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说

等我为皇——三千世

时间:2014-10-27 21:05:12  作者:三千世

    “能杀就杀了,不能杀的话你就要想办法骗过去。”

    叶宁若有所思,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即便将来有人发现了他不在,只要他能拿出站得住脚的理由,问题应该就不大。

    想到这里,叶宁一咬牙,“那海上的往返就拜托你了。”

    阮二娘顿时笑弯了眼,“好嘞!那费用可就从年利里面扣了。”

    叶宁沉声道,“只要速度快,一切好说。”

    三天后,叶宁带了一千人前往日南九真巡边。

    鉴于赵屠夫就是带了三千人巡边最终弄回了吐火罗国土,以至于这一次叶宁出发,很多人看他的眼神都怪怪的。

    傅氏的父亲傅伦,如今的交州刺史拉着叶宁的手,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加紧联系,莫要去什么不该去的地方,参和什么不该参和的事。”

    可千万别像赵屠夫那样出去转一圈失踪三个月,回来多了三个郡啊!

    叶宁咳嗽了一下,有些心虚的别过脸,他的确做了一些后手,若是一切顺利那自然没什么,若是出了问题……咳咳,谢长风走之前可留给他不少老挝南诏的资料,也许去那边转一圈也是个不错的掩盖行踪的好法子。

    就这样,叶宁在交州刺史等人殷切而包含期盼的目光中,带着护卫队离开了,他到了九真郡后留下了五百人做样子,并派遣另外五百人穿越长山山脉,去到一个叫做老挝的国家探查情报。

    被交州刺史委以重任专门跟着叶宁防止他抽风的长史都快疯了,他死命的抱着马腿,“大都督您可千万三思啊!!”

    叶宁一本正经,“莫要做这种儿女态,我不过是去巡视一圈,我发誓真的只是巡视一圈,你们给我一边去啊!!老子是去巡边的真的不是去打仗啊!!”

    话说到后面叶宁的马已经被十几个人抱成了球,叶宁一怒之下飞身下马冲到近卫身边,翻身上马飞速的……跑了= =

    他不过是上京一趟,竟如此艰难,叶宁在心中将赵屠夫和云铮骂了个狗血淋头,终于在约定时间内赶到了码头,坐上了海船。

    京城,我来了!

    方士考试告一段落,玄通大和尚拔得头筹成了宣明帝最近最宠信的人,就连祁渊都要退后三分,这玄通大和尚也算有些水准,这家伙是前朝末年饱学之士,因受困于战乱之苦,只得避入玄门求个清净自在,他出家前还是个不大不小的官,也是饱读之士,这些年修身养性,读读佛经,研究一下经义,胸中学识倒是积累的更多了。

    玄通大和尚对于朝政没什么可指点的,他也知道自己这样很容易被人构陷,所以平日里只要宣明帝问他什么,他都用佛家禅语糊弄过去,问的再多就不肯说了。

    就这样糊弄了一个多月,倒是让六部官员觉得这和尚还算有自知之明,祁渊倒是没有降低警惕心,不过他大部分精力都牵扯在了左清秋之死上,对于这玄通大和尚就看的不是很紧。

    谢长风自告奋勇天天晚上去盯梢,甚至忍痛放弃了晚上的东宫福利,可即便如此也没发现什么问题。

    “也许真的只是求名利的和尚吧。”谢长风安慰祁渊。

    祁昭天天去宣明帝那里报道,跟着学习朝政,倒是和这位大和尚接触颇多,回来后对祁渊道,“父王,那玄通禅师似乎还有点本事呢。”

    祁昭挑眉,“哦?什么本事?”

    祁昭一脸欣喜,“近些日子母亲一直卧病在床,我问玄通禅师,母亲什么时候能好,禅师说旬日可好。”

    ……旬日,又是旬日?

    祁渊微微眯眼,等等啊,前几天谢长风似乎告诉他,叶宁那家伙坐着海船过来了?算算时间似乎还真是十来天后呢。

    玄通吗?实在不行,先将外公的事情放一放,查查这个玄通吧。

    祁渊当晚招来甲一,“查了这么久,还是没消息吗?”

    甲一单膝跪在祁渊面前,低声道,“殿下,我们发现了一点问题。”

    “说。”

    “……殿下还记得当初的太子殿下是怎么死的吗?”

    祁渊猛地睁开眼,“你想说什么?”

    “辰九的老师就是上一代暗卫首领,不过因为太子之死牵累,最后死在暗狱里,辰九这些年一直在断断续续的查当年的事情。”甲一有些无奈,“不过他只有一个人,平时还要完成谢统领的任务,是以查的速度非常慢。”

    祁渊目光灼灼的看着甲一,“那么有什么消息吗?”

    “辰九前些日子查到了咬死先太子那个内侍的刀子匠。”

    刀子匠,就是为内侍行刑的人,也就是说辰九找到了当初干掉那小内侍阳根的人了?

    “辰九说,那个刀子匠的舌头被人砍了,说不出话,那刀子匠如今不敢干老本行,转而去杀猪了。”

    “……”祁渊微妙的道,“赵屠夫的猪肉店真是造福了广大人民群众啊……”

    甲一咳嗽了一下,继续道,“那刀子匠不能开口,却会写一些字。”

    祁渊连忙问道,“问出什么了吗?”

    “刀子匠说,那天他砍小内侍时,同来的还有一个身材健壮的男子,刚开始内侍犹豫着不敢上前,那男子说,‘别忘记你娘。’”

    “……等等,我记得那个内侍是前朝末裔。”祁渊喃喃的道,“皇宫攻破后,那些妃嫔全都自尽而死,除非……”

    “除非她不是妃嫔,而是普通的宫女!”

    祁渊深吸一口气,“那个宫女还活着,有人控制了那个宫女,然后要求那个皇子入宫为内侍,并杀了当朝太子。”

    甲一沉默不言。

    祁渊揉了揉太阳穴,“孤记得给你的命令是去看护左氏,为什么给孤说这个?”

    “……因为派去保护左氏的乙三和辰九在左氏的别庄上碰见了。”

    “你说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唔,布局快完成了……

 


第四卷 血雨腥风

82、第一章 伸手

    事情越来越纠结,祁渊怎么也没想到左氏竟和先太子之死有关系。

    上辈子这件事根本就没发生,祁渊也无从回忆,他只能让甲一继续加紧探查力度,同时暗中叮嘱祁昭要整日跟在宣明帝身边,如有异常速度来报,为此他还专门将皇后朝凤宫附近的密道告诉了祁昭,祁昭知道后摩拳擦掌,想要立刻就去试试,结果被祁渊狠狠的责骂了一顿,这才歇了心思。

    就在祁渊头疼于外家之事,端午节到了。

    恰好今年举行了方士考试,还选取了魁首,宣明帝就下旨在京郊建立皇福寺,让玄通大和尚主持祭祀辟邪赈灾等活动,不过一时半会寺庙也建不成,所以这一次就先在宫中举行。

    玄通大和尚表示,祭祀是一个群体活动,他一个人可无法主持整个祭典,宣明帝本想直接下旨要求今年参加殿试的二十名方士一起来祭祀,玄通大和尚忙不迭的拦住了。

    宁为鸡首不为牛后,这些来参加考试的方士都是求名利的,让这些人来给他玄通大和尚打下手,将来玄通大和尚就不敢出门了,肯定会被同行分分钟套麻袋。

    玄通大和尚表示他不是一个人,背后还有一群和尚,他可以召集师兄师弟师叔师伯一起来给陛下主持祭祀典礼。

    宣明帝挑眉,“哦?那不知大师是在哪里挂单啊?”

    玄通大和尚口诵佛号,“贫僧与去年来京,于昭云寺挂单。”

    昭云寺是京郊北一座寺庙,香火传承有好几百年了,宣明帝这下放心了,“大师是想请昭云寺的禅师们来主持祭典?”

    “正是,昭云寺方丈云清师兄淡泊名利,对修行中人颇多照顾,小僧在其挂单,自要投桃报李,还请陛下赎罪。”

    宣明帝一摆手,“既然如此,那今夏端午祭典就交给昭云寺办理。”

    玄通大和尚露出一个含蓄的笑容。

    端午节不仅仅要举办祭典,还要吃粽子,比赛龙舟,整个皇宫都人心浮动,即使太后的风寒尚未好转,也掩盖不了节庆气氛。

    同时后宫也开始流行佩戴香囊,互相赠粽子,宜贵人别出心裁将果肉塞进了粽子里,宣明帝尝了之后连胜叫好,他年纪大了,胃口开始变淡,倒是喜欢这种爽口的食物。

    东宫也送了不少粽子出去,鉴于谢长风是个标准的肉食动物,他撺掇着祁渊做了一大堆肉粽子,那粽子只要打开皮,就能闻到浓浓的肉味,放在盘子里,一会整间屋子都荡漾着肉味。

    东宫的粽子送来的时候,御书房里众人正在商量吐火罗国的事情,李太监出去巡边已经传回消息,说那吐火罗国的反叛部队已经被韩国公世子云铮给镇压了,不过为了防止再出事情,云铮就带着人开始巡查边疆,李太监发誓说有他守在边疆,绝对不会让云铮带着人冲出国门,一不留神再弄回几块土地来。

    御书房里,宣明帝、太子、祁谌、谢长风、韩国公以及兵部两位侍郎,还有新任的丞相长孙荣争论的面红耳赤,大家都在为吐火罗的事情吵闹不休。

    长孙荣以前是刑部尚书兼翰林院院士,他性格冷静犀利,擅长从细节看出问题,同时又不缺大局观,宣明帝觉得连着好几次都被武将勋贵当猴耍,实在可恶,是以专门将长孙荣提拔上来,不为别的,只要能盯紧全国武将别在乱搞就行!

    说实话,长孙荣真没想到丞相这个大帽子会从天而降,所以刚开始他当的有些战战兢兢,不过当他真的成为了宰相,接触了一些以前秘而不宣的机密后,才明白了宣明帝的苦逼之处。

    太子太能干,武将太能干,衬得宣明帝有些略平庸。

    不过在长孙荣看来,宣明帝还是一位不错的陛下,最起码心胸似海。

    他说这话时正在和好基友扬威伯世子陆晗吃茶,陆晗正是陆珏他爹。

    陆晗闻言呵呵一笑,“心胸似海?都是水吗?”

    长孙荣无语的看着陆晗,“你怎能如此说陛下?”

    “就你我二人,无碍的。”陆晗曼声道,“不过咱们这位陛下也就这点本事了,除了脑袋没进水,其他地方都太水了。”

    长孙荣很不想赞同陆晗小伙伴的评价,不过成为宰相后,看着太子祁渊游刃有余的处理政务,再看看拿着奏折就头疼的宣明帝,长孙荣还是在心中默默为陛下点蜡。

    也许宣明帝唯一要庆幸的就是,太子的确够孝顺,没那么多龌龊心思。

    朝堂上大部分文臣以新任宰相长孙荣都想将吐火罗国分出去,因为这三个郡无法为楚朝提供赋税,还需要每年减免钱粮,并派遣朝廷官员,迁徙中原百姓进行教化,实在浪费粮食浪费精力浪费感情。

    武将们以兵部尚书为首的谢长风都不同意,他们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地方再吐回去?凭什么?

    而且谁说那里没用的?那可是陆上丝绸之路的中间站,通过吐火罗取到向西,就可以进入欧罗巴,再往西还能到什么法兰西呢,将蕴藏如此财富的商路拱手让人,这不是笨蛋吗?

    两方吵的不可开交,宣明帝等他们吵的差不多了,才将祁渊老早就拿出的方案抛出来。

    简而言之,就是谁打下的归谁管理,头三年不交赋税,赚多少都归自己,三年后全部上缴,由朝廷关于治理,武将就可以滚蛋了。

    谢长风眼睛一亮,谁出的馊主意,可以啊!对于他们来说这完全是一票买卖,他们搜刮完财富坑来人,剩下的丢给朝廷不就可以了吗?

    文臣觉得朝廷不出钱粮不出人就能治理,恩,这主意不错,武将觉得自己打下来的地方先赚足本钱,将来朝廷就算不要了他们也回本了,恩,这主意挺好。

    于是御书房里一派赞颂之声,说陛下你出的主意真好。

    祁谌拍马屁尤其肉麻,“不愧是父皇,我等还想不出如此英明神武的主意。”

    宣明帝被大家赞颂的轻飘飘的,结果嘴巴一松,“是吧,渊儿这主意还是不错的。”

    “……”一时大家都冷场了,祁谌的脸色极其精彩。

    正好东宫的肉粽子送来,宣明帝像是卡壳了一样,陡然开腔,“啊,东宫的粽子,来吃粽子吧!”

    五月初五的前一天,宫内开始举办祭祀。

    祭祀当天,宣明帝并未上朝,祭祀地点定在宫内承庆殿,宫内妃嫔都在承庆殿旁的昭庆殿跟着跪拜,承庆殿内,宣明帝在一旁看着那群大和尚念经祈福,他身后以太子为首,紧接着是祁谌和祁岱,再后面就是第三代太子长子祁昭,然后没了。

    宣明帝看着自家龙子龙孙这么少,心下叹息,默默祈福,祈求上苍让他们祁家子孙日益昌盛,永继大统。

    和尚们坐成一个奇怪的图形默默诵经,他们还要诵整整七天,宣明帝看了一会,就打算带着太子等人去旁边的暖阁休息。

    在路过祈福道场旁时,宣明帝漫不经心的瞟了一眼坐在最后面诵经的和尚。

    这和尚身材高大,脑袋亮亮的,像是剥了壳的鸡蛋,白嫩鲜亮……恩?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