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远连连应是,把板车拉起来。
边浩一把捉住在边春晗身旁躲着看他的边博,举起来轮了一圈,单手扶着他坐在自己的右肩上,“好啊,小幺儿,看到二哥还躲着,二哥在外头做梦都想咱幺儿长啥样儿。”
边博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坐在边浩的肩膀上“咯咯”笑了起来,“我都不认识你,咋叫你咧。”
“小家伙,现在认识了没?你叫声二哥,二哥把你一直驮到家,成不成?”边浩轻轻在边博屁股上拍了两下说。
将边浩刚跟边远见面,两人都红了眼圈,抱一起抱了好一会儿才分开,也是单手就把比边博高大的多的边兀就托了起来哄了一阵。
“知道了,现在知道了,你本来就是我二哥,不叫你驮我,你也是二哥。”边博笑哈哈地说,“二哥,你放我下来,我长大了,跑的可快。六哥坐了半天的车都生病了,不叫二哥驮我。”
边浩故意把人颠了几下,吓得边博兴奋地惊叫起来,才在边远和边春晗的连连劝阻下把人放下来,又要去捉边秋茂和边夏实。
“不叫,不叫,二哥,你快歇着。”
边秋茂和边夏实笑闹着绕着板车跑开了去。
“二弟,哥晓得你身体结实,也不能使狠了,以后多的是时间跟他们耍。”边远劝道。
边浩这才老实走在车边,听边远讲家里的情况。
到了一个长长的缓坡时,边浩把车停下来,叫边浩连几个小的都到车上坐着。
等下坡后,边秋茂几个猴儿一样自动从车上跳下来,边兀却拦住了边春晗。
“大哥,叫哥坐车上呗,我帮你推车,他走快就喜欢胃痛。”
“哎,六儿你将怎么不提醒大哥一声,现在胃痛不痛?”边远这才想起来,一脸紧张地问。
“大哥,我都没事了。”边春晗抓着车栏板还要说几句。
边远点点头,已经拉着板车继续走,半点儿没打算放人下来,“孩儿,不舒服你可一定要说。”
边春晗只得应了一声。
一路热热闹闹的,平日要两个多小时的路仿佛眨眼就过了。
刚转过一个弯,就看见两个熟悉的身影在路口站着。
“爹,娘!”边浩叫了一声,大步跑了过去。
刘芳娥还没说话,就红了眼圈,抱着已经比她高出许多的二儿子不放。
“娘,咱们先回去,二弟坐了几天的车,身上都馊了。”边远劝道。
刘芳娥立即站直了,在边浩身上来回看,“浩,你晕不晕车?怎么样?有哪儿不舒服吗?”
边浩一边一句一句应刘芳娥的话,一边曲起胳膊给刘芳娥看他上臂上漂亮的肌肉,证明自己没有受苦也没有遭罪。
边家院子里一片热闹情景。
边兀却一到家,就进厨房给边春晗端了一碗温热的稀饭出来,盯着边春晗喝,“你平日都是两三个小时就吃一回,今儿去镇上都耽误了半天,肯定可饿。医生还专门交代你饿不得的。”
第28章 解决
边浩打开行李,把给大家的带的礼物都拿出来。
刘芳娥和曹清宜是两个精致漂亮的发箍,边存志的是一个手动剃须的套盒,边远是一个钱包,从边长纪往上都是一支写字非常舒服流畅的钢笔,下头弟弟们则是一人一把牢固精巧的小水枪。
几个小的一拿到就兴奋地在院子里玩了起来。
“事先不晓得家里有客人,这支笔是我用过的。”边浩从随身带着的一个小包里拿出一支外面已经有些磨损的笔递给袁水泉,“不要嫌弃就好。”
“哇,太好了,我老早就听俊儿说二哥的事,佩服的不行,能用二哥用过的笔太幸运,怎么会嫌弃哩,谢谢二哥。”袁水泉一脸惊喜的接过笔,故意在边俊眼前停了一下说。
边浩笑了起来,继续跟边存志和刘芳娥讲部队的事儿。
边春晗仔细的把刚照着边俊说得从内到外用水洗干净擦干的钢笔放在已经用了六年的旧铁笔盒里,看着微微闪着金属光泽的钢笔满足的笑了出来。
镇上卖的钢笔不是写字刮纸就是常往外吐墨水,不用钢笔的话就只有另一种圆珠笔,照着边家这上学儿子的数量,若用圆珠笔芯,一年不知道该买多少盒。边春晗时常数着自己攒的钱,总想着哪天能到哪里买一支超好写的钢笔和一辆自行车就好了。
边兀平日再稳重也还是六七岁的孩子,得了一个新奇玩具,也跟着几个哥哥在外头疯跑大叫着玩了好一会儿“八路打鬼子”的游戏才跑进来问边春晗。
边浩回来给家里带来的大变化主要有两个,一是讲了许许多多外头的事儿,二是在离镇子最近的一个村子里买了两间破破烂烂的瓦屋。
“外面变得再快,咱们这儿也不知道要等到哪年哪月,到那时候什么都晚了。三弟读大学钱不够可以跟银行申请贷款,国家有专门给大学生的政策。我们吃亏就吃亏在离镇上太远,去镇上找个落脚的地方,把七弟到幺弟、小弟都送到镇上读小学,六弟读初中的事儿我给想个法子,不行就再去镇上读一年小学后参加小升初考试,去镇上读书。”
边浩这些年有一点儿钱都寄了回来,这次身上也只有刚参加任务拿的一笔奖金,给家里人买了礼物还剩一百多块。
边存志和边远只沉思了一会儿就同意了。
第二天就去镇上打听,找了一家家里男人最早些时候就出去打工、现在全家都迁到了外头的人家,因着一些不好跟外人说得原因,这家人这几年过年都不曾回来,他家两家瓦屋七八年没人住了,院子里也长满了荒草。
边浩当即找人要来他家电话号码用镇上杂货铺里的公共电话打了一个,不过十来分钟就谈妥了,请村长为见证人,在银行把钱汇过去,砸了生锈的锁头,在一个已经生蛀虫的箱子里找到了一本最开始办的老式的宅基地证,在村里重新登了边远的名字盖上大红的印章,那两间屋子并前后院子就归边家了。
屋子到镇上小学和镇中心十字路口不过二十多分钟的路程,等开学后把边长纪几个报名报在镇上的小学,以后几兄弟平日就自个儿在镇上落脚。
边存志、边浩、边俊父子几个花了大半个月把屋子和院子都清理翻修了一遍。两间瓦屋是早些时候的老屋子,墙根打了地基用石头先垒了一米高才往上砌砖头,这样的墙用上几十年都不会出问题,就是屋顶好些瓦片都残破了,瓦条也有虫蛀了和腐朽了的。边存志请了卢林村相识的木匠花了一天重新定了瓦条,盖上新瓦,不过二十来天就能住人了。
先叫还在镇上给人砌墙的边远用上了,有时候实在做工的地方远就在这屋子里将就一夜。
二十五天后从镇上拿到了边浩和袁水泉两人的录取通知书,边浩叫两人帮忙拿着录取书去镇上找了以前教他们的老师。
镇上初中还没有开学,但是初三提前半个月已经开始补课了。
带了边浩和袁水泉的几个老师仍带着初三班,边远和边浩专门午饭的时候进去的,办公室不管认识不认识的老师都过来看了一回边浩的录取通知书。
“我就说这孩子了不得,这些年就他一个敢跟人打了包票卖笔记。”
边浩把一个个封好的箱子给边俊的老师,同办公室其他老师也都另准备一个小小的袋子。
“老师们真不用介意,不是什么贵重东西,都是咱们山里自家产的一点儿山货。”边浩和边远跟老师们推着东西,硬叫人收下。
边浩回来后就组织弟弟们漫山遍野的摘枸杞和野菊花晒干了一包一包的封好。
箱子里各是一只边存志和边远一起杀了洗干净的自家养的鸡并刘芳娥攒下的鸡蛋,再就是一包枸杞子和一包野菊花。
小些的布袋子里则只有枸杞子和野菊花。
有老师当场把封的好好的箱子拆了看过才收下。
“鸡是自家养的,鸡蛋都是山里的土鸡蛋,就是天热,各位老师们这两日就都吃了补补身体,枸杞子和野菊花这两样夏日泡茶和煮粥都行,老师们别跟我们边俊客气,不是老师们教得好,咱们边俊怎么考得上京都的恁好的学校。就是、就是……”边远说不出口了。
边浩把边春晗拉了过来,叫他把小升初的成绩单给不认识的几个老师看,“咱们这个弟弟生的不如他三哥机灵,却再吃苦不过了,只是时运不大好,今年您学校都没在我们那一片村招生,我们哥几个听说他这成绩能来您这儿读书的,您方不方便帮忙说和说和?”
吃人嘴软拿人手短!
几个老师顿了一下就爽快的答应带边家几兄弟去找教务主任。
学校有校长室,但校长主任平时很少会让人在办公室里找着。
边浩袁水泉原先的班主任下午第一节课没课,领着几个人从学校侧边一个小门出去,拐了两个弯把人带到一片树林后的一栋两层楼房前叫了门。
“陈主任,有个事麻烦麻烦你,你看我们一年级教室还塞得下一个人不,我朋友家一个孩儿,今儿找到了我,我跟你问问。”说着,老师把边家几兄弟让了出来。
边浩没开口,先从板车上搬了两个箱子递过去,又叫边浩把录取通知书和边春晗的成绩单一块儿递给没说让人进门的中年人。
“哟,这还真是大喜事,整个胡集镇好些年都没出这样好一个大学生!”陈主任侧了侧身子,让人进了门,把门关好叫了他老婆出来把东西都搬到了后头去,“先进来再说。”
“我下午还有课,陈主任,先走了啊。”
只要进了门就好说了,边浩把边远手里的新宅基地证递过去,“咱们是才将要搬到光二村的,孩儿没赶上上次录取,您给帮帮忙,咱这弟弟再老实不过,老听话。”
“噢,这样你们不需要住宿,那还好说点儿,教室再挤一个人进去还好办点儿,不过你们这样没录取通知书的,得交两百的收录费。”
边远微微皱起了眉头。
“陈主任,您看咱孩儿这成绩,在咱们山里小学学出来的,山里小学您也知道,咱们三弟就是被您学校录了才能考去市里的高中,上了恁好的大学,您好人做到底,给帮帮忙,给帮帮忙。”边浩脸上带着笑容,有些生硬地说。
“我们录外头的学生,至少要两门课都八十分,你弟弟这成绩本来就上不了,这样吧,一百八十块。”
“陈主任,我跟您说,咱边家除了边俊这个新鲜大学生,还有一个边明也是您学生,在市里读高三,成绩可好,明年您学生就保不准就又有一个名校生,我们下头还有六个弟弟,开学都来镇上读小学,个顶个的聪明,以后都是您的学生……”袁水泉凑过去一气儿说了一大串,还叫边兀当场给心算了好几个两位数乘两位数,“您别看我们这小弟个头大,才将六岁,还不知道镇上小学收不收哩。”
边浩也努力帮着说话,一时屋子里跟菜市场买菜一般。
最后边远当场交了边春晗的学费和八十块的收录费,仔细把一红一黄两张收款单收好,拉着板车从树林绕出来,长舒了一大口气,“这下好了。”
边远责任感太重,总是把担子往自己身上担,最觉得对不住的就是这个老实肯干的六弟。
边兀在旁边点头表示赞同。
“大哥,我一定会好好念书。”边春晗压下心里的不舒服劲儿说。
边浩拍了拍他的肩膀没说话。
不好好读书不行,在那时候能从贫穷的山里走出去的办法只有读书这一条,否则就是去了外头打工也是做苦力。
“嘿、嚯!”
边家院子里,兄弟几个整齐的跟着边浩打军拳,一套打下来,又一起夸张的深呼吸了一下。
“我来,二哥,我先!我先!”
几个小的拥到边浩身边叫嚷起来。
边兀原本也挤在中间,眼珠一转退开来,猛地冲过,单手借边夏实的胳膊撑着跳起来,想偷袭边浩。
“呵!”
边浩叫了一声,上身向后折到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步,硬生生躲了过去。
边秋茂几个人让开,看边兀一五一十的跟边浩过招,虽然不过三五招就被擒住了胳膊。
边春晗胃疼的毛病从镇上接了边浩回来十来天后终于好彻底了,现在边春晗读书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边兀终于露出了小孩子该有的样儿,每天跟几个弟弟闹成一片。
“边存志,边远,你家来客人了!”
第29章 转折
从边兀到边春晗七个孩子都去镇上读书,又额外花了两百块买了两间屋子,边俊的学费是彻底没了着落,边远顾不得享受跟边浩团聚的日子,每天都出去做工。
边存志本也要去做小工的,被大家拦了下来,每天跟刘芳娥忙完了地里的事儿再去镇上,把那边的院子翻了一遍,打算种菜。边存志还从山上找了一车石头过去,要砌一口两眼的灶。再就是院墙,孩子们要上学,好些时候屋里没人,又是刚搬过去的新地方,多少该防着些。
今天是凑巧,两口子拿了镰刀去豆田仔细把先黄的豆杆挑了割回来。
来的是已经有二十几年没走动过得刘芳娥的三个弟弟。
19/40 首页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