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实际上布莱恩·罗布森当初入队也没被命中,那纯粹是他自己的恶趣味③阿劳看着,说实话要比大卫更加给人距离感
④对于罗伊·基恩其人……那家伙长得就是恶人样难道还以为他会有啥好心肠.
第7章 Schmeichel①
其实有时候很多事情,因为一个人都会改变。比如说,如果没有阿劳,我说不清楚我是不是真的会到了98到99赛季没能打几场比赛以致最后自由转会葡超里斯本竞技——虽然这是我在96赛季就公布于众的;再比如说,如果没有阿劳,我加盟曼联75万英镑的低廉转会费会不会让人们更津津乐道。
当然,没有如果。
1984年6月12日的丹麦。一位老者正赋闲在家,免于劳作——因为家中有位清洁工帮助他完成一切家务。这使得作为一名狂热球迷的他有充足的闲暇时间将双眼目不转睛地聚焦到电视机前,观看该届欧洲杯的揭幕战——由他的国家对阵当年的东道主法国队。
我和他一起观看了那场球赛。不过我不是这老者的孙子,我是那名清洁工。
诚然,和所有人一样,丹麦拜倒于“蓝衣雄鸡”脚下。在那一天乃至整届杯赛中米歇尔·普拉蒂尼如旋转木马般戏耍他们夺冠之路上的每一个“垫脚对手”时的神级表现确实让这些球队都感到绝望。在当时,可以说绿茵场上“丹麦童话”的上演几乎就是一个很不切实际的幻想。
但我并不想让它仅仅是个幻想。
人是该生而有梦的,而有梦就要奋斗和追求。
于是八年后的1992年欧洲杯,我的丹麦夺冠了。
这又要重归最开始的话题。那个老人后来说如果他知道以后我能与丹麦夺得冠军,他是愿意付双倍甚至更多倍工资的。虽然我最后也没收到他给我的钱,虽然我也确实是不差这么些钱……不过我估计他也就是对于这段机遇有些惊喜。
当然,没有如果。
1992年欧洲杯预选赛中,丹麦在所在小组中名列前南斯拉夫之后屈居次席,被挡在了决赛圈之外。如果知道后来发生的一切,那天晚上我必定不会哭的那么歇斯底里。
然而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前南斯拉夫最终因政治原因而被禁赛,丹麦队得以幸运地入替正赛!当然,这支由理查德·穆勒·尼尔森执掌的被外界称为“日德兰海盗军团”的球队在小组赛头两战中的表现(0-0闷平英格兰,0-1负东道主瑞典)确实一度让人们误认为我们真的仅仅是本届赛事的“打酱油者”,当然事后有很多人吐槽我们是不是一直在装柔弱。又或者说,丹麦正赶上了其他各国更替之时。
但无论如何,就在小组赛的最末一战,我成功地封出了坎通纳和帕潘那对当时全欧洲最风光无限的国家队锋线组合的进攻,丹麦队也不可思议地2-1击败法国,杀入了半决赛。
大概是那一刻,我明白Boss所说的,我封锁单刀球技术一流,真的不是他故意吹我。
同样的,没有如果。
很多人认为我最引以为傲的是决赛时零封了德国队——1990年世界杯冠军班底的统一后的德国队,毕竟在当年德国队可谓群星璀璨:安德雷亚斯布雷默、马蒂亚斯萨默尔、斯特凡埃芬博格、托马斯哈斯勒、尤尔根克林斯曼……单是这一个个名字就足以让全球足坛闻风丧胆了。
但实际上那场比赛,当2-0战胜德国,当我们举起德劳内杯,这一切也只是像做了个梦。
而我最清醒的胜利,倒是半决赛打荷兰。那只卫冕冠军荷兰队,那只常规时间内2次落后2次扳平最后战成了2-2平的荷兰队,那只最后点球大战中5-4输掉的荷兰队。
我扑出的唯一一粒点球,来自范巴斯滕。
当时的范巴斯滕,因上届欧洲杯荷兰夺冠而荣膺当时最佳球员和最佳射手称号并入选最佳阵容。而不久后,他是92意甲联赛最佳射手、92欧洲最佳运动员和92世界足球先生。他是最具天赋的射手,是在绿茵场上舞蹈的芭蕾王子。
夸奖巴斯滕的话似乎再多也是不嫌多的,他是满诗人般灵感的天才型射手、风格轻盈飘逸令对手无从防范、技术全面细腻、体力充沛、奔跑快速、走位飘忽灵活、争顶、拼抢凶狠准确、极善于捕捉门前得分机会、意识一流、射门异常准确刁钻。抢点头槌、鱼跃冲顶、凌空抽射,倒地铲射应有尽有。
就像是绿茵场上的神明。
不过……我扑出了他的点球,这就是结局。
我看着那个荷兰人哭倒在绿茵场上,那个一向就像是自带发光体的荷兰人被队友拽也难从草地上拽起。所有人提起范·巴斯滕,或许都会想到他的不羁和张扬,但看到那个被誉为“当世最完美的球员”泪水滑落,是一种冲击。
或许相比起2年后的那届世界杯,同样射失点球的罗伯特·巴乔更让人难忘,无论是因为他那像地中海一样湛蓝透彻的眼眸,还是巴乔那凄凉落寞的背影与塔法雷尔(面对巴乔的守门员)的跪地仰天长啸形成的无比奇特的夸张对比。
但于我而言,并非如此。
那段绿茵风景,那是足球世界,黑与白交织,必定有输有赢。
与塔法雷尔不同,我呆立着望着我扑出的来自于巴斯滕的球。范·巴斯滕、范·巴斯滕……这是一个连听起来都令门将胆颤的名字。他的鱼跃冲顶、他的零角度射门……
或许后来人们将我的呆若木鸡理解为镇定自若胸有成竹,我也确实做到了在比赛前拼命观看巴斯滕的比赛录像。但没人能说,那是理所当然的。
或许是老天都在想让丹麦夺冠。
因为我觉得那不是我扑出的球,是上帝扑出的。
也因此,我在不久后的决赛中,脑海中始终只有一个念头,我扑出了范·巴斯滕的点球,那么就没理由让别人进球,哪怕是这些威风无比的德国人(……那场比赛超神的彼得·舒梅切尔)。
当然,如果这个念头一直萦绕在我脑海,或许我就能真正封神了。同样没有如果,等我冷静下来,我明白,那是不切实际的。
然而……
就如同巴乔在94年后状态下滑,巴斯滕也从此因伤病渐渐没落(听起来这对比有些古怪,毕竟从时间和成就来讲,巴斯滕都是靠前的。不过……应该是巴乔在中国的女球迷更多吧?……那么只是个人意见请勿炮轰)。那也是他真正精彩的最后国家队比赛,自92年脚踝被铲断进行了几次大手术后终究没能痊愈。纵使米兰93、94依旧是意甲冠军,甚至94年夺得了欧冠。这个不世出的真正天才,于95年,仅30岁选择了退役。
有那么多的人把他当做神话,整个荷兰将他视为旗帜。他是伟大的天才,他是一代人的梦……
很多人说,如果范·巴斯滕带领荷兰蝉联92欧洲杯冠军,那么很大程度上,他可能封‘球王’。他有过世界足球先生,他有过欧冠冠军,而漂亮的进球从来不是荷兰人缺少的,如果他能蝉联欧洲杯冠军,如果……
还是那句话,没有如果。
等到后来,也就是97到98赛季冬歇期后阿劳开始逐渐顶替我的位置,我才恍惚觉得,荷兰人为荷兰人报仇,现世报来的太快了点。
——
Boss曾经在记者面前夸奖过我,我不知道出于真心还是什么原因,“彼得可能是历史有史以来最好的门将。”他夸奖我才华横溢、反应灵敏、认为我的影响力不逊色于前场攻击手。
然而历史就是用来被打破的,这一点或许Boss也是了然于胸的。
欧洲主流联赛有各种各样吊炸天的记录,比如说西甲赛季最高分后来被提升到100分、意甲赛季最高分后来提升到102分、德甲赛季最高分后来提升到91分、米兰的54场不败……甚至于后来阿森纳的不败赛季,和我在92赛季当时惊为天人的22粒最少进球,虽然这个后来被阿劳和切尔西的另一个彼得不断刷新。
我想说,历史就是用来打破的。
彼得可能是历史有史以来最好的门将?
或许就连我自己也明白,这一切,将“可能”去掉,就能贯注在另一个人的身上。
我后来问阿劳,“巴斯滕就没恨过我?”那个当时依旧可以叫做男孩的荷兰人、那个被荷兰赋予众望的荷兰人——听出了我的重点是么——开口,是惯常的直接,“你说马尔科?额那是不可能的,毕竟荷兰当时差点就能卫冕成功了……”
所以说,这是来自一个被上帝宠爱的天才的恨意——或许荷兰人为荷兰人报仇,就是这个样子了。
而荷兰,从不缺少天才。
或许是我的怔楞看在阿劳眼中有些明显,那男孩走到我身边想要故作自然地搭住我的肩膀说话,却是没有成功。他撇撇嘴,“你跟我一个门将,聊世界顶级……曾经的世界顶级前锋干什么?就算是我们两个是一个国家的,但你也知道门将和前锋是水火不容的嘛……”
不是你破我的门,就是我封你的球。果真水火不容,没有折中结果。
不过……
“你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他想起了什么,开口,“即使出现第二个范·巴斯滕……我也没有第二个青春去追了。”
这是很多那个年代的球迷的心声,【即使出现第二个范·巴斯滕,也没有第二个青春去追了。】我脑海中再次浮现了,当初那个画面……
(越写越感觉走冷CP了……我去舒梅切尔对范巴斯滕是什么鬼!!!!)
作者有话要说:
额很不幸的,炮灰掉了彼得的最黄金一年。如果有彼得的球迷,建议真的不要继续阅读了……虽然97-98赛季大部分比赛还是彼得的天下,阿劳只会灵光一闪。
但是98-99赛季,也就是彼得即将自由转会里斯本竞技、莫名其妙回光返照、协助曼联夺得三冠王的那个赛季……很不幸的是,将会全部成为阿劳的舞台。
这样设定是有一定根据的,首先彼得的年纪确实很大了,他96-97、97-98赛季的表现虽然依旧不错但是很明显状态下滑。其次就是彼得在96赛季结束公开表示不会与曼联续约,也就是98-99本身就是他的最后一个赛季。
在这样的情况下,弗格森爵士肯定希望培养一位优秀的门将接班人。这样阿劳的机会就多了,因为在彼得还在的情况下怎样弗格森都有一层保障。而阿劳抓住了这些机会,不论是国家德比、双红会还是欧冠赛场,他的表现没辜负弗格森的期望,那么弗格森自然不会让彼得再次上场。
额算是大开金手指是肯定的,不过布冯和卡西利亚斯也是这样过来的。尤其是布冯在17岁为帕尔马出战的对手是AC米兰并且0-0终局,从此在安切洛蒂手下坐稳首发位置,意甲处子赛季中,他便获得了最有价值球员称号。相比起真心超神的年轻布冯,卡西完全就是另一种发展了。
可能有人会发现,阿劳17岁进入英超,也就是说1979年生,掐70后小尾巴。而阿劳的98-99赛季、卡西的99-00赛季也是相差无几的,同样是挤掉别人上位的。尤其是卡西,博斯克是无论卡西利亚斯被敦敦敦怎么进球依旧就是让那个小子当首发门将……
如果有人认为CP是大卫·贝克汉姆,很明显那是错误的,虽然原本大卫与维多利亚相识是在97年,98年求婚,99年结婚……
同时,如果以为这就是仅有的虐主剧情或者说从此主角就神挡杀神的话……哈哈哈很遗憾又是错误了,虽然98-99赛季曼联夺冠,不过……有兴致的话可以去查一下荷兰国家队2000年欧洲杯的比赛:-D~~~~~~~~想想有些小激动呢。
——
以及很明显的,我是荷兰球迷。而范·巴斯滕……毫无疑问他是他那个年代的世界第一——在荷兰球迷眼中。
第8章 Roy Keane②
茂密的森林、狭窄的小路,对着某个前·卡灵顿基地方向吐口痰,然后经过十字路口拐弯,进入真正的卡灵顿基地。这基本是我每个训练日的最开始。
卡灵顿训练基地,曼联心脏。对于曼联的球迷来说,这里是他们心中的圣地;而对于曼联的球员来讲,说不定这里是他们的噩梦?
抵达停车场,Boss的车已经冷的就像是一块石头。教练看似比球员轻松,但实际上却极其不同。球员是体力活动,只要拼尽全力纵使没能赢得比赛也是值得夸赞的。但教练员是脑力活动,只要不是阵容差距太过离谱,那么输球很大程度会被归咎在教练员战术布置不佳上。更不要提假使你的阵容要优秀很多,却反而输球了……
铺天盖地的嘲讽声会让你觉得生而为人都是错误的。
就像是每日的训练。Boss会在早晨7点开车抵达,在工作台前开始研究阵容等一切球队相关。而球员一般会在九点半左右抵达,有半个小时的时间交给他们胡侃(当然关键是换衣服)以参加十点准时的训练课。
大卫是我们中训练最勤的一个,大概是因为自从他与上一个女友分手后,就孤身一人,精力太过旺盛的原因。
因此等我走进更衣室,第一个看到的不是赏心悦目的大卫那小子稍微让我有点失望、不是从西班牙新来的那个据说比大卫长得还水嫩的小子让我更加失望,而等我反应过来面前的是Boss时,就不是失望不失望可以形容的了。
“罗伊……你是队长了。”Boss走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我看着只有我俩的更衣室,明白昨天下决心第一个来是一个正确的决定。“Boss……”我想了想开口,“那个新来的小鬼,是去二线队还是……”
Boss摇了摇头,我心中咯噔一响,那个疯狂的想法开始萦绕脑海……“实际上我们可以就像大卫一样,先将他租借,然后……”
Boss挑眉笑了,外界一直以为他是一个脾气暴躁的暴君,但实际上他并不能一直绷着脸,因为他总是笑得太快了。我们都在猜测,之所以他会在比赛中嚼着口香糖,为的就是在场边装出那一本正经的模样。“大卫是曼联人,一直是曼联人。所以我们才会放心让他去别的球队历练。可是劳·范德雷不同,他是皇马青训,如果我们不能改变这一点,那么即使他成名,他也做梦都想要回皇马。”
我听到这里愈加纠结,却看到Boss似乎极其满意我的纠结,甚至可以说他的笑容里带着些期许,“我们卖掉了巴特兹……”
卖掉了巴特兹?卖掉了彼得的替补,也就是说……“新赛季开始,您是说,那个小鬼打第二门将?”
我觉得这简直堪称疯狂,或许那个小孩在西乙表现的不错、或许那个小孩确实是个不世出的天才、或许坎通纳离开Boss真的打算重建曼联,但是!一个17岁的小孩!?一个从没打过高级别联赛的、几乎可以说是被皇家马德里放弃的门将,我觉得让他去二线队打首发门将都算是看得起他,可是……
5/108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