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古凶兽横行无忌,不代表没有脑子。
什么仙可以欺负,什么仙不能招惹,巨鲸比谁都清楚。
这场斗法与他无干,三十六计走为上。
鱼群四散,巨鲸遁走,海鸟受惊不小,回到海岛之上,翅膀遮头,长羽乍起,遇有情况不对,随时准备再跑。
三名仙人来不及跑,也没法跑,终究倒了大霉。
刀光斩落,威势之巨,如有星辰当空炸裂。
“不好!”
锋锐扫过,海浪掀起,三人同时惊呼,欲要脱离长剑。
结果,仍是慢了一步。
玉笏飞至头顶,古老文字形成九重法诀,如泰山压下。三名仙人困在剑中,动弹不得,只能眼睁睁看着刀锋落下。
我命休矣!
哀鸣之声四起。
最先遭殃的却不是仙人,而是刚从海中挣脱出的灵鹫。未等甩干身上的海水,又被砸了回去。
紧接着,断裂声破空,三名仙人倒飞而出。唯一人能勉强稳住身形,余者已重伤不醒。
“你究竟是何人?!”
失去本命法宝,根基不稳,仙人厉声高喝,更显色厉内荏。勉强祭出捆仙索,系住坠落的同道,自身却是摇摇欲坠。
“吾名炎青。”
巫帝收起长刀,声音冰冷。
没有斩尽杀绝,已是手下留情。若对方还不识趣,他不介意诛仙。
仙界界规?
按照李攸的话说:不好意思,刚飞升,不知道仙界情况,更不晓得仙界界规。事出突然,所谓不知者不罪,下回一定注意。
被诛的仙人怎么办?
凉拌。
幸亏来的是巫帝,不是李攸。否则,事情当真会如此发展。天道还有得头疼。
“你纵容灵宠擅闯天宫冰海,重伤仙人,必遭天雷!”
巫帝立在巨龙之上,长袖翻飞,挑了挑眉毛。
天雷?
随意。
似觉仙人太吵,实为妨碍。巫帝单手一指,九寸玉笏直接飞出。
仙人表面激愤,大声喝斥,暗中则以法力传音,欲请来岛上同道,扭转劣势。法力刚刚祭出,玉笏即当头砸下,眼前陡然一黑,瞬间跌落海中,人事不知。
岛上仙人是否接到传讯,只有天晓得。
见仙人落水,灵鹫连忙赶至。
现在还不能死!
一定要死的话,先解除血印再死!
解决妨碍,巫帝收回玉笏,祭出山河卷,便要引水。
画卷临空铺开,短胖幼龙飞出,欢喜长吟两声,尾巴一甩,将试图逃离的白泽拍了回去。
印老随后,见是巫帝当前,没有李攸身影,虽有些奇怪,却静立一旁,没有多言。
金乌真火和万年玄冰趴在画卷边上,俯视冰海,满脸惊奇。
“这是哪?”
“哇哇!”
“你说和冰湖很像?”
“哇!”
“里面还有巨鲸?”
“哇哇啊!”
“抓回去给尊者镇海!”
“哇!”
万年玄冰双眼放光,包子样的拳头,用力挥舞两下,好,就这么办!
“你且过来。”召过山河卷器灵,巫帝道,“此处海水可为我用,纳入卷中。”
“昂!”
短胖幼龙再次摆尾,龙身翻腾,山河卷开始转动。
卷中河川流动,山峦化成实体。
澎湃灵力聚集,化作一只无形巨锤,从卷中飞出,狠狠砸进冰海。
砰!
水花四溅,以巨锤为中心,形成深凹漩涡。随灵力增加,漩涡不断增大,荡起滔天波浪。
海浪渐高,一浪高过一浪,几要形成海啸。
圆形水柱腾起,不断向中心汇聚,随即龙卷而上,被吸入山河卷中。
水声轰鸣,仿佛一条沉睡多年的巨兽,骤然惊醒。
灵鹫背负仙人,不停刨动利爪,试图游上海岛。
往日不过一跃的海岛,如今却如天涯之远。波涛奔涌,能浮起不被吞噬,已是万幸。想脱离险境,实是千难万难。
随海水涌入,山河卷浮动灵光,短胖幼龙欢喜飞腾,不断龙吟。
金乌真火和万年玄冰驾驭黑蟒,自卷中飞离,借海面下降之机,寻找鱼群和巨鲸的踪影。
“找到了,在那里!”
指着漩涡边缘,金乌真火大声说道:“快些动手!”
庞大的黑影感知危机,转瞬就要沉入海底。
万年玄冰哇哇大叫,立刻扯下身上肚兜,双手结印,用力掷向海中。
肚兜入海,遇水便长。
眨眼间,已将海中巨鲸完全笼罩。
巨鲸诧异,什么鬼东西?
不待探明,已被当头罩住。恐怖寒意笼罩全身,饶是在冰海万年,皮粗肉厚,也扛不住这般寒气。
轰!
巨鲸震怒,鲸尾摆动,侧身翻过,胸鳍似钢刃,便要破开困境。
不动还好,这一动,立刻被缠得更紧。冷意更甚,巨鲸翻到一半,半身已被寒冰包裹,形成一座冰山。
“昂?”短胖幼龙好奇摆尾,这是什么状况?
印老摇摇头,竟想抓巨鲸,该说艺高人胆大,还是纯粹的傻大胆?
不过,尊者造海开湖,早晚要有一头镇海兽。玄龟虽不错,总及不上巨鲸。绿洲中的鲸王可担此责,奈何死过一次,境内再高,也比不上这头海中的“土鲸”。
想到这里,印老决定帮忙。甭管尊者作何决定,用不用这头土鲸,先抓回去再说。
于是,巫帝忙着移海,印老和两个娃娃忙着抓鲸。
几头灵鹫拼死游到岛上,翅膀摊开,只剩一口气。
三名仙人仍是昏迷不醒,好在性命无忧。接到传音的仙人赶至,海水已开始下落,四周海岛均高出一截。
众仙停在半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如何是好。
打还是不打?
若是巫帝意图占岛,群殴也有道理。可他只是卷走海水,何必大动干戈?
打个比方,有人欲抢自家洞府,打上们来,自要全力相搏。但在自家屋外舀几桶海水,实无争执的必要。
仙人占据海岛,水中则属凶兽。
就算要讨个说法,也该是水中居民。而观海中冰山,这个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
苦主都要被一锅端,说法如何讨?
至于受伤的仙人……仙界哪天没几场斗法,鼻青脸肿不稀奇。况海岛之上,众仙非是一条心,看剑仙不顺眼的更不在少数。此三人落难,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算是大快人心。
单挑没把握,群殴没好处,实无强出头的必要。甚者,若来人能将盘踞冰海的荒兽卷走,于岛上仙人也算好事一桩。
心思急转,众人交换眼色,多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随他去。
可惜,众仙想到开头,没能料到结果。
巫帝要么不动手,动手必要万无一失。
考虑到可能会产生的“损耗”,巫帝催动灵力,山河卷灵光大涨,海水开始急速下降。海中巨鲸被坚冰层层包裹,连鱼群都被卷走大半。
等巫帝收回山河卷,飞身远走,昔日水天一线,碧波万顷的的天宫冰海,足足少去二分之一。水中荒兽不见踪影,鱼群减少,岛上海鸟都开始搬家。
这已经不是移海可以形容,完全是在挖地基!
巫帝当先,印老和两个娃娃牵引冰山在中,更有大群海鸟紧随在后,浩浩荡荡飞灰东漠。
看着空中飞来的“大部队”,李攸微有些惊讶,随即面露笑容。
之前还想着只有水没有鱼,难免寡淡,现在全都找齐了。
很好,很不错!
白衣仙翁仰望天空,脑中突然闪过一句话: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至理名言,当真是至理名言!
天宫冰海处,海风吹过,一片凄凉。
望着只剩一半的海水,众仙呆若木鸡,悔之晚矣。
第一百二十六章 凶兽上门一
巫帝上门,天宫冰海惨遭洗劫。
海面下降,九九八十一座仙岛现出岛基,圆锥形立在海中,极是突兀。
巨鲸不见,鱼群无踪,海鸟弃巢。往日生机勃勃之地已是一片寥落。
众仙面面相觑,愁云惨淡。
海风吹过,都显得万分凄凉。
三名剑仙依旧昏迷不醒,人事不知。
坐兽灵鹫艰难游上岸,早成了落汤鸡,趴在岸边,一动不动,大口喘气。无心清理羽毛,连叫几声的力气都没有。
海面之下,波涛涌动。
嶙峋的怪石相连,漆黑一片,如卧兽一般沉在海底,酣睡万年。
怪石不一,形状各异,却十分拥挤。其间更裂开百余条缝隙,有天道石道互相连通,如拱桥一般。又有石洞藏在岛下,以透明屏障阻隔海水,黑黢黢深不见底。
靠近海岛边缘,海浪席卷。
浪潮之后,一个个透明的漩涡涌现,不断聚集,撞击,破碎。再聚集,再撞击,再破碎。
同样的情景,不断出现,周而复始。
有仙人看得出神,神智似被漩涡吸引,座下灵兽的叫声,半点未能传入耳中。如非被他人拉住,此刻已落入海中,被漩涡卷走,沉入黑洞。
“小心!”
一名剑仙神情凝重,手捏法诀,试图查探怪石。然而,无论祭出多少法力,落入石中,都如泥牛入海,瞬息无踪,半点反馈也无。
惊悚之余,脑中闪过灵光,有仙人惊呼道:“无底洞?这莫非是无底洞?!”
“什么?!”
此言一处,众仙面色骤变。
仙宫有载,仙界独立于三界之外,随天地一并生成,以上古神力为基,更有荒古立起的天门为柱。
界内统分四疆,人修在东,巫族在西,妖族在南,荒兽占北。荒兽修士飞升,经东天门,领得玉笏,更归疆域,自辟洞府。
然自荒古以来,巫、妖两族多同荒兽杂居,界线早不如先时分明。后千年没有人修飞升,东域之地渐不安稳,争斗自是不休。
天门之下,四域之地,早非一片祥和。
荒兽修士争斗不休,万年来,却有一个共识:南沼、北池、东漠、西峰,四处凶地,荒凉凶险,乃仙界禁地。
“此或为荒古遗存,或为万年大战遗留的焦土,轻易不可涉足。”
除此之外,仙界还流传着无底洞,幽冥河,天窟的传说。
后两者记载在仙宫典籍中,传宇宙初成,上古天神突起大战。神力浩瀚,破天裂地,使得天地倒转,山河逆流,万物随之湮灭,几要重归黑暗。
至上古灭绝,众神寂灭,荒古重立,瑞兽凶兽合力逆转乾坤,炼石补天,祭以洪荒神力,重列大小星辰,方才维持大千世界安稳,复苏万物。
传说有载,因境界所限,瑞兽凶兽终不及天神,耗尽灵力,天仍未补全,每隔万年,天窟便要现世。遇此凶况,无论仙人凡俗,都将为之吞噬,神魂不存,无人可幸免于难。甚者,灵智不灭,仙体为补天石吸纳,成为石中的一部分,随日月轮转,直至是三魂气魄全部磨灭。
幽冥河同天窟相伴而生,每次现世,必引得大千世界变乱,烽火四起,生灵涂炭。
有传言,荒古大战,幻兽不过次因,幽冥河才是源头。
三界飞升的修士,没有久远的记忆传承,只能从天宫典籍中获取信息。奈何藏书楼中的典籍多是上古文字,少有仙人能够读懂,所得信息实在有限。
借助血脉传承,荒兽能识部分上古文字,边读边猜,知晓的内情自然多过仙人。然性格所致,必不会主动相告。哪怕主动寻上门来,也是爱理不理。心情好时,还会哼两声,说两句,心情不好,直接扫地出门。再糟糕些,直接一蹄子踹飞、
愤怒?斗法?
好啊!
无论凶兽瑞兽,最不惧的就是斗法。
单挑还是群架?
一律接下。
飞升几万年,不寻机活动后动,怕会骨质疏松。
他们可不是那只上古生出的麒麟,平日里神龙见首不见尾,专好躲藏。更是喜静不喜动,吃饱了就睡,睡醒了再吃,没有任何崇高的追求。
虽然打架和崇高扯不上半点关系,好歹也是个追求!
就这样,荒兽无心透露内情,一心踹人。荒古后飞升的仙人,只能继续在浩瀚如海的典籍中追寻。
如睹天书的情况下,这种寻找变得愈发痛苦。然在痛苦之中,亦有所得,“无底洞”的传说即由此来。
“据悉,仙宫东域有神石,乃上古天神卧榻所成。石后有洞,甚深,无人可探其底。”
“传洞中有上古神力,每隔万年,即有神泉喷涌,可助淬炼仙体。”
“然洞口有凶兽镇守,更有九重法阵,不得上古传承,无仙可破。”
凝视海底怪石,众仙各有所思,你一言我一语,似在相互沟通,又似在自言自语。
“可惜……”
有剑仙没有加入众人,负手立在半空,神情有些寥落,更掺杂几丝莫名。
岛上众仙多是人修,翻阅典籍者却是巫修。这也导致三界修士中,人修对秘境无底洞的了解最少。
因年月久远,查出内情的究竟是寻常巫修,还是飞升的巫帝,已不可考。无论前者还是后者,以巫族的性格,均无心进一步寻访探查。
万年的岁月,也足够证实这点。
然方才移走半座冰海的仙人,确是巫修无疑。
陌生的面孔,上古的传承,更有巨龙为灵宠,轻而易举击败三名剑仙。其后,更有疑似无底洞出现,该说巧合,还是巫修早有议定,万年的沉积不过遮掩?
剑仙惊疑不定,对巫帝的怀疑,几乎压过对海底怪石的好奇。
按照仙界常例,巫修飞升,过天门之后该往西疆,同妖族比邻而居。然观此人的去向,却是东漠!
这样的情形,实出乎预料。
剑仙皱紧眉头,忽然生出一个奇怪的念头,莫非仙界将有大变?
真是如此,需造作提防!
更让他惊恐的是,若天窟和幽冥河的传说属实,距荒古大战,刚好已过万年!
不提岛上仙人如何,东漠之处,李攸迎回巫帝,合力引水造海。
山河卷当空铺开,短胖幼龙缠绕卷轴,通体浮动灵光。
大量的海水落下,如垂落的瀑布,轰鸣不绝。
海水源源不断,丝毫没有停止的迹象,海湖将满。李攸没有犹豫,双手结印,地裂声再起,四条隧道陷落,四座大湖又成。
“还不够深。”
李攸手中不停,随瀑布砸落,大量的石粉被罡风卷走。
到最后,海水没有灌完,李攸已打起饱嗝。
海潮拍岸,声声震耳。
再看东漠,中心一座深海,周围八条隧道,连通数座大湖,俱是波光粼粼,清可见底。
海中沉入龟甲,三株红瑚草摇曳生姿。
湖面泛起波光,如同彩鳞,光斑绚目。
岸边青草繁茂,百花绽放,香气弥散。
109/132 首页 上一页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