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说

带着写手系统从末世到古代——梦之草

时间:2015-07-13 19:24:11  作者:梦之草

    “再等等,这么些年都按时送到,今年应当是晚了一些,不大可能被遗忘在脑后,不然前面做的岂不是白费了?”季宣和也不是百分百确定,他只是按照惯性思维猜测他娘的动静。
    季府祖先出过能人,为子孙争取到了一个实爵和虚爵。传承到季老太爷这一辈,实爵品级已经降到正五品。季大老爷也就是季宣和他父亲能承继到的只是个从五品爵位,再传四代等爵位降到从七品之后爵位就该没了。
    锦朝爵位设置和季宣和所知任何一个历史朝代都不同,这里封爵最高的是超品,接着是正一品、从一品……一直到最末等的从七品而断,总计十五个品级。前三品称为国公,分别为一等到三等国公,正二品到正三品称为侯府,从三品到从四品称为伯府,之后没有相应的称呼,一律以爵位品级相称。
    看着似乎能传承很多代,其实不然。不是每个爵位一获封就是最高级的超品,更多的是伯府以下,传不了几代就没了。与锦朝官员数量相比,拥有爵位的人数实在不能与其相提并论。
    季家得的实爵和虚爵品级不同,实爵到了季老太爷这还是正五品,虚爵就是正七品。如今季宣和继承的是最末等的从七品虚爵。
    季老太爷赋闲在家,季大老爷则在外为官。季府明面上是大夫人当家,实则暗里老夫人还抓着一部分至关重要的权利不放。
    只要季老太爷还在,季宣和该得的月例和其他份额,如何拖也不会拖到明年。
    正如季宣和所料,季府送份例的仆从过了腊月二十才姗姗来迟。这回来的不是孟管事,听新来的周管事所说,孟管事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没时间走一趟杨家埠。
    这位周管事是新提上来的,还处于对主子派给他的任何差事都兢兢业业对待的时段,即使面对的是眼前这两位好几年前就被分家出门的二少爷二少主君,他也很是恭敬。
    年根下,官道上积雪被清理干净,路面却有些湿滑,马车行进不快。周管事到季宅时,已经是黄昏时分。邱伯核对好物品后,便安排周管事一行人在前院住下。
    一朝皇帝一朝臣,带队的是周管事,底下随行之人也换了,全都是新面孔,季宣和一个人都不认识。
    “宣和,今年的份例不如往年,银子数目照常,其他不少物品都降了一个档次。”邵云辰拿着礼单阅看,一一核实送到的货物。
    “我看看。”季宣和接过礼单,又找出去年的礼单,一对比,发现字迹相同,应当是同一人所写。既然礼单没问题,而送到的物品和礼单所写相吻合,那么只有两种可能,要么一切都正常,季府就只送了这些,要么拟礼单的人参与其中,以次充好。
    从周管事身上看不出什么,季宣和陷入沉思。他同那些被家族放弃的子弟不同,只要他愿意,他能随时登季府的门,想见季老太爷也不难。拟礼单的是同一人,之前都好好的,他犯不着为这点东西得罪季宣和,最大可能就是大夫人给的东西就是这样。
    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季府有困难?今年各地都遭了灾,季府产业损失一部分是必然的,但也不至于如此。还是说他母亲看他不顺眼,府中今年收益减少,就将他和邵云辰的份例给降了一等?
    有了疑问,家里又正好有知晓季府状况的周管事等人,季宣和让邱伯去套套话,旁敲侧击,看看季府是否还安生。
    翌日一早,将送给季府邵府的年礼装车,邱伯在一边作陪,直到送周管事他们到村口才疾步返回。
    前院堂屋,火盆烧得很旺,炭火偶尔爆开,映得四周都染上了火红色。今天季宣和同邵云辰直接在这里用早膳。两人起的较晚,这个时候邱伯他们早就进过膳食。
   
    ☆、第30章
   
    待季宣和夫夫吃完早饭,邱伯将他从周管事一行人中打听到的消息一一告知两人。
    季府并没有什么变化,至少面上还是老样子,至于内里,周管事只不过是刚提拔上来的新管事,他知道的不多。
    得到了想知道的消息,季宣和便不再过问。他暂时没心思管这些,接下来他还得去听甄老夫子讲课,一切等上完课再说。
    今天上午两堂课,第一堂课讲《大学》,第二堂课学琴。甄老夫子依旧活力十足,他在学堂上侃侃而谈。季宣和课后不怎么碰书,上课时还是挺认真的。四书五经都是他以前没学过的,一切和什么都不会的蒙生没有什么区别,都需要从头学起。
    季宣和也是迈过高考大桥的人,应试上自有独到之处。他将不明白的地方标注下来,当堂询问甄老夫子。季宣和不清楚其他先生如何教学,甄老夫子开的课上,他只讲半堂课,余下的时间让学生自己琢磨。
    这也是季宣和课后可以不再摸书的原因,需要背需要记的当堂就记住了,实在有些难的地方,他才会在下了学堂后再下下工夫。
    一旦认真听讲,时间便一晃而过。用过可口的午膳,季宣和同邵云辰两人惬意地窝在自个小窝里,继续讨论关于昨天季府送的份例比以往次一等的问题。
    拟礼单之人出差错的可能性,在季宣和看来并不是很高,会造成这样的情况,很大可能就是季府或者说是季宣和母亲的私产收益不高,克扣公中来填补自己的口袋,他这一份也只是顺手而为。
    月例银子都是固定的,目标太过明显,不好克扣,其他的衣衫之类能做的文章就多了,好坏差距悬殊。
    只要季府没出事,其他的,季宣和并不关心。
    从去年季宣和年满十岁开始,他和邵云辰的月银都涨了,季宣和每月八两,邵云辰每月五两。一年下来,两人光月银就能得156两。有来有回,从季府得的份例增多之后,季宣和夫夫回送的年礼也变多,不管季府中人能不能看得入眼,至少他们尽到了自己的心意。
    “宣和,沈清齐山两人年纪大了,是不是得给他们配个媳妇?”邵云辰看着季家包括庄子铺子在内所有下人的花名册,皱着眉头思考如何配对的问题。
    “先去问问他们的意思,若有那个意向,你就帮他们找一个,若没有,那就先搁着。”季宣和也知道沈清齐山两人都二十五六了,锦朝在这个年纪还未成亲的男子并不多。
    沈清齐山之后,季家年纪最大的未成亲男女就属即墨,翻过年就十七岁,已经到了可以婚配的年纪。
    即墨领了这个差事,很快就办完事回来向主子们汇报结果。
    “少主君,奴才问了,沈护院和齐护院期期艾艾磨蹭了好一会才说,他们俩愿意凑一块过日子。”即墨一进屋就带给季宣和夫夫这么一个重磅消息,两人愣了好一会才回过神来。
    锦朝允许男男婚配,季宣和他自己也是娶了男的,但他从没想过这两人会混到一起。平时沈清齐山的举止一切正常,一点也看不出两人间有暧昧。难怪年纪这么大了,主子没发话,他们也不着急,原来都在这等着。
    邵云辰醒过神来后,脸上带起了笑意。这下好办,既然有现成的,那就不用他费神了。
    “邱成,去叫你爹你娘过来。即墨,去把沈清齐山找来。”说完,邵云辰披上外衣,去钱匣里拿了十两银子,来到外间等候。这事季宣和没有插手,他就待在处于内外间当中的隔间里。由于隔间门没关紧,他能听到外间隐隐约约的说话声。
    沈清齐山能当上护院,两个人的身板都很壮实,沈清个头更加高壮,当问道谁娶谁嫁时,居然和段妈妈想的不一样,邵云辰也一样想反了。最终齐山娶,沈清落户在齐山的户籍上。
    如今已是年根下,季家下人只要忙活年节就成,人手还算充足。邵云辰将五两银子递给邱伯,让他给两人置办聘礼嫁妆,另五两就给沈清当作压箱底的银子。
    嫁人一方总是要吃亏一些,邵云辰只能在银钱上补贴一二,其他就看沈清自己了。
    接下来的日子,忙完份内事之后,段妈妈就带着几个女孩子开始给沈清齐山两人置办衣裳鞋袜以及被套之类,棉被要等到年外再找匠人才能现弹。
    家具之类都是现成的,只要重新上下色就成,其他缺的一些小物件就得过了正月十五之后再进行置办。
    这是季宅几年来第一桩喜事,这个年过得格外热闹。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不说沈清齐山两个当事人,就连季宣和夫夫以及甄老夫子都满面喜色。
    爆竹声声辞旧岁,年三十就在人们的期盼中准时到来。
    今年季宣和同邵云辰商量后,决定季家上下一起吃席,也过个热热闹闹的年。
    季宣和夫夫同甄老夫子三人一桌,剩余十二人分两桌,七个男人一桌,五个女人一桌。
    为了这顿饭,绉氏段妈妈忙活了一整天,才整出像样的席面。季宣和那桌就不用说了,其他两桌菜肴也很是丰盛。除了邱伯之外,其他人可是难得吃到这样好的饭食,一个个都敞开了吃,特别是年纪小的那几个,吃得肚子都溜圆。
    这里时兴守岁,季宣和夫夫同往年一样,只守到子时正,稍后吃了几个饺子做宵夜,便再抵不住睡意,沾床就倒。
    大年初一,季宣和是被前院孩子闹腾的声音吵醒的,不然他还能再睡一会。隔了一个院子,中间还隔着门,声音竟然还能传进季宣和耳中,可见声音有多大。
    季宣和起来时,旁边的被窝早就凉了,估摸着这会儿邵云辰正在前院招呼村里的孩子。
    邱成听到声响,确定季宣和醒了,忙端了热水进屋伺候。
    季宣和接过温热的棉帕子,拭了拭脸,紧接着是刷牙漱口。望着邱成端水而出的背影,季宣和莫名感叹,邱成也大了,再不是当初那个活泼调皮的小男孩。
    这一天是季宅唯一开放前院的日子。满村的小孩子最快乐的就是这一天,只有这天上午他们才能拿到往常吃不到的零嘴。杨家埠几个地主家是所有孩子们最乐意光顾的,这几家的干果零食最好,接下来是村子里的富户,就算是村里最穷的人家,孩子们也会意思意思走个过场,东西他们是不会拿的。对于地主家和富户,孩子们倒是拿的毫不手软。
    在这一天,再是吝啬的人家,也得咬牙切齿,拿出价格不贵的花生瓜子来招待小家伙们。
    季宣和用过早膳,来到前院堂屋时,孩子们还没有散去。他看到其中混着几个穿戴特别好的小孩,估计就是那几个地主家的孩子。在这一天,孩子们可不管穷富,一样挨家挨户拜年拿果子。
    准备干果糕点的事情都由邵云辰负责,季宣和拿起其中一个油纸包,打开一看,里面有花生瓜子这些杨家埠各家最常准备的,也有糖果蜜饯糕点。
    邵云辰打发走又一批孩子,坐在季宣和边上,看他对零嘴感兴趣,笑着开口道:“杨家埠是个大村,光孩子就有好几百个,每年咱们都要准备几百个油纸包。今年咱家准备了五种不同的方案,只是油纸包都是一样的,拿到哪种就看孩子们的运气。”
    邵云辰随手拆开一包,很是乐呵:“看,我的运气比你好啊,拿到了价格最高的油纸包。”
    季宣和拿过油纸包一看,确实,邵云辰的这一包有桂圆荔枝,还有其他一些,都是不常见的零食,虽说每种只有一个,对孩子们来说也是难得一见的好物。
    杨家埠只有三岁到十二岁的孩子才有这个福利,年纪不符合要求的都很自觉,不会去赖这么点子东西。不然有哪家熊孩子过界了,他们的家人可是会被其他村民鄙视的。
    季家就季宣和最小,也只有他还在这个年龄范围内。可惜,季宣和是成年人心智,他从来没参与过这项活动。往年季家还有符合要求的孩子去吃回来,今年干脆就一个都没有了,感觉有些亏啊。
    油纸包不大,东西也不多,可耐不住数量多啊。几百包东西,少说也得花个二三两银子。季家给的大方,孩子们都愿意上门,拿到好的,他们就会咋呼出声,拿到一般的,也会唉声叹气,叹完了立马又变得生龙活虎。
    每年此时,必少不了甄老夫子。老小孩老小孩,这词安在甄老夫子身上很是贴切。看他和孩子们玩得开心,季宣和也不去打扰他。
    趁着邵云辰一个不注意,季宣和将一颗剥好的干荔枝塞进他嘴里,吓了邵云辰一跳,见是季宣和,才不紧不慢地咀嚼着,甜甜的滋味从嘴里泛开,直暖到心里。
    再不舍得,干荔枝就那么点,很快就被邵云辰吞入腹中。有道是礼尚往来,邵云辰也趁没人注意到,喂了颗果糖给季宣和。
    谁想被甄老夫子看了个正着,揶揄道:“这都成亲多少年了,还像新婚夫夫那样如胶似漆,羞不羞啊,小心带坏孩子们。”
    邵云辰再怎么沉稳,也挡不住为老不尊的先生拿这开玩笑,脸上瞬间染上红色。
    季宣和可不是小孩子,哪能见自己的枕边人被先生如此欺负?忙进行还击:“甄夫子,您都多大了,还能同小孩子们玩到一块去,莫不是您还没长大?”
    “臭小子,有你这么跟先生说话的吗?”甄老夫子听着自己最小的学生跟他胡闹,他也没生气,乐呵呵地坐到一边喝茶吃点心去了。
    邵云辰听着季宣和同甄老夫子两人耍嘴皮子,过了好一会工夫,脸上的热度才消退下去。让他像刚才那样给季宣和喂食,他却是说什么都不敢了。再如何,也得等到只有他们两人的时候才能这么做。
    接待完最后一批孩子,已是日上三竿。
    季宅的大门只有今天是从早开到晚,其他时候都是大门紧闭,旁人想进季家见识一番都找不到机会。
    大年初一,除了孩子会上门,剩下的只有小一辈给长辈亲戚拜年,非亲非故,无事不会轻易登门。
    季家在杨家埠没有亲戚,佃户也不会在这一天拜访。招待好孩子们后,季宣和夫夫就彻底清闲下来。
    本来开门炮是要季宣和放的,邵云辰知道他不在乎这些,天还没亮就起床,代替一家之主放了几个爆竹和一挂鞭炮。只有做完这些,孩子们才会进门。
    邵云辰睡得晚,起得又早,吃过午饭消了消食,就爬上炕开始补眠。季宣和倒是睡饱了,他看着邵云辰睡得昏天暗地,困意不断涌上来,反正也是闲着没事,他干脆脱了衣衫,陪着邵云辰一起去会周公。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