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说

穿越之沈王爷——七月青果

时间:2015-07-02 19:46:11  作者:七月青果

  一人的声音不大,可这上千人一起念圣旨,这声音就极为洪亮了。很多住在城门口附近的居民听的都很清楚。
  在王府内的李柏志是怎么也想不到到,李嘉悠会撕破脸治他们家一个谋害先皇,谋害宋皇后的罪。
  他父王虽然相当皇帝,但也需要名正言顺,当初跟安顺王和左相合作,就想来一个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只是没想到李嘉悠早有防备,竟然半道杀进皇宫,把皇宫内的禁卫给控制住了,他失去了先机,但也不至于太过被动。
  可后来他却处处被李嘉悠所牵制,只能怪他有两个猪一样的队友,他们不禁毒杀了先皇,还把剩下的几个皇子全弄死了。否则就靠着这两样,他也不会让李嘉悠当上皇帝。
  可惜一步错,步步错,他失去了先机,就只能回永乐城从长计议。
  沈和夏念完了圣旨,大声说道“尔等还不开城门,难道你们想跟安锦王一样造反不成。”
  看守城门的士兵,面面相觑,竟然一时不知道如何是好。他们都是正经城防军,并不是安锦王养的私兵。现在皇帝下旨要清查宋皇后和先皇的死因,他们这些做小兵的,是开城门也不是,不开城门也不是。
  “要不我们开城门吧,万一安锦王真的造反呢?我们有家室,可不能跟着他一起造反。”有一个人如此说,其余的人都跟着动了心。
  安锦王如果活着知道此事估计也能气死,他才死了没几日,这看城门的人都给他换了。以前看城门的人可都是他招募的私兵。就算沈和夏攻城他们也是不惧怕的。
  其实这事也只能怪他自己,平时太过多疑,什么事都不让他儿子知道,城防军内有私兵一事,更是只有他自己知道。看守城墙的士兵定期有调换,他死后没人管那些私兵,调换过来的人都是正经城防军。
  天要亡一个人是不需要理由的,沈和夏带着人进了城,直奔王府。安锦王养在多兵也不可能全放在王府内,城郊的一个小村子才是他养兵的地方。只是地方离着远,李柏志想要调兵来救急,已经是来不急。
  沈和夏那是上过战场的人,手下一帮沈家军都不是吃素的,就算王府内的人在厉害,他人数上占优势,不到一个时辰就把安锦王的王府拿了下来。
  永乐城内那些依附安锦王生存的人,甚至还没来得及消化掉安锦王遇刺的消息,又被王府被查抄的消息震惊了。
  一时间整个永乐城陷入一片混乱当中,那些安锦王招来的私兵也是一团乱,有几个人想要把这些士兵据为己有,有些人想要逃跑保命。各方势力还没等沈和夏来已经先打了起来。
  李柏寒派出去打听的人,听到沈和熙已经进城,纷纷从地窖中出来,趁着街上一片混乱,跑出了永乐城。
  他们一行几十人刚出城不到十里地,突然遇上埋伏,身穿王府侍卫服饰的士兵把他们几十人团团围住,李柏寒眼目微咪,打量了一圈,那些士兵,少说也有二三百人,而且看他们样貌,应该都是经过训练的人。
  
  ☆、 第65章 第六十五章
  
  谁也想不到本应该在锦王府,奋力抵抗沈和夏围攻的李柏志,竟然会带了几百人在城外埋伏。
  李柏寒面带寒色冷声喊道“冲出去。”如果沈和熙在,看到如此的李柏寒肯定会流口水,简直太帅了。平时总是一副温和样子的李柏寒,突然冷起脸来,简直就是霸气侧漏,清亮的嗓音仿佛带着魔力,跟在他身后的人,纷纷拔剑,骑马冲了上去。
  这一队骑兵,就像是一把锋利的剑,一锐不可当之势插在李柏志的队伍中。
  李柏志既然敢埋伏,他早已经做了万全准备。弓箭手搭弓放箭一气呵成,一轮漫天剑雨过后,手持长剑的士兵也冲了上来。
  两方眨眼间就短兵相接,离着近了李柏志终于看清楚,冲在前面的人是谁。
  四皇子?那个从小就不受宠的四皇子,怎么会来暗杀他父王。
  战场上由不得你多想,李柏志也不管眼前之人是谁,先杀了再说。他们王府会落得如此地步,可全是他造成的。
  如果他父王不死,就凭着沈和夏那点人,根本不可能撼动他们王府一分。
  所谓树倒猴狲散,安锦王这棵大树倒了,很多以前依附王府的人都不怎么听,他这个长房嫡子的话,毕竟他父王在的时候,还没有给他请封世子,他又年轻,想要号令那些老狐狸并不容易。
  当城门被打开的时候,他就知道他们王府大势已去,算是彻底完了。这些年他们和皇帝面和心不和,已经是天下皆知,他不是孩童,怎能不明白斩草除根的道理,王府没了,他李柏志也变成任人宰割的羔羊。与其被人处死,还不如战死来的痛快。
  当即他就带了府内大部分侍卫,从王府暗道悄悄出了永乐城,在加上他一直养在城外的一些人,组成了这个临时队伍。他在赌,赌那些暗杀他父王的人还没有出城。
  他们想要出城,最好的时机就是沈和夏进城的时候,那时会引起骚乱,他们有很大机会潜逃。
  不得不说李柏志运气不错,李柏寒确实被他赌到了。只是这场赌注中变数实在是太多了。两方人马刚打了一个照面,远处就传来一阵马蹄声。那声音极为震撼,一听人就不能少了。
  这边打的难舍难分,那边沈和松带着沈家军快速的冲了过来,当他看到李柏志和李柏寒时,先是一愣,转而命令道“抓拿李柏志,保护好四皇子。”
  两边人马衣着不同,倒是好分,沈和松是沈和熙的二哥,也是姨娘所出,他娘亲娘家身份也不低,沈和松在将军府一直很受重用。
  他这次和沈和夏一起来永乐城,沈和夏走的是明道,他走的是暗路,为的就是怕被安锦王这个老狐狸发现,提前做准备。
  不过计划在周密,也赶不上变化快,他带着人没抓到安锦王,却意外的救了李柏寒,抓了李柏志。
  来之前考虑到安锦王在永乐城拥兵多年,他怕带的人手少了不够用,这次来足足带了小一万人。这万数人可不是个小数目,为了掩人耳目,都是扮作商人,走镖的镖师,分好几批来的永乐城。
  沈和松带了这么多人,李柏志那几百人就不够看了,没用了一盏茶的功夫,安锦王府的侍卫,死的死伤的伤,最后剩几个也只有缴械的份。
  “四皇子,你受伤了。”沈和松以前去太子府拜年的时候,见过几次李柏寒,还算认识。现在他虽然被封了逍遥王,但沈和熙并没这么叫他,他又不是个莽夫那里能不知道逍遥二字是什么意思。他还是叫四皇子比较好。
  “无事。”李柏寒脸色有些难看。刚才第一轮箭雨的时候,他不小心中了一剑,正好射在大腿上。他奋力杀敌到没什么感觉,现在放松下来,那股钻心的痛,让他直想骂人。
  “我们的营地离这里不远,要不你去营地包扎一下。南方湿热,还是尽快处理的好。”沈和松说道。
  “多谢沈兄。”李柏寒也不矫情,他带的人损伤不少,现在并不适宜赶路,去沈家军的营地修正是最明智的选择。
  李柏寒去了沈家军营地疗伤,在永乐城内的沈和夏,已经攻下安锦王王府。当他知道李柏志带了不少人从暗道走后,心道不好。他们怕是逃了。
  出来送信给沈和松的侍卫还没出王府大门,那边信使已经过来了。沈和夏一听李柏寒亲自带人来暗杀了安锦王,一直皱着的眉头舒展开“柏寒那孩子果然是个孝顺的。”
  他说的孝顺当然不是为李嘉悠解忧,而是为宋碧灵报仇。
  永乐城重新回到李嘉悠的手里,需要处理的事情不少,沈和夏暂时接管了永乐城,在李嘉悠派人来接手之前,他都回不了永安城。他想着,李柏寒既然知道自己在这里,他应该来拜访才对。那里会想到,人家在沈家军兵营休整了一夜,就带着伤走了,根本就没打算跟他见面。
  沈和夏无语道,他这是跟着皇上沾光了。
  远在千里之外的沈和熙得到李柏寒即将回敦良城的消息,开心了一整日。他这一去一回好几个月,等他回来的时候敦良城估计早下了好几场大雪了。
  今年的冬天敦良城内一个难民都没有,他也不在缺蔬菜吃,敦良府内一切井井有条,没贪官抓,很是清净的沈和熙有些不大适应。
  窝在温泉别院里,沈和熙吃这葡萄干,无花果干,百无聊赖的看他舅舅折腾那些眼花缭乱的茶具。
  他舅舅在别院里专门做了一个花房,这花房就是他蔬菜大棚的缩小版,也是一半白晶,一半石头墙。只是花房可比蔬菜大棚精致多了。
  花房的白晶墙壁,并不是都是透明的白晶,还有颜色绚丽的琉璃。那琉璃是柳青雷从柳家堡运来的,两地相隔不算太远,他经常运东西来敦良城。
  花房内一片绿意盎然,柳青雷除了爱茶花外,还种植了很多敦良城特有的植物,沈和熙对这些不感兴趣,最近他迷上挖矿,天天拿着地图研究,看敦良城那里能挖出个金矿,银矿。
  上次他准备和李柏寒去的那个地方,他已经派人去考察过了,却是是个金矿,只是不知道产量有多少,他现在已经开始筹备挖矿的事情,明年开春就可以动工了。
  敦良府以前估计是火山极为活跃的地带,前几日他在街上闲逛,竟然发现了一块琥珀原石。卖琥珀原石的是个老道,说这东西是炼制长生不老丹的原料,价格极为高昂。
  人精沈和熙怎么会被别人忽悠,一块拳头大小的琥珀,硬是让他以一吊钱买了下来。不过等他喜滋滋的拿着琥珀回王府后,柳青雷泼了他一头冷水,这种石头在敦良府并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那老道怕是看他年纪小,忽悠他而已。那么一块琥珀连一个铜子都不值。
  自此沈和熙出门都不在带岩奴了,改为令狐正。岩奴年轻什么都不知道。令狐正就不同了,这世界上的事没有他的不懂 。
  “舅舅你都摆弄一天的茶具了,不累?”沈和熙拿着他花一吊钱买了琥珀,放在手中玩。这拳头大小的琥珀,去了皮,打磨过后,露出里面油黄的蜜蜡。入手极为温润,沈和熙很是喜欢。这东西如果放现代,估计价值都得上万,在这里却没人识货,一个铜子都不值。
  “什么是茶道?熙儿可知道。”柳青雷手上不停,不紧不慢的烫着小小的白瓷杯子。
  “茶道太深奥了,我不知道。我这样的凡夫俗子还是研究金矿银矿比较好。”沈和熙赶紧岔开话题,只要柳青雷一说起茶道,他就感觉头大,“舅舅,上次你不是说敦良府有很多琥珀吗?这东西如果大量收购,然后加工成饰品或者手把件,好不好卖。”
  “青木倒是有加工琥珀的,但青木人多爱金玉,这琥珀并不是很值钱。”柳堡主生意头脑那是一流,如果琥珀能赚钱他来敦良城这么久,不可能一直不去碰。
  “那别的国家呢?那些信奉佛教的国家。”沈和熙隐约记得琥珀好像是什么佛家的东西,青木国信奉佛教和道教基本上一半一半,所以琥珀不受欢迎也是有情可原。
  “信奉佛教的国家,当属赤炎国了,他们全国都是信奉佛教。但我们青木离着赤炎太过遥远,中间又有雪国隔着,那边具体是否喜欢琥珀就不得而知了。”
  青木去赤炎国有两条路,一条是旱路,需要从雪国穿过去,这段路最近,大约需要三个多月就能到,另外一条是水路,从海上走,青木港口不少,从最北方的港口去赤炎,需要差不多6个月的时间,而且极为凶险。不过这些路也是走的最多了,毕竟雪国和青木之间局势一直紧张,走水路时间是长些,但安全。
  “舅舅你有商队去赤炎国吗?能不能让他们拿一些琥珀去看看销路。”沈和熙问道。
  “可以,不过你要尽快,过了除夕,他们就要走了。”柳家堡每年都会派船队去赤炎国,因为路途遥远,一去一回将近一年,一般都是过了年就走,来年除夕之前回来。
  “恩恩,我现在就叫人去收购琥珀。”沈和熙开开心心跑了,如果这事真能成,他养家糊口的压力又要小不少。
  看着蹦跳的小身影消失在花房了,柳青雷唇角微翘,果然是他们柳家的人,这么小脑子就如此活泛,以后柳家堡也算是后继有人了。
  
  ☆、 第66章 第六十六章
  
  最近有传闻,敦良城内有一间小铺子,正在大量收石头。那种表面看起来坑坑洼洼,颜色土黄的石头一铜子一斤,有多少要多少。
  只要是长期住在敦良府内的人,十有八九都见过这石头。在山上采药的时候,在水里捕鱼的时候,都有这种石头。它外表看起来像石头,但入手很轻,极为好认。
  一个铜子一斤,价格很便宜,但挡不住那些想要赚钱点小钱的人。在加上这石头容易寻,没几日沈和熙就收了好几马车,大大小小什么样的琥珀都有。
  这些琥珀,内里颜色相差颇大,有白蜜,黄蜜,还有血珀,还有透明的中间带昆虫的,千奇百怪的琥珀,简直看的他眼花缭乱。
  有了原石,还需要个雕刻了得的师父,好物件都是三分料七分工,这工不好,什么料子也是白搭。
  雕刻琥珀的师父敦良城是没有,但是雕刻别的材料的师父,还是很好寻。为了赶工沈和熙也是拼了,除了找了几名雕刻玉件的师父,木料的师父外,那些做家具的雕刻师父,制作陶瓷的师父,反正跟手工沾点边的,被他请了十几位过来。
  手艺一般的你就磨珠子,手艺好的就雕刻,现在离着除夕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他们能做多少算多少吧。
  为了制作琥珀件,沈和熙在城内又买了一个大院子,专门当工厂用。他几乎整日都泡在这院子里。每日看着那些各式各样的琥珀,他也不怕冷了,在院子里和加工车间忙的团团转。
  遇到好料子,他都舍不得卖,全都自己留下来,放在一个小锦盒内,闲下来就打开盒子拿出来傻乐一番。他从小到大从来没见过,这么多品质上好的琥珀。
  以前跑船的时候,有一次下船去当地玩,无意中看到一串白蜜珠子,喜欢的不得了,结果一问价格,吓的他直瞪眼。那一串白蜜珠子快赶上他一个月工资了。
  后来回国,在国内又看到白蜜的珠子,在看那价格,他都想跑回去买那串跟他失之交臂的珠子。国内,国外价格差了不是一两倍。
  他一个穷打工的,还以为自己和白蜜珠子无缘了。谁知,上辈子无缘,这辈子有缘,他的琥珀加工厂开工不到三天,就磨出来一串白蜜珠子。这一串珠子出自一块大料,因为大料上有裂,只能分割开磨珠子。
  沈和熙抚摸着滑润的珠子,越看越像当年他在国外看到的那串。
  收了小半个月的琥珀,来铺子送琥珀原石的数量越来越少。原来敦良城内又开了几家,收购琥珀原石的店铺。有人开始跟风,原石的价格也由,一个铜子一斤,变成二个铜子一斤。
  整个院落里到处都是一麻袋,一麻袋的原石,沈和熙感觉就算这些工人,一天12个时辰做工,怕是也做不完。索性大手一挥,他不在收原石了,让他们两个铜子去收吧,这琥珀做出的东西,如果工不好,能不能卖两个铜子都还不知道呢。那些奸商就跟风抬高价格,简直是在作死。
  一个铜子能买两个包子,平民手里有点小钱或许会买个好看的琥珀带着玩,反正就几个包子钱。但这样便宜的琥珀定不会有什么好工,那些工好的师父工钱可不低,最少的二两银子。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