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说

还债[重生]——络缤

时间:2014-12-08 18:16:13  作者:络缤

  可大饼田文勤就是个大弱项了,已经做了好几拨,都不尽人意,总觉得有一股酸味。其实也还能吃,但是白锦秋说了,要是在那种工厂旁边摆摊,面对的是相对要求不高的工人,那还是可以的。但是想在清溪路贩卖就不行了,那里的小白领虽然工资可能没多少,但是生活品质要高,相对还是很挑剔的。而且计算了各种成本之后,加之贩卖的地理位置等,在这边卖的价格要比在工厂那边的贵,口味上也得提高一些才行。没有人是蠢的,谁乐意花多的钱买不匹配口味的食物。那一片虽然东西贵,这种小摊子也少,可那些小白领居住的地方大多也有食物卖,如果吃了一次味道不咋样,下次肯定不会再光顾了。
  田文勤以前学做饼的时候,制作大饼部分就很少掺合。加之当时那家店面向的也只是农民工之类的人群,所以做的也比较粗糙。现在做的酱和青椒炒肉还是白锦秋调教,才比之前更加美味,更符合那一片人群的需求。
  田文勤为难的挠头,“这个饼我也不知道怎么做了,现在还是做的小分量味道就不行,要是大分量更加不行。”
  白锦秋只会吃不会做,贺衍更是不知道厨房在哪的人,两人在这上面还真是帮不上忙。之前按照吃货经验提了不少意见,但是最后做出来的还是不行。
  “要不还是请个师父教咱们吧?”贺衍再次提议。
  田文勤原本还觉得不必要,现在有些动摇了,只是请人教肯定又得付一笔钱,一般还不低。钱还罢了,就怕还学不好,厨艺这玩意也挺讲究天分,他到现在都不知道自己差在哪,明明就是这样的手法。田文勤在做面食上,天分一直不高,大概和饮食结构也有关系,他平时就挺少吃面食的。
  “哎,要是我姑父他们在就好了,我姑父做面食很好吃,我不怎么吃的都很喜欢。”
  白锦秋想了想道:“你就做两个多月,去学确实没必要。这玩意靠天赋和不停的实验,你现在现在没有这个时间。这种饼也不贵,做起来还特麻烦,得一大早就起床。不如你少赚点,直接买现成的得了。”
  田文勤点点头,觉得这个主意可行。做饼确实耗时间,他现在很难进空间,他还是希望能多睡一会,不要把自己弄得太累,平时有时间还要看看高中的书。田文勤现在非常惜命,钱都是其次的。原本要自己做,习惯性思维是一个,还有一个也是想着这么一来成本是多少,又能看出有多忙碌,给以后姑姑他们的生意打基础。可现在他实在是做不好,那干脆还是购买得了,反正姑姑他们做这些是没问题。
  白锦秋见田文勤没反对,立马提意见,“我知道一家的饼很不错!而且价钱也不贵,三毛钱一个老大的,小的五毛钱两个,你每天都要买不少应该还可以优惠。”
  田文勤在心底算了算,成本并没有比自己做多多少,还省了许多功夫,立马就定了下来。
  白锦秋非常积极的开着车领着田文勤和贺衍去那家店,绕来绕去的进到市郊区城乡交界处类的地方,那家店面更是在一个偏僻的小巷子里,店里的生意还算不错,陆陆续续一直有人购买。真是不知道白锦秋是怎么找到这地方来的,果然是个吃货,脑袋上简直是装了雷达。
  贺衍也不由感叹,“舅舅,你是怎么找到这个地方的?不管好不好吃,也忒本事了!”
  白锦秋哈哈笑道:“你舅舅牛吧?不过这地方真不是我找的,是我一学生家里开的。有一次我去上课,他从我身边路过正好吃着自己家做的饼,我一闻就闻出来了,一尝果然味道好极了!”
  贺衍和田文勤纷纷无语,这是什么鼻子啊!
  最重要的是!
  “舅舅,你不会闻着好吃,就问人家拿了吧?”
  “你舅舅是吃相这么难看的人吗?”白锦秋瞪眼,“我就随口夸了夸,对方就啥都招了。为了弄得更清楚我还去查了这个学生家的住址,可实在是太偏了,要不是有你顾叔,我压根找不着这地方。”
  为了吃,您老真是蛮拼的。
  正是周末,那个学生也在家里帮忙,一看到白锦秋就那跑出来叫老师好。
  白锦秋也不觉得尴尬,特一本正经的点了点头,完全没有方才胡闹的模样。用句不怎么动听和恰当的话形容就是,特人模狗样。
  “李同学家的店就在这里啊?看着还挺不错的,拿两个饼给我们尝尝吧。”
  李靖也就是那个学生,哪有不应,甚至觉得白锦秋能这么记得他的信息觉得十分荣幸,恨不得把所有东西都送上,只要白锦秋喜欢。李靖父母都出来迎接,白锦秋摆摆手让他们不用客气。后面这两个饼也没用钱,白锦秋也没有勉强。
  田文勤一尝,味道果然比自己做的好太多,就连贺衍都点点头。
  白锦秋见此也就不废话,直接拉着李靖的父亲聊起来。
  “李靖虽然是我的学生,不过生意场上没有亲兄弟,咱们在商言商。李老板,你看我们每天要拿这么多的饼,你能给多少优惠。”
  李靖诧异,“白老师,你买这么多饼干什么?”
  白锦秋笑道:“我家小孩想要自力更生做点小吃卖,我记得你家的饼不错,就领他们过来了。”
  这么一说,李家三口望向贺衍和田文勤的目光都有些不对了,不愧是白锦秋的家人,小小年纪就开始自力更生。
  李靖很清楚白锦秋家境很不错,再看贺衍那周身气派就知道是个公子哥,结果‘能屈能伸’,这种小生意都愿意‘屈尊’经营,真是不一般。和一般的富二代不同,是个吃苦耐劳的,以后肯定也是个能耐的。
  李靖的父亲是个特老实本分的人,平时就不善于跟人焦急,在自个儿子老师面前更加紧张,尤其白锦秋的外貌看起来斯文又有学问的样子,觉得不是一类人,心底更是犯怵。虽然白锦秋年轻可完全不会让人有不信服的感觉,让人看着就觉得对方不一般,一身白衣坐在店里更是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犹豫了半天,这老爹也没开口说一句话,实在不知道什么价钱合适。
  李家的店面偏僻问题,这里的住户虽然不少,可各类小店面也多,分走了不少生意。加之G市的人平时并不怎么吃面食,他们店里用料又实在,价钱却不高,所以这生意也就是糊口,这么大宗的还真没有过。
  白锦秋见此,干脆望向李靖的母亲,看着就比较精明能干的女人。“李大嫂,你来说说看吧。就按照你们的成本来,太贵太便宜都不妥当。”
  李靖的母亲,看了看李靖又看了看李靖的父亲,最后咬牙给出了大饼两毛五,小饼两毛的价。虽然比零售没少多少,可这个价格其实已经十分厚道,两边都不吃亏都有得赚。
  李靖父亲却有些急了,这一分不让也太不讲情面了吧,这可是自个儿子的大学老师呢!方才听自个儿子说地方是个很有名的老师,上课特别好,有见底有见识有深度,他特崇拜这个老师。
  “白老师别听我婆娘乱说话,大饼两毛就行,小饼一毛五。”
  这个价格几乎等于白忙活,李靖母亲虽然有些着急,却也没说话,只是脸色有些难看。他们是外地人,能在这里混口饭吃不容易,做这些吃食也就是赚个辛苦钱,这么白忙活一场难免心里不舒服。李靖从小就在家里帮忙,自然知道什么状况,这个价确实低了,他们家都是手工操作,用料又足,这么白忙活,他实在是心疼自己的爹妈,可对方是白老师……
  白锦秋一眼就瞧出来了所以然,望向李靖,“李靖,这事你怎么说?”
  李靖犹豫半响,咬了咬牙说道:“白老师,对不起,我爸爸说的那个价真不行,要是这生意是我的倒是无所谓,可我不能把我爸妈的劳动成果当人情。如果您接受不了,我只能抱歉了。”
  这下李靖父母都紧张了,就连李靖妈妈都连忙说就按照后来报的那个价钱,就怕白锦秋以后不喜欢李靖。这种得罪人的话他们能说,可李靖可不能说。李靖父母思想太停留在老师大学之前,老师对学生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前途。就算知道大学老师和初高中老师不一样,两个老实人天生对老师的敬畏也会让他们做出退让。
  “我家这孩子乱说话呢,白老师您可别听他的。”
  李靖却坚持,“爸妈,爸说的那个价真不行……”
  李靖父母一听这话更急了,这时白锦秋笑了起来,拍拍李靖的肩膀,“好样的!不亏是我的学生。做人有时候是得吃点亏,可底限也得守住。就按照李爸爸说的那个价,你们也别紧张,做生意就得这样的。两边都有得赚,这生意才能长久。”
  价格就在李靖父母目瞪口呆之下谈妥,还把订金留了下来,直到白锦秋一行人走了,两口子才反应过来。
  李靖爸爸感叹,“不愧是名校的教授,思想境界就是不一样。”
  李靖妈妈则拍了拍大腿,“哎呀,刚才忘了让他们留下吃顿饭再走!瞧我们办的什么事。”
  “你这学生还挺不错。”上了车贺衍道,并别有深意的望向田文勤。
  白锦秋一脸得意,“那当然,我教出的学生能一样吗。”
  贺衍又忍不住想翻白眼,“所以害得我们小勤又少赚了一点。”
  “哎呀,哎呀,吃亏享大福。况且这个价格很公道,还负责送货上门呢。别的地方有更便宜的,可味道不是一个层次的,没法比的。对吧,小田。”
  田文勤也点头,“嗯,这个价格合适。白叔,回头我把钱还你。”
  方才订金钱还是白锦秋给的,经过这段时间的忙活,田文勤发现自己为人处世非常差劲,经常会犯一些低级错误,这是以前都没意识到的。出去谈生意竟然订金都忘了带,他这生意做的真是迷糊。还好不是什么大生意,否则可真就麻烦了。田文勤觉得自己以后还是得走技术工种,其他估计都不适合。
  白锦秋没拒绝,“利息就是晚上给我炒个红薯苗吧。”
  田文勤炒的红薯苗比顾常瑞炒的还要好吃,这是公认的。至于红薯苗的来源,现在田文勤和贺衍负责出去购买食材,而且田文勤坚持到G市最大、东西最齐全也最新鲜的菜市场里购买。那里虽然杂乱臭,但是全市甚至下属的县乡都是那里进货的,也有零售且东西比其他地方便宜。那地方人很多,田文勤总能找到借口进出空间一趟,不被其他人发觉端倪。其实并非没有露出破绽,尤其身边的贺衍是个敏锐的人,只是他从来没有说什么,不知道是没有感觉到异常还是并不在意,田文勤也乐得不用解释。
  定制的炉子、小推车、铁板等工具都搞定并运了回来,田文勤又试着用工具弄了两次里脊夹饼,用的还是李家的大饼。这次,大家都翘起了大拇指。就连顾常瑞都不吝说,以后的早餐有地方解决了。
  一切准备就绪,小饼摊准备开张。
  作者有话要说:
  晚上应该还有一更,具体时间不定。
  PS:为什么把罗秀珍叫做姑姑而不是小姨,在第十二章倒数第三段最后一句有解释。
  因为这个姓氏的设定也是我身边的故事,所以对称呼也是套用真实故事的叫法,这点我比较执拗,造成阅读有碍只能说抱歉了。
  这个故事除了感情戏部分,其实很多设定都是身边的人和事,有些是新闻上的。写文不仅仅是给别人看,也是在渗透自己的经历看法等,尤其描述小市民的种田文。这个故事就是,所以有的地方我会按照现实的来。
  有人说身边哪有这么多JP,但是生活经常就这样,家家有自己稀奇古怪的事。只是那些所谓的JP,大部分不是从头到尾行事都JP,大部分时间都是正常的,偶尔做的事让人想不通而已。
  比如那个把自己三个女儿都掐死的亲戚,她平时是个很好的人,如果不知道这个事,压根不知道他们一家这么……
  再PPS:特么我现在已经是外婆了- -。。,表哥(40岁)的女儿(18岁)已经有孩子了,特么我看着长大的啊啊啊,我印象里她还是到我腰那的小姑娘,每次回老家都那帮忙= =


☆、第31章

  营业第一天,田文勤五点半就准时从床上爬了起来。平时他都是早上六点钟起床,晚上十点钟休息,中午午睡半个小时,现在提前半个小时起床也差距不大,每天的睡眠时间已经足够。
  “我吵醒你啦?”
  贺衍也跟着爬了起来,田文勤不好意思道。
  贺衍听这话直接拍他脑袋,“说什么话,之前不是说好的我要跟你一起摆摊,你都起来了,我怎么可以偷懒。”
  贺衍提这话的时候,田文勤并不同意。在他的观念里贺衍是做大生意的,之前跟着他到处跑还能当做是贺衍陪他,反正也就那么一两天。可真要出去摆摊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一个养尊处优的公子哥怎么可以跟他在街上摆小摊,一天挣的还没他手指缝里漏出来的多。而且实在是太不搭调了,没听过哪个公子哥做这种小事的。
  贺衍直接拍他脑袋,说道其实许多家境富足的人家,都会很注重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尤其送出国的,都是让他们自己打工挣钱养活自己,经常干的是端盘子之类的活计。说是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到劳动的艰辛,赚钱的不容易,才不容易变成败家子。
  田文勤说不过贺衍,便是同意了,可没想到贺衍会跟他同步。瞧这架势可不仅仅要去帮忙贩卖,还要帮忙做准备工作。之前倒也是一直参与,可他一直当做是贺衍在玩。而且出摊比平时实验要做的准备工作更多,需要烧煤、抬东西等等。
  贺衍也不跟他多话,洗漱之后就给田文勤搭把手,之前一直跟着做所以并不陌生。田文勤拗不过他,只能随他去了。
  田文勤做的第一个煎饼是给白锦秋和顾常瑞的,两人把钱递了过来,田文勤哪敢收。
  白锦秋笑道:“开张大吉,哪有第一份就免费,这不吉利。”
  田文勤这才没推辞,把钱收了下来,还给退钱,一分没多一分没少。
  “零钱都带够了吧?”顾常瑞问。
  田文勤拍拍装钱的口袋,“嗯,昨天去银行换了。”
  白锦秋眯着眼品尝手中的里脊夹饼,先是夸赞了一番,又道:“要是有什么事就找你顾叔,他是那片地方的地头蛇,受了委屈不用憋着。”
  田文勤感激不已,“哎。”
  贺衍却不耐烦了,“行啦,不是还有我吗,要谁敢踢馆我直接摔他个大马趴。我这一身肌肉不是白练的!”
  白锦秋上下扫了他一眼,“你个瘦竹竿就别那丢人现眼了,你什么时候练成老顾这身板,再那嘚瑟吧。”
  白锦秋边说着一边很满意的拍了拍顾常瑞的胸脯,恨不得当场把西装革履的顾常瑞衣服剥下来,显示什么叫好身材。贺衍懒得理他,直接拉着田文勤离开了。
  田文勤定制的餐车还能骑,贺衍直接上车当了驾驶员,田文勤则坐在餐车尾部。贺衍平时虽然也骑自行车,可还是第一次骑这样的,一开始有些歪歪扭扭,很快就适应过来,骑得越来越稳当。
  一大早上的公路上很空荡,六点四十五分出门,七点钟就到地方。这一片写字楼大部分都是八点半九点左右开始上班,这个点来往的人还很少。田文勤先给把摊子支起来,因为有贺衍的加入,他不仅卖饼还卖紫薯,生的熟的都有,全都刷得干干净净。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