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老爷垂眸冷哼一声。你那个孝顺儿子就是个祸根,一个不好你安远侯府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覆灭在他手上。他要是真的孝顺,就该以死以全孝道。
大舅兄不接话,纪宁接着说道:“晖哥儿和暄哥儿也都是好的,我这里只不过稍有不适两人就都跑了回来侍疾。暄哥儿还好,有真哥儿提点着不至于落下功课,倒是晖哥儿的差事耽误了。”
这时,纪真端着一碗药膳汤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纪晖郑珣四人。
纪真径直走到桌边,放下药膳汤,说:“这种药膳最是讲究火候,早一点晚一点都会减了药性。”
纪暄点头附和:“大舅舅不是外人,父亲还是现在用的好,身体最重要。”
郑珣和岳怀溪也跟着劝。
郑大老爷似笑非笑劝道:“妹夫不必在意我,总是孩子们的心意。”说完瞟了纪真一眼,又看了纪暄一眼。
纪宁就毫不犹豫把碗端起来了。
纪真和郑珣岳怀溪是第一次见面,三人见了礼,岳怀溪就谈起了纪真早前给纪暄的那两篇文章,颇有推崇之意,还拿了自己一篇文章出来。
纪真接过,顿了顿,放开三成精神力,冲着不远处卷了过去,锁定,碾压,想了想,又加了两分杀气。
无缘无故冲他放杀气,真当他没脾气不成!
看妻侄和未来女婿请教儿子学问,纪宁心下欢喜,就冲着大舅兄谦虚了几句。
郑大老爷心下不耐,看向纪真的时候目光里就掺杂了几分厌恶。看了两眼,郑大老爷突然感觉到似乎有一种莫名的力量从头顶压了下来,登时耳鸣胸闷心跳加快,没多久,一股浓浓的危机感浮上心头,好像被什么危险的凶兽盯上一般,似乎随时都会被撕碎。
郑大老爷忍不住打了个哆嗦,双腿用力夹了起来。
纪真给未来妹夫讲完一个问题,笑了笑,在郑大老爷失禁之前把精神力和杀气收了回来——晚上他还要在这里给他侯爷爹值夜呢,弄脏地板就不好了。
正说着话,大舅兄突然面色潮红呼吸急促满头冷汗,纪宁吓了一跳,生怕大舅兄在他这里犯了急症,赶紧喊人:“快快去请大夫!”
“父亲!”郑珣先跑了过去,看父亲似是得了急症的样子,急坏了。
岳怀溪和纪晖纪暄也紧跟着跑了过去,几人拍背的拍背,抚胸的抚胸。
纪暄先反应过来,转头喊也跟着走过来站在人群后面的纪真:“三哥医术最好,快来看看大舅舅!”
纪真似笑非笑看了纪暄一眼,走过去,抬起手准备给人把脉。
郑大老爷一把拍开纪真伸过去的手,推开几乎要把他半抱在怀里的郑珣,压低声音咬牙挤出几个字:“去净室。”
郑珣担心老父亲是吃坏了肚子或者伤了肠胃,扶着人一起去净室。
结果他爹放完水就出来了。
郑大老爷解决完险些失禁的问题,剩下所有人就都-_-了。还以为是那什么什么最不济伤了肠胃吃坏肚子啥的,原来是那什么什么x频x急啊……隐疾吧这是……
大舅兄突然失仪,而且是在小辈面前,大半辈子在岳家人面前都抬不起头的纪侯爷不知怎的就突然产生了一种诡异的快意感觉——麻爽麻爽的。
郑大老爷丢了脸,再不愿意多待,很快就带着郑珣和岳怀溪离开了,连大夫都没看,午饭也没留。
一直以来压在头上的大舅兄走了,且还不是很光彩,纪侯爷吩咐了贴身小厮过去郑府问安看看情况,压下心头总是忍不住冒上来的一丝丝暗爽,带着三个儿子一起用为待客准备的格外丰盛的午膳。
多用了半碗饭。
纪真:呵呵……
第70章
郑大老爷回家以后又一连跑了好几趟净房才勉强止住心悸稳下心神。请了好几个大夫来看,都得出了一个莫名其妙的诊断,惊吓过度。开的方子也都差不多,都是安神的。
郑大太太惊讶极了。老爷只是去了一趟安远侯府探望妹夫,饭都没吃就急匆匆回来不说,还添了一桩难以启齿的毛病。问过儿子,却说在侯府没什么不正常的,老爷陪着妹夫说着说着话突然就发病了。郑大太太知道不应该多想,可还是忍不住打听了一番郑大老爷在侯府都吃过用过什么东西,见过哪些人。
当晚,郑大老爷噩梦连连,梦中惊叫不断,一连喊了好几声“去死”“该死”什么的。
郑大太太惊得一夜没敢睡,还连夜使人熬了一剂安神汤给人喂了下去,忍不住猜测老爷是不是撞邪了魔怔了。
当晚,纪真再次给他侯爷爹值夜。
纪暄陪同。
纪真没理会纪暄,一针把他侯爷爹扎得睡着之后就爬到外间榻上躺下了。
纪暄呆坐在自己榻上,看三哥不理他,只觉得难受极了。他知道三哥和母亲不合,肯定也不喜欢外祖家人。他也知道今天开口请三哥给大舅舅看病是犯了忌讳,可是大舅舅突然发病,三哥医术高明又近在身边,他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大舅舅难受不管,那可是他亲舅舅啊!
纪真很快就睡着了。
纪暄呆坐片刻,也沉默着躺下了。
转天,纪真一大早就起床了,先去院子里诵经百遍,然后打了一趟拳,给纪侯爷诊了脉,药煎在炉子上,这才急匆匆吃了早饭跑去翰林院销假上班。
兄弟三个一起出门,纪真骑马,纪晖和纪暄都坐马车。
到了翰林院,纪真接受了同僚一番目光洗礼,虽说主动跟他说话的没几个,但排斥感却消退了很多,有几个老翰林在他走过之后还点了点头。
纪真察觉到周围微妙的情绪变化,默默点头,“孝顺”光环已点亮,大赞。
到了修史的那边,纪真朝人见礼的时候还得到了好几个人的点头致意,包括原本一直当他不存在的梅翰林王翰林。
史书本来早就修完,现在剩下的也只是校对收尾部分,这些事自然有底下年轻翰林去做,几位老翰林也很是清闲。
瞄着梅翰林和王翰林烧上热水准备烹茶,纪真在心里迅速把两位老翰林的资料过了一遍。
都是寒门出身,性情耿直狷介,只一心做学问,姻亲学生也与各方没多少牵扯。
纪真只略一沉吟就摸出一个厚厚的小本子凑了过去,上面记录的都是自他进了翰林院翻书以来一个人搞不懂的问题。
一上午时间,纪真从躬身站立到坐下品茶,从两位老翰林带搭不理到写满一大本笔记。最后,纪真给两位老翰林一人送了一包从了空大师那里摸来的茶叶和一把金莲子,两个工作时间摸鱼开小差的业余家教顺利到手。
纪真默默地叹了一口气。如果他只是一个人,看书不过是消遣,懂不懂理解不理解都不重要。可要为人师表,总不能让阿灿只听他一家之言。他只不过是半道穿来,价值观更多停留在平等和平的二十一世纪和蛮横粗暴的末世,即使已经竭力融入,仍旧与这个君权父权高高在上的封建王朝格格不入。阿灿还小,教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又对他盲目听从,他可不想教坏小孩子。
中午,晋阳侯府送了午餐过来。
安远侯府也使人送了一份过来。
纪真看了看,从大鱼大肉里挑出四个最清淡的菜给梅翰林王翰林送了过去。
两位老翰林都没推辞。
纪真就又默默地叹了一口气。找人学个习都得思前想后,老皇帝你到底什么时候能驾崩!
下午,纪真又看了半天书,下衙以后,先去安远侯府。
看到一下衙就过来的庶子,纪侯爷心里复杂极了。
纪真先给他爹诊了脉,又亲手煲了药膳,药膳煲好就准备回家了。
纪侯爷一再挽留,不想让儿子来回跑。
纪晖和纪暄也跟着一起挽留。
纪真说:“我得回去看看阿灿功课,小孩子不定性,不盯着不行。两天没回家,那孩子不定落下多少功课。”
父子三个挽留的话就再也说不出口了,只好眼睁睁看着纪真离开去给别人家孩子指导功课。
纪暄是最失落的。今天破题作文得了夫子好一顿夸奖,可他用的都是三哥的思路,而他不过只跟着三哥念了一天书!
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他的三哥,已经被母亲亲手推出去了。
纪真一进水砚堂就被人抱住了。
薛灿用力踮着脚把自己挂在二嫂腰上,仰着小面瘫脸盯着人看。
纪真轻笑两声,把人抱了起来。
薛灿两条小胳膊抱着他二嫂的脖子,小脸蛋贴上去,一蹭。
纪真一颗老心都被蹭软了,把人抱到屋子门口,站住,双手一举,把人往上一扔。
薛灿嗖一下就被扔高了,高出屋顶足有两三尺。
落下来,接住,再一扔。
薛灿瞪着眼睛,嘴唇紧紧抿着,一点声音都没发出来。
纪真再扔。
木槿木着脸:“少爷,您用力太猛了,会吓着灿少爷的。”扔高高不是这么扔的,太高了!
纪真在第四次把小舅子扔出去之前将人抱住了,脸上有些讪讪的。
薛灿两只小手紧抓着二嫂衣襟不放,一张小面瘫脸瘫得格外厉害,说:“薛家儿郎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痛什么都不怕,灿,灿才没吓着!”
所以果真还是扔太高了么,唉,俺们异能者力气就是大……
纪真讪讪一笑,把人往怀里搂了搂,一手在小孩后脑勺上抚着。
薛灿慢慢放软身体,说:“真哥,房顶上有东西,黑的,看不清。”
“去查。”纪真吩咐一声,抱着薛灿进了屋子,同时精神力全开,把水砚堂整个扫描了一遍。
这一找,还真找到了点东西。
纪真眉头就皱了起来。
难道水砚堂的侍卫是看两个主子都不在就松懈了?居然让人摸了进来,看来是该给他们紧紧皮了。不对,水砚堂的侍卫都是薛凛带出来的,没这么不中用。那么,就是进来那一个太厉害了。
纪真检查了薛灿的功课,又布置了作业,亲自出马,从水砚堂后面搁置不用的暖房角落逮了一只老鼠出来。
老鼠身上有伤,纪真毫不犹豫一针就给人扎晕了,还好心地给人处理了伤口,喂了药。
护院统领牛俊眼巴巴看着纪真,等指示,惭愧极了。世子把水砚堂的安危交给他们,他们居然让人摸了进来,主子的屋顶上留了血脚印都没发现,灿少爷可是住在那里呢!这要是有个万一,他们有多少命都不够赔!
纪真掰着老鼠的脸看了看,又扒开眼皮看了看眼珠子,说:“虽然长得很像大周人,但是眉骨高了些,眼窝也陷了些,十有八九是胡人。装麻袋,明早送去大觉寺,给世子送信,家里痕迹扫干净。”
只要人不在他家里,剩下的就不归他管了。
转天上午,重伤·昏迷·疑似胡人就被捆成一团塞进麻袋,和一堆蔬菜瓜果花草盆栽一起送到了大觉寺,而晋阳侯世子已经等在那里了。
下午,纪真下衙,一出翰林院就见他媳妇正等在门口。
黑衣黑马黑脸,简直帅极了。
纪真大步走过去,上马,带着媳妇一起去安远侯府找他爹刷“孝顺”光环点数。
身后一群翰林看着两人远去的背影,沉默着摇了摇头。男男婚姻终究有违天和,但是,陛下赐婚,不能说。
第71章
纪真带着媳妇从他爹那里刷完孝顺光环点数回来,带上薛灿去缀锦院吃饭。
晋阳侯夫人已经知道昨晚抓了一个胡人探子的事,想着怕是又要再起战事,很是担忧,有心说几句,偏下面三个孩子一模一样的动作大口扒饭,看都不看她一眼。
晋阳侯夫人瞪一眼大儿子,大儿子专心吃饭,没看见。
再瞪一眼小儿子,小儿子为了长大高个儿大长腿正在努力啃脆骨,也没看见。
最后看向儿媳妇:“真哥儿啊……”
纪真抬起头,有些不安,说:“母亲,下次我不会放着阿灿一个人了,他还太弱了。”
太弱!
薛灿顿了顿,放下手上刚啃干净的骨头,摸摸已经很饱的小肚皮,又拿了一块接着啃。
晋阳侯夫人摇了摇头,说:“水砚堂是外院除了墨砚堂之外守卫最严密的地方,若是那里还能出事,别的地方更不好说了。我的意思是……”会不会打仗……
纪真说:“从历史上看,中原和草原每隔一二十年必有一战,战事或大或小,死人或多或少。除非人死绝,打仗是必然的。”
晋阳侯夫人更揪心了。她家老头子好几年没回家了,连儿子娶媳妇都没能回来,原本说今年年底回来给老夫人过寿的,若是起了战事,到时就回不来了。
纪真叹了口气。除非人类死绝,否则战争永远不会停止。未来有了原子弹震慑,大国之间不敢轻易动武,小国之间不也经常打来打去吗!再说了,就算人类死绝了,别的物种之间也会有战争。所谓战争,究其根本,不过是为了生存而已。
晋阳侯夫人出身将门,嫁入将门,可以说从小就是伴着亲人的死亡成长起来的,性情又开阔,心理承受能力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只是想想已经打了半辈子仗未来还会继续打下去的丈夫,看看十三岁就上了战场现在正在准备着随时上战场的大儿子,再看看一脸稚气将来也必定会上战场的懵懂小儿子,晋阳侯夫人一颗心碎了又碎,深呼吸几次,到底还是平静下来了,只微笑着看着面前三个孩子大口大口吃饭。
纪真默默感慨,丈母娘这样的女人才称得上是贤妻,可惜这么强大能干的女人太少了。又看一眼他媳妇,媳妇是丈母娘生的,应该能得丈母娘几分真传吧,嘿,嘿嘿。
晋阳侯夫人说:“眼看就要端午了,真哥儿十七岁生辰,也是到咱们家里后第一个生辰,我想着还是多请几个人热闹热闹的好,你们看呢?”
纪真说:“也不用请太多人,一家人吃顿饭就好。但有一点,母亲,生辰礼不能少,红包要大的,大大的!”
晋阳侯夫人抿嘴乐:“行,大大的!”
薛灿歪着小脑袋算自己最近攒了多少银子了,够不够给二嫂办生辰礼。
薛凛插一句:“还有父亲的。”人不在,红包也得在。
晋阳侯夫人嘴角在帕子的掩护下狠狠抽了两下。娶了媳妇忘了娘,这混蛋!
纪真想了想,说:“隔壁状元府已经拾掇好了,就差挂门牌了,里面花花草草长得不错,到时可以过去赏花。”
晋阳侯夫人微笑:“你那宅子原主人是个风雅的,园子收拾得极为雅致,到时可得好好看看。”
纪真笑笑:“那刚好,那宅子格局没变,就照着原来的样子修了修,去了些逾制的地方,不好收拾的地方我就添了些花草进去。”人穷,没钱投入,只好凑合着了,幸好那宅子底子好,还算看得过去。
随着纪侯爷身体大安重新回到朝堂,纪真每天下衙以后跑到安远侯府给他爹治病顺便刷孝顺光环点数的日子也结束了。
别的不说,针灸技术都熟练了好多。
30/43 首页 上一页 28 29 30 31 32 3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