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他不像邵文瑞挑食,每一样都要了,棕黄的嘣炒豆、水红的腌萝卜丁、绿色的小葱段,它们一齐覆在淋了深棕色酱油的白豆腐脑上,就好像构成了一个五彩光莹的世界。
这个世界里有欢喜有忧愁,也有梦幻和现实交织。缭绕的热气氤氲着扑了豆子一脸。
邵文瑞见豆子端着调羹不动,就倾身过来,接过他手里的调羹,帮他把那一碗豆腐脑搅得匀匀的,碎碎的,然后把调羹柄往豆子手心里一塞:“快吃,不然要冷了。”
豆子愣愣地握住调羹柄,和自己初拿时的冰凉不同,那上面还留有邵文瑞的温度,温温的暖。这暖似要从指腹手心开始,流经血脉,到达心底深处。
豆子感到眼眶一热,胡乱应了一声,埋头去吃豆腐脑,每一勺舀起来,都至少有一颗嘣黄豆,两段细葱,一粒水萝卜丁,不多不少,搭配得正正好好。
邵大哥调得真匀啊,豆子想。
豆子想把这碗豆腐脑吃完,但因为晚饭吃太饱,这碗豆腐脑他撑着吃了许久,都放凉了,也没吃完。但是豆子他又舍不得,抱着碗不放,又实在吃不下。
邵文瑞就劝他:“吃不下就别吃了,反正你也吃了半碗了,尝尝味道就好了,别舍不得,你要是还想吃,以后再给你买。”
豆子抱着碗,固执地摇头。他想,这不一样,这是一碗邵大哥亲自帮我调的豆腐脑,我长这么大,还从没有人对我这样好过,往后怕是再没有了。我得吃完它。
豆子憋着不肯走,邵文瑞却只当他是舍不得,摸了摸碗边,冰凉凉的,不由分说就把碗往外一推:“都凉了,再吃该闹肚子了。不许吃了,走,去看打树花。”说着就站了起来,去拉豆子。
他们身后负责收碗的老婆婆看其中一个终于站起来了,立刻麻利地收了碗,坚决不给豆子反悔的机会。
那剩下的半碗豆花,终究是没有进了豆子的肚子。他一时呆呆的,只盯着那掺在了众多碗里的豆腐残渣瞧。
直到邵文瑞又拉了他一下,他才回过神来。
“走了,去看打树花吧,要开始了,你听。”城墙那边已经传来了苍劲低沉的吆喝声,是打树花的演绎主角——矿工们抬着烧铁炉来了。
“哦。”豆子的声音还透着低落。
邵文瑞见状,拉起他往不远处的人堆凑去。
邵文瑞很少主动挤人群,如今来挤,更多的还是为了让豆子放下对那剩下半碗豆腐脑的执着,等真的看到了打树花的模样,别说豆子,连邵文瑞也看呆了。
金花点点从漆黑的城墙上铺天盖地地散开,爆出的光景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有时是一朵痴缠的金喇叭花,花口大开,紧挨城墙绽绽谢谢吐绵音;有时是一场急骤的暴雨,无数光雨点点从天落,洒进人间不复还;有时,它又是一只孤独的金孔雀,层层开屏,闪闪熠熠,独自回眸观望;有时,它还是时涛里的金浪,起伏波澜,变幻无端……
这就像是一场无声而壮丽的呐喊,一圈一圈,一层一层地荡漾进你的眼里,驻扎在你的心里。它映得黑灰砖块砌就的沧桑城墙也金光灿烂,映得每个人的脸都有如被火光倾照,那些半仰着头或吃惊或喜悦的笑脸。
这明明是一场比烟花更绚烂、更璀璨、更纯粹质朴的美丽。
无声,而壮观。
看着看着,会让人觉得,打树花,打的似乎已经不是一场与炮声隆隆的烟花较量美丽的硬仗,而是一种希望。一种对来年能更好的期盼。
谁能想象,这样的期盼,这样的希望和绚烂,竟是穷得买不起烟花的矿工们发明出来的呢。
在这一天之前,邵文瑞也想不到,然而他终究是见到了。他握着豆子的手,仰着头,露出和别人一样深惊细讶的表情。也许这一天,这一蓬蓬代表希望和期盼的无声璀璨,冥冥中带给了他不一样的观感,不一样的觉悟,使他在往后的日子里,从不轻易言弃,也从不轻易低头。
他是这样不肯认命的一个半大小孩。
……
……
……
〗
顾生槿一直熬夜看到外面曦光乍现,总算是把这个话本看完了。看完后他把话本往床头一放,就枕着脑袋深思起来。
☆、第27章 唯一身份
单看故事本身,这是一篇披着历险皮的脉脉温常友情文。
主角邵文瑞和豆子经过千难万险,以及途中无数脉脉温情的渲染深化友谊后,他二人终于从遥远的南方回到了京城。但在他们以为胜利在望的时候,却在护国公府门前遭遇了最后一次惊险。那就是那群江湖中人也等在了护国公府附近,想要把邵文瑞抓回去。这时候,是靠豆子死命帮邵文瑞拖住了那群人,他才成功跑回了护国公府求救。但是当他带着人来救豆子的时候,已经晚了,豆子浑身血泊,请了太医好不容易救回来,也只救回了命,没救回智商。是的,豆子他脑中留了淤血,压迫神经,傻了。
从此邵文瑞就无微不至地照顾起了豆子,并坚持不懈为他访遍名医,甚至后来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也断然不肯成婚,说是成了婚有妻儿要关心照顾,怕自己不如从前有那足够的时间照顾关心豆子了。
说白了潜台词就是:豆子一天不好,我一天也不会考虑成亲的,你们死了这条心吧。
转头继续他下了朝办完正事就陪豆子爬树掏鸟蛋的日常,差点没把家里老爹老娘老祖宗气得仰倒。
后来,他终于找到了又一个隐藏在深山中的神医……这个神医很有两把刷子,豆子的智商终于在万众期盼下恢复了。然后就是适应新的身体年龄和心理年龄,邵文瑞又各种手把手给他补课,对儿子也不过如此了。他们俩就又这样刷起了吃穿住行的日常。
这个故事写到这里,也就圆满结局了。邵文瑞竟然还是没有成亲。
顾生槿也是从结局的安排,以及凭借他多年看小说的经验,敏感地觉察出,这位昭渠先生,应该是一个女孩子。因为如果男人来写,多半是要写娶了妻子和妻子一起照顾豆子,很少会考虑到“时间够不够”,能不能“全心全意地照顾”这种问题。
而且这个女孩子,他觉得不太可能是豆子的原型,也就是说豆子还是一个男的。
至于豆子和赵抟之发生过的那些事,究竟在话本里有几分真另说,至少有一件事是确定的,那就是赵抟之应该有一个十分重视的儿时好友。这个好友现在可能已经死了,或者是脑子出了问题。
就他现在所知的情况,赵抟之此前多年恐怕一直当着魔教的圣女,根本不像话本里写的那样回家了,而且他还对自己说过:“这是世间予我的唯一身份”这样的话……
顾生槿在微微发白的晨曦中睁大了眼。
世间给予他的唯一身份……
唯一身份……
这是不是说,真相其实是赵抟之再也回不了家了?
什么情况会让他再也回不了家?
如果赵抟之真实的身份也和话本里的邵文瑞一样有着较为高大的官府背景,他怎么可能会落在五芒教手里这么多年?难道他的家人就不能想办法把他救出来?……还是说,他的家人根本没想救他?
……恐怕也只有这样能解释了。
想到这,顾生槿突然有些心疼赵抟之了。
赵抟之,他极可能在他十岁左右的时候,被他的家人抛弃了。
顾生槿从来没有过生物学意义上的家人,但他自记事起就一直有精神意义上的真正家人。在原来那个世界,他虽然知道自己是养子,但老爸老妈是一向把他当亲儿子教养大的,他也一向把他们当至亲之人,老妈去世后,更是和老爸相依为命多年,再没有比他们感情更深的了。在这边,原主,或者说还是自己,也是把武当当作自己的家,把武当的师父,师兄师侄们当做自己的家人。他想他大概能明白赵抟之当时的感觉,大概就是像他以后被武当逐出师门,成为了一个没有亲人的孤家寡人那样吧。他提前知晓,已经不愿去想到时会是怎么样的感受,赵抟之如果是骤然得知呢?
他本该对他的家人充满信赖和寄望,甚至在被绑架期间都想到的是他们是不是要拿他威胁他的父母,不惜以绝食对抗……顾生槿不知道赵抟之当年是不是做过同样的事,但他想如果邵文瑞的原型就是赵抟之,那么基础情感的变化总不会差离去太多。在赵抟之还小的时候,他对他的家人是充满深厚感情的,后来不是了。
这一点从结尾篇回也可以看出来,邵文瑞对豆子这个痴儿的关心和感情已经完完全全超越、甚至是凌驾在了他对至亲家人的感情之上。初看不觉得邵文瑞不肯成亲气倒老爹老娘哪里不对,现在细细想来,却是隐晦地突显出了一丝的违和感。一个十岁不到就能为了老爹老娘绝食的小孩,他把父母看得这样重,还心有城府,哄人的手段一套套的,会在他长大后还气倒爹娘吗。如果他在乎爹娘,他完全有办法既达到自己的目的,又哄得老爹老娘也眉开眼笑的。
但如果把这一丝违和看成是昭渠先生对于赵抟之内心情感变化刻意留下的隐晦线索的话,就完全可以说得通了。
因为被他所深爱的家人放弃了,所以赵抟之内心深处真正在意的,很可能已经只有那一个也许已经死了的豆子了。
这世上最可怕的从来不是从没拥有过,而是你一直理所当然地拥有,某天却突然失去了,那种无所适从的茫然感,孤寂感,以及委屈感。
顾生槿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赵抟之身上总有那种清廖淡寂的疏离感,一个人,如果他至亲的家人都可以在某种情况下不要他了,你还能叫他相信谁,愿意对谁付出心血和感情?
顾生槿从床上坐了起来,飞速穿好衣裳,提了拐杖去洗漱。
他要去找赵抟之。
说些话。
至于到底说些什么,还没想好。
只是想和他说说话而已。
顾生槿起了床,刷了牙,用布带给自己绑好了马尾,感觉自己因为熬夜而浑噩的脑子清醒了一点。他又拿巾帕洗了洗脸,冰凉的水激得他眨了眨眼,清凉的感觉透过太阳穴沁入脑子,愈发清醒了几分。现在至少有一条线可以窜起来了,赵抟之出事的时候十岁左右,身份可能高贵,和朝廷有关,现在他看起来二十岁左右,也就是说他身上发生变故大概在十年前。
而十年前,前几天赵抟之告诉自己,有人向老皇帝献了一个剿清所有会武功的江湖人士的恶毒计策。而这个计策第一步的刽子手,正是五芒教。
顾生槿揪干了帕子,晾在盥洗架上。黄铜镜中的他面目有些模糊,依稀是个精神尚可的少年。现在赵抟之的过去之于他就像这个面目模糊的少年一样,似乎是看清了轮廓,但总不如水银镜看得那样清楚明白,脉络清晰。
我还缺一把钥匙。顾生槿想。
那就是赵抟之曾经拥有过的真实身份。他在那个官宦人家的身份。
但这些真的就那么重要么?顾生槿拄拐杖的动作一顿。如果是自己,想必是不愿意自己的过去被人这样挖出来的吧?再说也不是什么好回忆。
顾生槿去开了门,走廊上已经有人走来走去,有熟面孔跟顾生槿打招呼,他也回应着打了招呼。船上的生活无聊,人们总是睡得早起得也早。顾生槿走到了赵抟之的门前,扣扣扣地敲响了他的房门。
这个时间他通常已经醒了。
☆、第28章 包子豆花
门开了。
赵抟之看起来精神尚可,只是眼底有青影,显然昨晚上没有睡好。
赵抟之是个很有生活规律的人,早睡早起,雷打不动,不像顾生槿,睡觉前总想再多磨一会儿,不是翻翻话本,就是吃点零食,总蹭得很晚了,才肯睡下。
看着他那仿若无事的样子,顾生槿忽然有点心软,他一定是看出那本书的原型是自己了。说不定就是因此一夜没睡好。
顾生槿忽然就知道该跟他说什么了。
他朝赵抟之露出了一个再是寻常不过的笑容,说道:“去吃早饭吧,抟之。”赵抟之怔了一下,而后点了点头。“你等一下。”他说着,转回身去,顾生槿就等在门口。过片刻,赵抟之出来了,已经收拾得整整齐齐的,头上挽了一个随意的髻,插了一只样式简单但质地上佳的玉簪。顾生槿也不知道他到底有多少这种走简约低调风的玉簪,经常都不带重样的。要他看,也看不出这些玉簪究竟有多大区别来。
船上的食堂在下一层,可以外卖给送到房间来,也可以就到那里吃,往日里顾生槿腿脚不便,多是让送到房里来,不是粥就是面,大夏天的,虽在江上凉爽些,也吃腻了。今日他倒是要去那边吃点别的换换口味。到了地方,他们两个就进了包厢,顾生槿特地问了赵抟之要不要吃豆腐脑,就见赵抟之怔了一下,就点点头,说不要葱和咸菜。
这个口味偏好竟然真的和邵文瑞是一模一样。顾生槿心里叹息一声,就给他买了一碗豆腐脑,加几根油条。然后他自己也买了一碗豆花,不过是甜豆花,然后芝麻馅的花生酱陷的和鲜肉馅的包子各买了一份,点齐全让伙计一盘盘在桌上摆开,就搁了拐杖在他旁边坐了。
往常顾生槿都是坐赵抟之对面的,今天想坐旁边。
顾生槿也说不清自己是个什么心理,就是想离着他近一点,排解排解他那股疏离感。人总不能因为那么一回就郁闷一生吧。
其实他们武当也是孤儿很多,谁不是被家人抛弃的呢,多数都是的,别说见过爹娘了,连自己姓甚名谁都不知道的也一大把。
就拿顾生槿来说吧,他这个名字,在未来,姓随了老爸,名字是老妈起的,在武当,就连姓都是师兄给起的,也没随谁,真不知道自己本来该叫什么。
顾生槿坐下后,就夹了一个芝麻馅的小包子,并把那盘包子往赵抟之跟前推了推:“我听说爱吃咸豆腐脑的人喜欢配油条,不过这个芝麻包子我也很爱的,就喜欢用它搭配甜豆花吃,包子吃得腻了,就喝一口甜豆花,相当清爽美好~你尝尝?”
赵抟之看看顾生槿那碗莹白透亮的豆花,没有一丝其他杂质,不知是意动还是怎么的,竟道:“那我也要一碗甜豆花。”
顾生槿有点意外,但赵抟之听得进自己说话,还是很高兴的,立刻搁下筷子说:“你等着。”然后踱了踱拐杖,高声喊:“再来一碗甜豆花!”
那边伙计立刻应了一声,不多时,就送来一碗新的甜豆花,顾生槿示意他摆到赵抟之面前,等人离开了,又兴致勃勃地推荐起花生酱陷的,说道:“这个花生酱的就更甜腻了,一般咬一口要喝两口豆花,没空的时候我不爱吃,不过有空了,坐下来慢慢吃是很惬意很满足的,你也可以尝尝看,是不是这么回事。”
说完他抬眼,就看见赵抟之正正地盯着自己瞧。他仿佛盯着顾生槿看得有点久了,久到顾生槿都觉得是不是哪里不对劲。他抬手摸了自己脸颊两下,没摸到什么,只好问:“怎么了?”
赵抟之闻言一垂眼,又抬眼,带了丝笑模样的道:“从你知道我是男的,就没这么殷勤过了,今天是刮了什么风?”
顾生槿顿时有些不好意思了,他挠挠头:“你就说你吃不吃吧,问那么多干什么?”
赵抟之倒是也不问了,低头去舀豆花,先喝了一口甜豆花,果然就拿起筷子夹了一个芝麻馅的包子。顾生槿看得高兴,把自己那个芝麻包子给吃掉了,吃完又对他笑了笑。
18/103 首页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