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说

爹和娘的关系(重生 包子)——北倚沉香

时间:2016-11-19 21:26:02  作者:北倚沉香

  可怜被小主人迁怒的旺财也没吃到牛肉干,孤零零的在另一个池子里练习狗刨。
  一家人在温泉山庄住了整整一周,承泰都一改端正的态度,跟着旺财漫山遍野的撒欢,这才是小孩子应该过的日子嘛,就一个字,玩。
  一家子在山庄玩得乐不思蜀,直到皇上传来口谕,询问太子病情,能否回去上朝,若是刘太医不行就让不死神医为太子诊治。
  来传口谕的是皇上身边的连副总管,先皇后对他有恩,于是他就一心跟着太子混,皇上身边的动向很多都是他传来的。
  太子一听就知道这里面有事,还没等发问,连总管就说出了另一人要他带来的口信。
  太子舅舅定边候蒋君昊说大摩国最近确实蠢蠢欲动,边境有小规模的抢劫事件发生,它还抓住了不少探子,据这些探子讲,他们只是被要求混进京城,具体任务到时候会有人跟他们联系,因此侯爷断定京中定藏有奸细,但他无召不得回京,让太子万事小心。
  然后连总管又说了一件事,太后今日昏睡不醒,太医说恐为中风,不死神医正在宫中育药,为太后诊治。太后突然倒下,皇上有点着慌,让人封锁了消息,还让奴才尽快带您回京。
  接到了圣谕,司鸿晗只好收拾回京。
  轻松的日子总是短暂的,他们又要回到京城的漩涡中了。
  次日天还没亮,司鸿晗就收拾齐整去上朝了,水隐也早早醒来看着婢女给太子穿戴冠服,因为吃醋所以亲自上阵这种事是没有的,一是这些婢女训练有素没有外心甚至害怕太子,二是这身复杂的衣服水隐他真心不会穿,自己的衣服还简单些,而太子衮服、各种配饰,叮叮当当一大堆,他完全搞不清楚。
  司鸿晗离开之后,水隐本想再睡个回笼觉,可翻来覆去睡不着,索性起来去看看承泰。
  太子府就三个主子,都住在圭壁院里,小晗和小隐住主屋,承泰住东跨院。这倒方便了水隐找承泰,走几步就到了。
  推门一看,承泰果然还在睡觉,旺财伸了个懒腰、抖了抖毛、小跑过来蹭他。
  水隐看着承泰红扑扑的小脸,打了个呵欠,打算跟承泰一起再睡一会儿。
  水隐本来体温就偏低,一钻进被窝,承泰就皱了皱鼻子,扭搭了一会又陷进床铺里继续睡了,这一套动作可把水隐爱得不行,亲了小不点一口,也乖乖躺下睡了。
  司鸿晗病(成)假(亲)之后的第一次上朝,气氛祥和无比,没有弹劾,没有疫情,没有边关不稳,也没有老二找茬,和平的诡异。
  下朝之后,皇上照旧把司鸿晗留下了。
  皇上首先关心了一下自己儿子的身体,然后说:“晗儿,跟父皇去看看你皇祖母。”
  太子拱手道:“是”今日父皇气色明显不好。
  养宁宫里寂静无声,看着床上气息微弱、昏迷不醒的太后,司鸿晗疾走上前跪在床边,喊了两声皇祖母,转过头来神情焦急的问:“父皇,皇祖母这是怎么了?皇祖母身体不是一直很健朗吗?”                       
作者有话要说:  预警!预警!因蠢作者智商偏低,以后的宫廷战中,如有逻辑错误,纯属巧合.Orz

  ☆、第29章   动荡

  皇上以前就没见过自己亲娘这么虚弱的一面,太后这一病倒,他才突然发现自己的母亲已经老了,陪不了他多久了。虽然朝政已经不需要母后教导,但有母后在身后,皇上才有底气。若是母后倒了,皇上简直无法想象自己独立的日子,一直呆在母亲翅膀下、从未长大的皇上突然开始恐慌了。
  被太子这么一问,皇上又忍不住红了眼眶,“五日前母后突然昏迷,太医说母后乃中风之兆,连神医也这么说,如今只能让神医尽力医治了。”
  司鸿晗貌似惊喜的问:“神医,可是那位治好了皇祖母多年头痛的神医?连他也没把握吗?”
  此时隔间里走出一人,行礼道:“参见陛下,参加殿下。咳咳咳,在下能治好太后的中风,只是所用药材正在培育,时间较长。”
  司鸿晗看着一袭青衣、弱不禁风、比谁都像病人的神医,感慨果真如传闻那般羸弱,“那就有劳神医了。”
  神医一急又开始咳嗽,“不敢不敢,救死扶伤乃医者本分,咳咳咳。”
  看神医要为太后把脉了,皇上与太子就走到了外间。
  司鸿晗叹了口气,说:“希望皇祖母的身子早日康复。……父皇,这么大的事,儿臣怎么一点也不知道。”
  “是朕命人不得外传的。”
  宫里这么多人,太后病重的消息也不是说封就能封的,总有传出去的渠道,遮遮掩掩的反倒让人怀疑其中有别的事,怪不得今日早朝群臣如此安静,算了,父皇随意吧,封不封都无所谓。
  看望完太后,皇上跟太子照旧到御书房议事、批改奏折。
  这对父子相处场景基本如下:
  “晗儿,春试准备的如何了?”
  “今年春试依旧由蒋、沈、韩、杨四位大学士主持,题目也已经拟了四份,就等春试之前由您定夺了。另外……”真正定题目的时候还是咱俩一起。
  “晗儿,壶州知府多大了,怎么就上折子告老了?”
  “壶州知府今年78岁,是该告老了。茶县县令连续六年政绩考核都是优,儿臣认为他可以升任壶州知府,至于茶县县令的人选,您看今年殿试之后再做定夺如何?”
  谁说冷言冷语等于不会说话的,我们太子就说的很好嘛,应该说这么多年司鸿晗早就摸出一套与天真的父皇相处的办法,既没有触碰帝王权威让父皇心生戒备,也很好的管理着朝政。
  ————————
  一晃二个月过去了,太后病情貌似好转了些,皇上却越来越墙头草,太子府还屡遭江湖人‘拜访’,而且二皇子越来越针对太子,朝廷各路人马暗流涌动,而民间则传说雾隐山中有一仙人误落凡间。
  司鸿晗曾带着隐身的水隐进宫看望太后,可水隐表示自己无能为力,太后若真是中风,那自己就治不了,太后若是中毒,可魔咒也无法解毒。
  不过水隐说,那个神医身上满是污浊、血腥之气,绝非传言中那般宅心仁厚、舍己为人,只能说他外表柔弱、善于伪装,恐怕太后之事跟他脱不了干系。
  司鸿晗相信水隐的直觉,于是他让连总管安排几人去养宁宫盯梢,至今没发现什么异常。甚至太后从昏迷不醒到了能动眼睛,倒真像是神医医术高明。
  太子府这两个月也很不太平,什么莲桥教、东山派等等江湖门派,不是在街上‘偶遇’太子,就是打算夜探太子府,甚至还有人打算易容进入,当然统统都被抓了起来。
  一开始没人说原因,能被派出来执行机密任务的自然是各门派的顶梁柱,司鸿晗没打算跟江湖结仇,自然没有严刑逼供,只是将他们困在地牢而已,后来人越抓越多,终于有人撑不住说了出来,有一个突破口后面就陆陆续续有人交代了。
  有人说太子府有一味神药,能起死回生,据说太子四年前就是因它才得以活命;
  有人说大禀朝的开国皇帝劫掠了无数财宝,藏宝图被太子偷出宫了;
  还有人说皇宫里藏有一本绝世武功,但已经被太子偷出宫外。
  总之是宫里藏宝、太子藏宝,各种版本,应有尽有,据说来源十分可靠,每个人都神神秘秘的说得跟真的一样。
  简直荒谬!只要这些人互信通个气儿,就知道这消息必定是假的,没想到江湖人竟都这么蠢!
  没办法,江湖上这个消息是暗中流传的,知道的人都捂得死死的,根本不愿意告诉别人,更别提坐到一起讨论真假了。
  司鸿晗震怒,让人将口供挨个在他们面前念一遍,再拿朝廷律法恐吓一番,他们一个个从不可置信到面如土色,只有一人死不相信,非说自己叔叔二十年前就在皇宫找到了珍宝。
  司鸿晗让人将他带过来,仔细询问。
  他叫金无影,就是那个‘无影侠盗’,他叔叔叫金骏北,二十年前金骏北抱着寻到天下最值钱宝物的梦想,去闯荡江湖了,后来他从京城送信回来,说他在宫里找到了最值钱的珍宝,过段时间就带回来给他们看,结果却再也没了音讯。
  这次又听到宫中藏宝的消息,他就跑来京城了,他认为自己叔叔当年确实找到了珍宝,只是后来被害了,他来找找叔叔有没有留下什么线索。
  突然卫劲跑进来禀报:“殿下,内卫司长孙蒙带着数十名内卫来了。”
  司鸿晗让人将金无影另行关押,然后起身去前院。
  司鸿晗站定问:“孙司长前来何事?”
  孙蒙略带得意的回道:“参加殿下。陛下听闻太子最近无故招揽了许多江湖人士,因此特地让下官请您入宫问个清楚。”
  司鸿晗冷冷的‘嗯’了一声,说道:“那就跟孤过来。”
  孙蒙皱眉,犹豫的跟上。
  司鸿晗将他们带到地牢,指着里面那堆满身脏污、乱七八糟的江湖人道:“这些就是近日擅闯太子府的人,孤刚拿到口供,正好进宫让父皇安心。”
  孙蒙完全没料到这种情况,太子他哪来的高手能生擒这些江湖人?还拿到了口供?本以为有江湖人出入太子府是有目共睹的,而找不到人的话,太子定然百口莫辩,谁成想太子竟这么厉害。
  孙蒙脑子里不停转着念头,但还是只能跟着太子进宫,越慌却越想不出办法。
  二皇子果然正在御前等着好戏开场,结果太子将口供呈上,解释了这场荒谬之事以后,在场的人面色均变。只是司鸿良是狰狞、皇上是尴尬、孙蒙是着急。
  司鸿晗很淡定,类似的事出了不止一次了。父皇耳根子软,经常被司鸿良挑唆,找自己麻烦,但最后又证明自己无错,父皇又拉下脸来道歉。
  司鸿晗厌了,索性将司鸿良一脉犯下的罪行整理好呈给父皇,父皇果然恼怒,跟司鸿晗商量之后,于是大批人被革职查办,二皇子被命令回府反省。                       
作者有话要说:  好多毛线球缠啊缠啊得捋不顺

  ☆、第30章   换帅

  皇上这两个月过的是真纠结,没有母后当靠山,自己也不想立起来,倒是更加依靠太子了,本来这种日子也很舒心,他有自知之明,太子从小被母后教导,自然是比自己强,何况自己志不在此,说白了就是只想享受皇帝的待遇,却不想担起皇帝的责任。
  可是总有人在自己耳边说太子多么厉害多么好;朝中大小事情只要有太子在,就没什么事搞不定;朝臣们有折子都恨不得直接交给太子,以他马首是瞻;真希望太子早日登基之类的。这不是在咒自己早死吗!听到这种话,心态再怎么好也是不舒服的。
  所以二皇子找茬的时候皇上多是默认的,结果老二果然是个没脑子的,一次又一次被太子打压,害得自己也跟着尴尬。老大终于忍不住要收拾老二了,自己也顺势下个台阶,让老二回府反省,打算等他冠礼再放出来,也没几个月了。
  司鸿晗知道最近有人在父皇耳边搬弄是非,没制止的原因就是打算顺藤摸瓜,看看能牵出多少人来。这些人的罪证让暗队收集齐了,再把他们一锅端,这场大规模清洗下来,想必老二的人也所剩无几了。
  司鸿晗现在已经能够确定,老二只是幕后之人放出来的挡箭牌,或者说原本的一副好牌却被老二打烂了,许多杀招都被老二这个笨蛋给废了,倒是要谢谢他了,就是不知道暗处那人后不后悔推出来了这么一个不听‘幕僚’劝告的蠢货。
  会是谁?老三司鸿博?宫里那个神医就是他请来的,虽然他一直跟在老二身后,但却没有完全附庸过去,这不,这会落马的就没有他的人;而且他很会讨好父皇,贤妃也比较受宠,6岁的五公主也颇受父皇宠爱,算是最可疑的了。
  四弟司鸿钧?应该不是,他从小身体就不好,每每换季都要病上一场,良妃也是天天呆在佛堂为四弟祈福,两人身后都没有什么势力。
  五弟司鸿煊?不可能,真心假意孤还是看得出的,用人不疑嘛,淑妃也不是那种望子成龙的人。
  六弟司鸿彦?应该也不是,六弟算是随了父皇的性子,最喜欢些风花雪月、豪华奢靡的玩意,今年刚出宫建府,据说天天在街面上窜,幸好德妃家底殷实,养得起纨绔似的六弟。
  七弟司鸿昆?应该不是,他才11岁,打小就不受宠,宫中之人都知道,贵妃重视二皇子,无视七皇子,却把二皇子养得粗鲁不堪,七皇子胆小索瑟,因此七皇子根本没有任何势力。
  八弟司鸿楠?肯定不是,他今年才5岁,杨妃家世最差,也没有势力。
  果然老三最可疑,需要暗地里再打探打探。
  ————————
  司鸿晗回府之后,那些江湖人已经焕然一新了,好好招待了一番之后,确定他们回去不会再来找事,就将他们放了,而且还给刀剑楼传了消息,让其贴出告示,说明其中利害关系,若是再有人擅闯太子府,绝不轻饶。
  话说数月前刀剑楼陈副楼主得到消息之后,就将那些被易容的人交给了太子,言明愿助太子一臂之力,望太子网开一面。司鸿晗正好想跟江湖势力接触,就应下了,最终上了折子,将刀剑楼摘了出来,直接把账算到了钱品身上。
  顺便引得大家重视起大摩国的动向了。
  于是边境的消息陆陆续续的传回京,我国斥候打探到大摩国现任皇帝野心勃勃,偶尔组织小队人马骚扰边境居民,抢完就跑,抓都抓不住。
  定边候已经拉开阵势,时刻警惕着大摩国。可京中的官员却不以为意,还当大摩国是百年前被打得屁滚尿流的弱小国家呢,这么多年过去了,小狼也已经长成大狼了,可朝中官员虽不至于醉生梦死,但终是少了些危机意思。
  甚至还有人弹劾定边候结党营私、拥兵自重等等,自然都被太子拦下了,可到底比不上贵妃的枕头风,尤其在太后缠绵病榻、后宫贵妃最大之时,皇上决定派一员大将去接替定边候。
  听到这个消息,五皇子司鸿煊主动请缨,谁劝都劝不住,又有二皇子的人积极支持,皇上摇摆了一会就同意了。虽然皇上不认为真的会打起来,但还是将司鸿煊放到了副将的位子上,也是为了保护他。
  五皇子请缨之前并未与太子通气,下朝后司鸿煊自动去往太子府解释。
  司鸿晗狠盯了司鸿煊一会,问道:“五弟,你真想去边关?”
  司鸿煊点头,“大哥,我要去。弟弟想出去历练一下,而且弟弟在京城完全帮不上大哥,我若去了边关,一定尽力为大哥守好国门,不让大哥费心。”
  司鸿晗心中暗叹,“边关也不知是个什么情形…今日司鸿良的人极力举荐你去边关,很是蹊跷,你一定要多加小心。”说着拿出一个小巧的玉碗,“滴几滴血在这里,孤亲自上雾隐山为你求护身符。”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