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明浩听了笑了笑没吭声。
姜明涣总是一派温雅,说话做事总是不温不火的,这些年来更有菩萨味了,他这人好面子会说话,但总有人不要脸比他更会说话。
姜明沛就是这样的人,他舍得下脸,据说有次皇帝抑郁难以下咽,他就亲手做了饭菜给皇帝,钱贵妃自从没了儿子总是闷闷不乐,他有机会就撒娇卖萌,却从来不会提及亡太子一语。
姜明涣算得上八面玲珑了,姜明沛更是长袖善舞,就连皇帝对他也是赞不绝口,风头盛的很。
这位封号为瑜的皇家子弟并不是□□一脉,而是□□的庶弟,祖上也曾为王,只不过这么些年下来当年的瑜王现在也成了瑜伯,早已落魄的不行了。
张绣对这些姜姓子弟自然知道,却也没了解到这般详细的地步。
现在想想,这些打了不过十八小了十五的孩子太了不得了,至少他做不到他们这种程度。
俩人又走了会儿姜明浩才又道:“这几天你就在家别出门了,有什么需要的只管让下人去做。至于明涣的约,改期再约不迟,他也同意了的。”
张绣又愣了一下:“怎么了?”
姜明浩摇摇头没继续说,张绣也没追着问,若是能说姜明浩肯定不会瞒他,既然他不说,那就是不能说,而不能说的,一是谋反,二是宫闱秘闻。
姜明浩甚至把张绣送回家就离开了,连进门喝杯茶都没,可见事情真的不太对。
作为学生张绣的消息并不灵通,那些先生即便说一些见闻也不会随意猜测时政。
张绣在家缩了三天,张世元的邀请都没接,舅舅也传信让他在家老实呆着学习,就连先生也又给他布置了一堆的作业,同时也接到了西北父亲的来信,他的调任状终于下来了,下一个职位是两广巡抚。
两广近云南福建,海岸线超长,从来就没少了倭寇作乱,更有南边安南暹罗腼腆时不时作乱,糟糕的是这些地方都是少数民族汇集的地方,这些少数民族民风彪悍,比之西北更是不驯。
张绣叹气,自家老爹是怎么招惹了皇帝了?怎么尽是这些乱七八糟的地方啊?一个比一个难。
他也只能叹气,三天一过,张绣又回去念书了。
等又快月末的时候才听说皇帝废后了,说钱贵妃不太好的样子,说好几个妃子被打入冷宫了,说京城又有一批人头落地了。
最明显的是有些熟面孔消失了。
一时间书院都大为清静,横行霸道的少了,被罚的也少了,拉帮结派的也少了,从先生到学生,个个都有夹起尾巴做人的意思。
不过也就平静了那么几天,大家基本也都习惯了,倒是那些寒门学子惊惧不已,便是做官又如何?天堂地狱不过是上面一句话的事。
就在张绣被人拦了几次刚刚意识到自己是被调戏了的时候,又有大事发生了。
京都地震了。
俗称地龙翻身,在张绣看来不过是地壳运动的自然现象,可是在别人眼里却是皇帝暴戾上天警示的象征,尤其是当今无子,却迟迟没有选出合适的继承人——最关键是,当年已经四十多快五十了,历来姜家皇帝就没有超过六十岁的,先皇更是而立之年便去了,由不得臣下不忧心。
张绣不清楚皇帝的难处,却也知道皇帝不是那么容易当的。
地龙翻身,代表着天要变了。
作者有话要说:
基三90后要干嘛?满级了突然就茫然了~
第86章 第八十四章
朝堂上的汹涌张绣不知道,但他却又可以回家住了,俗称非人力可抗拒因素的放长假。
青云书院地处山上,偏偏这次地震规模又大,张绣觉得就是比不上人家□□级的地震,五六级也跑不了了,书院的房舍坍塌了大半,不仅是教室,宿舍也都毁了。
学院当场就给学子们放了假,反正人心惶惶也没人能在这种情况下一心向学,不如回家尽尽孝心。
归心似箭的学子立刻走了个精光。
张绣这次是坐自家的马车回去的,茗烟没看到姜明浩长出口气,没办法,有这位爷在,他总觉得自己的工作可能不保。
一路上也有一些大大小小的村庄,到处都是哀号的百姓倒塌的房舍。
张绣一路沉默不语,往常喜欢东张西望叽叽喳喳的茗烟也没吭声,一直回到京城,马车中的气氛都很凝滞。
还没进城门,张绣就被断掉一截城墙给惊呆了。
他不是地质专业的学生,也判断不出来什么震中震源的,但看城墙都有一段倒了,可想而知城内的情景又该多惨烈。
一路过去家家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这个时候的房屋大部分都是土木结构,一旦碰到地震那真是毫无抵抗力,来来往往的人们不分贵贱都是一片愁云惨淡,就连小孩子都不敢大声笑闹。
张绣回到家中就见自家管家脸都快揪到一起了。
屋子整体倒还好,除了正院的书房毁坏比较严重,其他只是墙体都由有不同程度的裂缝,很多玉石瓷器字画被屋顶落下的断橼给砸了,还有几个丫头小子因为出来的不及时有不同程度的受伤。
从地震开始到张绣回来,也不过一个昼夜的问题。
地震从来不是一下子搞定的事,余震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才结束。张绣吩咐大家不必管坏掉的东西,都在院子里呆着,就遣了人去打听这几天可有大事发生,最主要的是,皇宫可有什么损坏。
一旦有宫廷坍塌,必然会被记在皇帝的账上,这代表着皇帝又会发作一批人,尚住在皇宫未出来的姜明浩一批人自然首当其冲。
再次体验了几次翻山车的滋味后,在第二天凌晨的时候余震终于停止了,直到太阳出来都再没什么动静,张绣长出一口气。
至于消息,什么消息也没打听到。
既没听说有什么百官请愿皇帝震怒,也没听说有哪个当官的遭殃,一些纨绔子倒是趁势出来捡便宜了,还有就是谁家倒霉塌了多少房子之类的。
张绣只能告诉自己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现在这情况就是担心也是白担心,然后就是振作精神整理自家的房子。
忙碌了一个白天一个晚上才算是把事情都给安排好。
平时事情没集中到一起还不觉得,现在才觉得为什么会有男主外女主内的老话。
他这一天,既要安排修房子的,还要安排请工匠买材料,毁坏的东西要怎么整,还要去看看那位大伯和两位叔叔家怎么样了,还有先生,也不知道他村里那间房子倒了没,还有就是因为地震果菜都不好买这饭食怎么安排,还有就是父亲的那些故旧们,有的关系比较亲密的也要表表心意等等乱七八糟的事。
虽然家家都忙乱的要死,但是你不找个人去看看,这礼节上就说不过去。
张家下人并不多,这偌大的院子连张绣在内也不过十余人,要全部收拾起来也是难事,只能悠闲收拾住的地方。
张绣一个下午都在正院的书房和自己的小书房忙碌,正院的书房内有好些书籍都是极为少见的,他是绝不放心交给下人整理的。
而作为一个穿越人士,虽然对玉石什么的不太懂,但好瓷器他还是分的出来的,因此收集了不少瓷器玉石字画等等后世可能价值连城的小玩意儿,这一地震毁了不少,给他心疼坏了,这是多少钱啊。
银子再多身上总不能一下子就弄个上百两,大额的基本都是靠银票,而银子这东西没变成现银也就是张纸而已。
但是瓷器一旦换算成软妹币就不得了了。尤其张绣还有一件据说是宋代哥窑的笔洗,那笔洗薄的呈半透明状,上面布满了细碎的裂纹,张绣在现代只看过图片,偏偏被这场地震给震碎了,更有一章张绣讹来的唐张萱的仕女画,那画中间被砸了个洞,整张画差点拦腰断了,把张绣给心疼坏了。
灾难是痛苦的,但更难的是灾后重建工作。
有钱有权的还好,他们的房子建的都很结实,但外城平明百姓就没这般幸运了,尤其是城郊的一些村子,很多房子是土坯房茅草房,这一地震就彻底倒了。
几乎每次上街都能看到一些百姓大人面如菜色孩子嗷嗷待哺,哭声此起彼伏从不停歇。
张绣出去了几次就不再出去了。
只是吩咐管家学别的府上开始施粥。
他能做的也不过是把粥熬的稠一点里面加点切碎的菜叶放点盐之类的,再多的动作做了就太招人眼了。
张绣来到这个时代也快十年了,学的最多的就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很快朝廷赈灾的粮食人手也安排下来了。
这主事人再次让张绣吃了一惊,安抚灾民这种办好了是应该的办不好要受罚的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居然落到了姜明浩头上。
当然不止他一人,协同他的还有姜明济姜明湘。
张绣愤愤的怒骂了几声,倒是姜明浩不动声色:“无妨,总比闲坐着好。再说具体的皇上都已经安排好了,说是主管,我只要保证那些人把皇上的命令都执行了就行了。没那么麻烦。”
张绣无语了半天才道:“我觉得,有机会你还是离开京城吧。现在已经越来越乱了。”
皇帝没表态,但他的态度偏向谁很明显,下面的竞争激烈都快白热化了。
现在一地震,立太子的事情肯定会被提上日程,如果不是有足够的能力和运气,真是谁碰谁倒霉。
姜明浩定定的看了他一会儿才道:“不急,机会总会有的。”
最着急的不是他,他那个好兄弟可是坐不住了呢,而他要做的,就是安安分分的把皇帝的吩咐做好,只要听话,那位皇叔未必不会给他个机会,毕竟他的脸太显眼了。
张绣毫无办法,只能听姜明浩的按照皇帝的吩咐办事。
他倒是有心帮上一帮,可是他是理科生,当初不选文科就是为了逃避可怕的背书,初高中那点历史课早还给了老师,再说历史书上也没说地震善后要怎么做。
学现代吧,什么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现在是统统靠朝廷,你敢出头试试,额数小了没用,额数大了人家还以为你要造反呢,要不你收买百姓干嘛?再说了,别人都不动,就你上窜下跳的,你想干嘛?就算皇帝不理你,以后周围的邻居也会理你远远的,说不定还会各种膈应呢。
要知道这可是个一句话都可能诛九族的封建王朝,清朝的文字狱多可怕?大盛朝的文字狱未必就弱了,文字狱这东西历朝历代都有。
期间还爆发了一次小规模的瘟疫,主要是天气太热,东西腐烂的太快,承重又在建设到处是垃圾,蚊虫滋生的厉害,有些人就换上了疟疾。
还好发现的早,早些把这些人隔离了。
张绣也总算发挥了一次穿越者的金手指,提供了一些消毒杀菌的方法,比如熬醋,在有水的地方投放石灰,喝水必须煮沸了喝,勤洗澡勤换衣多晒太阳等等。
也幸亏这次的主事人是姜明浩,而姜明浩最听张绣的话,虽然有些东西不太理解,比如怎么水中翻跟头的小虫子就会变成蚊子了,为什么石灰放到水中就可以把虫子杀死等等,但不妨碍他执行张绣的话。
在他的辛苦奔波下,还有那两个姜家人的鼎力支持下(差事办不好大家都有错,不敢扯后腿),疟疾总算控制在了一定范围内。
但已犯病的还是死了十余人,连地震时砸死的,死了大概有两百多人,这与以往想必已经很不错了,以前很多人其实都是死于灾后瘟疫。
忙忙碌碌的两个月个月就过去了,张绣再也没去过青云书院。
因为青云书院那个山顶小湖不知道怎么回事水位一直在下降,后来干脆干涸了,有人发现那泉眼裂了条缝,估计就是那条缝把水都漏了。
而没了水,青云书院也没法再开下去了,毕竟没了景没关系,难道吃水要天天从山下挑么?这大几百人呢,一天用水太凶了,根本挑不过来。
于是书院只能往下挪,这一挪,房子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再盖好了,大家只好继续长假,张绣估计自己是没法继续读书了,只能跟着先生学。
因为地震今年的秋闱取笑了,但明年春会加试一场,也就是过了年他就要参加会试(即春闱),然后就是决定官职大小的殿试。
哎,不能想太多,他现在要准备的是乡试,先成为举人吧。
作者有话要说:
渣基三毁一生,嘤嘤嘤!
第87章 第八十五章
转眼就是过年,张绣本以为今年还得去安宁伯府过年了——父母不在身边,安宁伯也不会在这种事情上落下什么难听的名声,或者说是安宁伯夫人,这位夫人一向理智又周全,平日里哪怕是夏天添块冰冬天烧个炭都不忘关心一下张绣——结果临了临了又不用去了。
因为张谦回来了,而且是带着妻儿。
这完全拜当今陛下所赐。
自太子薨逝后皇帝越来越随心所欲,想一出是一出,不仅是文武百官,就那些待选的皇子皇孙们也被折腾的不轻。
这不前几天下那么大雪,大朝日皇帝居然兴致勃勃的要带大家去打猎,几位老臣劝诫了一下就被皇帝给扣上了左右君心其心可诛的诛心之言,又有人言说陛下岂可玩物丧志忘了祖宗社稷,皇帝直接赏了二十大板然后甩袖而去,离去之前只说了一句‘尔等皆无妻妾子女乎’,言下之意,朕要跟朕未来的儿子培养感情去了。
皇帝出行,哪怕是白龙鱼服乱七八糟的事情也少不了,更何况这位陛下是要携妻妾臣工一起去,后宫前朝顿时一阵兵荒马乱。
58/59 首页 上一页 56 57 58 5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