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什么时候,当学生都是苦逼的,季宣和就曾经深有体会。记得高三那一年,也不知道老师们怎么想的,完全不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试卷一套一套的往下发,再勤奋的学生都写不完,互相抄试卷反而成了常态,这又何必呢。
翌日上午第二堂课,季宣和总算见到了世子的面。半年多未见,陈煜个头长高了,半大少年初具威严。
再次见面,季宣和不觉得如何,陈煜面无表情,心中可就有千万头草泥马在心中狂奔。安王让人给世子做的那几套衣衫,陈煜硬着头皮穿上了。
第一天他觉得整个人都不对劲,心理活动很是剧烈:你,你,说的就是你们,别看了,本世子又不是瞎子,当我没看到你们那偷瞄的小眼神?第二天稍好些,已经能无视那些偶尔瞟过来的眼神,第三天便能面不改色。之后见怪不怪,完全可以将此不当回事。不就是衣服吗,穿得可爱点怎么了,没事,他还小,彩衣娱亲可是孝道的一大体现,旁人想做还不一定能做到。
这事放在其他孩子身上,一点问题都没有,反而会让孩子更加讨人喜欢,特别是在面对年老长辈的时候。放在陈煜身上,就让人觉得不够威严。虽然安王妃不大赞同,但私下里同亲信说起此事,脸上也会带着笑容。
陈煜再次见到罪魁祸首,板着小脸,欲言又止的样子,引起了季宣和的注意,用眼神询问,陈煜摆摆手,示意没事,先生可以开讲了。
季宣和不是多事之人,既然当事人都说没事,他就没有追根究底,开始了第一堂正规授课。今天本来开讲的该是术数,术科里面术数最为受人重视,其他两科发展比较缓慢,还不成体系,能讲的不是很多。
为了尽快敲定季宣和的职务,安王索性就让他三门科目一起将,以至于将上面一堂课的课时都压缩了。
一个时辰,要传授三门科目,每一门可供季宣和发挥的时间大概只有半个小时。术数占的比重较大,季宣和定了现代一节课的时长,格物和化学每门半小时,加上中间休息的时间,一个时辰就没了。
先生是个神圣的职业,季宣和可不想误人子弟。他在正式上任之前,跟着甄老夫子学了很多。甄老夫子更擅经史子集,于术科上钻研有限,到底当了十几年先生,是有名的学者,能学的不少。季宣和从他身上学的是授课方式和为人师表的品德,具体如何执教,那就得他自己把握。
由于没有太过受锦朝文化的侵染,季宣和的教学方式明显和其他先生不同。他更加随意,讲课务求简单易懂。先生存在的目地,就是为了教会学生,而不是将学生难倒。能将自己所学全部传授给学生,那他就是个好先生。
季宣和生动简洁的授课方式,吸引了陈煜的目光。作为世子,先生不少,每位先生的教法也各有各的特点,有一点却是大致相同,那就是显摆学识,恨不得将自己所学一股脑儿全透露出来,以显示他学识渊博。如此一来,就免不了长篇大论。
小孩子吗,有几个能受得了这个,要不是锦朝大环境就是如此,估计早就有孩子发牢骚不满了。
陈煜可不是一般人,作为安王世子,由不得他任性。在现有的科目中,他学的都还不错。
当日傍晚,正安殿前殿,安王和陈煜一块用膳。
饭后,安王闲适地靠在椅背上,悠悠然开口:“说吧,决定好了?”
“父王,季先生授课生动形象,简单易懂,儿子想着是不是能由他一并将三个科目全权负责?”
“煜儿,你啊,还是嫩了点。你看看你身边的先生,就连太傅少师都只各负责教导一门,真要按你说的做,可就将季卿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要是不看重之人,你想怎么做都无所谓,显然你不是这么想的。既然你认为他教的不错,认可他成为你的先生,那么你在下任何决定之前,先得考虑下这么做的后果。”安王显然心情不错,教起世子来是一套一套的。
陈煜一点就通,他刚才只顾着让自己高兴,忘了这么做的后果。现在想明白了,他立即知道该如何选择:“父王,那就让季先生负责教儿子术数,至于格物和化学,儿子私下里可以请教。”
次日,季宣和就收到了消息,对于让他教术数的事,他是无可无不可。对季宣和来说,教导哪一门都没关系,以锦朝术科上的成就来说,他都能胜任。
当世子的先生,还是很清闲的。术数不是主要科目,三五天才有一堂课,季宣和正式就职那天,基本就没什么事情,一整天闲得慌。
季宣和确定职位后,负责教授世子格物的葛先生和化学的庄先生俱皆松了一口气。同样的官阶,不同的职位,俸禄可是不同的,谁不想多得点钱?再说,当某科先生和先生的助手,听着就让人觉得不在同一水准上,没人愿意成为默默无闻的助手。
先生负责授课,助手大多只能做些从旁辅助的事,只有先生不能到场,才轮得到助手为学生讲课。好赖一看就明白的事,谁都不是傻子,当有人拦了去路,没有哪个人会乐呵呵地接受。
正常情况也就算了,偏偏季宣和就是特例,原本有希望成为世子先生的舒畅憋着一口气,颇有一股要将季宣和拉下马来的劲头。
华阳院先生们暗潮涌动,季宣和却是没空注意,他正忙着重新适应写手系统给他带来的剧烈变化。
三天时间过去,写手系统更新完毕。这一晚上,季宣和愣是清醒着没睡,欲第一时间先睹为快。
首先,写手系统功能增强,季宣和可以携带一人进入其内。系统帮助好心建议,让宿主慎重再慎重,还注明邵云辰为第一人选,值得信赖,与宿主为夫夫关系,符合系统要求。
其次,原先的兑换系统升级,物品兑换规则发生很大变化,物品兑换版面变得面目全非,交易货币不再是系统币,而是元币。所有物品中,只有最开始的愿力载体一万晶元币可以用系统币购买,之后再想购买愿力载体,就只能用元币消费。
写手系统进入联网时代,为各个系统拥有者相互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新世界网,那里外来人员只许各色系统的各个宿主以及他们的绑定人员和至少在系统宿主身上花费一千系统币,为其凝聚足够愿力的粉丝进入其内。
系统宿主和其粉丝天然同一阵营,一进入新世界就会以宿主的笔名艺名等自动生成最低级的战队,宿主为队长,绑定者为副队长,粉丝为队员。怎么经营,那就得看宿主和粉丝的能耐了。要么一步步发展壮大,要么就元币的赚取速度跟不上消耗,最终被淘汰出局。
季宣和试过了,想要将物品收入写手系统,系统提示:请将系统币转换成元币。同样的,取物品也有相同的提示。
☆、第109章
季宣和一头雾水,元币是什么鬼东西?询问系统后,系统给出指示,系统币并非虚拟货币,它是以能量的方式实质存在的,只是季宣和摸不着看不到罢了。
读者在订阅打赏时,一丝丝带着对作者喜爱崇敬的信仰之力,被写手系统通过某种途径收集起来,化为系统币。系统币中蕴含的愿力非常驳杂,不能被人吸收,需要先将纯净的信仰之力从系统币中抽取出来,灌入特殊的载体,晶元币中。
没有抹去愿力归属人标记的晶元币称为晶币,抹去归属人标记的晶元币就成了元币。晶币只有愿力所属之人能使用,元币则是任何人都能运用。系统币在转化为晶币元币的过程中会产生损耗,具体损耗程度则由提炼之人的提取能力决定。
季宣和之前消费的系统币,被写手系统开发者接收,他们要使用,就只能将系统币直接转化为元币,跳过晶币这一过程,按理转化效率更高才是,实则完全相反,一百系统币最多能被愿力所有者外的人提炼出一元币,效率低到让人愤慨。
而愿力所有者提取的效率则高多了,即使身为一点特殊能力都没有的普通人,效率也至少高出十倍以上。
系统开发者也颇为无奈,他们不是不想一开始就收取元币,而是系统宿主在没收集到足够的信仰之力前,他们将系统币转化为元币的效率还没有写手系统开发者高,毕竟开发者们手段高超,远不是写手系统拥有者可以比拟的。
季宣和想着,果然世上没有天上白掉馅饼的好事,原来如此。知道归知道,他就纳闷了,怎么兑换系统改变如此之大,这好像跟用什么货币没有任何关系。他随口问了句,结果系统给出的答案让季宣和哑口无言。
好么,原来之前的兑换系统很多东西就是个摆设,放那不过是为了提升写手们创作的动力。系统币赚的多了,消费随之跟上去,写手系统开发者就能多得一些。
每个世界的规则不同,就像季宣和所在的锦朝,根本就不适合能力者修行。这里没有能力者所需的各种能量,像武者的真气,魔法师的魔力,修真之人的灵力等,锦朝一概皆无。
季宣和先前要是花费大价钱买了其中一种,他也修炼不出什么。修不出能力,他只能怨自己没那个资质。实际上不管有没有资质,他都什么也修炼不出来。
坑,真是好大一个坑啊。
经不住诱惑买了高级功法的系统宿主不乏其人,开发者显然不想承受来自各系统宿主的怨恨,做事留了余地,系统没有更新,则宿主们不会清楚其中的种种陷阱,更新后,则有手段弥补,那就是晶币。
晶币只有宿主能用,旁人用不上。系统币转化为晶币的效率比转化为元币的效率高一倍以上,如果只是自己修炼的话,没有哪个系统宿主脑抽了,拿转化效率更低的元币修炼。
而相较于晶币狭窄的用途,元币适用性就广泛多了,其蕴含的纯净无属性信仰之力可以被任何能力者吸收,好处显而易见,这才让众人趋之若鹜。
有些能力者比如武学家,他们基本没多少补充真气的手段,若宿主恰好准备修炼武学,又没有练武的环境,那他们唯一的办法就是弄到足够的元币,就只有元币中的信仰之力不挑食,适合任何能力者修炼。
有些能力者如修真之人,就算环境不允许修炼,他们也可以靠灵石等含有灵力的各种物品提升修为。可惜,这些东西有一点不好,增长修为快速的,则杂质较多,当杂质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必须想方设法祛除,不然,修为再难有所寸进,杂质稀少的,能提供的灵力就少。总之,就没有一种能两全其美的。
显然有人不满足于这种效果,他们穷尽不知道多少代人的努力,开发者们终于找到了一种既安全,又蕴含着大量能量,还不挑食,但凡有功法在身的人都能吸收的能量——储存在元币当中的信仰之力,亦称愿力。
愿力分很多种,明星、网络作者、庙宇中的神像等,凡是有人喜欢的事物身上都会聚集大小不等的信仰之力,就算是一株小草,都可能因被人喜爱而聚集愿力。光有愿力是没用的,最多稍微改善一下身体,在没有方法利用的情况下,绝大部分愿力都会随着时间而消散。
拜佛拜神,被拜的神仙佛陀是要回应的,不然,信众逐渐流失是必然的结局。而像明星网络作者之类,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开发者们经过种种考虑,开发出写手系统和明星系统两大种类,其他系统数目稀少,可以忽略不计。
满足要求的人何止千千万,人员怎么确定,这也是有讲究的。开发者深知能崭露头角的大能者,必然是实力与运气并存。由此可知,运气是多么重要的一个要素,没有运气在身,再厉害的人,也免不了陨落。有此顾虑后,系统便采取随机发放的方式,谁能拿到,就该当他命中鸿运当头。
那些习惯了从系统中兑换各色物品的宿主,到了此时,哪里舍得放弃唾手可得的资源?享受惯了,再让他们回归普通人的生活,这个难度岂止是一般的大,还不得乖乖制作元币进行交易。
不说那些大神小神,就连季宣和这样的二流往一流努力的作者,从写手系统身上得到的好处也是一言难以尽诉。不往大了说,光他刚来锦朝时,那破败的身体,要是没有写手系统的存在,他估计早已回归大地母亲的怀抱。
兑换系统改变了,想要得到什么,就只能先学习元币的制作方法。好在原先买下的物品没有消失,还安安静静地躺在写手系统中,不然,估计季宣和得吐血三升。虽然现在拿不出来,只要等到他能制作元币,想来这个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弄清楚以上这些,时间已经不早,往日这个时候,季宣和差不多进入睡梦之中。想到明天还有工作,他忍住好奇,收拢自己不知道飞到哪的思绪。看来季宣和的自制力不错,没过多久,呼吸渐渐放缓,室内只剩下他和邵云辰交织在一起的清浅吸气声。
季宣和还是老样子,坐着马车上差。从安王府大门外到华阳院,这段路不长不短,正好走路让身体松快松快。
如今不比以往,季宣和作为世子术数先生,活很轻松,一整天却都得待在华阳院内,舞枪弄棒、练习骑射,那是武师傅的事,轮不到他,只晚上可以练初级锻体术过过瘾。
舒畅近来有些不得志,上面有季宣和这么个内定的先生给压着,他想出头,难那。作为世子先生,名头好听,实际上不过就是个清水衙门的职位,不靠家族,光靠先生的名头,基本没什么额外的进账。
尤其是他如今连这个名头都没有,先生助手的职位,连接触到世子的机会都不大,好在他之前下的心血没白费,好歹在世子面前混了个脸熟。往后再加把劲,不至于从此淡出世子的视线。
虽不满,但舒畅还算有自知之明,质疑季宣和,就等于在质疑安王他们的办事能力,这样只有坏处,没有好处的事情他才不干。
葛真和庄怀林不是想看他笑话吗,门都没有。等着吧,看谁能笑到最后。别忘了,季宣和可是精通三科,虽然他只负责术数这一门,其他两科,哼哼,谁说的准呢。
季宣和很诧异,舒助教昨天之前还对他抱有敌意,怎么才过了一晚上,反差这么大?他一进门,舒畅就热切地迎上前,亲自泡了杯茶给他,就差嘘寒问暖了。
不光是季宣和,同一屋子办事的先生助教都为此侧目。
舒畅没搭理,这一天让季宣和真切地体验了一把何为称职的助手。季宣和想找资料,舒畅贴心的上前告知书册的所在地,精确到哪排哪一格。口渴了,舒畅很有眼色的帮其续杯……
93/112 首页 上一页 91 92 93 94 95 9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