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说

种田之掰弯国民老公——元小七

时间:2016-11-23 19:12:39  作者:元小七

    晚上夏爸爸下班,看着儿子成果,终于相信儿子的决心了,就问儿子菜打算怎么运输,卖到哪里去?
    这个夏久胜早考虑好了。
    大伯母家有一辆三轮摩托车,平时不怎么用,可以借来暂时用,至于卖到哪里?三界菜市场就行,装在筐里,骑到了渡口,就挑过去坐船,这么一点路,相信难不倒他。
    夏爸爸听他说的有道理,就没有再问。
    后院的菜,一天一个样子,长得出奇地快。
    妈妈原先种的蔬菜,也变得更加嫩绿,口味也变得更加好。家里现在又不吃,看来也得卖了才行。
    转眼日子又过去了几天,这天早上,夏久胜早早起了床,洗漱完成后,将昨晚采摘好的两筐蔬菜装上三轮摩托车,开到曹娥江渡口,将车停在那里,交了五毛钱看车费,将两只竹筐挑在肩上,乘船到了三界镇,在市场门口找了块空地,开卖起来。
    因为他的菜用空间的水浇灌长大,所以看起来特别水灵,闻起来还有一股清香。赶早集的大婶大妈,眼睛可是最毒的,一眼看中他的蔬菜新鲜质量好,价格也不还,很快一斤两斤地抢着买,不到九点钟,两筐菜卖得一干二净。
    夏久胜松了口气,第一次卖菜就这么顺利,这让他信心更足。
    点了点钱,有二百六十多块,比虞城送餐多得多。如果套种成功,每天可以这样卖菜,一个月就有七八千进帐了。
    买了一只鸡回家,又买了一条草鱼,弟弟喜欢吃熏鱼和醉鸡,买熟的太贵,他打算自己在家做给他吃。
    晚上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夏久胜做的醉鸡、熏鱼和其它美味小炒,听夏久胜说卖菜的经历,夏爸爸和夏妈妈傻了眼。
    原来还怕儿子卖菜没有那么容易,想不到他们空担心了。
    夏爸爸有点感慨,他一直搞不明白为什么有人赚钱那么容易,自己却赚不到,原来是自己的观念落伍了。
    夏久胜就劝爸爸,干脆辞了那个工作,将后园的二亩荒地也开出来,种上更多的蔬菜,夏爸爸迟疑起来。
    见爸爸犹豫,夏久胜没有再劝,爸爸的年纪大了,谨慎保守惯了,要改变他的观念很难。或许等自己做出了成绩,还清了债,他没了后顾之忧,就敢放手一搏。
    夏妈妈看着儿子,真心觉得,儿子长大了,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又看身边的小儿子,自从阳阳回来后,给家里改善伙食,那个原本瘦弱干瘪的病娃娃,也渐渐长出摸样来了,眼睛明亮唇红齿白,脸色健康红润,变成一个小帅哥了。
    第二天,夏久胜又开了三轮摩托车去卖菜,刚挑到菜市场门口,就被一群大婶大妈围住了。
    原来昨天买了菜的大妈大婶,回去一炒,香味飘满厨房,把人馋得不行,一尝,更是鲜美得不得了,连家里最挑食从不肯吃青菜的少年娃,也夸这青菜好吃,把家人乐得合不拢嘴,所以今天一早,她们就想早点来,多买一些回去。
    这一次,卖得更快,很多大妈三斤五斤地买,不到一小时,菜就卖完了。
    后面的大妈大婶不依了,如果今天买不到菜,家里那些小祖宗不肯吃饭怎么办?就催夏久胜回去,再挑一担来。
    夏久胜看时间才七点钟,回家准备一下再来一车应该也来得及,就同意了。
    回去的路上,打电话给夏妈妈,要她再割些菜准备着,等他回去再装筐挑出来卖。
    就这样,卖了二次,才算把昨天那些熟客哄走了,一算帐,今天赚了五百多。
    回到家里,看着儿子交上来的钱,夏妈妈是彻底服了。
    既然菜这么好吃,夏妈妈就摘了一些,让儿子给大伯家送了一些。
    中午他又去种子商店买了很多种子,带回家泡在空间的灵水里,几个小时后都发了芽,他把种子洒在后院的空地上,浇上灵水。这次搞的数量是平时的两倍,相信自己家和大伯家一起种,也有得多了。
    这几天每天都去卖菜,除了有一天,大伯母自己要用三轮车,他没去成。
    大伯母种的菜不多,只是自己吃不完了才去卖一些,算是小打小闹。最近受夏久胜的影响,也平整了不少空地,种上了从夏久胜家拔来的秧苗,这样种出来的菜,长得更快,外观更好,口味也更好,只不过与夏久胜家的相比,还是差了一点。
    等大伯母这一波种出来的菜成熟,她家用三轮车的次数就会更多了。
    看来不买个三轮车是不行了。
   
    第6章
   
    第二天,夏久胜就将摩托车买了回来,崭新的车子,停在院子里,看着就招人喜欢。
    弟弟放学回来,稀罕得不行,夏久胜就发动车子,带着弟弟去外面兜风,直到他过足了瘾,才回家。
    大伯一家很快知道了这件事,当天晚上,大伯夏建国看着一声不吭吃饭的儿子,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比起侄子,自己这个儿子,无疑逊色多了。
    人家高中毕业,为了给家里还债,敢一个去城里打拼,放得下脸、吃得起苦,赚的钱比大学生还多。即使回到农村,也能很快找准方向,不到一个月,靠卖菜就能买辆三轮摩托车。而儿子,大学毕业三个月了,还在挑三捡四,没有找到工作,不得不在家吃闲饭。
    一个男人,书读得再多,没有心胸、眼界和气度,总归走不远。
    大伯母知道自家男人的心思,又怕伤了儿子的自尊心,她犹豫地问:“要不咱再也整几亩菜地,养些鸡鸭、兴许比阳阳赚得还多,久兴也不用烦恼干什么,就帮妈卖菜得了——”
    “要卖你们去卖,我才丢不起这个脸!”夏久兴一听,把筷子往桌上重重一拍,饭也不吃,站起来头也不回地上楼了。
    “算了,不说这个了。”夏建国摇摇头。
    儿子这些年过得太顺风顺水,有些不适应这个社会,让他多碰几次头,就懂事理了。
    夏久胜种菜赚钱的事,在村里慢慢传开了。
    夏家庄只是一个穷山村,全村七八十户人家,年轻人多出去打工了,留在村里的壮劳力不多。多是上有老下有小,脱不开身的。
    如果在家,也能赚到钱,那谁不想啊!
    这天晚上,夏久胜一家刚吃完晚饭,左邻右舍就过来串门了。
    夏久胜给大家泡了茶,拿出一包待客的烟放在桌上,怕弟弟让烟熏着,叫他先上楼了,自己留着陪大家聊天。
    大伙随意坐着,用乡下人特有的语言,家长里短的聊着,夸着安安,夸着夏爸爸夏妈妈有福气。眼睛却不时扫向夏久胜,考虑着怎么向他开口。
    老话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大家都是看着夏久胜长大的,小时候病秧子一样的娃娃,谁想到过了十七八,就能长得这么高大精神,最让人羡慕的是他的本事,同样种蔬菜,他能赚到比普通人多几倍的钱。
    等茶水也淡了,还是没进入主题,最后还是隔了几代的堂伯夏建设开了口:“阳阳,他们几个不好意思说,我们是堂叔侄,就厚着脸皮说了——”
    “看您说的,只要大伯认我这个侄,就有话直说——”夏久胜早猜到了他们的来意,反正这种事,他同意也好,不同意也好,别人想做的还是会做,没必要做这个恶人,所以笑眯眯地答道。
    “你知道我们村,离三界镇近,有不少人也种过菜,但是都没赚到钱。听说你赚了不少,就来讨教讨教种菜的方法——”夏建设老脸微红地说。
    “这个啊——”如果换是以前,夏久胜随便敷衍两句就过去了,现在他有神奇空间这个大杀器,其它人怎么种,对他都没有影响。
    “我觉得种蔬菜么?最要紧的是品种好,菜好吃,才有人花钱买。其次是不用农药化肥,保证绿色天然。这样的菜好吃又健康,才能卖得出去卖得起价。”夏久胜开口。
    “这就是你赚钱的决窍?”有人疑惑地问。“不用农药化肥还好办,可是好的品种,那就难办了?”
    “这个我可以帮忙,如果你们要好的秧苗,来我后院拔就行,我只收普通秧苗的成本。”夏久胜干脆地说。
    忽然觉得卖秧苗,应该也可以小赚一笔,这个比种菜轻松多了。
    “那真是太好了。”也有人担心,这么多家人一起种菜,会卖不出去。
    “影响肯定会有的,但是虞城这么大,如果三界镇卖不完,可以卖到樟塘甚至虞城的啊。这个你们不用担心。”夏久胜安慰道。
    听夏久胜这么一分析,几个人都有了信心。已有人决定明天就去平整空地,早种早收获。
    又聊了一会,大家才起身散了。
    夏爸爸看儿子大方地要把秧苗便宜卖给他们,有点想不通。这样一来,自家的蔬菜生意不是要受影响了吗?
    夏久胜笑笑说,这些秧苗成本很低的,大家都来买,还可以赚点秧苗钱呢!这才让夏爸爸放下心来。
    夏妈妈好笑看着儿子,想不到儿子现在越来越精了,既做了好人,又赚了钱,不知道这奸商本事是跟谁学的?
    第二天,夏久胜又跑了二趟三界,卖了二担蔬菜回家,听夏妈妈说已有不少人来拔了秧苗,算起来有几千株了,夏久胜一算,又有上百块钱进帐,不由满意地笑了。
    洗了手,喝了一杯水,坐在椅子上偷会懒。
    前院又有人在叫,原来是隔壁的郑大叔,看别人家都在种菜,也来买秧苗。
    夏久胜把人请进来,看对方拿着个脸盆,里面装了些两个手指粗细的小鱼。
    却是他家的儿子,去池塘边的沟沟渠渠捕的鱼,有好几斤,就匀些给夏久胜一家尝尝鲜。
    这可是好东西,不管油炸还是红烧,都非常鲜美。夏久胜道谢着接过,倒进自家的脸盆里,等郑大叔选好秧苗,说什么也不肯收他的钱。
    大家都是邻居,本来就是你来我往的,郑大叔见推不过,客气一番,也就算了。
    夏久胜又给他的脸盆里,装了一些自家种的小棠菜和茼蒿,虽然它们不值钱,但比外面买的好吃多了。
    等郑大叔离开,夏妈妈去剖这些小鱼,然后晾在竹箩里,中午做菜时,裹了一层薄薄的面粉,油炸来吃,特别香。
    可惜太少了,吃不过瘾。夏久胜忽然想起了排水沟里的泥鳅和黄鳝。
    那条沟终究太小了,全部爬满泥鳅,也才多少,一个星期吃一次,估计就吃断根了。如果想要吃鱼,还是得正正经经找个池塘,反正他有空间水,容易养活。
    他家后院的菜地旁边,就有一个不到半亩的小池塘,以前有人做砖时把泥挖空,形成的,这些年下来,塘底积了厚厚的淤泥,也不知道有没有鱼。
    如果自己要养鱼,面积是够大了,可能需要放一些鱼饲料,比如螺蛳什么的。至于苍蝇蚊子这些虫卵,塘里应该不少。
    吃了午饭后,夏久胜走到池塘边,拿了根竹杆,量了量池塘的深度。
    还是蛮深的,估计有一米五了,难怪大人一直禁止小孩子去那里洗澡,水性不好的孩子掉进去,水就没过头顶了。
    夏妈妈看儿子古怪的举动,不由失笑道:“阳阳,你不会是今天吃了鱼,就想自己养了吧。”
    “果然什么都瞒不过我英明神武的老妈。”夏久胜把竹杆丢到一边,想着养鱼的事,还不忘与老妈耍嘴皮子。
    “你这个死小子,吃鱼就养鱼,下次吃鸡吃鸭,是不是也养鸡养鸭,吃羊肉牛肉,是不是也要养羊养牛啊——”夏妈妈骂道。“我看你小子是昏头了,买菜赚了几块钱,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那你觉得应该怎么做?”夏久胜已摸准了妈妈的脾气,死白赖脸地跟她闹。“难道跟村里人一样,一辈子种菜卖菜?”
    “不这样,你还想怎么搞?”夏妈妈觉得儿子现在这样也不错,来钱快,也不算太苦,好好做上几年,还了债,盖幢新楼,她也满足了。
    “我的亲妈啊——”夏久胜嚷道:“别人在种田,我种菜,所以有钱赚,别人种菜,我养鱼,也会有钱赚。大家一窝蜂地做同一件事,虽然还赚钱,但是能赚多少啊——”
    夏妈妈一下子哑了口,儿子说的也有道理,农村人赚不到钱,还不是因为只会看人学样,人家种什么自己种什么,人家养什么自己养什么,不明白种养的人多了,价格就贱了。
    “那这个小池塘能养多少鱼啊?”夏妈妈觉得还是不靠谱。
    “先养着试试,看什么鱼好养,如果想赚大钱,肯定得换个大池塘。”夏久胜胸有成竹的说。
    “好吧,随你折腾了。”儿子大了,脑子比她更好使,她这个做妈的,也不能添乱。夏妈妈这样想着,心里却不痛快。
    “妈,你不是最喜欢吃昂刺黄鳝吗,到时我养一池塘的鱼,你想吃多少,儿子给你捞多少,红烧清炖椒盐煮汤,什么口味随你挑。”夏久胜嗔着脸,搂着妈妈的肩哄道。
    “你就吹吧。”夏妈妈白了儿子一眼,这些东西死贵死贵的,自己怎么舍得吃?多卖点钱才正经。
    晚上等弟弟入了定,夏久胜又进了空间。
    在里面运气一周天之后,夏久胜站起来,在里面随意走着。
    里面的空气真是清新,连呼吸都感觉舒畅,可惜不能带家人进来,否则他们的身体,说不定也能像自己一样。
    地里没有多少东西,望过去空荡荡的,只有上次育种时,后院种满之后,多出来的一些秧苗,现在都成熟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