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说

穿越之沈王爷——七月青果

时间:2015-07-02 19:46:11  作者:七月青果

  “是,令尊一把年纪了还是那么迂腐。”李柏寒轻哼了一声。他在敦良城的时候沈老爹就旁敲侧击的问他是不是好大婚了,别的皇子比他小,儿子都会满街跑了。他身边却连个服侍的人都没有。
  李柏寒很清楚沈云平打的什么主意,他们沈家跟他年龄相仿的女孩不少,这是想给他房里塞人。
  前两年他碍于沈和熙年纪小,不好把两人的事情挑明了,但现在不同,如果他在不说,万一哪天谁不开眼,真送他房里个娇滴滴的大小姐,他怎么办?还不被他家小熙儿给一刀咔嚓了。
  想想自己这两年熬的也不容易,天天只能看,不能吃,连摸摸都不敢太过分,生怕引火烧身伤了沈和熙。他也是有些熬不住,索性趁着这次和沈云平一起打雪国人,把事情挑明了,至于沈云平乐不乐意把儿子给他,他就不管了。
  “你小子藏的挺深,这么多年了,我竟然不知道你对熙儿抱有别的心思。”沈和夏有些郁闷的说道。他那么好的弟弟,他爹如果答应给了李柏寒,他这个做哥哥的肯定第一个站出来不同意。
  等战事结束以后,他那宝贝弟弟回敦良城当他的敦良王多好,整个敦良府他最大,谁也欺负不着他。可如果他跟了李柏寒,那以后的日子可消停不了。按照现在这个情况来看,李柏寒十有八九会当皇帝。他探听过他父亲的口风,沈太后虽然不是十分乐意李柏寒当皇帝,但现在也没有别的办法。
  皇上依然昏迷不醒,虽然木乐山庄的木庄主来给皇上看过,命是保住了,但具体什么时候醒就要看他自己的造化了。国不可一日无君,等把这些雪国人赶走了,那些老臣们估计会马上上奏折,让沈太后立新储君。
  到时候李柏寒登基为帝,后宫佳丽三千,他如何安排他弟弟,难道也封个侍君。笑话?他弟弟好好的敦良王不当,来给他当个最高不过三品的侍君,这简直是对他弟弟的侮辱,对他们沈家的侮辱。
  “以前我也不知道。”李柏寒挑眉,根本不理会已经黑脸的沈和夏。就算是天王老子来了,想要阻止他和沈和熙在一起,也是不行。
  李柏寒向来是个意志坚定的人,沈家父子想要拆开两人,可能性基本为零。
  “沈将军,我们什么时候开打,如果不动作快点,赤炎国的人要把雪国的土地快要瓜分没了。”李柏寒说道。
  “轩辕智,这人神神秘秘的,也不知道他是不是信的过,以前都没听说过赤炎国有这么一个皇子。”沈和夏转过头去,不在看李柏寒,现在他是怎么看都看着小子不顺眼。
  “听说他的出身不高,在十岁之前都没有姓氏。”李柏寒收到赤炎国国君的信函时,也十分诧异,雪国和青木打的如火如荼的时候,赤炎国不应该是坐收渔人之利吗?怎么会突然伸出了橄榄枝。
  不过平分雪国这个想法,他倒是很赞成。与其大败雪国,放他们回去休养生息,过些年在卷土重来,倒不如一次解决了,把雪国变成他们一个府,这多好。
  李柏寒这一想法不可不说是大胆,雪国面积不小,除去大片广阔的雪原,还有不少肥沃的土地,要不雪国一个贫穷的小国也不敢动青木这只老虎的胡须。想要完全吞并雪国,并不是见易事。
  永安城皇宫内,李嘉悠一个人躺在龙床上。这次中毒他完全是被月华夫人连累了,要不给张贵妃一百个胆子她也不敢谋害皇上啊。
  “柳堡主一会太后就要过来了,要不你回避一下。”夏公公恭敬的朝坐在龙床边的柳青雷行礼。
  “就不必回避了,我正好也有事跟太后说。”柳青雷没有抬头,依然平淡的看着好似睡着的李嘉悠。
  两人已经有些年不见了,这人当了几年皇帝似乎长进了不少,也苍老了不少。他们年纪相仿,现在年纪比较大的柳青雷却显得比李嘉悠年轻一些。
  “这皇宫不适合你,这次我会把你带走。”柳青雷低声说道。
  也不知道柳青雷和沈太后说了什么,当夜柳青雷就带着李嘉悠去了柳家堡,对外则说皇上身体欠安,去行宫疗养去了。
  夏天的时候沈和熙还站在田埂上吐槽,这仗还要打段时间。谁也没想到,这场看起来会拖挺长时间的仗,竟然在年底就这么结束了。
  雪国皇帝腹背受敌急火攻心突然就这么气死了,他本就年轻,登基也没几年,他这一死,想要当皇帝的人多了去了,一个内部已经开是乱的国家,那里顶的住两个强国的攻打。
  除夕前期,这场灾祸终于平息了,沈和夏带着人一路追到雪国都城,直接把雪国皇城给占了。和青木并存了百年的雪国消失,雪国一半的土地被划分成六个府,归了青木。剩下靠近赤炎的土地,则被赤炎国吞并。
  瓜分了雪国,两国互相递交了永不侵犯的国书,暂时看来这么大陆是安宁了。
  青木还沉浸在一片慌乱中,没有缓过神来,他们的新帝在除夕前终于登基了。元熹帝李嘉悠隆重的登基大典刚过,他就面临着全国上下没粮吃的局面。
  特别是北方,很多百姓早已经把树皮,草根都吃没了,到了冬天大批的难民前往永安城。刚刚登基的李柏寒一言不发的坐在龙椅上,台阶下老臣们炒的面红耳赤,有人主张永安城的商家开仓放些粮救济难民,有人认为这个时候应该开国库放,粮,反正已经不打仗了。还有些人感觉南方受战火波及小,这个时候他们应该捐出些粮食出来。
  好好的朝堂城了菜市场,各说各有理,李柏寒听了一会脸色就不怎么好看了。他们这些人根本没把他这个新帝放在心里。
  “都给我闭嘴。”李柏寒突然轻呵了一句,声音不大,但足以让在场的所有大臣都听到,他们的皇上怒了。
  “皇上息怒、”一干朝臣赶紧闭嘴。这两天新帝登基,他们这些人也在观察李柏寒。他的事迹都有所耳闻。
  不受宠的皇子,依附沈家多年,因为太上皇突然中毒,才幸运的当了皇帝。至于他这个人怎么样,性格如何,他们这些朝臣是一概不知。
  以前李柏寒在军中立的功十有八九都给了沈和夏,这些人一会半会还真摸不清楚李柏寒的性子。
  “官员赈灾的事情就交给永庭侯,明日永庭侯拿个章程出来,城外好几万难民现在都快饿死了,这事拖延不得。”李柏寒冷冷的说道。
  那意思就是说,你们这群老不死的,吵有个毛用,感觉给我想办法,在吵下去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下面的朝臣一听心里就明白了,这是想先扶持自己亲戚啊。只要把城外的难民摆平,这可是大功一件啊“寒紫,熙儿呢。”李柏寒刚回了御书房,没看到沈和熙,心里纳闷,早晨还说下了朝,他带他逛逛皇宫,怎么转眼人就跑了。
  “敦良王听说城外又来了不少难民,就带着人过去瞧瞧。”寒紫说道。
  “他就是闲不住。”
  闲不住的沈和熙穿了厚厚的大氅站在城楼上,城外白茫茫一片,前两天刚下过大雪,天冷的要命。朝廷临时搭建的帐篷就像是一个个生长在雪地里的灰蘑菇,大大小小连成了一片。
  如此大规模的难民,沈和熙还是第一次见到,以前刚去敦良城的时候,那边的人虽然生活困苦,但比起这些难民来不知道要好多少倍。
  “老师,怎么会有这么多难民涌向永安城,他们为什么不南下,南方没怎么打仗,那边的粮食肯定比永安城多。”
  令狐正叹了一声气说道“他们已经走不去南方了,如果朝廷在不放救济粮,这些人怕是连冬天都熬不过去。哎,也幸好这是冬天,如果是在春夏,那些饿死的人来不及处理,很容易就会引起瘟疫,到时整个永安城就危险了。”
  “这个时候,我就是想从敦良城运粮食来,怕是也来不及了。也不知道寒哥那里怎么样,国库内能拿出粮食来帮这些难民度过难关吗?”沈和熙担忧的问道。
  “如果从江城运粮上来,也就七八日的路程,可现在就怕江城那边不想出粮。”令狐正说到。
  “国家有难,小小一个江城还敢抗旨吗?”
  “只要他们不想,有的时候就连皇上也是没有办法。”
  
  ☆、 第100章 第一百章
  
  江城是南方最大的城池,其繁华程度并不比永安城差。他临江而建,方圆百里之内全是大片大片的稻田。每年朝廷上交的粮食,排名第一的永远都是江城。
  永安城闹难民,李柏寒想要从江城掉粮也在大家预料之中,江城那边的吴太守也是满口答应,马上安排粮食进都城。可眼看着年关将至,这北上的粮食却是一车都没送上来。
  李柏寒气的直接把手里的奏折甩在了桌上,“这吴大江,不想活了,竟然敢阴奉阳违,迟迟不运粮上来。”
  “皇上息怒,今年夏天的时候,太上皇就让江城那边运粮北上,开始说是先运两万斤粮食,后来又推脱没有那么多,几次三番下来,最后运到南城的粮食只有不到一万斤。我估摸着吴太守都敢跟太上皇明着玩阴的,皇上这里他更加不会放在心上。”永庭侯淡淡的说道。这话他是想了半天才说得,实际情况只有比这更坏。
  江城的吴太守根本就没把新帝当回事,一个母家早已经被诛了满门的皇子,就算当上皇帝也是不足以让他听命于他的。想要他的粮食,得拿出点实际本事来。
  吴太守想通过这事试探李柏寒,如果他送上去的粮食晚了,少了,李柏寒也没怎么着他,那以后他的日子就自在多了,根本不会把他当回事。如果他因此事发难于他,他也是不怕,当了这么多年的太守,永安城内还是有些关系的,那些跟他在一条船上的人自然会保他无事。
  这就是为官的,不管离着多远,他们之间都分了好多派别,派别内又是千丝万缕。李柏寒刚回永安城对这些,虽有耳闻,但并不是特别清楚。倒是一直住在永安城的永庭侯知道的比他多。
  现在毫无疑问永庭侯是站在李柏寒这边的,他把朝廷里几个派别给李柏寒详详细细的说了一遍,又把吴太守的为什么敢如此大胆的原因说了个明白。
  “舅舅此事实在是拖不起,今晚我就派人去江城,我不管他吴太守是那一派的,敢耽误我的事情只有一个下场。”李柏寒冷冷的说道。
  如果换做是平时,他也无所谓了,他刚登基,下面臣子探他虚实也不是不可以。但现在永安城外几万难民都要饿死,冻死了,他们还不分时候的来跟他玩虚的,他可就不那么好说话了。
  李柏寒不是李嘉悠,心慈手软,就是心有抱负,也是瞻前顾后,想这想那。敢惹怒他,就要尝尝他的怒火是什么滋味。
  三日后,南方传来消息,江城太守积劳成疾突然抱病身亡,新帝感叹吴太守为了筹备粮食操劳过度年纪轻轻就病死了,当日就下了旨厚葬了吴太守,转而提拔了他一名手下当了太守。
  十日后,三万斤粮食紧急调入永安城,在除夕前永安城外的难民们终于能每人喝上一碗稀粥。
  李柏寒的雷厉风行和不安常理出牌的性子,把前朝的官员全都砸懵了。他们这是找了个什么皇帝,不安他的意思来,直接一刀咔嚓了。难道不应该是把调集粮草的事情拿到早朝上讨论吗?等各大家族势力商量好后,在做决定,到底是从哪里调集粮食过来,调集多少粮食过来吗?
  怎么到了他们新帝这里完全变了样,我要粮食你不给,那你不要当官了,这命也不要了,反正想要给他干活的人多了去了。像吴太守这样的,是少一个不少,多一个不多,他们新帝根本就不看在眼里。
  还好正好遇上除夕,前朝也都放假了,要不这些朝臣真不知道他们的新帝是不是会因为此事铲除一些不怎么听话的臣子。
  “寒哥,今年的除夕夜,我得回沈家,那里敢在这里陪你。”华丽的宫殿内摆了满满一桌子酒菜,沈和熙有些郁闷,他是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除夕的宴席散了后,李柏寒为沈和熙又摆了一桌子宴席。他没什么亲人,在他看来沈和熙就是他唯一的亲人,像除夕这样的日子里就应该两个人过。
  “你先吃,我一会让寒紫送你回去,等过了守岁他在送你回来。”沈老将军的老宅在翡翠街,离着皇城近的没话说。沈和熙想想也就留了下来,他也不希望李柏寒一个人过节。
  一年又一年,沈和熙依稀还记得他刚来这个世界的那几年,那个时候他虽然住在无人问津的小偏院里,但那个时候的日子却是过的最为轻松,他可以毫无顾忌的按照自己的想法过日子。
  可现在,特别是回了永安城,他感觉他似乎进了牢笼,已经有些开始身不由己了。
  沈家的传统有很多,其中有一项一直传承多年都没有改变,那就是每到除夕夜,沈家的男丁们就要聚在一起守夜。
  福寿堂内沈老将军坐在主位,他们刚从宫内赴宴回来,福寿堂内坐满的沈家的老老小小,沈老将军看起来精神还不错。这些年他早已经不过问政事,整日在将军府内种种花,养养草,日子过的也算不错。
  满头白发的沈老将军喝茶的时候手有些抖,比较他年纪大了,年轻时候落下的病根全都露了原形。一杯茶让他喝的叮叮当当乱响。
  “云平啊,你家熙儿怎么没来。”放下茶杯的沈老将军在人群中看了一圈,也没看见他孙子,有些不悦的说道。
  “被皇上留在宫里了,估计一会就能回来。”更加不悦的沈云平却没敢在他老爹面前露出一丝不爽来,天知道现在他心里有多气,李柏寒没登基之前就跟他提过亲,虽被他拒绝了,他也没继续纠缠,可越是如此平静,他越是感觉不安。
  李柏寒是个什么样的人,沈云平心里一清二楚,从小心智就极为坚定,做事也很有耐心,他既然敢跟他提亲,肯定已经做好了应对一切的准备,刚开始他还以为他会用些手段让他退步,谁知他忙活半天做准备,却感觉自己用了半天力打在棉花上,李柏寒根本就没使什么手段,就好像这事他从来没有提过一般。
  现在看到沈和熙被留在宫里,沈云平差点郁闷的吐血,等沈和熙回来后他的好好敲打敲打他,不要被李柏寒迷惑了。现在他还小还不是儿女情长的时候,他应该以敦良府为重,不能为了个李柏寒就什么都不管不顾了。
  沈云平心里打着小算盘,这边沈老将军又开口了,“熙儿早些年就封了敦良王,一直没有回永安城,在加上前些年他年岁小,我也没怎么上心他的婚事。现在天下太平了,过了年他又要马上回敦良城,我寻思着,不如在正月里给他寻一门亲事。等他回敦良城的时候直接带着新妇回去就好。”
  “父亲这事是不是有些太匆忙了,过了年皇上会选妃,世家贵女们各个都想当皇妃,能看上我们熙儿的怕是没几个家事好的。”沈云平郁闷的说道。他也想赶紧往他儿子房里塞人啊,可是娶嫡妻又不是娶妾侍,一点都马虎不得,他还想让他夫人好好挑挑呢。
  “嗯,你让你媳妇多上点心,这次皇上选妃,不少外地官员也会带家眷回京,你多方打听打听。”
  “儿子会上心的。”是不是他父亲听到什么风声了,怎么这么着急给他儿子找媳妇呢?
  这事还真让沈云平猜中,沈家人口多,这想要把女人送进宫的也就更多了,不知道那个多事的从哪里听来的消息,说是皇上喜欢敦良王,想留敦良王在宫内常住。沈老将军一听这还了得,他怎么会把孙子送皇宫当侍君。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