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说

穿越之青青麦穗——金垚

时间:2015-07-15 20:23:43  作者:金垚

    西远捡出几个,放在井台旁边的小盆子里,然后把篮子又放回水井。镇了一中午的东西,吃着冰冰凉,西远拿着坐到奶奶旁边,和奶奶一起吃。
    “奶,别人都干啥去了?”西远咔嚓咬了一口黄瓜,边吃边问。
    “你爹和你娘去地里了,说是别家玉米叶子上有腻虫,不知道咋家的起没起,得去瞅瞅。”奶奶用剪子把旧衣服的线挑开,然后两手一用力,把两片布分开。她年纪大了,不敢吃太凉的东西,西远从井里拿出来的吃食,奶奶得等一会儿再吃。
    “哦,我爷呢?”
    “说是和你王三爷爷去菜地,估计昨天小韦叨咕要吃小白菜馅的菜团子,咱家的要不长老了,要不刚出苗,你爷昨晚上就念叨要去给找找,看谁家有正好的,给孩子摘点儿。”奶奶放下手里的活计,拿起一个西红柿吃,家里的西红柿很好吃,纯天然绿色无污染,奶奶又特意打听谁家的好吃,让给留的籽。
    “这败家孩子,家里有的时候他不要,没有了才想起吃。”西远数落西韦。
    “小孩儿可不都这样,你小时候还大冬天管我要过黄瓜呢,你说奶上哪给你整去?”奶奶开始揭西远的短。
    “哦,”西远无语了,那根本不是他好不好。不知不觉间,西远已经把自己和一家人连在一起,要不是专门提起,都想不起自己是从另一个世界穿来的冒牌货了。
    “奶,你看毛豆角多聪明!”毛豆角和虎头跑了过来,西远给它俩一狗扔了一个西红柿,虎头追着西红柿跑,追上以后不知道从哪下嘴,在那奋斗了半天,最后整个叼在嘴里吃。毛豆角却知道用俩前爪摁着,用嘴慢慢啃。
    “狼狗就是聪明,不然咋能跟着打猎。”奶奶也笑眯眯地看着,家里园子的菜蔬多,吃都吃不完,有些来不及摘下来,都烂在园子里了,所以拿这些东西喂狗,奶奶也不心疼。
    本来是西韦和卫成没事逗着玩,吃西红柿和黄瓜时候,顺手把吃剩的根儿扔给毛豆角和虎头,本以为它们吃到嘴里,会嫌弃不好吃给吐出来,俩熊孩子就等着看俩傻狗的囧样儿,谁知道,人家毛豆角和虎头却吃的无比欢实,而且吃上了瘾,现在一发现家里人吃这个,马上就跑过来冲你摇尾巴,所以不管谁都会顺手给它们扔点。
    “奶,成子和小韦还在马棚吧?”西远吃完,拍了拍屁股起来,往后院马棚的方向走。
    “在吧,刚才还听到他们在那嚷嚷了,现在不知道咋还没动静了?”奶奶也是刚起来不久,没见两个孩子过前院来。
    别人睡午觉的时候,卫成和西韦就在马棚那儿玩,别的孩子找他们也直接过去,每天午睡都伴随孩子们说话的欢快声,让人恨不得把他们的嘴给捂上,现在一下子没动静变得这么安谧,奶奶和西远都有点不适应。
    西远打开后院门,进去走到马棚前,马棚里也安安静静的,跟每天不一样,西远探了探头,看见两匹小马驹拴在食槽前,卫成趴在马背上,西韦却不在。
    “成子,成子?”西远叫了两声,卫成没反应,走进了一看,这孩子竟然在马背上睡着了,特么的,你这是真要和马一起作伴了?
    西远又气又吓了一跳,这要是没趴住,从马背上掉下来,小马驹受惊再给踩一脚……西远急忙走到跟前,小马驹看西远过来,扬了扬脑袋,但是没闹腾,卫成的马驹只有两个人能碰,一个是他自己,唯二能碰的就是西远。
    “成子,成子?”西远低声地唤,卫成睡的很熟没有反应,估计淘气淘累了,午后天气又发闷,孩子玩着玩着就睡着了。
    西远想把他抱下来,可是现在卫成比他还高,根本抱不动,西远一只手扶着卫成,一只手摸了摸卫成的脸,他养的小包子长大了,长成一个小小少年了!
    “这孩子,咋还趴马背上睡着了?”奶奶也跟了过来,家里人都是这样,平时嫌弃俩孩子吵,等真听不到他们动静了,就觉得缺点啥似的,不习惯。
    “嗯,估计玩累了。”西远小声应着,特么的,他得一直扶到卫成睡醒吗?
    “你爹和你娘回来了,我叫你爹去。”奶奶嘱咐西远看着卫成,别从马背上掉下来,转身出了后院。
    “这孩子,咋还逮哪儿睡哪儿,这要掉下来!”西明文来了,一看也吓了一跳,连忙把卫成从马背上抱下来,抱回屋里放到炕上,西远在后面跟着,把自己午睡枕的枕头给拿过来,垫在卫成脑袋下面,卫成感觉到了,睁了下眼睛,嘴里嘟囔一句“哥”,翻个身又睡了过去。
    他和西韦每天精力过剩,难得有这么安静乖顺的时候,西远坐在炕沿上,拿着扇子给卫成扇风,用手在卫成背上轻轻拍着,就像孩子小的时候一样。要是永远都不长大多好,可以一直陪着他,西远心里暗暗想。
    “奶,你看我摘的角瓜花,刚开的,还新鲜呢,蝈蝈指正爱吃。”院门一响,西韦的大嗓门就传了过来,西远怕他把卫成吵醒,连忙又拍了卫成两下,卫成用脸蹭了蹭哥哥放在枕边的手,接着睡。
    “小点声,你二哥睡觉那,这是跑菜地里揪角瓜花去了?”奶奶的声音传来。
    “嗯,还捉了一罐菜青虫,正好给苏雀儿吃。”西韦很得意的道。蝈蝈是今年新捉的,苏雀儿现在只剩下两只,被西韦和卫成挂在葡萄藤下。
    一开始挂在正中间,谁从那儿走,一不小心鸟屎就会掉到身上,掉到别人身上,大家都没当回事,庄户人没那么多穷讲究,弄掉洗干净就好了。关键是有一天,西远从那过,一泡鸟屎正好落在西远脑袋上,把西远给恶心的,把西韦和卫成好一通收拾,勒令马上整改。西韦和卫成嘎嘎笑着,把蝈蝈笼和鸟笼挂在了葡萄架边上。
    “奶奶,我也跟着去了,这是我摘的花。”院子里传来大妮说话的声音,她跟狗蛋差不多大小。
    “是啊?我们大妮摘的花就是好。”奶奶夸大妮。
    “嗯,我还帮小韦哥哥捉了两个虫子呢!”大妮继续自我表功。
    “妮啊,你不怕虫子?”
    “不怕,我胆子比哥哥大。”大妮不惜出卖哥哥,柱子在旁边磨磨牙,那两个虫子是他捉了给大妮的好不好。
    大妮以前没事儿爱跟哥哥来西家,柱子学功课她就在旁边玩,一来二去跟着认识了几个字,西远看这女娃很聪明,也顺带教教,不过只教她基本的识字,女孩子嘛,西远认为认识字不做睁眼瞎就好了,千万不要学成老学究或者林黛玉,没事儿对月对花兴叹感伤,莫不如就做个普通人,每天柴米油盐酱醋茶,简简单单地烦恼,简简单单地快乐,多好。
    大妮很神奇,她除了爱做哥哥的跟屁虫,平时就喜欢追在西韦身后,让西韦带着她玩。把西韦给愁的,小小子儿玩的东西怎么会跟闺女一样?
    春天的时候,没事儿西韦上树给大妮够榆树钱,挑榆树钱多的树杈劈下一个来,让大妮找个地方坐下吃,要不就从柳树上,挑毛毛狗多的,给大妮折一个柳条,让她自己数毛毛狗玩,然后西韦自己偷偷溜掉。
    现在快到夏天了,西韦想拿自己家的黄瓜西红柿来哄大妮,关键是王三奶奶家也种了,根本哄不住,西韦气得直跺脚,拿眼睛白了柱子一眼又一眼,柱子只能憨憨地笑,他也没办法啊,谁让自己妹子就喜欢跟着西韦跑啊。
    “妹儿啊,你跟村里闺女一起玩去呗?”柱子很无奈,他也不想跟其他伙伴玩的时候,屁股后头跟着一个小丫头,别的孩子一看见大妮个女娃,都不愿意跟他玩。
    “我才不呢,”大妮嘟嘴,“她们成天不是绣帕子,就是比谁的头花好看,无聊!”她还知道“无聊”!
    柱子没法儿,只好领着。柱子常玩的伙伴就是西韦卫成这帮淘小子,领大妮去了,大妮就不缠着哥哥了,改为缠着西韦。
    西韦高兴的时候,跟大妮玩一会儿,不高兴了,就想招咋摆脱大妮。每次西韦想要和小子们淘去,会先跟卫成他们使个眼色,让他们先走。然后西韦就会撒脚丫围着自家房前屋后跑,大妮看西韦一动弹,就在后面追,西韦跑的快啊,大妮稍微不注意,“滋溜”就猫到家里哪个地方不出来了,大妮“……”,只好跟自己哥哥玩了。
    有时候大妮盯得紧,西韦在家里摆脱不掉,西韦就得领着,不过他不动声色地走在后面,大妮一步三回头,用眼睛瞄着西韦,怕西韦又偷着跑了,卫成他们知道西韦的打算,就故意逗大妮,转移她的注意力,大妮稍微一放松警惕,西韦就蹭蹭蹭跑到旁边的麦田里,蹲下身子,敛声屏气,怕被大妮找到。
    大妮一回头:“……”西韦哥哥肿么又没鸟?总之,西韦在和大妮的斗争中,追踪和反追踪的能力得到飞速提升。
    尽管如此,大妮还是乐此不疲地追着西韦玩,王三奶奶跟奶奶他们看见了,没事就逗这俩孩子,说订娃娃亲得了。
    大妮小还理解不了这句话的具体意思,西韦可是都九岁了,他知道定亲就是像玉珍姑姑和大舅似的,以后得一起过日子,一个在家里做饭,一个在外面种田。西韦看大妮因为追她跑散了的小辫子,还有脸上一道道的汗渍,不屑地翻两个小白眼,小屁闺女儿,他才不要和大妮定亲!

  ☆、第85章 傍晚

夏日的午后,西远和奶奶静静地坐在院子里,葡萄藤洒下一地阴凉,虎头和毛豆角趴在边上,“哈赤哈赤”的吐着舌头,挂在葡萄架边的蝈蝈苏雀儿发出“唧唧”“嘟噜”的声音。
    架下中间地上,狗蛋坐着小板凳,趴在小桌子上做功课。功课做完,狗蛋自己把东西收拾好,书和笔墨纸砚拿回奶奶屋里。
    不过,今天小狗蛋拿完了,没有马上跑出去玩,他闲来无事,在屋里转了转,然后找了一块奶奶拆好洗净的旧布片,把大哥给自己的几本书:《三字经》、《百家姓》、还有一本医书叠放好,用布片裹上,然后抱在怀里走出屋子。
    狗蛋在奶奶和大哥面前慢慢走过,小脸一本正经地往大门那去,“狗蛋,干啥去啊?”奶奶看狗蛋往出走,问了一句,每天狗蛋做完功课都会在她这里玩一会,然后再跑出去和村里伙伴玩,今天咋走这么早啊?
    “奶,大哥,我去学堂上学了。”狗蛋学西韦卫成每天早晨跟家里人说话的模样。
    西韦卫成如今被西远送进了学堂,包括西阳,只有西勇小,没让他去,害得西勇噘了好几天嘴。
    西远觉得自己给孩子们启启蒙,教他们识识字还好,更深奥的东西却教不了。尽管上辈子他对古典文学有过学习,不过,西远忖度着,和这里本土的、从小就深受国学熏陶的坐馆先生比起来,水平还是有限,毕竟,对于科举考试,西远的了解还很肤浅,不能给孩子们有益的指导。
    思来想去,西远决定把家里几个孩子送出去读书。本打算把他们直接送到彦绥城,又怕孩子不适应,所以临时决定先送到万德镇的私塾里,让孩子们过度一下,毕竟,几个孩子中最大的卫成才刚刚十一岁,还是虚岁,西韦最小,才九岁,长这么大都没离开过家,一下子送那么远,怕孩子们不习惯。
    西远的决定也就是家里大人的决定,尽管舍不得,可是,不能因为舍不得就耽误孩子的前程,这一点大人心里都明白。就像西远,每天西韦和卫成围着他转,他的生活也围着两个孩子转,可是,不能因为这样就把孩子圈到自家这一方小小的天地。
    外面的世界各种复杂,不让孩子闯一闯,他们永远长不大,永远成长不起来,人世的风雨,小的时候,自己有能力给孩子遮挡,可是,雏鹰迟早有翱翔蓝天的那一天,如果不早点叫他们认识并适应外面的世界,真到了出巢的时候,羽翼定无法伸展。
    弟弟如今还小,西远不确定他们以后想走什么样的道路,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成长过程中,自己力所能及地提供足够发展空间,俗话说“兜里有货,心里不愁”,该学的学了,该会的会了,真正需要时,才会一展所能,不至于悔之莫及。
    西远自己前世该看的看了,该经历的经历了,最后弄得满身疲惫,这一世西远打定主意老守田园,做一个富足的田舍翁就好。
    至于西韦和卫成,以后想考功名做文官,还是考武举做武将,或者二者都不想要,只想做个商人,或者像他一般在乡间简简单单生活,都由孩子们长大后自己决定。
    所以,西远还是硬下心肠,把弟弟送出去读书。西韦和卫成倒是没有任何不愿意,按他们自己的理解,就是哥哥不教他们识字了,改为万德镇的先生来教罢了,反正就是白天去学堂晚上回家呗。
    而且,对于成长为小小少年的他们来说,外面的世界是非常精彩的,他们去过万德镇,去过彦绥城,还听哥哥讲过滨江府,以及书上描述的京城,总之,他们很好奇外界的样子,想去探究一下,想认识更多的人,想经历更多的事,想让生活更加多姿多彩,莲花村已经装不下他们的小小心灵了。
    对于两个孩子不仅没反对,反而一脸雀跃的样子,西远一阵气闷,就像现代送离家去外地求学的学生家长一样,既希望孩子能有一个美好未来,又舍不得孩子离开。
    西远给选的私塾先生,据说是万德镇最有学识最方正的,四十多岁,白净脸,看上去很严肃。
    学馆一般正月半开馆一直到冬月散馆,他们夏初来就学属于中途插班,不过,私塾嘛,还是可以通融的,而且西家几个孩子已经学了许多东西,接受能力又快,上了一个多月了,情况还不错。
    这里朝廷官员是五日一休沐,学馆按理来说也应该是,不过因为学生家远近不一,所以官学也好,私塾也好,普遍把假期调整为旬休,一个月休三次,每旬最后两天休息。
    有意思的是,西家把几个孩子送出去后,程义他们几个来西家问了西远原因后,回家商量自家孩子咋办?西远说了,该教的他都教了,更进一步的,却无能为力了。商量来商量去,决定西家咋做他们就咋做,尽管私塾要交束脩,但是狠了狠心,他们还是把孩子一起送了出去。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