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的时候,他被自己的小孙女拉去看电影,小孙女径直选了那部《三公分的你》,他看了之后,大感后生可畏,坐在他旁边的小孙女和影院里其他人一样,一会儿笑的前仰后合,一会儿吓得惊呼连连,就没一刻消停的。不过实话说,他老人家也觉得这片子拍的真不错!
等出来后,小孙女还跟他科普,说这个朱导演可厉害可厉害了,现在是她们全班的偶像,网上也很多人在夸他,他一个做导演的,现在粉丝一点都不比那些大明星少,简直牛掰透了!
马教授性子很像老小孩,和他的小孙女说的特别开心。
听同事们抱怨这位大神不消停,他本来还想着怎么不来我的课上啥啥的,结果今天这不就来了?
哈哈哈,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等下了课,他就去找他要签名,还要合影一张,回头就去跟小孙女显摆,然后再让她跟自己的同学们显摆!
第113章 我们还在征途
来之前,朱子墨是有经过简单的乔装的。
帽子围巾还有可爱萌萌的又厚又暖的羽绒服,走在校园中,倒是会引来无数的回头率,但那都是因为大家觉得“咦这是新生么看起来真是好可爱”!这样的理由,第一天的时候,就碰上了好几场搭讪,都被他机智的躲过了。
等到了教室,觉得安全了,就把帽子围巾啥的一脱,里面的内容露出来,别说教授们感到很抓狂了,那些同学们——尤其有幸和他做邻桌的同学,当时就要窒息了!
啊啊啊啊啊朱子墨导演!
活的!
他就算来学校,应该也会以客座教授的身份吧?还一定要弄公告栏郑重其事的提前通知,然后大家见了奔走相告,到公开课开始的那天,一定要提前至少半个小时过去占座,因为晚一点就抢不到座位,要与这千载难逢的机会擦肩而过了!
可就是这么一位大神,没有一点点防备,也没有一丝顾虑,他就这样出现!
于是第一节课的时候,教授在上面不知所云的讲,同学在下面如坠梦中的听,把个诚心过来求学的朱子墨郁闷的不行,啥也没学到不说,还被当做猴子偷看了一个小时,真是不能好了。
以后他就学聪明了,到了教室依然不能掉以轻心,仍然会选择带个口罩啦、带个平光眼镜啦,虽然该认出他来的依然能认出来,但哪怕稍微减掉一点关注也是好的——也可能是次数多了大家免疫力终于增强了点,毕竟都是励志要混娱乐圈的嘛,就算运气不好当不了导演,做制片甚至做场记,都是混这行的,大神也见多了,老这么沉不住气会让朱导演觉得轻浮没见过世面……于是都强行按捺。
但朱子墨去蹭课的其他效果还是显现出来了,比如本来人气不算兴旺的教室,学生人数每天都在持续增加中。
人多口杂,神通广大的媒体记者也得知了这个消息,每天都派人蹲守在大学的各个出口,就等着逮住这个比谁都低调的大导演,要是能为自家媒体争取到一份专访就更开心了!于是,一场追踪与反追踪的战役打响了,来自未来来了挂的朱导演简直游刃有余,后来恶趣味发作,他还每天“易容”来学校,要知道他手下的化妆团队已经升级成特效化妆团队了,把人化装成妖怪都没问题,何况只是应付记者?
这么坚持了十来天,朱子墨彻底销声匿迹。
他不是放弃进修了,而是找到了一个更能提高自己的老师——就是那个马教授。
头一天,马教授拿到了他的签名和合照,回家哄小孙女,应该是效果良好吧,这个老顽童一样的马教授看朱子墨愈发顺眼,等上到第三回课时,也不知道是谁先提起的,总之两个人那是一拍即合,以后朱子墨有什么不懂的,尽可以去他家里问,他家里资料齐全,还有很多这些年的感悟笔记,都可以借给朱子墨看看,效果绝对比他这样蒙头蒙脑的四处蹭课要强。
朱子墨每天打游击的最终目的,就是能找到一个靠谱的、适合自己的老师——成名大导演都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再说人家也忙,朱子墨需要补充的反而是最基础的情感表述问题,拍摄技巧、特效技巧他都不缺,现在能和一个经验丰富、阅历丰富的老导演面对面讨教,简直就是喜出望外!
他第一次去马教授家拜访的时候,带了两瓶自酿的酒、《三公分的你》豪华限量版cd,还有一束鲜艳欲滴的百合花。
酒是马教授的,花是马夫人(……)的,cd则是小孙女的。
三样妥帖的礼物一出,他们家人更喜欢懂礼数的朱子墨了。
很快,朱子墨和马教授就成了一对忘年交。
他看了马教授精心整理出来的感悟笔记,还和他讨论了一些独特的表现手法,如此磨合了将近一个月后,朱子墨就直接把自己写出来的《梦中的婚礼》剧本交给马教授看,然后两个人从种种细节处推敲,每句台词都要抠字眼,就那么一天天的看着自己的心血慢慢成形、慢慢变得更好,朱子墨的状态简直好极了!容光焕发,并没有在于沈平章的离别中变得憔悴萎靡……
等晚上回家,分隔两地的两个人会聊上半个小时左右的电话,其中的情意绵绵就不必提了——当成日黏在一起的时候,有些炽烈的感情反而变得不那么分明,可当分开之后,那种融融的思念更促进了他们心灵的切合——且再过一段时间,每天有电话聊的美好日子也会过去,因为《刺秦》剧组要去敦煌拍戏了,那边环境恶劣,手机没有信号,去了就相当于彻底失联。
人类的劣根性即是如此,越是艰难的东西,反而越是容易珍惜。
2002年开始没多久,《三公分的你》在全球范围内票房大爆,在接下来的奥斯卡提名中,以最不讨喜的喜剧&科幻片的身份,拿到了最佳摄影、最佳特效、最佳改编剧本、最佳艺术指导、最佳视觉效果和最佳外语片提名,还因为创新性的把两种实物——真实的花园和真实的人结合在一起,那种新的特效技术让影片看起来就好像真的有人被缩小了,几乎感觉不出虚幻的违和感。这项成就让奥斯卡给出了科技成果一等奖的提名。
所以在今年的奥斯卡,朱子墨依然得去一趟好莱坞大道。
什么东西多了也就不值钱,这次去奥斯卡一点精神都提不起来,他在拍《三公分的你》之前就知道,这样的题材最多能得到一批技术类奖项,至于表演奖和最佳导演最佳影片,那就别想了。其实2001年度在北美票房榜上,你可以看到一哒批优秀影片,尤其是堪称票房炸弹的大片,比如《哈利波特》、《怪物史莱克》、《怪兽公司》、《尖峰时刻》、《木乃伊》、《珍珠港》、《侏罗纪公园3》、《人猿星球》、《魔戒》、《速度与激情》、《古墓丽影》……
可在奥斯卡的表彰会上,你几乎看不到这些票房炸弹的影子。
最有存在感的,则是《美丽心灵》、《天使爱美丽》和《红磨坊》。
没有希望就没有失望,朱子墨从头到尾都很淡定,他只知道《三公分的你》在这样的大片围剿中,都拿到了北美票房两亿一千万,全球票房四亿五千万的成绩就够了……而在中国,两亿五千万的成绩,照样轻轻松松的拿到了年度票房冠军,比第二名的《珍珠港》足足多了一倍!
今年朱子墨从奥斯卡只拿走了最佳特效和科技成果一等奖两座小金人,比去年的大出风头势弱了许多。
但他的知名度却越来越高了,粉丝群也越来越大,铁杆影迷数量竟然和国内最好的几位影星不相上下,也是让许多同样做导演的前辈后辈瞠目结舌。
你要说《三公分的你》这样的题材太不深刻,也对,可不得不说的是,绝大部分观众喜欢的,还就是这样的题材。合家欢自不必说,多少人因为这部影片对那些小小的昆虫起了浓厚的兴趣,在上映期间,一向热衷于明星八卦家长里短的飞鱼论坛,最热的帖子竟然被一栋“昆虫科普楼》给占据了,里面种种昆虫放大图片生活习性,再引申出来各种其他的微小生物,陆地上深海里,那些放大细节图真是让人毛骨悚然的同时,又津津有味,根本停不下来!
这种规模的影片效应,估计也就只有朱导演这个奇葩能引得出来了。
而当《三公分的你》下档之后,如今在朱子墨的官方主页上,最火热的话题,就是——朱导演的下一部作品到底会选什么题材呢?
有人说,肯定还是科幻类吧?朱导演明显对这个类别是真爱,那种牛逼的特效,不拍科幻大片太浪费了啊!
还有人说,想玩特效,神话仙侠什么的也可以有啊!别忘了《悟空传说》!强烈要求朱导演拍一部史诗级的古典仙侠大片出来!像《魔戒》那样就行,我一点都不贪心的!
更有人说,不然还是玩玩艺术吧……老是拍大片拿不到奥斯卡啊!拍部艺术片,然后横扫奥斯卡才叫爽!
然而,无论多少相关的讨论,朱导演仍然没有做出任何回应,真是特别沉得住气!
第114章 与国师的对话
冬去春来,时间过得简直飞快。
国师拍片不像朱子墨那样干净利落脆,他光拍摄就足足花了多半年,再制作后期,不算前期准备的部分,都差不多有一年的时间。沈平章自从上大学后,这还是第一次为了拍戏大面积的请假——之前几次,朱子墨都照顾他,要么就在北京的摄影棚拍,要么就等他放了暑假寒假再出去,可拍国师的戏,他再也不能两头兼顾了。
但也正是因此,整个剧组的人都看见了沈平章是多么的刻苦好学。
他随身带着数本专业书,还有一个硬盘的视频课程、ppt等等,也不占用拍戏、想戏的时间,在完全不耽误拍片进度和拍片质量的前提下,当电影杀青时,他带来的所有大部头都被翻过好几遍了,上面密密麻麻的读书笔记——所谓苦心人,天不负,其实又何止是天不负?排除那些心理阴暗、总怕别人超过他的人,谁不喜欢肯努力的人呢?何况这次影片因为题材原因,所有的演员都算是他的“前辈”,他们更不可能忌惮一个几乎和他们不构成竞争关系的年轻人。
所以,进组之前,几位地位超然的主演对沈平章这个后起之秀还很不置可否,但等电影杀青,他们已经对他多了许多好感,还表示很期待会有再次合作的机会。
演技好、肯琢磨,又没有年轻人特有的恃才傲物,吃得了苦、又努力,且非常懂礼数,再说又有着可眼见的光明前途,没有人会拒绝结交这样的后辈。
在电影杀青之前,朱子墨有去探一次班。
当时《刺秦》剧组已经从敦煌回来了,又转去内蒙古,开始拍摄两位女主演在胡杨林中的对打戏。
国师一向以擅长处理景物色彩、营造恢弘壮丽的电影画面而著称。在他营造这个对打场景时,效果真的如梦似幻——落叶飘飞的胡杨林,下面也是铺着一层金黄色的落叶,间或有碧蓝的天、洁白的云露出一角,两个身穿红色宽袍大袖古装的美女,黑色长发披散、飘舞,时而执剑对决,时而运用轻功追逐,就像两只翩飞的蝴蝶,那种纯中国式的,实意境在令人叹为观止。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朱子墨就是带着满眼的惊叹,旁观完这一幕的。
其实,想拍出这样的效果,在一开始就遇到了一点麻烦——当地自然保护措施规定,黄叶林所有树上的叶子都一律不许摘,想要落叶纷飞?可以啊!去找落叶吧!最后国师没办法,回收落叶的时候还细心地分好了特级、一级、二级、三级。特级是落在演员脸上,需要大特写的,一级则是翻飞中也要落入镜头的,至于二级和三级,前者负责在远处飞舞,后者则负责铺在地上……这种做电影的态度,实在令人肃然起敬!
因为朱子墨扪心自问,如果由他来拍这处场景,一定懒得这么麻烦,反正特效全部可以搞定!
但假的毕竟是假的,就像那些可以列为工艺品的绢花,摆在花瓶中,喷上小水珠,远远看去,比真花还要漂亮还要完美。可没有哪束假话会伪造出叶上的虫眼、枯萎的残花、片片皆不同却充满自然和谐之美的叶柄纹路……就因为太过完美了,反而经不起推敲,这个年代的人或许可以糊弄过去,但以后呢?造价太多、总是终于炫技的东西,注定了无法成为永久流传的经典,因为技术会被后世超越,而意境不会。
这次探班的经历,对朱子墨来说,完全不异于当头棒喝!
或许他早就留意到这个问题了,所以在拍摄《悟空传说》和《天之骄子》的时候,都花费了更多的预算,跑去了张家界、马尔代夫等地拍摄外景……但现在看来,那些体悟并不算深刻,他该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
一个著名导演,去另一个著名导演的片场探班,而他们本来并没有什么交情,这件事本身是有点不通常理的,也就是说,朱子墨怎么看怎么像个不速之客。但朱子墨显然还是有点情商的,来之前就通过韩四平跟张导演打了招呼,老老实实地以后辈的身份请求拜访,他与沈平章的深厚友谊从来没有瞒过媒体,说探望朋友的同时交流学习一番也很正常,国师也不是不近人情的那种人,很好说话的同意了。
其实,他也早就想和朱子墨认识一下了,众所周知,朱子墨手里掌握着大概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特效技术,他也是票房和口碑双赢的那种导演——光有口碑的话,绝大部分观众甚至一辈子见不到他的作品,注定曲高和寡。而光有票房,也成不了主流的、拥有广泛的影响力、超凡的社会地位的大导演,所以双管齐下就非常重要,像国师自己,也是一直向着这个方向在努力。
“怎么样?有什么感想?”在国师眼中,朱子墨无论在怎么喜欢中国文化也好,本质上仍然是在美国长大的香蕉人——从他拍戏的题材选择上就可以看出来,唯一说得上中国元素很浓郁的,就是那部《悟空传说》,而这部电影的剧本也是买来的,这种下意识的选择最能反映真实趋向……每个成功的大导演都是自负的,像国师自己,也对这个镜头的设计很自得,如果能得到朱子墨的钦服,那心里一定很暗爽。
朱子墨果然竖起了大拇指:“漂亮极了,简直就像水墨画。”
很多人错误地认为,所谓的水墨画,就只有简单的黑白两色,但其实还有一种色彩缤纷的工笔花鸟画,也被归为水墨画的一种,后世也称为‘彩墨画’。最传统的彩墨画,明黄色和艳红色绝对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这两种颜色,也可以说是中华文明的最佳代表。
所谓浓墨重彩,即是如此了。
大红最好是朱砂,明黄最好是硫磺,大块的色泽铺陈勾勒,在洁白的宣纸上对撞出最惊心动魄的美。
“你喜欢画画吗?对哪种画法比较擅长?”休息时,国师和朱子墨闲聊。
几乎所有的大导演都很擅长绘画,性格原因,有的人更喜欢画很潦草的简笔速写,有的人则像漫画、像水彩、甚至还能画出大幅的油画作品。最著名的例如世界之王卡梅隆,他甚至举办过个人画展!而这些导演拍出来的电影作品,也和绘画风格息息相关——像国师自己,他在线条上没有太大的天赋,但在色彩上,则有着与生俱来的敏感性,他拍电影的时候,也更喜欢用各种绚烂的色彩来表现情感。
77/193 首页 上一页 75 76 77 78 79 8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