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说

[重生]君策——扶风琉璃

时间:2016-10-26 20:51:46  作者:扶风琉璃

    贺连胜当然不放心全部进京,如此一来,家里只剩下些女眷,简直是群龙无首,再说,萧启明显是要兴师问罪,他们去岂不是全部自投罗网?而且萧珞还怀着身孕,哪里能经得住长途奔波?
    贺连胜想了半日,最后决定让他们全部留在家中,自己一人进京。几个儿子都放心不下,纷纷开口要求同往。但贺连胜向来是说一不二的性子,哪里听得进他们半句话,摆摆手让他们闭嘴。
    贺羿已经结束斋戒思过,可心里一直十分愧疚,总想着做些弥补,这次难得的一次态度强硬,恳求道:“爹,让我陪您去吧,就当给我一次将功补过的机会,您身子刚刚好,一个人在路上怎么吃得消?到时皇上看您独自赴京,万一怪罪下来,我们寝食难安,还是让我一同去的好,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贺连胜瞪着他:“我怎么就一个人了?咱们贺家那些亲兵不是人?将功补过以后有的是机会!这次进京吉凶难料,你不要去!”
    贺羿见他虎着脸,话语中却全是关切,顿时红了双眼,虽然没有再继续争执,可一回屋子就开始收拾行囊,铁了心要一同赴京。
    第二日贺连胜一大早出门准备上马时,一抬头见贺羿已经英姿挺拔地骑在马上候着了,当即气得跳脚直骂。贺羿任他骂,就是不为所动,回头让兄弟几人照顾好家里,踢了踢马腹就兀自冲了出去。
    贺连胜拿他没办法,却因为难得见到大儿子执拗硬气一回,心里又有几分欢喜,最后摇摇头只好任他去了,对几个儿子与萧珞分别交代了几句,在亲兵的护卫下整装出发。
    贺连胜离开没几天,一直郁郁寡欢的陈氏恳请去庙里磕头思过。贺王妃见她认错诚恳,便允了她的请求。
    陈氏感激涕零,可心中却十分凄苦,回到屋子后抹抹泪,提笔迅速写了一封书信,之后趁着这难得的一次出门机会,偷偷寻外面的人将信件送到了娘家。
    陈家夫妇俩看到女儿送回来的书信,吓一大跳,想不到才短短一个月,竟出了这么大的变故。
    陈儒林怒极攻心,差点将手中的信件撕碎。
    陈夫人也是一脸怒气:“上回还说接了圣旨打算立羿儿为世子,没想到说变就变!也不知是谁在陷害我们女儿,这贺家竟然坐视不理,让她受那么大的委屈!”
    陈儒林想了想,道:“看来贺家是靠不住了,既然他们不仁,那我们就不义。九皇子不是装傻吗?他们全家都在包庇他、蒙蔽圣听,这可是欺君之罪!”
    陈夫人愣了一下:“你可别胡来!咱们女儿还在贺家呢!那岂不是要受牵连?”
    “无妨,想个法子把茹儿接回来就是。”
    陈夫人想了想觉得在理,问道:“老爷,那你打算怎么办?”
    “哼!还能怎么办?自然是将消息传到皇上的耳朵里。咱们虽然远在西北,可也不是京中无人!”
   
    第23章 扭转局势
   
    皇宫上方乌云笼罩,虽然各大臣纷纷报喜不报忧,可弋阳郡叛乱的事一直如同巨石一般沉甸甸压在萧启的心头,他哪里高兴得起来?在这期间,因为无辜遭受迁怒而被杖毙的内侍宫女一个接着一个被抬出了皇宫,所有人进进出出都大气不敢出,生怕下一个就轮到了自己。
    成皇后喜笑颜开了几天也逐渐笑不出来了,因为萧启已经连着数日不曾宣她侍寝,每次都是宣的李贵妃,以至于李贵妃势头越来越盛,眼看着都快盖过了她。
    成皇后一向聪明,这次也将事情猜了个八九不离十,她生气的并非被李贵妃压了一头,而是气的民间越来越肆无忌惮的流言,“锦朝亡,成氏兴”,虽然她成家极其无辜,可听在天子的耳中,哪有不多想的道理?如今萧启恐怕每回见到她都要默默念起这六个字,虽然不见得会迁怒到她成家头上,可心情不好是必然的。
    成国相父子一直在密谋,想了很多法子都还是没办法阻止这些流言的四处散播,心里对那些造反之徒简直恨不得饮其血、啖其肉,再加上如今李家因为涨了气焰,屡屡在朝中与自己作对,不由更加烦躁。
    如此过了一段时间,弋阳郡终于有捷报传来,淮南王成功平定叛乱,戮尸枭首、振奋军心。至此,乱党全军覆没,一干贼首的头颅在城门上方挂成数串。紧随捷报而来的,还有淮南王奉上的成良血淋淋的脑袋,布帛掀开来时,满朝文武被恶心得几欲作呕。
    萧启忍着恶心挥挥手让人将头颅带下去,过了很长时间才缓过神来。
    皇城上方终于拨云见日,群臣纷纷道贺,萧启一扫连日以来的阴郁,大为开怀:“淮南王功不可没!这才是我大锦的好臣子!赏!必须要重重地赏!”
    李贵妃的父亲李太尉站出来躬了躬身,说了一堆恭维的话,提议道:“如今朝廷的一大隐患终于解决,实在是可喜可贺!陛下最近操劳了,不妨去放松放松,缓缓心绪。”
    “哦?”萧启心情大好,顿时来了兴致,“太尉有什么好提议?”
    “如今大战告捷,正是振奋我军士气之时,陛下不妨在御林苑举办一场狩猎大会,让大锦的好男儿比试比试身手,择良才而赏,陛下正好也可以借此机会散散心。”
    李太尉刚说完,立马就有不少朝臣附议,连一向与他不对盘的成国相都表示赞成。成国相现在的心情也是极好,成良一群乱党终于被破,连带着那些满天飞的流言也不攻自灭,他成家终于又可以高枕无忧了,岂不快哉?
    萧启难得见到朝堂里一片祥和,更加高兴,当即就大手一挥,下了命令。
    到了既定的日子,天气晴好,万里无云,朝中武将带着得力的手下,与御林军中精挑细选的所谓佼佼者全部参与了这次狩猎大会。萧启乘着龙辇到了皇城外面的御林苑,高高兴兴地端坐于华盖下,接受了群臣的山呼跪拜,顿觉豪情万丈。
    如今已过酷暑,正是秋高气爽的时节,计时的香被点燃,一群呼喝声响起,各人骑着马、背着箭,纷纷冲了出去。
    萧启远远见着那些武夫纵马在草丛中若隐若现,一边享受着左右美人的瓜果伺候,一边极为舒服地眯起了双眼,甚至打着拍子哼起曲子来。
    成皇后重新受到宠幸没多久,与李贵妃相持不下,二人一左一右互相较着劲,却又要表现出十足的淡然与雍容,说到底,也不过是为了一个“利”字,并没有多少真正的情分。
    武将都出去狩猎了,剩下的除了保护皇帝安全的,就全是些文臣,表面相安无事地吃着喝着互相热络感情。
    王良功状若不经意地四处瞟了一番,与李太尉目光微微一触,彼此使了个心领神会的眼神,又迅速离开,接着便安下心来,一切只等着后面的好戏开场。
    果然,没多久,远处有一人骑马匆匆赶来,手中并无任何猎物,等到那人策马赶到近前,慌慌张张地滚下马来扑倒在地,颤声道:“启禀陛下,末将在林子里发现了这片龟甲,请陛下过目!”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块乌青的龟甲高举过头顶。
    萧启愣了一下,睁开眼,示意旁边的内侍去接。
    内侍应了一声,连忙走过去将龟甲拿到手中,呈递给他。
    萧启原本不甚在意,可不经意间扫了一眼,顿时大惊失色,一把将龟甲夺过去,翻来覆去看了半晌,双手颤抖起来,只觉得脚底的寒意直冲发顶。
    没多久,又有一人急匆匆地策马赶回来,那人裤腿沾了些污泥,同样没有任何猎物。
    萧启蹙着眉看他:“你又有何事?”
    来人跪地抱拳:“启禀陛下,末将捡到一只龟甲。”
    萧启看了他呈上来的龟甲,眼皮子狠狠一跳,待看清上面的字时,再次血液倒流,一时间怒气翻涌,手指捏了捏,将两片龟甲狠狠摔在他身上,怒骂道:“这是狩猎大会!你们一个个不去打猎物,都捡这些没用的东西回来做什么!不要脑袋了是不是!”
    那人被他吼得一愣,连忙抱拳起身:“是!末将这就去!”
    成皇后看清了那龟甲上的字,面色陡然一变,狠狠压下心中的疑虑,偷觑萧启的神色,试探着掰了一瓣橘子递到他嘴边:“陛下息怒,那些莽夫都练箭练傻了,不必与他们计较。”
    萧启怒意未平,斜了她一眼,狠狠撇开她的手:“你还给朕吃这些上火的东西!简直居心叵测!”
    成皇后神色一顿,收了笑容,与坐在下首的父亲对视一眼,连忙盈盈拜倒在他脚边:“臣妾伺候不周,还望陛下恕罪。”
    萧启呼出一口浊气,闭上眼冲她摆摆手。
    没多久,远处又有一马狂奔而来,萧启正在闭目养神,听到声音烦躁地睁开眼,见那人马上似乎横着一头梅花鹿,脸上的不悦顿时一扫而空,高兴道:“总算还有些能干的!”
    那人下了马,将梅花鹿拖到地上,抱拳道:“启禀陛下,末将射中的这头梅花鹿有些怪异,鹿角上……有字。”
    萧启笑容卡住,脸色逐渐阴沉下来:“什么字?”
    那人踌躇片刻,鼓足了勇气才将这句大逆不道的话说出口:“锦朝亡,成氏兴。”
    “砰——!”萧启猛地摔掉一只瓷碗,瓷碗在成国相脸色发白之际裂成碎片。
    萧启呼吸粗重,嘴唇有些哆嗦,明明心里发虚全身发冷,却仍然义正言辞地怒斥:“混账!成良已经伏罪!还有什么好禀告的?见到就了见到了,何至于如此大惊小怪!”
    李太尉状似疑惑道:“陛下,会不会此成非彼成,这成氏其实另有所指?”
    萧启眸底一沉,朝成国相扫了一眼,神色顿时晦暗不明起来。
    成国相硬着头皮顶着,却又不能出来说一句话为自己辩解,不管说什么,只要开了口,就等于承认了这莫须有的罪名,可不说又无故受到怀疑,心中简直对李太尉恨得咬牙切齿,抬眼朝他投去恶毒的一瞥,又迅速将目光垂下。
    狩猎大会不欢而终,萧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自此又接连数日不曾宠幸成皇后。成国相暗觉不妙,事后暗中调查数次都没能将御林苑中的诡异之事查个清楚明白,至此对李太尉恨意更深,每晚回去都会与人密室谋划以图翻身。
    萧启再次陷入恐慌,同时却又惊闻另一噩耗:淮南王攻占弋阳郡后拥兵不退,突然竖起了“清君侧”的大旗,朝长安方向一路攻打过来。
    淮南王,造反了!
    这回,皇城上方彻彻底底变成了乌云密布,淮南王造反与之前的流民造反可完全不一样,淮南王虽然不用镇守边疆,可多年下来实力也不容小觑,再加上民脂民膏搜刮了不少,底下的兵都养得不错,这一下子突然打起了反旗,令萧启措手不及。
    成国相终于寻到了机会。
    淮南王与李家有些七拐八绕的渊源,算是远方亲戚,虽然来往较少,但他要利用起来简直就是天时地利人和。
    成国相秘密上书,言明李太尉一家与淮南王的关系,说淮南王这造反造得极其突然,恐怕是暗地里早有筹谋,京城少不了有他的内应,不然他没那么大的胆子,而京城中地位较高又与他颇有渊源的就是李太尉了,此人不得不防。
    萧启虽然最近对他成家有些忌惮,可听了也觉得他说的颇有道理,想到王良功在朝中一直较为中立,就将他召进来商议。
    王良功没有立即回答,而是蹙眉沉思良久,最后在萧启等得心烦意乱时才缓缓开口道:“国家大义面前,宁可错杀,不能放过。臣以为,成国相言之有理,只不过要办他,得有拿得出手的证据才好,不能胡乱定罪。”
    萧启点头而笑:“这一点,爱卿不必担心,成国相已经呈递了他搜集来的罪证,虽然不够斩草除根,免去其官职还是足够的。”
    第二日,吏部尚书、兵部侍郎、通议大夫等数位大臣突然联名上了一道折子,列明李太尉一家中饱私囊、草菅人命、残害忠良等十八条罪证,这十八条加起来足以令李家满门抄斩。
    这一道折子对萧启而言简直如神赐天书,着实令他高兴了很久。
    至此,李贵妃被打入冷宫,李太尉锒铛入狱,李家彻底没落。
    消息飞鸽传书送到甘州,贺翎看了密函哈哈大笑:“长珩,你这良将可是个妙人!这一记借刀杀人端的是精妙绝伦,实在精彩!”
   
    第24章 权谋阴谋
   
    贺翎对王良功大加赞赏,萧珞却神色清淡,眸中透着几分黯然,叹口气道:“王良功虽然能干,可这次李太尉一家的败落,却不完全是因为他的谋略,关键还在于我父皇的多疑。父皇如今被淮南王造反弄得焦头烂额,铁了心要对付李家,李家势力再大,面对突然而来的形势也只会措手不及,父皇不会给他们任何辩解或行动的机会。”
    萧珞是早就知道淮南王要造反的,所以才会给王良功相应的提示,若是没有淮南王这件事,即便满朝文武弹劾李太尉,萧启也有可能会犹豫不决,只要他有半丝踌躇,李太尉就能抓紧机会翻身。
    贺翎听了他的话盯着手中的密函看了半晌,神色凝重起来,迅速道:“如今皇上已成了惊弓之鸟,随便谁被扣上造反的帽子,他恐怕都会不分青红皂白地将此人打入大牢。你一定要嘱咐他们多加小心,万万不可与任何一方起口角,以免遭人记恨陷害。还有,太尉、户部尚书二职已经空缺,你打算怎么做?”
    李太尉失势,连带着底下一干受他庇护的大小官员统统受到牵连,该升的升,该降的降,短短数日,朝堂上的格局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唯有李太尉的职位还空缺着。太尉是个尊衔,实则没有多大的实权,但李太尉兼任的户部尚书一职却是个实打实的肥鹌鹑,谁都想咬一口。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