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说

诗酒趁年华——我想吃肉

时间:2014-12-21 22:52:54  作者:我想吃肉

  这个时候恐吓够了,再弄两个婢女借聊天之机,使吴家人偷听到“将吴家小娘子许与二郎”这样的计划。简直就是水到渠成,不怕吴家人不就范。

  吴老爹全家的智商也是够呛的,真要是个聪明人,就不至于做出这许多蠢事来了。被赵氏一吓,一想,似乎也是这样。楚氏手真个黑,上回是直接杀人,这回这样儿明显是不想放过他们了。

  行,拼了!

  颜肃之就遭了殃。

  他极少回家,想逮他可真是不容易。再者说了,他再中二,也顶多想出个抢新娘子的主意,实在不知道后宅小妾们的宅斗招数有这么搞笑、他爹有这么脑残!

  赵氏的主意很简单,碰瓷!颜肃之回家,为了气爹妈,会带一身酒气,这一点相当可以理解。皇帝面前都能打酒嗝的中二病,还有什么做不出来呢?然后让吴表妹冲过去撞他,甚至都不用冲,只要吴表妹略不整齐些,只要有人路过,瞅准了,或者干脆就是吴家人出面。大叫起来……

  颜启会怎么断案,还用说吗?

  你说吴表妹这么得罪了个中二病,以后日子难过?那又干赵氏什么事儿呢?如果吴表妹能拿捏得住颜肃之,更好。这吴表妹也是个美人儿啊,颜肃之万一能看上她呢?二房又得热闹了呢。

  ————————————————————————————————

  计划得很好,实施得也相当地顺利。

  吴家也打定主意了,就怕前脚出府后脚被楚氏灭口。吴表妹一想颜肃之那张美颜,也两颊通红地答应了。就是:“怕她娘子不好相处。我姑娘[1]不就是落在这样大妇手里失了性命的么?”

  吴老爹道:“怕甚?你往你表哥那里去,他虽冷淡,总不至不顾你性命。”

  对啊,今时不同往日,咱们上头有人!

  颜肃之果断中招,正如正常人猜不到他的思维,他也猜不到这些人的想法啊!他最近爱养鸡,听到鸡叫,不免关注,他追鸡的去的。结果鸡没追着,就被一声尖叫吓得住了脚,四处张望。心说,哪里来的蠢货,没看过人逮鸡吗?一怔之意,鸡也飞了,吴表妹也来了。

  高-潮来了!

  一家子人齐聚在大厅里,颜肃之酒都吓醒了,女高音真是要人命。据路过的侍婢讲:“二郎醉醺醺的,就……”

  吴老爹一脸晦气:“这可怎么是好?”

  颜老娘偏心,且一般乡下遇着这种事儿,解决的办法也简单,要么把这男的打死,女的另嫁。要么就这男的娶了这女的。打死亲孙子?那是不可能的!可颜肃之有老婆了呀!怎么办呢?吴舅也干脆:“我苦命的儿啊,只好做妾了。”吴表弟还乍着胆子想揍颜肃之,吴表妹只管哭,一套哭,还一套拿眼睛瞄颜肃之。

  要说这一家人智商不高,演技还真不错。听到消息赶过来的姜氏和颜神佑都被糊弄过去了!

  颜神佑能来,却是撒泼打滚儿,效仿乃父无赖之风,听了回报说:“二郎调吴家小娘子,将军要他纳了做妾。”就非要跟着来的。她还撂下话了:“要么带我去,要么我自己偷偷去。”

  然后被姜氏一把薅过来扔给阿圆:“把她锁房里,你看着!”

  颜神佑:=囗=!亲,这跟说好的不一样,亲!

  不过,对付阿圆比对付姜氏容易得多了,她爬到窗台子上,翻窗跑了!阿圆只好跟着跑。气喘吁吁跑到大厅门口,颜神佑也不进去,还对着阿圆比了个噤声的手势。

  这边颜启还在说姜氏:“这事是二郎不对,可咱做事得有规矩。便娶了吴小娘子做妾罢。”

  颜肃之先不干了!“呸!哪里撞出来的下作娼妇,也想赖我!我宁可纳了外面花娘,也不要这样的贱人!”

  姜氏冷静地道:“你们哪里遇到的?”她是知道的,颜肃之是不肯与三房有关的人接触的。

  可颜肃这货……他在追鸡啊!追偏道儿了好吗?追到客房那里去了。你问鸡呢?没追上啊。

  有人信吗?必须没有!

  姜氏气得发抖,却对楚氏道:“正经妾也是要入族谱的,生了孩子也是我的,须得令我母知道何时多了个外孙,令我兄知道何处多了个外甥。”

  楚氏道:“是这个道理。明日,但请亲家来。”

  姜氏沉声道:“纳妾不如娶妻之隆重,却也须有媒证,有文书,要过籍簿。请郁大将军为证,唐郎为媒。女家?”说罢看着颜启。

  颜启道:“我请赵亲家来。”

  姜氏道:“还要找卜筮之人。”

  颜老娘道:“是得算个好日子。”

  颜平之被这神转折弄得想死,赵氏却在偷笑。

  外面颜神佑要冲进来,被阿圆一把薅住了,还堵了嘴。她算是看透了,这小娘子是真像她爹!

  颜肃之还在骂姜氏:“你疯了?”

  不,是你疯了。

  颜肃之还想跑,颜启是抓不住他的,姜氏却对他道:“郎君且住,看明日如何。”语气颇有古怪。颜肃之直觉得不对,心道,还能叫你哥哥们来打我一顿不成?

  不不不,你挨不了打,你闺女要挨打了。

  颜神佑因为偷跑,回去之后被姜氏撩起了裙子,每条小腿抽了三板子。疼得她眼泪汪汪的:“我怕阿娘吃亏么。阿娘又不能哭闹,只好我来了。”词都想好了,见着小吴氏就哭,就躲,就说她肩膀上坐着只猫头鹰。

  姜氏好气又笑气,擦擦眼泪:“行了,明天带你去,你也是得学着点儿了。”

  颜神佑却是一肚子的疑惑:纳个妾而已,为什么要大将军来做证人?颜启不懂事,不反对倒也罢了,为什么楚氏也?总有一种会翻盘的赶脚,这是怎么一回事?

  ————————————————————————————————

  颜神佑一宿没睡好。

  第二天,该来的都来了。

  姜戎是气极败坏的,两个弟弟都带来了。比他更生气的是颜肃之,这都是什么事儿呀?他根本看不上吴表妹好吗?就凭一个吴字,都够他把吴表妹踹开十万八千里的了:“我恨吴氏贱人入骨,怎会调戏这等丑女?别说喝了酒,便是刀斫头,我也不稀罕她!我昨天就说了,你们偏不信!”

  颜氏更是上前就吐了吴家一大口口水:“家里野丫头没人要了,还是大着肚子想找个下家?就这般急?”

  颜肃之十分意外,奇怪地看着他姐,把颜氏看得脸上一红。那啥,颜肃之再也是她弟好吗?对着又是吴氏,颜氏不帮兄弟,还能帮谁呢?且她记着颜肃之的人情,哪怕真是颜肃之睡了吴氏,只要颜肃之说不要,颜氏都要挺他到底。为了方便撒泼,她今天连丈夫都没带过来。

  姜氏却极镇定,开口道:“同姓不婚,凡同宗共姓者,皆不得为婚。为防同姓,买妾当卜。”

  这话大家都听得懂,连颜老娘都知道的道理。她不知妻妾规矩,盖因见得少,乡下地方乱事也多,十分不规矩。但是同姓不婚,那是哪儿都明白的。颜老娘不明白的是:“二郎姓颜,丫头姓吴,怎么成一姓啦?她也不是买的奴婢啊。”

  回娘家来的颜氏这会儿也反应过来了,对颜老娘道:“怕他们改过姓儿呢,若两家能有个百来年的家谱,不问也罢。否则,只好当不知其名姓了。总不能旁人说什么,咱便信什么。不过是做个样子,去去疑罢了。亲爹娘还有卖儿卖女的呢,卖出去了,还不定改成什么姓了,不是么?”

  她们一对一答之间,场面十分安静。颜神佑心里十分痛快,心道,原来如此!忍不住十分悲悯地看了颜平之一眼。这要卜出个同姓来,那吴氏是小吴氏的亲姑妈。颜平之就算是同姓相X的产物了?颜神佑不觉得同姓有什么,出了五代的堂兄妹都能结婚了,同姓算个啥?

  可是这个时代,它不行!

  姜戎是来给妹子撑腰的,姜氏说要查,那是必要查的。他现在拳头比较大,说话自然是顶用的。还现编了个谎:“我怎么听说这是你家族亲,才要留在府中的?否则何以客居府上?此是何等身份,敢为骠骑座上宾?”

  经过战乱的年份,许多户籍资料一类都丢失了,更何况吴家因有颜启撑腰,期间还改过户籍,自老家改往京城。这就更说不清楚了。颜家的族谱,都称不上族谱的,吴家就更没有了。非要说他们是后来改的姓,谁也拿不出实证来证明不是。姜氏又怀疑,那就卜一个呗。多简单?

  所以郁陶和赵忠都说:“便卜又如何?”郁陶是猜着了一二,赵忠是嫌麻烦,有问题就走程序,多简单?

  颜启觉得自己真是个操心的命,脾气比年轻的时候好了许多,还息事宁人地道:“此事不可张扬啊。”

  颜肃之挺聪明,看姜氏像有把握的样子,也说:“这是心虚么?”

  颜启受不得激:“卜便卜。”

  算命的老头儿快要吓傻了,MD!听来找他的人说这是个好买卖,教他用心,做点小手脚。主人家开心了,多给些赏钱。

  原本占卜是门高深的学问,要用什么龟甲、蓍草等等,到了这里,又是纳妾,又是走个过场。算命的老头儿就准备了最简单的,给个牌儿,你们扔吧。为了主人家开心,他准备的那套家什,都是做过手脚的,怎么扔,都是个正!眼下的场景,还能问什么呢?

  就问:是不是一个姓儿呀?

  正面就是个是,反面就是个不是。多简单?

  抖抖索索扔了,正!

  第二回,正!

  第三回还没扔呢,颜平之先脱力趴地了,简直像一滩烂泥一样——他,已经想明白了。不管真相如何,他都是那么个同姓相X生出来的人了。阴私事,最难表白。你要闹大了去证明,就已经输了。

  颜启不信邪,他自己扔,还是正。

  颜老娘也傻眼了,看着儿子扔了好几回,她说:“我来!”也是正。

  颜启不敢相信地看着楚氏:“阿吴当年……”

  楚氏镇定地道:“你要纳她,圣上许了,阿家答应了,可有我插手的余地?”

  颜老娘已经哭了起来:“这都造了甚么孽哟~~~亲家,亲家,可不敢说出去啊。”这回亲家不是叫吴老爹了,是管郁陶姜戎等人叫的。这老太太一辈子就信两宗事,一、儿子;二、迷信。排名不分先后,硬要排一下的话,迷信还在儿子上面。

  吴家人这才知道不好,吴表妹当时就说:“表哥表嫂救我!”

  【真是……猪一样的队友啊!】颜神佑本来打算她来闹的,反正她是“神童”,小孩子眼睛又干净,说吴表妹舌头拖了三丈长又怎样?说看到个怪物披了个人皮又怎样?《聊斋》的段子咱知道得不要太多!

  现在好了,不用她闹了。而且……三房已经被拖下水了。

  再看算命老头儿,已经……已经……悄没声儿地溜到门口儿了,然后又被提溜进来了!楚氏就问了一句话:“还卜吗?要不要换一个人来?”

  颜启还不死心,颜老娘已经被打击崩溃了:“不许,都不许,不许说出去,不许叫旁人知道!”说着,这老货还看了她吴亲家一眼!又看看颜启:“你把这事儿给我办圆了,不许有人知道!”颜启连遭打击,先是亲口跟他娘承认他废了,又出了眼下这事儿。最后一点勇气,也被颜老娘这一崩溃的怒吼给吼飞了。他也萎了。

  能威胁儿子,威胁这吴“亲家”,真亲家是不能威胁的。尤其是姜戎,他必要给妹子讨个说法。姜戎虽是世家子,然则自幼习武,又掌兵,带着一股子的彪悍之气。此时占尽上风,却也恨极了颜平之等人。他也是看出来了,若说这颜吴真是出自同源,他也不相信的。可谁叫一卜便是个正呢?好机会不能错过。

  颜平之被他揪到手里的时候,已经崩溃了。

  作者有话要说:[1]姑娘,也可以当成是姑·娘,就是姑妈。

  同姓不婚,不论妻妾,不论血缘远近。《唐律疏议·户婚》:182 诸同姓为婚者,各徒二年。缌麻以上,以奸论。

  【疏】议曰:同宗共姓,皆不得为婚,违者,各徒二年。然古者受姓命氏,因彰德功,邑居官爵,事非一绪。其有祖宗迁易,年代寖远,流源析本,罕能推详。至如鲁、卫,文王之昭;凡、蒋,周公之胤。初虽同族,後各分封,并传国姓,以为宗本,若与姬姓为婚者,不在禁例。其有声同字别,音响不殊,男女辨姓,岂宜仇匹,若阳与杨之类。又如近代以来,特蒙赐姓,谱牒仍在,昭穆可知,今姓之与本枝,并不合共为婚媾。其有复姓之类,一字或同,受氏既殊,元非禁限。若同姓缌麻以上为婚者,各依杂律奸条科罪。

  问曰:同姓为婚,各徒二年。未知同姓为妾,合得何罪?

  答曰:“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取决蓍龟,本防同姓。同姓之人,即尝同祖,为妻为妾,乱法不殊。户令云:“娶妾仍立婚契。”即验妻、妾,俱名为婚。依准礼、令,得罪无别。

  其实占卜也不能防止*的。有个有名的故事,传说晋末大乱,士人东渡,有一位道德楷模,在抉择的时候放弃了自己的儿子,选择了救别人的儿子。过江之后,发现自己没儿子了,老婆也生不出来了,就买了个妾。

  占卜一下,不是同姓,就纳了。后来越看越觉得小姑娘眼熟,一问,再一问,艾玛!是他外甥女儿。

  道德先生到死都没有儿子……

 


32、真是高手呢

  颜启终究是与楚氏心有隔阂,更是心偏吴氏一系。纵使心里已经虚到了十分,依旧吼道:“这是哪里找来的骗子?!我要再寻人来卜一卦!”

  郁陶猛然站起来对他道:“你闹够了没有?还生怕人不知吗?贱妾人家,值得你这样?!这等事,掩且不及。阖家声誉,何惜一妾?”作为一个明白人,他已经看明白了,然而已经被“绑架”了来。如何取舍,郁陶还没有糊涂。

  颜老娘也发挥神勇,一把鼻涕一把泪:“狗儿啊,可不敢犯混啊,听歪的。”

  姜氏眼看着这一出闹剧,眼神微冷,与姜戎交换了一个眼色。她把该做的都做了,剩下的,该出力的人都不能躲懒了。颜神佑看着她妈和她舅舅交换眼色,已经完全看呆了,这一刻,她那聪明的小脑袋完全停止了运转。

  直到姜氏对楚氏微微前倾了一□子,颜神佑才觉得情况有点不对。这个……看起来好像是……阿婆先埋了线呀!【卧槽!真是高手!】当年纳妾,颜启出力睡吴氏,可场面应该是正室娘子操办的。楚氏这等礼法世家出来的人,竟能一点也不抗争地由着他去,可见这里面的故事不少。不止是颜启偏心、皇帝站街,恐怕楚氏,也是故意忍让的。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