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说

盛唐不夜天(重生 穿越)——云长歌

时间:2016-04-01 22:24:44  作者:云长歌

    使臣走了之后,李显就开始忙活两件事儿,一件事儿就是安置灾民,另外一件事儿就是造船了,李显想的很简单,过年的时候他回去怎么也要带点成果回去才行啊,不能让帝后真的以为他是来玩的好吗?
    灾民的安置还算简单,就是给点赈灾款罢了,这年头没有国家给灾民盖房子的先例,对比一下唐朝和后世的灾民安抚,李显不得不承认我兔在这方面还是很给力的。
    李显可怜那些灾民,硬是跟张继打擂台然后多抠了一点赈灾款过去,然后死盯着下面给发下去了,只要发现有贪污迹象的,二话不说直接抓起来,该怎么罚怎么罚,谁求情都没用。
    不得不说一时之间扬州官场颇有些风声鹤唳的意思,上佐官那边都懵了,总觉得……周王这个画风不对啊,说好的蠢萌小王爷呢?您这一秒变成土匪,你爹娘知道吗?
    张继也是有苦说不出,说实话李显虽然是扬州刺史,但是手中的权利还真比不上张继——谁让张继已经在这里经营了数十年呢?扬州官场之上他的关系网密集的很,基本上大家也都唯他马首是瞻。
    之前他坚持不给军费,李显也没争执就自己掏腰包了,张继就知道这位小王爷有钱的很,从那之后他就打主意,以后在各种经费方面卡一卡,然后让小王爷自己去掏腰包吧,而真正的经费……去向还用说?
    于是有了这么一位扬州刺史,张继觉得也是挺不错的。至于李显会不会变穷,他管那么多呢。
    只是这一次李显强硬了起来,他就不敢叫板了,没办法……这位周王殿下太神奇了,之前他就听说过这位殿下的“丰功伟绩”。比如说祈雨就下雨啦,比如说在对敌的时候敌人过河全被暴风雨给团灭了啊。
    只是这些东西吧,都带着各种的神话色彩,没有经历过的人大概也就是听个乐子,就算古代封建迷信很盛行,很多时候大家也不是什么都相信的,更何况众所周知,皇室成员什么的经常会编织出一些神奇的时间,用来证明他们出身不凡是上天所选,这些都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了。
    甚至阴谋论一点,张继觉得这些东西说不定就是周王自己捏造出来的,目的大概跟沛王一样,相中了太子的位子,而周王被派到扬州,很可能就是圣人娘子看出来了,然后把他给赶出来了,这位王爷没有大出息了。
    这是扬州上层官员们的共识,否则他们也不敢卡李显的军费。然而这一次李显去打海贼的事情太神奇了,扬州不是地震多发地带,海啸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个时候来,再加上他们也听说了海啸之前海贼的船就被海洋漩涡吞噬了,就更令人毛骨悚然了。
    在知道后续之后就更加腿软了——海贼那边都快被团灭了,扬州的渔民遭灾的也就是附近的那几个村子而已。
    尼玛,小龙王原来是真的啊?张继腿都要软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所以在李显十分硬气的要多发赈灾款的时候,他没多坚持就同意了——这样一个衰神不能惹啊,跟他作对的都没好下场啊!
    李显这边还奇怪自己说话怎么管用了,心里暗暗警惕这些人是不是又憋着坏呢?或者回头参他一本滥用公款?只是哪怕知道会被参李显大概也会这么做,那些渔民太惨了,不多给点钱估计要活不下去了,说不定就又要逼出一波海贼来了。
    就在张继他们给李显标了红名boss字样,而李显也防备着张继他们的时候,来自亲爹的指示很快就到他手里了。
    李治表示:七郎所思甚是,既然如此,税制改革就先在扬州试行吧,儿子,阿爹看好你哦。
    李显:卧槽,亲爹,求放过啊!
   
    第90章 90
   
    李显看着圣旨特别的头疼,其实他不怕干活,税收改革是他自己提出来的,那么让他来做他也不介意,但是这并不代表他现在就想做啊,他这里有扯后腿的猪队友无数啊!政令不通很容易造成改革达不到相应的成果。
    而一旦没有成果的话,这项改革自然也会被认为是失败的,从而夭折,但是李显相信这套税法至少对现在的大唐来说是有好处的,还有很多东西朝廷那里吵啊吵的根本没有吵出一个章程来,因为不知道怎么定这个税率合适!
    让扬州来当试点也是想要试试的意思,就在一个地方,万一有什么问题可调整的空间也是蛮大的。
    李显叹了口气,想要弄试点的话,首先要让扬州的官员听他的,md,早知道就先腾出手来收拾那帮只吃饭不干活的了!
    只是这一次他写给武后的信显然起作用了,还没等他想办法呢,那边武后已经雷厉风行的帮他解决了,以张继为首的那群上佐官全部被调任,然后从名单上选择了一些备用的对经济有点了解的官员调任到了扬州。
    扬州官场的大震动让所有人都吓了一跳,张继走了之后别的人也就老实了——不老实也不行啊,看看张继被调到什么地方了?洪州,虽然也不是什么偏远山区,但是那能跟扬州的繁华比吗?
    其实李显心里还有点可惜的,他正在收集张继他们的罪证,这帮人贪污斗成习惯了,那些资料往上一交这些人到时候能不能保住项上人头都两说啊。
    李显把这些放到一边,准备等那几个人过来之后再好好商讨一下税收怎么改革的问题,当然在那之前他还要处理海贼那些家眷。
    没有户籍的被流放已经不用说了,哪怕是被掳掠到岛上的也不可能是没有户籍,唐代的户籍制度已经很完善了,哪怕是死了也有相应的档案在,如果连这份档案都没有的话,那只能证明这些女子的家族本来就是世代海贼家族,这样的是不能放的。
    还有另外一种就是那些有户籍的女子了,只不过这些女子在幸存者里占据一个非常小的比例,基本上也就是那么十几个人吧,有几个带着孩子的。
    这些才是让李显发愁的,他也曾经派人问过,只是那些女子并不愿意再回到家里了,这其中好几个户籍档案上已经显示她们是死人了,而且她们也觉得或许对家人而言,她们死了比活着更好一点。
    李显想的都快把头发揪秃了都不知道怎么安置这些女人,把她们留在扬州吧,这里对她们而言或许就是个伤心之地,更何况都在一个地方,万一碰到认识她们的,这日子也要过不好了,可是放到别的地方……又能去哪里呢?
    这个时候倒是有几个女人过来申请说想要跟着一起去岭南,虽然去岭南也不一定能活好,但总是一条出路。而且她们跟那些被流放的是不一样的,流放的到了那里是不可能有好日子过的,她们这种主动要求过去的,相当于搬了个家换了个地方生活而已。
    只是……哪怕知道其实岭南那边的气候不错,但是那边少数民族也就是蛮僚太多了,这些女人过去也就是受欺负的份儿。
    李显想了半天最后拍板决定,如果这些女人愿意的话,就送她们去安西四镇!为什么是安西四镇呢?因为……李显身上还有安西都护府大都护的职衔呢啊,虽然也是遥领,但是去那里李显让手下弄个路引,写个引荐让当地官员酌情处理的话应该是没问题的,如果是别的地方……他一时还真想不到。
    更何况安西四镇听起来是偏僻,但是丝绸之路是路过那里的!为什么吐蕃费大力气拿下那个地方?还不是因为有丝绸之路?那四个小镇实际上还是挺不错的,而且哪怕也是各民族混居,因为大家生活的都还不错,所以也算是融洽,再加上那里南来北往的人太多了,就算突然多几个女人也不会有人在意,换了别的地方,只怕只要是外来人口都会被排斥的。
    而且那边她们多少也能找到事情做,总是能够活下来的。李显一点都不怀疑,有的时候女人甚至比男人还要坚韧一些。
    唯一不好处理的就是孩子,有几个女人是不想带着孩子了,她们本来对孩子就没有感情,甚至是厌恶的,却又有一些女人非常矛盾,觉得那毕竟是自己的孩子。
    对此李显还是坚持原来的想法,他已经给朝廷了,七岁以上的孩子不能留。李显依稀记得前世的时候看到过一个新闻,那个新闻主要报道的就是恐怖分子的孩子,恐怖分子或许不会把那些女人当回事儿,但是他们的孩子他们却还是重视的。
    那他们是怎么重视的呢?从小就教给这些孩子杀人,十来岁的小男孩小女孩拿着刀甚至是枪杀害平民的时候毫不手软,甚至他们还会觉得这样才对,孩子小的时候正是三观确立的时候,在这个时候受到的教育可能会影响一辈子。
    古代人本来就早熟,看看他那连个萝莉妹妹和正太弟弟就知道了,在十岁就算是半个大人的年代,七岁年纪已经不小了。
    七岁以下的,李显犹豫了一下还是让带走了,反正他给出来的处理方式也是流放嘛,不过那些罪无可恕的女人是被流放到岭南,而这些女人是被流放到安西四镇而已。至于为什么搞特殊化,李显绞尽脑汁才想出了一些理由,比如说这些女人原本是良民啊,是逼不得已什么的,说实话,比他写税制改革的计划书都累。
    信发出去之后,李显还要等一段时间的消息,古代通信不方便就是这点不好,再加上对海贼的判决已经上书了,也要等上面的批复,不过李显知道对于那些海贼的处理应该没什么问题,就是对海贼家眷的处理可能……
    果然朝上有人不满了,那些人觉得既然是流放那就全部流放到岭南好了,干嘛还要分着呢?而且安西四镇很繁华的,那是流放人的地方吗?
    哦,还有人表示这些家眷真是太给朝廷找事儿干了,不管是海贼家族还是被掳去的,早就都该死了啊。
    其实李显知道肯定会有这种论调的,他在扬州也就当个乐子看,真是这个乐子有点大,说这句话的人是谁呢?是高句丽的遗臣。
    这位也是个神奇人物,他在高句丽的时候就是个权臣,但是没斗过别人后来一家人过的都有点憋屈,甚至还差点被灭族。后来大唐跟高句丽打了起来,眼看着高句丽要被灭了,这位就直接拖家带口的跑到大唐来要求“内附”。既然是投降了,大唐自然也就让他的家族活命了,只是这位来大唐也不安心当个平民百姓,于是他直接将自己知道的情报卖给了大唐,然后凭着努力钻营,虽然没有得到重要官职,却也混的还行了。
    李显知道这位说让女人们都去死的时候,他就笑了,尼玛,你还是高句丽的遗民呢。有一些人就是用圣人的标准要求别人,却用贱人的标准要求自己。
    李显理都没理这货,他知道这货跳出来刷存在感其实也是想要表示他也是有节操的,毕竟当初他做的那些事情吧,挺让人不齿的,所以大唐的官员待见他的还真不多,跟他一起混的也节操都不咋样,他们想要往上爬,但是朝廷是有节操的,人品不行的肯定不能放在重要的位置。
    当然这也不是说重要位置的人人品都好,退一万步来说至少表面上是让人挑不出毛病来的。
    李显的上书很快就得到了回复,这样的判决在很多人看来并不重。至于那些被流放到安西四镇的,大家心里都知道怎么回事儿,大部分也都有恻隐之心,既然李显都安排好了,那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
    李显总算是松了口气,新上任的长史和司马明天就到了,估计过两天就要讨论有关于税制的事情了。说实话李显觉得自己能写的已经写的差不多了,剩下的东西就不一定是他能够搞定的了,结果中枢那帮人吵了半天也就得出了一个可以先在扬州试点的结论,别的什么都没讨论出来,剩下的都要他们来,这不是坑爹……哦,这是李治在坑儿子!
    长史名叫任午,司马名叫海清,这两个人完全是两个风格的,任午长相清秀书卷气息很浓,而海清……海清则是腰围十寸,浓眉大眼,比海贼还像海贼的那种形象。
    这两个人反差太大了,李显看到他们的时候整个人都有点不好,当然这跟外貌的关系不大,而是因为……这两个看上去太年轻了啊,他本身就不靠谱了,再来两个年轻官员……这税制改革真的还有希望吗?
    哦,海清看起来比任午大一些可是他们俩的官职是相反的啊。
    李显心里吐槽都快刷成弹幕了,表面上却还是笑眯眯的接待了两个人,在驿站给两个人接风洗尘,宴席并不丰盛,李显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饭菜简陋,还请两位不要嫌弃。”
    任午微微一笑温和说道:“殿下客气了,殿下一心为民实乃我辈楷模,下官敬殿下一杯。”
    李显被他说得有些不好意思,不过不得不说,任午和海清都是非常好相处的人,李显本来还担心跟他们处不来,现在总算是放心了。
    而这两个人在最初的交流过后也放心了,他们就怕遇到一个骄横的上司,之前张继那几个人被调走的事情他们心里清楚,为什么被调走他们就更清楚了,所以在来的时候他们两个都是十分紧张的,生怕哪里惹到李显不高兴了,人家转头跟爹娘告状,他们两个就完蛋了。
    现在看起来……周王殿下很好相处啊,张继那群蠢货到底做了什么把这么软萌的少年给气到了?
    还能是什么?就是李显太软萌了,他们就不把李显放在眼里了呗。
    推杯换盏之间,李显十分惊讶的发现他以为任午也不过二十多岁的年纪,实际上人家已经三十有三了!大女儿都已经嫁了!而他以为年纪比较大的海清,其实他才二十八。
    所以说……胖才是原罪啊。李显诡异的看着任午和海清,不过这两个人的年纪在这个年代来说已经不算小了,官做到这个位置不算很天才却也不差。
    只不过让李显没想到的是,这两个人完全就是俩工作狂,之前李显还在跟他们说当地的一些风俗习惯特产之类的,结果不知道怎么的话题拐啊拐就拐到了税改上。
    任午十分清楚自己的定位,他过来名义上是辅佐周王的,实际上是要纠正周王错误的,而圣人大概是真的觉得这个税制不错,再加上想要让周王刷政绩,所以可能干活的是任午,但是最后功劳的大头是周王。
    不过这也无所谓了,任午心里清楚如果这件事儿做好了,哪怕只是个附尾之功对前途也是大有好处的。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