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说

北方有家人——蔻红

时间:2015-06-15 20:15:46  作者:蔻红

  薛白听不懂什么异地恋,但是只要不和宋嘉祁分开,他就高兴了。
  去镇上生活只是宋嘉祁的一个设想,实际怎么操作还要细细斟酌。
  问题很多:一,去了镇上,村里的地咋办?
  二,去了镇上菜地没法照顾不说,烤串烤的菜也没有了。空间里已经都被宋嘉祁种满了玉米苹果枸杞,实在没地儿再种菜了。
  三,他们搬到镇上,也就没办法熏腊肉了。没法和王猎户交代是一件事,没法熏腊肉王猎户也就不会给他们野鸡了。
  所以……他们到镇上去是不是还要卖烤串?不卖烤串的话又干点啥好呢?
  最后揣着这些问题,薛白又上了薛家一趟。
  不过这一趟他没走正门,而是埋伏在薛家附近,专等薛贵出来。
  薛贵最近挺愁得。
  老娘病了,还是因为自己那个不听话的大儿子。原以为全家的孩子里数自己家薛海最出息,谁知道转脸薛海这么不给自己作脸。
  薛老娘治病吃了不少药,花了不少钱,王桂花没少说难听话:这些钱可都是因为薛海才花的。
  直到薛海让人从外地捎了每月的薪俸来,家里的吵闹声才平息了一些。只是薛老娘捧着那些银子又哭了一通。
  而到了春耕,往年薛富和薛高两个人就能种好的地,今年多了他和薛中,进度居然比往年慢了不少——薛贵瞧着自己曾经相依为命的大哥,心都凉了半截。
  这个时候,薛白找上了门。
  “来了咋不家去?”薛贵背着手瞧着躲在栅栏后头的薛白。
  薛白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怕老往娘家跑,让人笑话。”
  这真是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哥儿也一样。现在连家门都不上了。
  薛贵暗暗在心中叹气。
  “那你来干啥?”
  薛白左右瞧了瞧,见没啥人,才道:“俺们打算去镇上住,临走想请爹和娘去家里吃顿饭……”
  “啥?!”薛贵都要炸起来了。
  “爹你小点儿声,这事儿还没十成准呢。”薛白无奈道。他爹的嗓门一喊起来跟打雷似的,啥秘密也瞒不住。
  薛贵嘟囔了两声:“我瞧连一成准也没有。哼哼,去镇上住,那镇上是那么好立足的?”
  “唉!”薛白跺跺脚,“明天中午上家里吃饭,你去不去?!”
  薛贵没回答他,反而问:“咋不上家里请你奶一块儿去?”
  “那个,宋大哥……俺当家的有事儿跟爹你商量。哎呀大不了走的时候给奶奶带点儿好的。”
  薛贵咕哝了一句:“算你有良心。”冲薛白摆了摆手:“明天中午是吧?”
  “嗯。”
  “知道了,回去吧。”
  薛贵回到家里,饭桌已经在院子里摆好了,只是上面没有摆任何东西。
  薛贵扯着嗓子喊:“吃饭吧?”
  王桂花从厨房伸出头,看了他一眼,没说话,又飞快的把头缩回去。
  莲娘扶着薛老娘从正房出来。
  正房的门框上,挂着一块儿巴掌大的黄色铜镜,明晃晃的——这镜子值五十文钱呢,薛老娘一定要买来,因为她听说把镜子挂在门上,远行的孩子就会很快回来。
  薛老娘的声音沙哑许多,冲着厨房道:“开饭了。”
  众人慢慢从各自的房间出来,聚集到餐桌旁。
  薛贵捧起碗,先吃了两口,才开口说话:“娘,明天小白家有事,叫俺们去他家吃饭去。”
  所有人的耳朵都立了起来。
  薛贵顿了顿,又补充道:“俺,莲娘,小妹。”
  薛老娘的筷子顿住。王桂花冷笑两声:“这有好日子能带着咱?”
  薛贵没搭理王桂花,只对薛老娘道:“小白那孩子有良心,听说您病了,不想劳动您,早说了明儿个有啥好菜好饭肯定让俺们给您带一份儿回来。”
  薛老娘这才点点头,也不知道是不是是真信服了这个理由。
  “那就去吧。”
  
  ☆、 第58章 搬家
  
  五十八 搬家
  即便是中午要请老丈人来吃饭,宋嘉祁也不打算耽误了自己的生意。一大早还是奔赴镇上卖馒头。
  卖馒头的时候还不忘打探消息。
  既然已经决定要搬到镇上住了 ,以后住哪里是个问题。是租房,还是买房……
  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宋嘉祁想到买房二字就忍不住打个寒颤,想了想自己手里的银子数量,默默的把这个念头拍回脑海中。
  来他这儿买馒头的,多半是从附近各个村子到镇上来做工的。若是在那个店铺有份儿固定工作的还好说,东家大多会提供住宿,哪怕是关了店门在店里打地铺呢,也有个地方睡觉不是;而那些做零活扛大包的人,家村落离镇上近的也跟宋嘉祁一样一天一回去,也有家离得远的,几个人租一间破屋凑合着住。因为住得人多,一间房子几个人摊下来也就两三百文,要是租个小院儿一个月得六七百文,却能塞下十几个大老爷们。
  挺像现代社会的蚁居的…… 宋嘉祁心想。
  宋嘉祁当然不准备亏待自己和薛白也去住间小破屋啦,宋嘉祁还想着最好能租一间门面房呢,后头还得带个小院子什么的。实在不行也得是个小院儿啊,不然小毛往哪里放?
  “你倒是敢想——”那馄饨摊的老板三言两语地听了宋嘉祁跟别人打听的事儿,忍不住问了一句。现下听说宋嘉祁打算在镇上盘间带后院儿的铺子,便酸溜溜地道:“我在这镇上卖馄饨七年了,至今也不敢想盘间铺子呢。这镇上租房本就不便宜,那铺子更是普通房子的十倍有些都不止!年轻人,别看你现下赚了点儿钱了,可那柴米油盐那样不是钱?在村里不显,在镇上就你赚的那点儿钱,没三两个月就得花光!”
  宋嘉祁笑而不语。
  那老板见宋嘉祁并不往心里去,反而有些胸有成竹的样子,自讨了个没趣儿,讪讪地回了自己的摊子,嘴里还在念念有词着什么“不知世道艰难”“总有后悔的时候”……
  好像世界上总有那么一类人,他们也说不上是好人还是坏人,只是很多事情他们不敢做不敢尝试甚至不敢想,于是在别人要去做的时候,就会冲上去泼冷水——也不知道是见不得别人好,还是希望别人和自己一样泯然于众。
  ……大家都泯然于众了,也就显示不出自己当时的懦弱与无能。
  卖完馒头,宋嘉祁破天荒没有赶着回家找小夫郎,而是在镇上转了一小圈。
  买点新鲜的肉,在买上一小包糕点:毕竟今天还是要待客的。
  这古代可没有现代社会遍地开花的房产中介,却也有一个职业几乎囊括了所有的中介:牙子。
  所谓牙子,就是为你牵线搭桥,买卖租赁房产也好,土地也好,甚至买卖人口,牙子都能搀和上一手儿。
  宋嘉祁几番打听,才摸到了一个并不那么专业的、收费又低的业余牙子家。
  业余牙子跟业余的媒婆差不多,都是全凭爱好,不被官方认可,没有营业执照……所以收费低廉。
  不过这类人也有好处:因为自身本身社会地位也不高,就鲜少会出现狗眼看人低的情况。
  宋嘉祁真心觉得自从自己来镇上遇到的狗还真的是有点多呵呵呵。
  那牙子叫老宋,住在一条死胡同的末尾,家里院墙不高,宋嘉祁稍一垫脚就能看见全院儿的景象。是个极破的院子,里面有个五大三粗的妇人在院子里洗菜。
  宋嘉祁敲了敲用几根长木棍勉强扎起来的栅栏式的门,扬声问:“老宋在家吗?”
  屋里很快有了声响,没多久一个男人快步走了出来。那男人年纪并不很大,个子不高,佝偻着个背,在这春日仍穿一件灰扑扑的薄棉袄,两手抄在袖筒里,瞧着宋嘉祁的眼神几乎带着几分讨好:“这位大爷找我?可是要买东西?不知道这位大爷想买点啥?我这儿刚知道几家便宜的大闺女要卖,小哥儿也有,大爷要不?”
  想来这人就是那老宋了。
  宋嘉祁大囧,连忙摆手:“我已经成家了,这次前来是想租个房子。”
  “哦,”那老宋也没表现出失望,仍然是笑吟吟的,“大爷想找个啥样的?”
  宋嘉祁把要求简单说了,主要是强调了地域位置,希望在他原来摆摊儿的地方附近。没想到那老宋手上正好有个那边的门面房的资源,当下带宋嘉祁过去看。
  那地方还真不愿,就离宋嘉祁卖馒头卖烤串的地方有个不到二百米的距离,还途经了馄饨摊儿——那馄饨摊儿老板见宋嘉祁去看房子,又是一阵心塞自不必提。
  宋嘉祁只简单看了看,也没说要不要,只让老宋再给多留意留意,瞧瞧有没有别的选择。
  毕竟货还是要比三家的。
  老宋也不嫌白跑,依然是笑呵呵地答应下来。
  馄饨摊儿的老板见宋嘉祁没定下来,心里莫名地就松了一口气:“那铺子很贵吧?我看就得二两银子,呵呵,还是那句话,在这镇上盘铺子是玩的?你也想的太简单了。”
  宋嘉祁依然笑而不语。
  回到家里宋嘉祁把刚买的点心拿出来摆上几块儿,其他的则塞给薛白让薛白先垫垫肚子,自己则撸袖子下厨房准备午饭。
  毕竟是有求于人,虽说人不多,宋嘉祁也整治了好几个硬菜。
  薛贵带着莲娘和小妹几乎是卡着饭点儿过来的,莲娘手里还拿着两双鞋垫儿,算是上门礼:“也不知道小宋你穿多大的,我估么着做了,不合适你再说。”
  宋嘉祁连忙双手接过,这丈母娘给的,别说是小鞋垫了,就是小鞋也得穿啊。
  请薛贵过来不是为了别的,正是为了家里刚开荒的三亩地。
  宋嘉祁左思右想,觉得还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好。他们去镇上住了,地里自然是要摆脱别人照顾的。
  在村里也有佃地的,也有做短工的,也有长期帮人照看田地的。不过这些人往往自己家也有地,算不得是别家的长工。
  总之都要给钱,家里的地干脆拜托给自己岳家照顾,何必便宜了外人。
  原本以为说服薛贵会费一番口舌,毕竟现在谁听说他们要去镇上住都一副“你们疯了”的架势,却没想到薛贵没怎么想就同意了,当即就问:“每个月给多少钱?”
  宋嘉祁被问的一愣,下意识去看薛白:他对这村里的行情可不了解。也没想到自己老丈人这么不含蓄……
  没等薛白给他暗示,薛贵又开口了:“虽说咱是翁婿,可亲兄弟还得明算账呢,没一百文就不必再说了。”
  不管村里的行情是怎样,这个价位宋嘉祁倒也能接受,便点了点头:“那就一百文。”
  这事儿就这么说定了。
  之后薛白有点闷闷不乐,宋嘉祁问了他才嚅嗫道:“三亩地,又不是农忙的时候,六十文也够了,至多八十文呢……”
  他不是为了夫君不顾亲爹的人,只是觉得阿爹给他家开出比村里行情更贵的价格,有点心里不舒服。
  宋嘉祁捏了捏他的鼻子:“那是你爹呢,多给点儿就当咱孝敬了——再说咱的地可在山上,挑水过去都得费不少力,你以为都跟咱俩似的把水放空间就行?”
  一想也是,薛白这才释然。
  不过由此可见,薛贵开的价格并不算便宜。这也就罢了,毕竟薛家现在境况不好,可之后宋嘉祁才发现,薛贵帮他家整治地里收了钱的事儿,竟是瞒着薛家人的。
  不过这也是后话了。
  临走,宋嘉祁给端了一碗萝卜干炒腊肉,一碗炖排骨。本想再拿点生的给薛贵他们带走,薛贵却摆了摆手:“不用了,够你奶吃就行了。”
  拿得多了也不知道都进了谁的嘴。薛贵闷闷不乐的想,还不如留着给自己的哥儿吃呢。
  回去的路上,莲娘有些抱怨:“这都是一家人,小宋不咋会种地,咱帮把手就行,哪还要那么多钱?”
  莲娘唯恐自家跟宋嘉祁要了钱,宋嘉祁心里不得劲,就不对薛白好了。
  薛贵虎着脸:“你懂啥?——这事儿回去别乱说!”
  解决掉了地的问题,就该盘算着点儿别的了。
  宋嘉祁再三考虑,觉得要去镇上住,还真不能继续卖烤串了。可是让他不去镇上住,他又不愿意:这镇上就跟北上广似的,只要你肯拼,又找对了门路,那真是遍地都是钱。
  宋嘉祁已经尝到了甜头,让他现在住手,他也不肯了。
  太平镇上的房租并不贵——对于宋嘉祁来说。
  对于大部分家庭而言,一年也未必能赚来一个月的房租:宋嘉祁带着薛白又去镇上看了看,老宋也带他们去了另外几个铺子瞧过,性价比都比不上最初看的那家:虽然那家只有一个地铁出口那么大,后头带着的院子连间厢房也没有,只能放下一头小毛。
  宋嘉祁嘴都说干了,终于把价钱还到了每月一两银子五百文。
  不管村里人怎么想,隔壁卖馄饨的老板怎么想,宋嘉祁和薛白是收拾起来东西就打算搬了。
  
  ☆、 第59章 新家
  
  五十九新家
  庄户人家讲究个赶早不赶晚,于是搬家当天,宋嘉祁和薛白天还没亮就把行礼装车,准备出发。
  这日子还是牙子老宋友情提供的“黄道吉日”,在他这里租房就免费赠送。
  ……原来老宋还身负神棍一职,宋嘉祁简直哭笑不得。
  但薛白却信这个,非常信!
  薛白还很诧异地问宋嘉祁:“宋大哥你不讲究这些?你原来做神仙的时候也不讲究吗?”
  宋嘉祁可是发过誓再也不骗薛白的人,如今被问得哑口无言,只得同意按照老宋的“黄道吉日”来搬家。
  ……不过宋嘉祁事后觉得,他作为穿越大军的一员,手上还有个空间,实在不适合再做一个唯物主义无神论者了,以后还是相信一下举头三尺有神明吧……
  宋嘉祁和薛白并没有把家里的东西都收起来:毕竟他们在村里还有地,房子也是现成的;而城里的铺子又是租的,说不定哪天不干了他们就回来住了呢?
  况且院子里还种了菜,不摘就浪费了;最重要的是这房子是他俩的婚房,洞房花烛夜那天是在这儿度过的呢,纪念意义重大,怎么能不回来?
  于是两人决定起码十天回来一趟瞧一瞧,住不住的再说——倒是可以摘摘菜。宋嘉祁本来说的是一星期,但是谁让薛白不懂星期这个概念呢。
  村里人此时也多少有人知道了宋嘉祁打算带着薛白去镇上住:另宋嘉祁意外的是,村里人对于这件事的态度反而要比馄饨摊儿老板淡定不知道多少。
  谁让宋嘉祁在村里的表现一直很土豪呢,刚来村里就盖了新屋,三两银子的聘礼,还有驴车,过年还买那么多人……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