。
  我低头吻了吻他的紧簇的眉间,轻声道:“对不起,阿仁,我不该那样说。”
  月亮从云中露出头,银白的光亮重新洒到对方身上,我看到他的脸,喝过酒,又一直在这里吹风,他的脸红红的,他的眼睛也发红,带着难过,带着不舍。分明一直想从他眼中看到这样的情绪,可真的看到了,却又心疼的要命。
  我再度吻了吻他的眼睛,又说道:“对不起……对不起,阿仁,你说的那些我知道的……”我紧紧抱着这人。
  过了不知道多久,我用有点委屈的声音问道:“可是这样下去,那我们怎么办呢?”
  赵仁没说话,正当我以为他说不定睡着了时,对方的手渐渐环上我的腰,他的脸埋在我的胸前,闷声道:“是啊,那我们怎么办?”
  我感觉胸前似乎有些湿润,想起曾经在宫里,那一脸严肃的老太傅每每提到他的儿子,眼光会放柔和,他说他从没见过他的宝贝儿子流过泪,从小就是摔了直接爬起来继续跑,东西被抢了就抢回来,就连他的娘亲去世,也只是握着死去娘亲的手沉默地在床边坐了一天,说娘亲不喜欢看他哭他便忍着不哭。
  我也不喜欢他哭,这个人分明适合笑,温和地笑,开怀地笑。
  若是我能提前察觉阿江的不对劲,若是赵仁不曾当着所有人的面承认喜欢我,若是我能早些意识到赵仁之于我的重要,我也不会容许事情发现到这地步。
  终究是我太过自负,一直以为一切都在掌控。
  我叹了口气,想安慰对方,便说:“阿仁,事情不是没法解决,你别这么不开心。”
  虽然我也不怎么开心。
  “我们也就几年不能见面……”
  竟然有这么久都见不了面(至少没法光明正大地见)。
  “等到一切都平定下来了,不再有国患了,神武军也安定了,你就找个借口叫谁谁谁接手神武军,我们就找个像这儿一样的屋子,还能收养个孩子,然后安安稳稳的过下去……”
  那要到什么时候啊……
  赵仁却在我怀里哧一声笑了出来。
  我一愣。
  “李明霄,你说话能不能不要如此言不由衷?”
  我摸了摸鼻头,讪笑:“很明显么?”
  赵仁叹了口气,把脸从我怀里探出来,仰头看星星:“明不明显且另说……只是你是怎么想的,我就是怎么想的,你在说的,也是我想说的,听着有道理,可是却又实在是太不甘心了……”
  “不如我们约几个时日,偷偷的见面……想想还挺刺激……”我想了个馊点子。
  “这都成什么了……万一被发现再见得多难……”对方横我一眼,好想方才的眼泪只是错觉。
  先前凝重的氛围在我的插科打诨下总算有所好转。
  先前多少事都忍过来了,如今有什么不能忍的。
  我看着身边赵仁温和的侧脸,有点想叹气,又有点想笑。
  我们现在就好像走进了一个棋局,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就像是被逼到了死胡同。
  可是看着很难的东西,我偏偏不喜欢按常理来。
  走不通,就复盘重下。
  这一次,我依然有自信待到一切尘埃落定,他会在原地等我。
  我也会在原地等他。
  总会等到一日,可以实现我方才的承诺。                       
作者有话要说:  还少个尾声……有点出乎我的预料……我以为这章可以完结的……

  ☆、机缘巧合

  宣庆五年春,太后染疾,年老体虚,皇帝陪同太后前往烟涯山普度寺休养,途中遇刺。
  事情发生在我回朝后没几天。
  那之前我同赵仁在梨阳县赖了足足五日,不管是我还是他,都格外珍惜这段没有外物纷扰的日子,有时陪着许大娘下地帮忙,有时上集市一道购置家用,有时还一起去南江边上钓鱼,心血来潮时我给许小虎做玩具,结果那几日小鬼头一见到我就两眼冒光,整天整天缠着,叫我每每想同赵仁单独呆着都要把人提出门去耳根清净了才行。
  若是夏磊他们没有传来守在花洲的羽林军已经撤兵的消息,我还不介意同他一直在这里生活下去,任由太后折腾皇兄去。
  离开的那天我同赵仁谁也没提再见面的事。既然知道遥遥无期,何必说出来徒惹伤感。
  只是不怎么愿意再回忆起离别时对方的眼神。
  回到京城,太后得知我回来了的消息,逼得皇兄下令把我禁足了。
  不过禁个足,相对起离开前我同二人说的那番大逆不道的话,也不是什么太过分的事,皇兄这方面也不会去违抗她,便十分果断的在我府门前派了兵把守。
  这两日在王府里头待着,听说了太后身体欠佳,由皇兄陪着出京去环境极好的普度寺那边养病的消息,也没多想,反正人走了兵也会留下,禁足还在,况且前几日见太后时感觉精神头还好着呢,病也不该会严重到哪里去。
  是而这两日心里头一直琢磨着我同赵仁的事,连挖地道这种一听便极不靠谱的法子都叫我认真思考了一番。
  谁料还没想出个我好他好大家也好的对策,太后和皇兄在途中遇刺的消息便被路宁带了过来,普度寺本就离京城不远,太后出行也没带多少人,本不觉得会有事,谁料变故还是发生了。
  出了这档子事后,太后不打算再去普度寺,便打道回府。太后身体本就不大好,如今闹上一出,更是有些扛不住,皇兄却突然解了我的禁足令,叫我进宫去看望。
  这一道指示叫我愣了许久。
  太后本应该不怎么想见我才是,她同我现在关系正紧张,先前我回京城再见到她时,对方甚至没朝我的方向瞟上一眼。
  可如今受了惊吓,竟第一个提出要见我——我可不相信这是皇兄的自作主张。
  都叫我有些怀疑其间会不会有诈了,不过却也心知太后不是那种使这等伎俩之人,皇兄虽说事事听母上的,也不可能任由她胡来。
  可回忆起路宁方才的一番描述,我却隐隐有些明白过来,又觉得事情估计没这么简单。
  ……
  走进太后的寝宫,进去第一眼便叫我怔在原地许久,那个我自小瞧着便雍容华贵的女人,如今竟像是一夜间老了好几岁地躺在床上。
  前些日子瞧她的时候也只是显得身子有些虚弱,面色还是很精神的,如今多日不曾保养,脸上的疲态和眼中的无神都叫我有些不敢认人。
  “究竟出了什么事?”我行过礼后,见太后没有看我这边也没有说话的意思,心情很是复杂地转头问皇兄。
  皇兄轻叹了口气,道:“详情你应该也已经听路宁向你汇报了,母后自那事发生之后便一直心情不好,气一不顺,回京后便这样了。”
  我一怔,却也似乎能理解太后的心情。
  据路宁所报,遇刺之时,对方黑衣蒙面,来势汹汹,周遭的人甚至来不及反应,只能眼睁睁看着那两把匕首直冲太后皇兄身上招呼。
  皇兄离得最近,虽说也习过几年武艺,但到底不精于此道,那等情形下自己逃开还有可能,要救下太后却是难上加难。
  谁料半途中匕首纷纷被拦截,一个面相普通的年轻人带着几个手下似是路过,身手出奇的好,几下便将暗器全部挥刀挡开,黑衣人行刺自然有脱身之法,一击不中,当即便调好既定路线逃跑了。
  太后当时受了惊吓,气息好容易平定下来后,将行刺之人怀疑到了神武中人头上,冷言骂了句神武军鼠辈不知好歹,只知暗地使诡计,却当即叫那救下他们的小哥黑了脸。
  待太后问及对方何许人士欲图赏赐,报答对方救命之恩之际,对方却冷冷谢绝了,说道:“在下正好便是太后娘娘方才说的神武军鼠辈,娘娘不把在下千刀万剐在下便该感恩戴德了,哪敢求得什么赏赐?”
  据说太后当时的脸色瞬间有些不好看了。
  皇兄问对方既然知道他们的身份,为何还要出手相救,对方只答,他们神武军不论对方是何人,遇到危险都会救,哪怕对方不领情,还望着太后说他们将军也从来不是记旧账的人,若是他在此更是会救,也没想过要篡位,望太后念在他们救了她的性命的份上,不要再为难赵将军。
  太后身边一名宫女看出太后的尴尬,心中一急,反驳说还不知道这是不是神武军一手策划的,就是想骗取朝廷信任。
  这话听着有些道理,然而大家都看得清楚那几个黑衣人偷袭的暗器上有着天下第一暗杀帮派的记号,那帮派和赵仁的神武军八竿子打不着,神武军一手策划这得费多大劲?旁人瞧着都觉得不可能。
  那青年被宫女这句抢白气的浑身发抖,只道你们要这么说我也没办法,若不是我军军令如此,你以为我愿意相救?
  说罢拂袖而去,这句话却激怒了一批人,有守卫提枪便要上去把这出言不逊之人杀了,还好皇兄反应快命人阻住,这一遭叫太后脸色极其难看,哪里还有心情去休养,当即回了京城。
  更叫人不知如何是好的,是边上的老百姓,虽说人不多,也答应不会把事情泄露,可免不了有心直口快之人,一传十十传百,到时候天下的老百姓都知道了,若是传成太后性命被救后,听闻对方是神武军却翻脸反过来要杀掉救命恩人,太后威严何在?朝廷威严何在?
  当时路宁一口气把这内情同我说完之后,咕噜噜喝了三碗水,一脸激动。
  我心中纳闷,问他这不会是在神武军待了三个月,胳膊肘开始朝那边拐了吧?
  路宁连连摇头:“主子,我你还不知道?胳膊肘向来跟着您拐啊,你说你听到这消息,心里头不高兴?”
  我细细一想,虽说没高兴到哪里去,不过确实也没那么烦闷了。
  顿时开始反省自身。
  “霄儿,你过来。”太后老人家躺在床上,声音颇有些虚弱地从帘后传来。
  我自当听话地走上前。
  看着面前容颜憔悴的老人,心中复杂难言,蹲跪在地上道:“明霄在此,太后娘娘有何事要交代的,只管说便是。”
  她眼神复杂的看着我许久,直到我以为她不会开口了,对方才说道:“我很讨厌你的母妃,她死后,哀家本不想要你来我宫中,却奈何皇命如此,是而待你冷淡了好几年,你可怪我?”
  我不知她会突然提起这些往事,身形不由一僵,片刻却也恢复平静。
  “娘娘供我吃穿,未曾做过对不起我的事,明霄何谈责怪?”我埋首道。
  “其实我记得你第一次叫我母后的时候,”她移开目光,眼睛怔怔望着帐顶:“虽说你也只叫过那一次……不过那件事,哀家须同你道歉,当时见你的眼睛实在太像她,哀家心气又是极高,便没有搭理,后来每每回想,都有些后悔。”
  说到这里,对方苦笑了一声:“只是始终没拉下脸同你好好说话。”
  我攥了攥拳头,张了张口,终究什么也没说。
  “还有去年你送的那个屏风,哀家很喜欢,看得出是你亲自弄的,那个凤凰是哀家最喜欢的绣法,也只有你同宣儿知道。”
  “现在想想,许多事,说不准真是哀家做错了。这几年,插手的事太多,叫你同宣儿都不好受……”
  皇兄连忙上前握住太后的手:“哪有的事,母后您都是为宣儿好,宣儿心里清楚的。”
  “就我看来是为你们好,你们心里头未必这样想吧,”太后见皇兄又要开口解释,只淡淡笑着摇了摇头:“你也不必拿假话来安慰哀家,哀家是有眼睛的。若你赞同我先前的举动,便不会一直把你那令牌留给霄儿助他,亦不会想尽办法留住苏念儿。”
  “母后……”皇兄眼神带上一丝愧意。
  “那孩子近日见了我都小心翼翼的,似乎生怕我不快,倒叫我成了个恶婆婆。”
  “若是念儿这般做法惹您不快,我回头叫她改。”皇兄连忙保证。
  “行了,别弄这些有的没的了,也别整的同哀家快死了一般,”太后见我们二人齐刷刷跪在床边,不由嗤笑:“哀家也就是受了点惊吓,而且人老了,身残体虚也很正常,你们为何一脸要满足哀家遗愿的神情?”
  我们尴尬对视了一眼,都没说话。
  “只是突然经历先前的事,突然发现我这个老婆子确实管的太多了些,对那神武军也确实有一些误解和偏见。”她闭上眼:“叫你们来,就是想说,你们想怎么样便怎么样吧,想娶谁便娶谁,哀家也不管了。”
  我和皇兄又对视了一眼,彼此眼中都有些迟疑,但是不可否认的,眼底深处还有丝惊喜。
  因为太后这番话,毫无疑问让我看到了转机。
  ……
  宣庆五年秋,皇帝下诏,与神武军达成同盟,承诺只要神武军守信维护江南百姓安危,活动范围仅限于江南而不逾越,便不干涉神武军内部发展,且放弃招安及攻打等收编意图。
  当日太后亦发布诏令为先前误解神武军之事补偿,也算是间接的道了歉。
  宣庆七年冬,太后薨于普度寺,举国同丧,禁一年荤腥。

  ☆、尾声

  马不停蹄赶至花洲时,已是诏令颁布的次日夜晚。
  守在城门那处的,已经换了个将士,半夜瞧不清我的脸,这么晚前来又实在可疑,便拦在前头问:“来者何人?”
  我跨下马,取下帽子和斗篷望着对方,想着这一幕还真是熟悉,面上笑着一字一句道:“在下萧明,自京城中来,是赵将军的友人,此番听闻诏令欣喜不已,是来探望,还望阁下通报一声。”
  “萧先生?!”对方惊诧地在原地,片刻后立马说:“那还通报个什么劲啊,快快请进吧,方才这不是半夜瞧不清人么。”
  我还没说话,却见城门打开后,城中一团黑乎乎的影子朝这个方向飞快移动过来,等人来了跟前,他瞧见我站在这里,也是满脸惊诧。
  同样的情境,同样的人,只是两种不同的心情罢了。
  “怎么,等不到我来,这是打算上京城找我?”我笑。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