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州因为有位当过兵部尚书,兼且门生故旧遍布朝野的叔祖,内阁那边对他的印象素来还不错,而且因为与周太后的关系,他在皇帝面前也很能说得上话,有了这两边的关系,隋州一句话比别人十句话还要管用,顺天府的责任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潘宾不用被罢官,不用被扣工资贬往外地,只是被轻飘飘申饬一顿,如清风过耳,什么事也没有,当然很高兴,一反前些日子的忐忑,他将唐泛找了过去,道:“润青啊,多亏了你,这桩案子才能告破,咱们顺天府才没有被继续追究责任!” 唐泛道:“这是陛下仁慈,也是隋总旗讲义气,与润青无关,下官不敢居功!” 潘宾对他这种谦虚谨慎的态度很是满意,点点头,捋着胡须,笑容满面:“你也不必太过谦虚了,这桩案子你毕竟是有参与的,我听说隋州的奏疏里也提到你了,这份功劳你还是当得的!本府公私分明,有功当赏,有罪当罚,你既然有功,说罢,你想要什么?” 顺天府通判魏玉坐在旁边,也跟着笑道:“此番武安侯府案告破,润青跟着东奔西走,确实辛苦了!” 唐泛还是很谦虚:“下官没什么想要的,大人谬赞了!” 潘宾一拍大腿:“这样罢,上回咱们不是还在外面打赌么,我还欠你一碗肉臊汤面呢,择日不如撞日,等会下了衙,本府请你吃面!” 唐泛:…… 虽然他知道这位潘师兄有点小气,不过能小气成这样,实在也是让人开了眼界。 唐泛无奈地看了想笑又不敢笑的魏玉一眼,露出欣喜的笑容:“那就多谢大人了!” 魏玉握拳连咳了两声:“大人,不知道下官有没有这个福气,也尝一尝大人请的汤面?” 潘宾看了他一眼:“玄璋啊,这就是你的不对了,说起来,你来顺天府的时间还比润青晚呢,我们俩可都还没尝过你的升官酒呢!” 魏玉很郁闷,躺着也中枪,他不过是顺嘴讨一碗汤面吃,结果怎么就变成欠下一顿酒席了,这位府台大人也太会就坡下驴了! “自然,自然,大人和润青若是愿意赏光,咱们今日就去!” 潘宾:“那就不去润青说的那个汤面摊子了?” 魏玉:“不去了,不去了,升官酒自然要去仙客楼喝,我这就让人去定位子!” 唐泛看着魏玉一脸吃了苍蝇的样子,笑得都快内伤了。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个案件还没结束,只是暂时告一段落,至今没有看到完全猜对凶手的童鞋,只有一个相当相当接近真相的。 为了故事连贯性, 有盆友询问大理寺和顺天府的职能,这里解答一下: 大理寺相当于现在的最高法院,刑部相当于公安部(但是古代机构职能重叠,它也会有最高法院和检察院的部分职能),顺天府尹就相当于北京市长,所以为什么潘宾这个顺天府尹会当得很窝囊呢,就很好理解了,京城遍地都是高干,还是首都,北京市长虽然比外地的官员高半级,但是因为上面还有很多大头压着,像潘宾这样既不是老资格,又不强势的人,就会比较受气了。 但受气的职位也有很多人抢啊,因为顺天府尹连同他的手下们,普遍都要比其它同等地方官高一级半级,而且离皇帝近,出头长脸的机会也多,能让大佬们记住你的脸,就算什么都不会,拍个马屁,混个脸熟,加入纸糊三阁老的阵营,成为纸糊后备军,前途也是远大的嘛。 第 13 章 三人在官衙里都备置着常服,等下了衙,换上常服,就往仙客楼而去。 潘宾,魏玉和唐泛三人都是科举晋身的官员,潘宾是唐泛的师兄,魏玉则是成化八年的进士,细论起来,大家都有不少共同话题,潘宾虽然平日里很喜欢摆架子,人也有点小气爱计较,但不仅是魏玉和唐泛的上官,而且作为官场前辈,也比两人多了不少经验,指点教导绰绰有余,是以这顿饭,大家言笑晏晏,宾主尽欢。 等他们从酒楼里出来的时候,时间还早,不过酉时过半,还未夜禁。 潘宾和魏玉早有家人等候在包间外头,护送二人回去,唐泛一个人住,既无家丁也不需要小厮,眼看天色还不晚,在将两人送出酒楼之后,就自个儿走路回家了。 古代房价也不便宜,尤其是京城的房价,寸土寸金,皇帝又小气,自太祖皇帝起,每年也发不了几个俸禄,许多外地来京城上任的官员买不起房子,品级又还没达到朝廷赐宅的地步,只能像唐泛一样成为北漂一族——租宅子住,有的官员更惨一点,甚至只能借住在同僚家中,说起来都是一把辛酸泪。 唐泛租住的那地方,交通便利,离官署也不远,要不是因为那个院落是李家人怕闹鬼而隔出来的小地方,没法举家迁入,也轮不到便宜唐泛这种单身汉了。 傍晚的京城晚霞满天,叫卖小食糕点的,喊孩子回家吃饭的,相熟的人互相打招呼聊天的,热闹喧嚣,别有一股生活化的市井气息。 唐泛走入柳叶胡同的时候,正巧看见李家婢女阿夏从李家门口走出来,准备去敲他的门。 唐泛:“阿夏?” 阿夏回过头,惊喜道:“唐大人,你刚回来吗?” 唐泛笑道:“是啊,刚从外头回来,你这是?” 阿夏:“今日是大暑,我家太太命人做了一些糕点,让我送来给唐大人。” 唐泛:“何须如此客气,我刚用完饭,阿夏姑娘还是送回去罢,代我谢谢你家主母了。” 阿夏急了:“若是唐大人不肯收,我回去怎好交代,若是唐大人要推辞,还是亲自与我家主母说罢!” 她每次都来这招,唐泛确实也不好拒绝,他一个大男人,就算与李家有些交情,也不好动辄就去见人家的主母,毕竟男主人不在,李家眼下除了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之外,全都是老弱妇孺,尽量还要避嫌,阿夏是下人,这才没什么忌讳。 唐泛开了门请她进去,又见她眉眼之间郁郁寡欢,便问道:“阿夏姑娘你没事罢?” 李家太太有什么东西需要送的时候,基本都是差遣阿夏过来的,几回下来,彼此熟稔,阿夏心情不好,也正需要排遣,见他询问,就压低了声音道:“这几日,太太收到老爷从外面捎回来的信,说是老爷在外头行商的时候,纳了一房外室,而且那女人还有了身孕,太太正为了这件事情很不高兴呢,我们这些当下人的自然也要小心翼翼,只希望太太能够自己想得开啦!” 对这种内宅私事,唐泛兴趣不大,不过他仍是安慰阿夏:“你在你家主母面前很能说得上话,多劝慰几句也就罢了,日子还是照样要过的。” 阿夏的神色好了一些,她看了自己带来的那个篮子,脸颊忽而染上一抹羞色:“天气热,糕点放久了不好,还请唐大人早些吃掉罢,阿夏就先告辞了。” “阿夏姑娘!”唐泛喊住她。 阿夏回转过身:“唐大人还有何事?” 唐泛:“这篮糕点,不是你家主母让你送来的罢?” 阿夏:“大人何出此言,若不是太太让我送来,我怎敢擅自做主呢?” 唐泛:“姑娘的好意,我心领了,只是这篮糕点,还请你带回去罢!” 阿夏快要急哭了,不得不吐露了实情:“唐大人不要误会,糕点真是太太让我送的,我只是,我只是在里头多放了一个荷包!” 唐泛伸手在篮子里找了一会儿,果然在糕点下面找到一个粉色的荷包,上头绣着芍药,看得出绣工不错,不由有些哭笑不得。 少女送荷包,内涵不言自明,只是阿夏也不想想,唐泛何许人也,顺天府推官,眼力都要比别人锐利几分,她方才躲躲闪闪的眼神,肯定是瞒不过唐泛的。 阿夏低着头:“这荷包是我擅自放进去的,若大人不弃,我愿,愿给大人当一扫雪奉茶的婢女,日日侍奉左右。” 她终于鼓起勇气表白心迹,说到最后,双颊已经红成一团,头快要垂到胸口,看也不敢看唐泛一眼了。 唐泛沉默片刻:“多谢阿夏姑娘的好意,糕点我收下了,但荷包还请姑娘收回去,以后也请姑娘不必再来了。” 阿夏抬起头,红了眼眶:“大人可是觉得我太不要脸,自荐枕席,瞧不上我这微贱之躯?” 唐泛摇摇头:“我只是一个穷当官的,身无长物,又无恒产,俸禄也就堪堪养活自己而已,实在值不得阿夏姑娘对我如此真心,阿夏姑娘如此品貌,将来定能找到一个更好的归宿。” 阿夏:“唐大人就不必哄我了,我这样的出身,又能找到什么好归宿,您若肯收留我,阿夏就是当个打扫灶下的侍婢也愿意!我,我对大人的倾慕之心,日月可鉴!” 照理说,阿夏的姿色不差,她都自动送上门来了,一般男人断没有拒之门外的道理,更何况只要唐泛肯跟李家主母开口,以他的身份,和跟李家的交情,李家主母不可能扣着一个婢女不放,李家虽然祖上为官,但几代行商,早就是普通人家了,要是能通过一个婢女跟前途无量的唐泛搭上关系,李家主母肯定也很乐意成人之美。 但唐泛对收纳妾室美婢这种事情实在没什么兴趣,既然没兴趣了,还不如直接干脆拒绝人家,何必吊着别人一颗真心不放,平添无数麻烦? 所以面对阿夏的苦苦哀求和婉转表白,唐泛依旧道:“阿夏姑娘,今日之事,我不会对任何人说,荷包请你收回罢,我要歇息了。” 阿夏见他不为所动,甚至不曾过来扶自己一把,就知道再待下去也无用,她拭了拭眼泪站起身:“都是阿夏无状,冲撞了大人,还请大人海涵。” 唐泛:“无妨,阿夏姑娘不必多礼。” 阿夏行了个礼,手里捏着那个荷包,心中觉得失望又丢脸,也顾不上再客套几句,便低着头转身离开。 自英宗皇帝之后,国子监的地位日渐没落,朝廷形成了“非翰林不入内阁”的潜规则,唐泛生得俊雅,又是翰林出身,身份清贵,虽然现在还只是小小的京官,但谁也难保他以后会不会位极人臣,荣登宰辅之位,这样的人才,何止阿夏对他倾心,简直是媒婆踏破门槛的香饽饽。 阿夏也很明白这一点,她知道以自己奴婢出身,绝然是配不上唐泛的,但是正妻当不了,当个侍奉的婢女总是可以的,她也不求唐泛能纳她为正经妾室,但凡能有一二温柔,阿夏就心满意足了。 可即便是要求如此之低,唐泛也都不要。 她伤心不已,觉得再没有脸留下来,开了门便匆匆往外走,哪知前面居然站了个人,要不是她闪得快,几乎就要一头栽上去了。 阿夏惶然抬起头,定睛一看,发现这人还挺眼熟,正是上次来找过唐泛的那个锦衣卫。 她一时没反应过来,只顾愣愣地看着对方。 对方却看也没看她一眼,抬手就去敲门。 阿夏疑心自己方才在院子里与唐泛说的话都被这人听了去了,不由又羞又恼,加快了脚步,带着几分落荒而逃地回到隔壁李家。 那头唐泛送走了人,又去看那个篮子。 刚才阿夏在,他要保持风度,现在人走了,自然就没有顾忌了。 李家厨子的手艺水平唐泛也是品尝过的,这会儿看到里头的茯苓糕和酸梅汁凉拌山药,便将那碟凉拌山药拿出来,拈起一块放到嘴里。 山药是切成条状之后冰镇过的,然后再淋上酸梅汁,酸甜清脆,既消食又爽口。 吃完一块,一个没忍住,又拿了一块。 唐大人喜滋滋地将篮子提起来,准备拿到房间里头去享用。 外头传来敲门声。 唐泛以为是阿夏去而复返,皱了皱眉,他实在不想给那个少女任何可能引发误会的遐思,只好放下篮子,走了过去,准备直接给门上闩。 结果就在这个时候,外头的人似乎等得有点不耐烦,直接把门给推开了。 嘴里还叼着凉拌山药的唐泛:“……” 隋州站在外头。 唐泛松了口气:“是隋总旗啊,快请进罢!” 他看了隋州的身后一眼,很好,没有人了。 “隋总旗用过晚饭了吗,可要来一点?”唐大人慷他人之慨,很是大方。 夜里清凉,隐隐还能闻得到山药的清香,隋州看了他一眼,也捧场地拿起一块山药。 咬了一口,他点点头:“不错。” 唐泛哈哈一笑:“隔壁厨子做点心的手艺可比仙客楼的厨子还要好上几分,隋总旗还请入内,这点心还得配茶来喝才好!” 隋州上次也来找过唐泛,却没有进屋,只在院子里坐,此时见里里外外别无旁人,就问:“唐大人一个人住?” 唐泛烧水泡茶,自我调侃道:“是啊,我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这里有些简陋,也没有备上上好茶具,平日都是我一个人在喝,还请隋总旗不要嫌弃,不过茶叶倒还可以,虽然无名,却是山上野茶树上采摘的,来,尝尝!” 隋州拿起一杯热茶,先闻了闻茶香,又浅浅尝了一口,微微颔首:“苦而不涩,是好茶。” 唐泛笑道:“这次多亏了你的奏疏,才令内阁对顺天府的责任轻轻放下,我还未向隋总旗道谢,改日得空,还请赏光让我请饭才是!” 隋州:“广川。” 唐泛一愣:“嗯?” 隋州:“我表字广川。” 唐泛会意:“既然如此,你也不必口口声声叫我唐大人了,喊我润青便可。” 隋州点头。 唐泛:“我眼下虽然高你半品,可以你的能力,平步青云只是迟早的事情而已,这次顺天府能够免责,多赖你从中出力,潘大人也托我向你表示感谢。” 隋州不置可否:“若没有你,潘宾也只是一介庸官,本该降职贬谪的。” 唐泛一笑:“潘大人其实能力不差,只是在官场待久了,考虑事情难免多了一些顾虑,说不定过个几年,我也会如同他一般。” 他话锋一转:“不过话说回来,我总觉得,此案仍未算了结。” 隋州:“百会穴。” 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心,唐泛点头:“不错,郑志和蕙娘虽然认罪,但此案还有一个疑点,郑诚百会穴上的凹陷之处仍旧没有合理的解释。” 隋州:“我盘问过蕙娘,她并不知道郑诚身上有这一处伤口,根据她的交代,郑诚已经许久未有进过她的房间了,这点侯府其他人也可以作证。” 唐泛:“我们之前已经讨论过,一个人不可能在清醒的状态下被人敲击百会穴而不自知,所以这个人跟郑诚的关系必然亲近,起码要有一段时间与他同床共枕过,根据这个条件,蕙娘并不符合,郑志就更加不可能了。” 隋州:“你心中可有人选?” 唐泛:“符合这个条件的人不多,但也不少,武安侯府里,郑诚的妾室玉娘就是其一,听郑福说,郑诚外头还有外室,他最近也常上**,所以这些都是可疑的人选。”
14/79 首页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