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和王强各自拿起合同仔细看起来,说实话,这份工作跟他们所学专业并不是完全无关,还是沾了那么一点边。许是他们是辰晗书迷之故,合同条款比较宽松,连办公地点都没有限制,只要上班时间随叫随到即可。毕竟他们马上就是大四生,多少还有一些课,若裴靖宁强制规定他们坐班,会导致他们旷课一整年,这就有违他的初衷,估计两人也不会答应。
“裴老板,我没问题。”
“我也没问题。”
张一和王强都年满十八岁,可以行使各种公民应有的权力,合约很快便签署完毕。
回去的时候,两人都还有些不真实感。大四,大家不是在忙着考研,就是在找工作,真正不需要担心这些的人只占极少一部分。
张一跟王强明显不在后者之列,他们虽然没有经历过各种招聘会,但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不成?
每年开春后那几个月,大四学长学姐为了得到一份工作,那可真是跑断腿。就这样,到毕业时,还有人连工作的影子都没见着,只得退而求其次,随便找一份不怎么合心意的工作凑合着,先把饭碗问题给解决了,才能想办法找对口或自己喜欢的工作。
张一跟王强却直接省了这一道程序,刚迈入大四的门槛,一份工作便到手,尽管只是个小公司的职位,专业也不是特别对口,但薪酬可一点不低,当然,不能跟那些国内国外几百强公司比,但在小公司里能有这样的工资已然非常不错。
因着不需要去公司坐班,两人也就没有刻意宣传,只要寝室里没人问起,他们就不说。反正说了也不见得会受人艳羡,怎么说,他们所在大学也是名校,即便出了魔都,名气都不小,这种不到一百人的小公司,对他们的吸引力其实不大,搞不好被人鄙视都有可能。
******
“你把飞在天上的鱼跟剑指苍穹签进辰星了?”张晗觉得很是新鲜,这种粉丝直接为所粉之人做事的例子,他以前可没在网文作者圈里听到过。
“嗯,暂时给他们定的工作还是老样子,负责管理书友群评论区等,就多了一个数据分析的任务。”裴靖宁这也算是物尽其用,两人的专业跟数据分析有所关联。
“这么做会不会造成麻烦?”说起正事,张晗不再玩笑。
“不会,这两人我在网上常有接触,就算他们最后不想干走人,至少不会反过来攻击你,有这就够了。”裴靖宁说得一脸笃定。
“公司的事务都是你在管,你觉着合适就行,我还能不信你?”既然裴靖宁都这么说了,张晗也不在这事上费脑筋。
他来到这个世界才两个多月,辰星公司又往前进了一步,经纪人多了一个不说,连训练生都成规模。他去看过,这一期人数都快有十个,这个数目不小了,都快赶上他们公司艺人总数,显然,裴靖宁是想从头培养起。这么做很费钱,裴靖宁能抠出六万给他发放分红真心不错。
“对了,我让公司旗下有点名气的艺人都推了你的书,《渔夫逍遥行》近期订阅有没有上涨?”
“哦,原来是你那边的缘故,我还以为是网站给了推荐,只是我没收到站短。这几天的确多了好些全订,单日新增一下子涨了不少,不过这个风潮应该不会长久,估计很快就过去。你这个当老板的,帮我谢谢他们。”张晗目前还没公开,只能用辰晗的社交号给出回应,再多便不能了。
“这还用你说?不过也不用刻意谢,他们是公司的艺人,做这点小事不算什么,说不定以后还会沾你的光。”
“好吧,这些你比我在行,照你的意思做就成,我没意见。”张晗挂上电话,嘴角带着浅笑。
这就是公司是自家的好处,换做他是那些艺人,也一样要做自己不乐意的事,这并非裴靖宁独断专行,放在哪个公司都这样,除非你已经站到旁人触及不到的高位,否则受公司辖制便永远免不了。
都说工作不分贵贱,人与人之间没有高低之分,真计较起来,这就是个笑话。地位是天生就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父母较之儿女,老师较之学生,领到较之下属,老板较之员工,谁上谁下,一目了然,要想破除这种关系,只有闹掰才有可能,否则就是无解。
张晗很幸运,他要是单打独斗,受到的掣肘就太多了,就他之前那窘迫样,请不起人为他工作,只能拜托书迷帮忙管理各种跟书相关的事情,光跟这些人沟通,他就得耗费不少精力,再加上别的乱七八糟的事,心力交瘁都有可能。哪像现在,他可以安心写作,兴致来了,就去书友群那边走一遭,写文的坏境别提多舒服。
这一点也只有裴靖宁才能做到,换成其他任何一家公司都不行。
张晗由衷庆幸,一来到这个世界,就碰上这么掏心窝子对他好的人。他不会妄自菲薄,矫情地以为这都是原主的功劳,跟他本人完全无关。
张晗感谢原主给了他一个认识裴靖宁的机会,但要说这里面没他什么事,他可不信。情分总有耗完的哪一天,他跟裴靖宁要是不投契,早晚桥归桥路归路。但不管如何,他对原主充满了感激,尽管他对原主对待感情的做法有些看不上,那也不妨碍他这么想。
《渔夫逍遥行》书友们得知书很快便要出版之后,先是来了一波恭喜,之后,有愿意买的人,便点进预售链接去下单。当然,更多的人还处于观望中,谁让这书连影子都还没有呢?要是封面内页排版材质等不符合个人口味,那买了多糟心?
张晗对这些倒是无所谓,出版对他来说只是锦上添花,有书友订阅书之后,还愿意再付一笔钱买纸质版本,他欢迎,但他不会为此刻意去扇动。花两份钱,买同一样东西,说实话,不是特别喜欢的事物,张晗自己都未必能做到。
《巅峰归来》下了编推榜后,直接上了游戏类封推,刚上去没两天,在新书榜的名次便又往上窜了好几名,直接将一些小神的书都斩落马。
这几人看了简直牙疼,被一个新人作者超越,这真是有点让人不爽。不过这种事隔一段时间,总会上演一回,倒也不是那么难以忍受。有天赋的未必走得远,他们走慢一点,胜在一步一个脚印,底子牢,只要上去了,一般很难再摔下来。而那些一书成名之人,写完一本,至此销声匿迹的人不要太多。
两者各有各的长处,没什么好羡慕的,众人这么安慰自己,可真要让他们选,恐怕谁都会想要写文的天赋。
努力决定未来的成就,但天赋却是限制了天花板的高度,若天赋平平,再努力,也达不到让世人仰望的高度。天赋的定义就是如此,不要看有些人似乎瞧着没天分,就靠勤奋刻苦才有令人羡慕的成就,可真如此吗?其实不然。但凡取得令世人瞩目成就之人,就不可能没有天分。
《巅峰归来》的成绩非常亮眼,在要下封推时,书已经位列游戏新书榜第二,只在游戏类少有的中神箫音漫天新书之下,且差距并不太大。
众神之光作者群。
悠哉的云:老箫,看来你这次是真的悬了,新书榜他是超越不了,之后的榜单就真不好说了。
箫音漫天:……老云,我都被新人追着撵了,你就不安慰一下?小心哪天他跑到你那边,也这么一通搞,乱拳打死老师傅的事可不少见,你这个大神可别阴沟里翻船啊!
悠哉的云:这不是很正常吗?每一个大神的崛起,都要经历这一过程,弑神上位是见效最快,最让人激动人心的事情,要是当大神的连这点胸襟都没有,以后岂不是得累死?
箫音漫天:老云,你认为他有成大神的潜质?
悠哉的云:这我怎么知道?我要是能明确看出一个人的天赋,那我哪还在这待着,早就跑去自己开网站,推人还不是一推一个准?我这不是随手举个例子吗?不过你这么一说,搞得我都有点担心了,按这家伙的行事风格,还真有可能下本书依然跨类别。
第37章
《渔夫逍遥行》是种田文,这样的文想要开发衍生版权,难度比较大,除了出版和有声版读物之外,其他基本等于无。当然,要是张晗运气好,正好有人愿意拿它进行尝试,那他自是乐意之至。
这一点,裴靖宁也心知肚明,是以,重心都放在这两方面上。当然,出版才是大头,有声读物市场要小许多,其他方面则都只是尽人事听天命,希望再小,不试一下就放弃,这显然不是裴靖宁的风格。不过回报低,投入不大倒是真的,否则版权开发第一炮就哑了,会打击人的积极性,对后续事宜不利。
张晗也查过这方面的资料,除了个别种田文卖出过影视版权,其余都是石沉大海,而这极少数卖出去的,也只一部小说拍成了电视,反响平平,其他更是连点水花都没扑起。
这估计就是小说跟影视受众不一致导致的差别,张晗对此倒是没觉得多遗憾,上辈子,他连版权的影子都没看到,也压根就没想过,现在第一本书就能出版,已经超乎他的预料。
几天时间过去,《渔夫逍遥行》预售涨得虽慢,好歹也是以千计数,照这个势头下去,最终图书销售量过万应该不成问题,具体能有多少张晗心里也没底。除了市场不容易把控这个因素之外,最主要还是他对出版情况没有实际概念,网上查的终究只是一组组数据,无法联系到个人身上。
能过一万册底线,这个成绩起码能对裴靖宁有所交代,不至于第一个开发出来的版权项目就无疾而终。
张晗便没再关注这些,反正他看再多,对销量也没影响,宣传之类还是看龙城出版社,无论是他还是辰星公司,都只需配合出版社行事即可。
大力宣传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对出版情况非常看好,显然,《渔夫逍遥行》目前还达不到如此水准。不是《渔夫逍遥行》不行,而是张晗名气太小,没有多少人买账,至少在实体出版上是如此。从目前情况来看,龙城出版社明显不愿意为此冒险。
《巅峰归来》马上就要下游戏类封推,锦尘被叫到会议室。
该策划案项目负责人运营部白经理见人到齐,示意助理将资料发给在场所有人。
一时间,会议室无一人说话,只有沙沙的翻书声。
过了一会,见众人目光都从资料上移开,白经理方才出声:“马上就换榜,诸位有什么看法?”
“这书成绩只在游戏类台柱子之一的箫音漫天新书之下,继续推出成绩的可能性不小,但要冲出游戏类,扩大到绿原,甚至整个网文圈,我看很悬。”
“附议,这书就算在游戏类都是小众,小众中的小众,要推起来可是难上加难。”
“这点谁都知道,你们就别废话了,从封推情况来看,这书潜力不小,要只在游戏类打转,这就有违当初立项的本意,要真到此为止,那这个项目可以叫停了,没必要再继续。连试推都不敢,这也太怂了,怎么也得尝试一下再来全盘否定。”
锦尘作为辰晗跟运营部门之间的纽带,他很少发言,毕竟这不是他的专长,听着众人唇枪舌剑,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他听得津津有味。这种情况他以前可是无缘得见,不好好欣赏一下其他部门同事的“英姿”怎么行?只要不是放弃《巅峰归来》策划,他乐得在一旁看热闹。
可惜,这个如意算盘不好打,很快战火便波及到锦尘身上,白经理直接点名,他也不能再当河蚌,一言不发,转头问道:“白经理,你们打算《巅峰归来》一文什么时候上架?”
“这个要看这书的成绩,预计最晚会在三十万字左右,再往后推,其他网站还行,我们网站就有些不合适,最理想的状况是二十万上下,按《巅峰归来》目前更新的速度,也就是两期推荐之后。”
“这么算,这书最多还能有四次推荐,快的话只有两期,协议上注明,入v前这期会进行大力宣传,并把《巅峰归来》一文八成收益全部用作慈善一事宣扬出去,那之后,事情恐怕就不受我们控制,实际上我们顶多还有三星期时间能正常运营?”
白经理点头示意这个情况没错。
锦尘不是专业人员,他能做的有限,只能提出一个大概方向,其余都得靠运营部门操作,真让他自己上,他自问不够格。
沉思半晌,锦尘开口:“计划已经开始,不可能中途停止,否则就是违约,这会影响我们公司声誉,不过,相比起《巅峰归来》入v之后可能带来的损失,现在刹车还来得及,毕竟目前这事也就在业内引起了一些关注,广大读者还不知道,及时止损并不晚,也就浪费一个封推位而已,真等到了那时,我们就是想停手都不行。”
“说这个做什么?项目组都成立了,怎么可能半途而废?”
“那你们刚才说那些有何意义?既然只能往前,计划就不要这么保守,不要考虑《巅峰归来》能否推出来,只管根据它的现有成绩,制定最合理的策略便是。”
白经理望了锦尘一眼,心想着做事哪那么容易?要是《巅峰归来》成绩越推越好,那他们自然会将利益最大化。可要是成绩进入瓶颈之后,再怎么推都难有起色,还大力推,到时候责任谁来承担?
要知道网站自家旗下推荐位还好,虽然可能少了一部分收益,至少不用往外掏钱,其他那些推广措施,那可是多半都实打实需要金钱开路。没有进账跟往外掏钱,这感受可大不相同,尽管其实真说起来,两者并没有实质性区别,都给公司带来损失,但人就是这么个奇妙的生物,少赚钱跟亏钱在大家眼里完全是两码事。
本来《巅峰归来》这个策划方案只关系到韩总编锦尘主编等人,可要是推广出了问题,那就是他们策划运营部门的责任,到时候双方有得扯皮,锦尘的话听听就好,最终还是要看他们自己。从这方面来说,其实两者存在竞争关系。
不过锦尘有一点说得没错,既然计划不可停止,那确实没必要瞻前顾后,想太多也不是好事,市场瞬息万变,任何一个决策都该果断。
之后,白经理没再主动问锦尘,同项目组其他人开始就此事商讨可行性方案。
28/49 首页 上一页 26 27 28 29 30 3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