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说

嫡长子(重生)——朗朗明日

时间:2016-11-13 23:25:57  作者:朗朗明日

  赵家人虽然不过五代富贵,可眼力劲却还是不错的,特别是赵母早年在进出皇宫什么样的宝贝没见过。
  赵母拿在手里兹兹陈赞:“这是南边国进贡的暖玉,冬暖夏凉,最是养人不过,就是皇子公主也不是人人都有,看了太后是真的喜欢我家的鸣哥儿,来鸣哥儿,好好戴着,你是身子骨不好,这玉你戴着最合适不过。”说完又把玉佩给赵天鸣戴好。
  赵父比较关心的是赵天鸣有没有碰到皇帝,不得不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赵父和赵良谊虽然是同父异母的兄妹,但脑电波还是在一个阵营的,他还是担心自己的儿子被皇上迁怒。
  赵天鸣这么个原因,不过也老老实实的把见了皇帝的所作所为都说了,毕竟他还不太能理解古人的处事方式,把自己知道的都说了,给自家长辈分析分析才是正理,为此他就把每个人的话都学了一遍。
  赵父听了莫离公主说那样的话时,心里恨赵良谊不省事,要不是长公主的话,说不定自己孩子就要被排挤了,真是上辈子欠了她的,不过也不能这样子让她无所忌惮,看了要好好的父亲谈谈了。
  赵父抬头看向赵老侯爷,正好和赵老侯爷对这个正着,赵老侯爷也许也觉得自己的女儿不像话,有些对不住儿子和孙子,刚好老脸挂不住,被儿子看了个正着,心里更气了,只不过面上却毫无异色的转了过去。
  赵母就直接多了,说道:“这个莫离公主不过比鸣儿大两岁,那曾想这么有心思,这要不是我母亲转的快,还不知道会被传成什么样,怎么我家的鸣儿被皇上不喜,不讨皇子喜欢于她们母女两个有什么好出,这平时为难为难我们大房也就算了,看在他是世子的妹妹份上,我这个做大嫂的也就不和她计较了,可鸣儿也没得罪她们,真是的不要忘了赵府怎么说还是她莫离公主的外家。”
  赵老侯爷知道赵母是在逼自己说话,他也知道这些年大房委屈了,现在自己这个庶女还不知轻重的招惹自己的大孙子,母为子强,现在连着自己也没了脸面。
  赵老侯爷只好大哈哈的说道:“我大孙儿就是讨人喜欢,连皇帝都喜欢鸣儿,那`个百兽院里可是有来自各地的珍禽异兽,鸣儿能得皇上恩典,这次进宫也算圆满.”
  赵母还想说些什么,被赵父一个眼神扫过,不甘心的沉默了,不过心里却觉得,自己公公明里对大房好,其实暗地里偏心自己的小姑子和小叔子.不然就算是个妃嫔怎么敢对自己娘家如此有恃无恐,不就吃准了公公不会拿她怎么样,哼,谁的孩子谁心疼,赵良谊敢算计自己的心尖子,那么以后赵府的扶持她是别想了,不要以为她不知道,公公为了以前的事愧疚,给了赵良谊不少的好处,否则一个小小的婕妤怎能在宫中混的如此的如鱼得水,真把自己当傻子不成,那是自己不愿意和夫家对上不做声罢了。不过,看样子自己一再退让,有些人就得寸进尺,这次自己给公公面子不说了,她倒要看看公公怎么处置他的好女儿。
  赵天鸣来到这个世界已经不少日子了,他知道古代是个宗族为上的观念,对自己这个奇葩姑姑很无语,不过也知道赵老侯爷对自己这个姑姑是放任的,对赵母对自己的维护心里感动,再高贵的母亲也是会在自己孩子受到伤害时变身河东狮吼的。
  赵天鸣和赵老侯爷他们一起用了膳,被赵母硬生生的灌了两碗不知道什么材料做的大补汤,在赵母装第三碗的空隙,赵天鸣和赵父他们打了招呼,提起退席,回来识墨斋。
  一进门就看见程子昭已经在他的书房等着了,见赵天鸣回来起身相迎,嘴里关心道:“天鸣,今天进宫怎么样,看你的样子好像很疲劳,怎么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说完眉毛都有夹起来了。
  赵天鸣一天奔波,是有些疲惫,看着好友关心的神色,他强打起精神,安抚道:“没有发生什么事,太后可是我曾外祖母,对我很好,就连皇上看上去也很平易近人,一点架子也没有,不要担心,对了你在这儿一直等我,可曾用饭。”
  程子昭闻言眉毛散开了,嘴角翘翘,尽量装作不在意的说:“我还不饿,就没去吃饭,如果你也没用膳,我们就一起用些饭吧。”
  赵天鸣知道程子昭是为了这件等到现在,也没说自己已经在赵父那儿吃了,就让人再摆了饭食,一道和程子昭吃饭。
  而宫中御书房
  皇上因为看到赵天鸣勾起了自己的心思,他的四皇子早夭,不能陪伴自己左右,而赵天鸣这个和四皇子同龄的孩子又和自己长的那么像,这是不是说是上天看自己太过思念四皇子给自己的补偿呢。
  景孝帝在慈安宫见了赵天鸣还不觉的怎么样,只是感觉和这个孩子投缘,心里对他稍微有些好感,加上长公主时自己的嫡亲姐姐,只要不过分,基本上,皇上都能满足她的要求,毕竟长公主为皇帝也牺牲了很多。
  不过,景孝帝回到御书房越想越觉得赵天鸣像自己,也越发的思念自己的四皇子,他这些年一直不怎么亲近其他的孩子就是时常的梦到他的四皇子在梦中问他:“父皇,我想你,可是她们为什么不许你喜欢我,为什么要害死我,我好冷,没人陪我玩,父皇!”
  景孝帝知道他的四皇子是死在宫中妃嫔手上的,虽然到现在还没有具体的线索证明是谁做的,可是幕后真凶肯定在宫中,那些有子的妃嫔嫌疑最大,就算她们没有亲自动手,他相信也都推波助澜了。
  所以每每看到其他的皇子他想亲近,却觉得对不起死去的四皇子,这些皇子的母亲说不定就是害死四皇子的凶手,于是他就每个皇子都淡淡的,也还好,她们的母妃位置都不低,有生母打点,就算不受他的宠爱,过的也算还好,至少都平平安安的活了下来。这也是他不亲近皇子的原因,当年,就是他太得意忘形自认为能护皇儿安全,结果到最后连凶手都没什么头绪。
  可是今天看到赵天鸣的时候,景孝帝心里就觉得如果自己的四皇儿现在还活着,也差不多这么大了,那是不是也想赵天鸣那样机灵可爱,他喜欢孩子,自己的孩子却不能宠,因为那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自己的宠爱会害了他们,如果不是自己的孩子应该就不会有这层顾虑了吧,实在太久了,除了他自己有谁还记得四皇子。
  景孝帝迫切的希望能有人和自己一样记得四皇子,至少不是让他的皇儿孤零零的无人怀念,无人记得,即使是有个替身也是好的。同时,这么些年了,当年的事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不知道,有个让人来刺激刺激,也许会有新收获。
  于是,他决定把赵天鸣当做四皇子的替身,好好的布一场局。
  另一边,赵府的牡丹院中,赵周氏念完了一卷经书,由身边的胡嬷嬷扶起身来,慢慢的坐到卧榻上,赵周氏转动自己手上的佛珠,脸上无悲无喜,开口道:“前院那么热闹,是不是赵天鸣回来了,看来进宫也没什么大事发生,不知道赵良谊那个丫头有没有成功,你确定把赵天鸣进宫的休息给传到了赵良谊的手中。”
  胡嬷嬷赶紧的回道:“老奴确定,前些日子十五探亲的时候老奴把信告诉了我闺女,她在良婕妤那儿当差,错不了的。”
  赵周氏:“看来,我们家这个大孙子还是有福的,怎么连赵良谊都没能让他吃了亏去,你说,他平时表现的兄友弟恭,温和有礼,是不是装的,我怎么心里觉的不踏实呢。”
  胡嬷嬷知道赵周氏的心思说道:“小公子装不装,老奴不知道,不过,要说真正的谦谦君子还是得数我们二爷,不说其他,就是现在已经给您添了一个大胖嫡孙,他们大房可是好些年才得了个独苗苗,现在也不过是兄弟两个,嫡孙的那个是个病秧子,另一个更别提,一个庶子,咱们府上看来看去还是二爷最好,学问好,子嗣也尊贵健康,更别提二奶奶还是礼部尚书家的嫡女,最是清贵懂礼的人家,外面谁不赞一声您好福气啊。”
  赵周氏被奉承的高兴,不过也知道轻重:“大胆,世子一房也是你能嘀咕的,要是被人听了还以为我有夺爵的心思呢。”
  胡嬷嬷赶紧自打嘴巴说道:“让你嘴坏,让你嘴坏。”不过打在脸上像是老痒痒似得。
  胡嬷嬷看赵周氏并没有追究知道赵周氏就是说说,接着胡嬷嬷说道:“老奴知道夫人心善,不过,老奴为夫人委屈啊,谁不知道您待世子视如己出,对小公子更是慈爱有加,结果文郡主仗着她是郡主经常不尊重您,现在更是陷害您,让您吃斋念佛,不是老奴说,这是您性子好,否则就凭二爷,您也不用这么受委屈。”
  赵周氏闻言脸色悲伤,一脸的梨花带雨:“我何尝不知呢,可惜后娘难为,我受些委屈倒是不要紧,就是怕侯爷和外面那些不知就里的人误解于我,那不知是我没了面子,还连累了你们啊。”
  胡嬷嬷知道赵周氏在点她,在侯爷和府外为她辩白,也告诉她作为赵周氏的奴才,主子不好,那奴才就更不用说了,她知道自己要是不按赵周氏说的做恐怕得不了好了。
  于是她咬咬牙说道:“老奴深受夫人恩德,真看不得夫人受苦,夫人如有何事吩咐,老奴一定肝脑涂地,万死不辞。”
  赵周氏满意了,她靠近胡嬷嬷对她细细耳语。
=====================
  作者有话要说:  


☆、谣言

  赵天鸣自从上次去了宫里就一直老老实实的在家读书写字,正好有个师弟可以供他调戏,赵天鸣好歹是熬过九年义务大学加幼儿园一起怎么着也是有着十六年的读书生涯,除了一开始接触古文赵天鸣有些不习惯,现在他在师弟的鞭策,师傅的监督下,写上两三句歪诗也还是可以的.
  为此赵天鸣还洋洋得意的在赵家大小主子那儿显摆了下,赵老侯爷爱孙心切,还没听出个什么味道就连连夸好,还送了一套上好的瓷器给了王先生,王先生知道后看着那瓷器神色莫名,不知道的人好像觉得那个样子有些悲愤莫名.
  至于赵母听完了这首宝贝儿子那赞美她的词早就美的不知道东南西北,给识墨斋上下一日送三餐外加点心无数,热情的连程子昭都有些招架不住,私下里决心不再让赵天鸣他的好师兄作诗了,否则,不到一年他就要变成赵府大管家那样走一步喘三步的体型了,这么一想,程子昭恶寒了。
  赵天鸣被这么两个人一哄,更觉得自己才华出众,妙笔生花,更是恬不知耻的要去赵父那儿晃悠,抓着机会来一次诗兴大发,不想,赵父原先在文学上很有造诣,知道自己儿子来和自己切磋文学,知道自己孩子心高气傲,于是拿出十二分的心思,作了诗,赵天鸣拜读了一下,突然觉得自己受骗了,没想到府中公认的不通文墨的赵父做作的诗比他做的诗都要高出几倍,那么这些天自己的那些诗都是他们看在自己的面子上给的好评。
  赵天鸣以前在读史记的时候就奇怪为什么会有皇帝说出“何不食肉糜”这么无脑的话,结果他自己就在做这样事,他一直都以现代人沾沾自喜,虽然没有小瞧古人的智慧,但是心里也是觉得自己只要努力就能脱颖而出,现在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自己一叶障目了,从此赵天鸣安安静静,勤勤恳恳的读书,一直到他的确实才华横溢也不敢再随意显摆,多年后阴差阳错的在士林中有了虚怀若谷的美名。
  赵天鸣其实误会了,他一直只知道赵父是名武将,在加上赵老侯爷整天的在赵天鸣面前说不要学赵父,整个一武夫,于是赵天鸣潜意识的认为赵父不通文墨,可惜赵天鸣不知道的是在赵父未习武的时候他可是被王大家看好的徒弟,若是赵父没有真才实学,就是再和赵家亲和那也是不会受他为徒,并在赵父习了武之后也没有逐出师门,那就说明王大家对赵父的看重,因此赵父费力十二分力的诗那也是一般读书人望尘莫及的。
  赵天鸣的没精打采,程子昭和王先生也是知道的,他们一个是怕了赵天鸣整天的拉着他去显摆有辱读书人斯文,再说赵母的热情也让程子昭受不住,他可不想真变的大肚翩翩,肥头大耳的,就闭口不言,专心致志的逼着赵天鸣埋头苦读。
  另一个也觉的赵天鸣少年得志怕他被捧的飘飘然了,于是也没告诉赵天鸣其实他爹的佳作小时候经常被当做范文来给下面的师弟看的,于是,赵天鸣到多年后才知道其实他爹是位才子来着。
  赵天鸣现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家中的众人被赵老侯爷吩咐不许打扰,每每有下人路过的识墨斋的时候都蹑手蹑脚,就怕把赵天鸣给吵到了,给赵老侯爷知道了被罚。
  这天,长公主身边的吕嬷嬷从公主府赶来赵府,她到了赵母的萃竺院,因为是长公主身边的嬷嬷,所以很快就把她带到了赵母的身边。
  赵母很是奇怪,毕竟长公主不是那种喜欢管别人家闲事的人,就连赵母是她的女儿也不例外,这次秦嬷嬷到来,赵母知道应该是有事发生了。
  赵母也没摆架子,很快就出来见了秦嬷嬷,问道:“嬷嬷来我赵府,是否是母亲有事情吩咐。”
  秦嬷嬷赶忙回道:“郡主料事如神,长公主她确实是有件事要和您说一下,也好让您有个准备。”
  赵母闻声道:“这倒奇了,母亲很能有什么事要让我有个准备,我倒要好好听听,嬷嬷快说吧,不要再吊我胃口了。”
  秦嬷嬷说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长公主去延安伯府上做客时听闻,建安侯府,郡主的现任婆婆周夫人的忠仆回了延安伯府哭诉,说长公主苛待庶女结果庶女怀恨在心,谋害郡主及小公子,事发后,长公主和郡主你们仗势欺人,陷害栽赃给了周夫人的侄女,更甚者,郡主您用了苦肉计,使得老侯爷震怒软禁了周夫人,建安侯府现在被您一手遮天。”
  赵周氏和延安伯府的夫人是姐妹,长公主也没料到一个伯府竟然敢当众算计她,周氏那个忠仆在宴会上斥责长公主仗势欺人,教女无方,为赵周氏鸣完怨后,一头撞到了墙上,如此一来长公主再发作她,那就落人口舌了,因此才恼怒非常。
  赵母听闻心里有种不出意料之外的想法,毕竟和赵周氏斗了这么长时间她就不相信赵周氏能甘心被自己的公公软禁起来,可没想到她这么大胆,来了一道釜底抽薪。
  文蔷确实是害了赵母她自己,可是赵周氏和赵知琴也不是无辜的,而且只能说文蔷推了把手,真正的还是赵周氏执行的,现在倒好,赵周氏偷换概念,把这次的事情直接说成自己母亲长公主苛待庶女,庶女报复自己这个嫡女,虽然有些牵强,可也不是说不过去,当然前些日子文府的事大家也知道,现在那层遮羞布一扯,确实听上去挺像那么回事的。
  赵周氏自然成了赵老侯爷为了平息长公主对赵府怒火的替罪羊,毕竟文郡主确实是在赵府出的事,于是乎,赵周氏这个无辜的人到了霉,谁让赵周氏是后妈,还是众人皆知的不讨赵世子夫妇喜欢的后妈。
  玩了这么一手,不得不说赵周氏是厉害的,现在大家只要联想赵府前后和文府前后发生的事还是能看出些端倪的,且长公主得势也有好多人眼红看不敢甚至于是敌对立场,这些人不把水搅浑了怎么会甘心。
  这下倒好,赵周氏把两府的阴私都曝光在人们面前,又做出一副坦坦荡荡的样子,许多人嘴上不说心里开始同情赵周氏被个有权势的媳妇压住,现在更是被陷害了,人都是同情弱者的,赵周氏本就是弱质女流,平时都表现的一副白莲花模样,是贵妇圈中有名的慈善人,和她交好的夫人很多,虽然碍于长公主权势的并没有明说什么,可以都认定了赵周氏是受了委屈。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