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说

[红楼同人]红楼之真赢家——Panax

时间:2016-12-01 19:56:54  作者:Panax

  “正是。”康和道,“不过赵侧妃这个人……”他摇了摇头,“一言难尽。若是她能让这个消息传出来,也是起了试探的意思。”
  甄应嘉想起这一位家里是跟太子正妃交好的,现如今太子妃在这事儿里完全没露脸,被侧妃整个绕了过去,是该安慰安慰他。
  “贾府的信里……”甄应嘉组织了语言,道:“还提到了赵侧妃得太子的喜欢……”
  康和叹了口气,“全京城都知道……”他眯了眯眼睛,郑重其事看着甄应嘉,“这正是我要说的,我要回京城了。”
  再次听见这个消息,甄应嘉还是很吃惊,虽然康和早就说过今年要回去,但是这会不年不节的,也没什么由头,况且他上次说的是秋天回去,现在才刚入夏而已。
  “这事儿没这么简单。”康和想起他才收到的消息。
  太子妃被气病了。
  皇帝严厉训斥太子。
  还有是从司礼监传来的消息,皇帝已经写了一纸废太子的诏书了。
  虽然是草稿,虽然写完就撕了,但是这个心一旦起来,太子还能坚持多久?
  最后便是甄家大姑娘这件事。
  说起来不过一个女官,但是她既然已经进了太子妃屋里,康和又特意交待关照她,怎么会传出来赵侧妃看上她的消息。
  而且如果连类似于贾家这种没什么关系的人家都听说了,这就很值得玩味了。
  抛去甄家大姑娘的身份不提,那么这件事情就成这样了:赵侧妃想要太子妃宫里的女官给庶子做妾,太子妃没能阻止。
  要么是赵侧妃的权利已经大过了太子妃,要么是太子妃已经病得不能理事了。
  因为上头还有皇帝和皇后,前一条基本不可能了,那么就是后一条了?
  必需回京!
  两人又踏上了下山的道路,“我明日便启程。”康和道:“先回去整理行装,保重!”
  甄应嘉有点伤感又回了主屋。
  李世新正送李守中出来,李达济想是还在屋里。
  两人站在廊上道别,只是脸上都有隐隐约约的怒气。
  看见甄应嘉前来,李守中笑了笑,“这便是你那女婿了?”
  李世新看了甄应嘉一眼,心不甘情不愿的点了点头,只听李守中又笑着点头道:“已经是童生了。明年的院试好好考!”
  说完,也不等甄应嘉见礼,两步出了院子。
  李世新看着甄应嘉的表情晦涩难明,屋里传来李达济依旧很有中气的声音,“你们两个都给我进来!”
  甄应嘉一进去,便看见坐在主位上的李达济,胸口不住的起伏,想是气还没消。
  他看了甄应嘉一眼,道:“他被外放了。”
  甄应嘉点头,这消息方才李逸已经跟他说了。
  “哼!”李世新冷笑,“你知道他放的是什么?金陵省学政!”
  什么!
  这回甄应嘉可真的吃惊了。
  学政是干嘛的?学政是主持院试的,换句话说,考题就是他出的。
  怪不得他方才说明年的院试好好考。
  似乎还嫌这个消息不够坏似的,李达济叹了口气,抛出了第二个消息。
  “这位新上任的学政说了,我们青松书院已经改了十年的试卷了,为保公平起见,明年开始由庆林书院改试卷!”
  这下他就算知道了考题也是中不了的了!
  
  第24章
  
  甄应嘉回到家里的时候还有点混乱,这一天接受的消息实在是太多了,从废立太子,到东宫门里头的争权夺势,再到李守中点了学政,每一条都跟他有关系。
  而且每一条都能影响到他甄应嘉乃至整个甄家的命运。
  甄应嘉现在还是太子党,而且给他带着这标签的主要事件,就是他将女儿送去了太子府。
  现在又逢太子侧妃示好,若是以前的甄应嘉,怕是要高兴的跳了起来,但是现在的甄应嘉知道这事儿一旦落了实处,那就是催命符了。
  怪不得甄家是第一个倒的,这就是原因。
  虽然康和说这是赵侧妃暗示的,或者说推波助澜的,不过至少能证明一点,她肯定起了这个心。
  但是按照甄应嘉原本的计划,他考上举人,至少也要在三年了。到那个时候,芷音年纪虽然还不算大,但是订亲已经没什么障碍,到时候他又拿什么来拒绝?
  退一步说,就算那个时候太子已经被废,难道他就能将女儿要回来了吗?
  要知道太子就算被废,头上还有个义忠亲王的名号呢,这就证明皇帝还没赶尽杀绝,说不定到时候他的大女儿就成补偿了。
  况且东宫已经起了这个心,甄应嘉真的不放心将女儿在他们那儿留上三年,这不是将自家的小羊羔送进狼窝里是什么?
  那怎么办,甄应嘉在科举上划了一道,这条路得顺利的走下去。
  可是……现如今李守中点了学政,他早上那番意味深长的话明显里头还有别的意思。
  比方:院试你中不了。
  作为一个考官,想要为难学生,简直太容易了,比方随便在他的卷子上甩两滴墨,就能让他因为污了卷子被除名。
  而且从院试开始,试卷就要糊名誊录,这一条原本是为了防止考生和考官联合作弊设置的,但是要甄应嘉说,这么一来作弊更容易了。
  因为试卷是由小吏去一份份收上来的,做记号不要太容易。
  还有誊录这一条,只要抄写他卷子的小吏字迹稍微潦草些,或者故意写错一两个字,又或者说他原本的卷子写得不清楚,那他就中不了。
  再比方将他的座位设置到茅厕周围,那他是绝对静不下心来写卷子的。
  看,他一个穿越的都能想到这些可以做手脚的地方,就更别提古代专业的教学人员了。
  若是他五年之内都过不了院试,他还如何去考乡试?
  况且连考五年院试,那绝对是对人自信心的巨大打击。要知道皇帝可还看着他呢,到时候说不定连皇帝都对他没什么好感了。
  那怎么办?
  所有的焦点都集中在了乡试上。
  他有没有办法参加这次的乡试呢?
  甄应嘉笑了,有是有,就是时间上有点紧张。
  甄应嘉一拍桌子,“去收拾行装,老爷我要上京了。”
  他打的主意便是国子监。
  入了国子监便是监生,监生是可以直接参加乡试的,这么一来,问题就解决了。
  眼下已经是四月底了,离乡试还有不到四个月时间,在这三个多月里,他得来回京城,还得混到国子监的名额。
  时间有点紧,不过一起想起来又要开始奋斗了,甄应嘉整个人都燃了起来。
  不过临走之前还得去青松书院说一声,甄应嘉看着外头已经夜幕低垂,叹了口气。
  可惜康和明天就走,倒是赶不上跟他一起上路了。
  第二天一早,甄应嘉收拾妥当,又是快马加鞭去了青松书院,谁料又在书园门口碰见李守中了。
  这人吧,甄应嘉对他就没什么好印象。
  首先就是来源于书里那个形如枯木的李纨,李纨被教成那个样子,虽然贾家的功劳不小,不过她的亲爹妈也贡献不少。
  再来就是李守中跟他岳父还有岳祖父的这点关系了,可以说是积怨已深。
  所以不用说,甄应嘉坚定的站在了自己人这一边。
  “堂伯。”甄应嘉笑眯眯的上前先跟李守中行礼了。
  “是友忠啊。”李守中唤了甄应嘉的字,又在他肩上拍了拍,下手有点狠,“你倒是勤快,天天来跟你岳父请安。”
  甄应嘉依旧笑眯眯的,他知道李守中嫉妒来着,毕竟他那个号称十四岁就中了秀才的女婿已经死了。
  “唉,”甄应嘉叹了口气,道:“怕是许久不能来了。”
  李守中一见他不开心,眼睛不经意间眯成了一条线。
  “可是学问上有什么不懂的?堂伯也曾做过国子监祭酒,算是正统出身,可帮你解答一二。”
  这时候李世新从屋里出来了,甄应嘉能看见岳父的脸,因为听见“国子监祭酒”和“正统”两个词,一时间有点扭曲。
  甄应嘉给岳父使个眼色,跟堂伯道:“小侄明日就要进京了。原本还担心二老寂寞,不过看见堂伯日日也来请安,便放心了许多。堂伯不愧是国子监祭酒出身,真乃天下读书人典范。”
  说请安其实也对,毕竟他的岳祖父李达济也是李守中的堂伯。
  院子里不少人都听见了,特别是书院的下人,这回面容扭曲的人变成李守中了,要知道这些下人们没事最爱拿主人家的八卦下酒了,这番话说出来,要是他一天没来……他的德行怕是就有污点了。
  李守中干笑两声缓解了一下情绪,又提起甄应嘉科举的事情,“明年的院试,我想在八月举行。”他一边说,一边若无其事的观察着甄应嘉的反应,“童生试在春天,想来不会赶得太紧。”
  甄应嘉很是诚恳的表示赞同,“八月好,秋高气爽不冷不热。”
  李守中撸着胡子笑了,“你虽是我李家的女婿,不过在我手下考试,我是绝对不会徇私舞弊的!”说完他又摇了摇头,叹了口气道:“明年你便是二十六岁了,二十六岁中秀才,唉……”
  “虽不及十四岁就中秀才风光,也不算年纪太大。只是可怜我那侄女儿,倒是看不见了。”
  甄应嘉就知道他没安好心!
  要是李守中不关注他,不时时刻刻拿他跟死了的贾珠比,怎么会知道他明年二十六岁?还专门提起来十四岁中秀才这一茬?
  要知道他们唯一认识的十四岁就中秀才的人,除了贾珠再没第二个了。
  这下甄应嘉心里可是一点不安都没有了,他笑眯眯道:“倒也是,不过明年我多半是不会参加院试了。”
  说着他也摇了摇头,将李守中的胃口掉到了最高。
  “听说国子监有位姓郭的讲师,在四书集注上有独特的见解,小侄我明日便要启程去国子监读书了。”
  李守中一下愣住了,甄应嘉从他身边绕了过去,又很是惋惜道:“监生可以直接参加乡试……唉,倒是没机会在堂伯手下走一遭了。”
  “噗嗤。”
  李逸的笑声将李守中的神智拉了回来,同时也给了他重重一击,他脸上顿时涨得通红,嘴唇动了几下不知道说了什么,看着甄应嘉又看着笑出声的李逸,眼神闪了又闪,匆匆走了。
  没走出去几步,身后传来李逸的声音,“姐夫,你要跟我一起乡试了?这可太好了。”
  甄应嘉笑眯眯的,他今天才算是彻底醒悟了。
  他原本有银子,可以直接捐个监生的。
  他有盛宠,甚至不用银子也能得个监生。
  他还有金手指,嗯,当初的确没什么用,但是现在已经可以看见考题,只要他知道考官是谁。
  他原先究竟是为了什么想自己一步步爬上来呢?为了所谓清流,或者士大夫的眼光?别开玩笑了,士大夫也会嫉妒他的圣宠的好不好。
  再说做个奸臣可比做个耿直的大臣舒服多了。
  何苦活得那么累呢?
  他上辈子就是循规蹈矩活了一辈子,然后落到什么下场了?得了肝癌死了。
  这辈子可真不能再来一遍了,把自己逼得那么紧又有什么好处呢?他又不是抖M。
  不过还是要感谢替他将弦绷断的太子,还有李守中。
  在今天之前,他都没意识到他穿越之后还是如同上辈子一样,活在框架里。
  但是今天,这个框架被他亲手打破了。
  这种感觉……甄应嘉深深地吸了口气,简直美妙。
  只是可惜一件事情……他的小三元没有了。
  也不是特别可惜,还有大三元等着他呢。
  
  第25章
  
  在去青松书院告辞之后,甄应嘉第二天早上就离开了金陵,坐船往京里去了。
  从金陵到京城两条路好走,水路或者陆路。
  陆路要么骑马要么坐马车,骑马倒是能挺快的,可是骑上好几千里却不是什么愉快的事情了。如果用所谓的三千里急报,换马不换人的方式,别说甄应嘉了,连专门做这个的小吏来一趟都会脱层皮。
  马车就更不用说了,没有减震弹簧,坐上半天都能将骨头颠送。
  于是只有水路了,倒也方便。
  金陵城外的运河,能让甄应嘉一路坐船到京郊,之后再换马车,赶得紧路上兴许花不了半个月的时间。
  所以甄应嘉带着甄宝玉,坐上大船,一路紧赶慢赶往京城里去了。
  船工出力,再加上顺风,刚出了金陵省没两天,便让甄应嘉赶上一个人。
  早他一天出发的康和。
  看见甄家的船如此速度,康和挑了挑眉,笑道:“麻烦甄兄载我一程了。”甄应嘉笑道:“好说好说。”
  甄应嘉给康和安排了住处,又让收拾了行礼,原本的父子游变成了三人行。
  甄应嘉路途上有了伴儿,康和想着自己回京又能再快一些,大概唯一不满意的就是宝玉了,原本一天十二个时辰都能跟爹在一起,现在却要平白多出一个人来。
  晚上,甄应嘉吩咐厨子准备了酒菜,跟康和两个上了前甲板,看着一路乘风破浪的景色,甄应嘉举杯道:“往后也要这么顺利才是。”
  康和觉得月光之下他眯着眼睛的样子看得人心口一热,于是他端起酒杯轻轻一碰,听着酒杯撞在一起的清脆声音,康和脑海里浮现出一个念头来。
  甄应嘉走得这样匆忙,该不会是来找我的吧。
  康和眼睛一亮,一口将酒喝干,又给自己满上一杯,道:“你这次上京,有何要事?若是有我能帮助的地方,尽管说便是。”
  谁知甄应嘉却将食指放在了唇边,“嘘。我们只喝酒,先不提那些事情。”
  莫名的,康和觉得有点闷。
  他看着甄应嘉一杯酒接一杯酒灌下去,觉得这个人又有点不太一样了。
  早先他对甄应嘉的印象,来源于自己手下收集的材料,不过薄薄两张纸,记录了甄应嘉的生平。
  那个时候,康和觉得甄应嘉有点傻,是真傻。
  空空坐拥一座金山,却只知道跟在别人身后,明明自己就能当家作主,听得却都是别人的主意。
  还有他那个将女儿送进东宫的决定,简直是糟到不能再糟了。太子那会都已经显了颓势了,他究竟是怎么想的。
  雪中送炭?然后等着太子东山再起。
  康和摇了摇头。
  但是看见真人之后,印象又不一样了。
  他结识的甄应嘉过得有些……嗯,压抑。平日言谈举止虽挑不出错儿来,但是能看出来他有些痛苦。
  这样一个人怎么可能将女儿送进东宫里?那个时候康和以为甄应嘉前面是在藏拙。也正是这个时候,康和动了将甄应嘉收归囊下的决定。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