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说

刑侦在古代(穿越)——998

时间:2015-07-17 22:13:03  作者:998

  眼下张睿虽然没有参加科举,这件案子皇上也听说,还赞叹他小小年纪胆量颇深。如今若是直接举荐他来大理寺,最多也就是个从七品的官职,若要一步步往上爬,没有几十年根本不可能,到那时自己还活不活着不一定。还有一种办法是直接举荐他到下面的州府外放出去,虽说比大理寺要苦很多,但毕竟是五品的官职,三年之内若是做出些成绩来,调入大理寺可直接举荐做大理寺少卿,这样一来再向上走就要顺很多。
  张耀之心里已经有了主意便把此事跟张睿商量了一番。张睿听罢激动地从床上要下地磕头。
  张耀之急忙扶着他道:“唉~张睿,老夫是真的看中你才举荐你,你身体不好不必行此大礼。安心养好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张睿双目泛着泪花道:“小生多谢大人知遇之恩!”
  张耀之道:“你也快些养好身子,我这次若举荐,定会把你举荐到偏远凄凉的州县,因为越是这样的地方,做的好了,政绩才最显眼,不然老夫也没办法把你调回京中。”
  张睿道:“无论大人将我举荐到哪里,我必定兢兢业业的为一方百姓谋利。”
  张耀之点点头:“有时要学会适度的圆滑,即便是到了州府也不要得罪人,强龙不压地头蛇,那些偏远州府的地头蛇更是不好惹,若没太大的纠错,千万不可妄动。”
  张睿点头:“谨遵大人教诲。”
  两人聊了半晌,张耀之也有些疲乏了,昨夜他与周隐江硕担心着张睿,一直没睡觉,如今是头重脚轻,眼皮发沉了。
  张耀之:“你歇着吧,老夫先回府补一觉,年岁大了,这精气神就是不如以前了。老夫当年办案时,曾经连续五天五夜为睡过觉都没事,如今这只熬了一夜就受不了,老喽,老喽。说罢背着手出了房间。”
  张睿躺在床上,兴奋的浑身发抖,他就要入朝为官了,这是他真真正正的参与道大周的政/府机构中。他张睿何德何能得大理寺卿如此看重,只愿自己能做个好官,做出一番政绩,才不辜负张大人对他的栽培!
  

  ☆、第37章

  王府里,周隐敲敲自己脑袋,自己刚刚真是太蠢了,脑袋简直就是被驴踢了。为何不答应他?居然吓得落荒而逃?!堂堂一个王爷,居然做出这幅小女儿姿态,简直是丢人现眼!……如果周隐是现代人,那么蛋疼一词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
  坐在椅子上叹了口气,不论怎样,人没事就好,这次的惊险让他突然发现,自己或许不单单想靠近他,更想拥有他!第一眼看见他昏迷不醒的时候,周隐觉得呼吸困难,那种仿佛掉进水里快溺死了般的感觉,这辈子都不想再体验第二次了。脑袋突然蹦出个想法吓了他自己一跳。把他囚禁在自己身边……
  可周隐怎么舍得把他囚禁?斩断他官路,不让他断案。就是断了他的翅膀,一只没有翅膀的鹰就算拴在身边,时间久了也就厌了。或许自己喜欢的,正是他查明真凶时浑身散发的那种自信。
  这想着突然胸口一阵揪痛,周隐扶着椅子,脸色苍白如纸,急声道:“湛清!湛清!”眼前一黑,昏了过去。
  湛清闻声冲进屋内,见周隐这般便知是又发病了,急忙把人扶到内室,唤了府里的老大夫来。那老大夫匆匆赶过来瞧了一眼叹气道:“若是一直如此,别怪老夫多嘴,王爷活不过而立呀。”
  湛清面色晦暗道:“您尽管先为王爷施针,如今之计只能这么熬着,但愿以后会好些……”
  那老大夫拿出药箱,从里面拿出一卷布兜,布兜展开,大大小小密密麻麻的几百根银针。把人放平掀开周隐的衣服,双手上下翻飞,不一会几百根针差不多都扎了进去。
  黑紫色的血顺着针孔一丝丝溢出,过了半个时辰污血才流尽,那大夫方把针起了。
  湛清早准备好沾湿的布巾把周隐身上的污血擦净。老大夫又把药膏递给他道:“别忘了给王爷抹上,这施完针身上留下的针孔若不及时擦药就会越烂越大。”
  湛清接过药膏道:“我知道,麻烦大夫了。”
  老大夫叹气摇摇头收拾好药箱起身离开。
  床上的人双眸紧闭,眉头紧锁。湛清麻利的把药擦好,被子盖上,悄悄的退了出去。王爷每月几乎都会犯一次,这种情况他已经习惯习以为常了。只是这次似乎提前了几日,难道是……王爷葵水不调?
  ***
  张睿在床上躺了两日便忍不住起来了。活动活动了筋骨,总躺在床上身上都快长蘑菇了。
  林承前后来大理寺看了他几次,顺便送来许多补品,让他安心养病。其实张睿对这个舅舅真的说不出好坏,至少他没苛待过自己,还把自己送进学府已经算不易了。
  唯一让他不开心的是,这几日都没见到周隐。也不知道这家伙干什么去了。
  司马兆良的案子算是糊里糊涂的结案了,凶手始终没有抓到,董卓身后究竟是不是大皇子无从得知,就算是大皇子,大理寺也不能继续再查下去,这件事只能这样呈上去了。
  这董卓如果没听自己的话或许已经被人灭口了也说不定,只叹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张耀之把案子说给皇上听时,顺便跟皇上举荐了张睿,皇上问了问他的状况,略一思索道:“张爱卿你推荐的人我自是放心,只是这孩子年岁太小,又把他送到那穷乡僻壤之地,难保他会夭折在此啊。”
  张耀之拱手道:“回禀陛下,这孩子年少命运坎坷,使得他心性坚韧,更难得的是小小年纪性子沉稳冷静,比许多大人还要强。还有这孩子命硬不易死。”
  皇上笑道:“我还是头一次见你这么夸人的。”
  张耀之窘道:“臣是爱才心切才恳请皇上能给他一次机会,这样的人才不可多得。”
  皇上道:“准了,若是三年后这小子没长歪,但凡有些政绩朕就把他调回京中如何?”
  张耀之急忙跪地磕头:“臣替他谢皇上恩典。”
  皇上:“行啦,行啦,快起来吧,老胳膊老腿的,朕真怕你一跪再跟司马丞相似的起不来了。”
  张耀之嘴角微微抽动,双手支地,纵身一跃麻利的爬起来。
  皇上哈哈大笑道:“朕不过说你一说,你还与朕杠上了,有能耐你来过鲤鱼打挺啊?”
  张耀之:“咳……陛下不闹了。司马丞相出了这样的事后朝上权势已经开始一边倾斜,皇上若是再不做出应策,恐怕下面人心中不安啊。”
  皇上揉揉脑袋:“这帮人还真不省心,张卿,我若让你来当这左相如何?”
  张耀之急忙道:“皇上,老臣年事已高,万万担当不了此大任。”
  皇上道:“哟,刚刚张爱卿不是还能蹦起来吗?”
  张耀之:“……”别再提了好不好?刚刚脑袋进水了。
  皇上轻咳了声正色道:“行了,朕不开玩笑了,你年岁高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你掌管大理寺多年,得罪的人颇多,若把你调走怕这些老家伙恐怕会统一战线第一个先把你弄下去。”
  张耀之擦擦汗心想皇上您能明白就好。
  皇上:“我心里倒是有两个人选,一个是礼部尚书蒋伯仲,另一个是中枢侍郎刘远征,你觉得这两人哪个稍好一些?不用顾忌,但说无妨。”
  张耀之道:“这……老臣不敢妄下评论,这两人无论谁做左相都比臣合适。”
  皇上点点头道:“我也这么想的,算了,你先回去吧,这两人我再看看,还有……那孩子你先不要着急送出去,带在身边教教他为官之道,朕惜才,不想让他早早死于权利争斗中。”
  张耀之点头,跪叩着退了出去。回到大理寺就见张睿站在院落里跟着段箫白比划着。
  张耀之道:“哟,你俩这是干嘛呢?”
  张睿回头看见大人回来,急忙拱手道:“我这正与段兄学些武技以做防身。”
  张耀之道:“恩,想法不错,可你这幅身子……就连我这不会武功的人都觉得难啊。”
  段箫白在旁尴尬道:“大人说的不错。”
  这……张睿擦擦脑袋上的汗道:“小生觉得身体还凑合啊,你看我这样,这样,还有这样。”说着比划了两下。
  段箫白轻咳一声道:“架势不错,但是……张公子你没有内劲根本使不出这十分之一的力。”
  张睿垂头丧气,经历了这次绑架,让他更加下定决心要把前世的功夫学回来。可没想到身体居然是硬伤,就算招式练的再好也无用啊。
  张耀之笑着拍拍他肩膀道:“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并不是所有人都要样样精通,你在推理上天赋异禀,就连老夫也不敢说能强过你,其他方面弱一些没关系。以后我会把箫白配给你做随身侍卫,上次的事定不会再发生。”
  张睿笑道:“多谢大人。”
  张耀之:“对了,我已经把你的事与皇上提了提,皇上应允了。”
  张睿一听激动的急忙跪地道:“小生多谢大人如此费心,小生……小生定不辱命!”
  张耀之虚扶他“好孩子,起来吧,我给你举荐的地方是通州,你可知道这通州是何地?”
  张睿略一思索道:“小生曾在九州志上见过对通州的描述:通州之地穷山恶水,其产不甚重,草寇横生,来往商人皆绕路避之。”
  张耀之道:“的确,这确实不是好地方,此地历任州府没有一个能坚持到三年考评。而今我与你请的此地州府前日正上了折子,请求调往别处,正好明年年初你接替通州的知府,三年后回来想你也历练的差不多了,年岁阅历都有了。”意思就是那时候再提拨你也就不怕众口铄金了。
  “所以从今天起就要与老夫一同处理些案卷,闲着的时候也可以找孝清看看陈年的案卷以及断完怎么判的。你都要一点点学会。”
  张睿道:“小生谨遵大人教诲,定把这为官之道学好!”张大人摸着胡子笑着,这孩子怎么看怎么合眼缘。
  “咚咚咚……”一阵闷响从外面传来。三人一愣,朝外望去。
  张睿道:“似乎是有人在敲鸣冤鼓。”
  张耀之对段箫白正色道:“去叫衙役看看怎么回事?张睿随我来堂上。”
  张大人正了正衣冠信步朝大理寺正堂走去,闻讯而来的江硕道:“大人,是两个年纪不大的男子在鸣冤鼓。”
  张耀之挥手道:“将二人带上堂来!”张睿站在张大人身侧,看着严肃气氛兴奋的整个人有些微微发抖。
  “你且学着,看我是如何审问的。” 张睿点点头。
  大堂门口一高一矮两人被带了上来。这两人看着有些眼熟,张睿仔细一瞧吓了一跳,这不是路途中偶遇的柳州贺家兄妹吗?!
  张耀之道:“堂下何人速速报上名来,可知道敲了鸣冤鼓就要滚钉板!”
  贺敏道:“草民柳州贺明,这是舍妹贺敏,我二人听闻大理寺公正廉明,上审贪官,下审百姓,今日我二人就是求大人为我们做主,哪怕是死在这钉板上在下也无怨无悔。”
  张耀之一拍惊堂木道:“上钉板!”
  不一会两个衙役抬着一块长约三尺,宽约一丈的木板,木板上插着密密麻麻的三寸长的钉子!那木板上干涸的血迹看着就让人不寒而栗!
  张睿看着堂下的人欲言又止,看来这兄妹并没有认出自己,只见贺敏已经脱了上衣,打着赤膊坐在地上,他心下一动,忍不住要去拦人。
  张耀之咳了一声,张睿一愣反应过来,叹了口气认命的站在他身后。
  贺明刚躺倒钉板上,后背就已经被戳破了,鲜血顺着钉子流了一木板。贺敏蹲在他身边,张嘴咬着手不掉出眼泪。
  短短的一丈仿佛天涯海角那么远,张睿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忍住看完的。
  贺明终于从钉板上滚下来,身上已经没有一块好地方,浑身鲜血,皮开肉绽。贺明急喘着笑道:“阿敏,哥哥以为这钉板有多厉害……也……也不过如此。”
  贺敏终于忍不住眼泪决堤,从地上捡起他哥哥的衣服双手发抖的为他披上。
  张睿睁开眼,如鲠在喉,咽不下去,吐不出来。张耀之轻声道:“我知你心性善良,可你要学会习惯这些。礼法不可废,今日我若给他们通融,那明日偷鸡摸狗的案子都会跑到大理寺来,你可明白?”
  张睿点点头,双手紧紧握着拳头,这就是古代,既然活在古代便要遵守这个时代的规则。
  “堂下之人,如今你已滚了钉板,有什么冤情速速呈上来!”
  贺敏穿好衣服,跪倒堂下道:“小人今日状告的正是当朝十二王爷周隐,谋害家父!”
  张睿听到这个名字像被人当头一棒,顿时脑袋有点头昏,张耀之与他差不多少。
  张耀之:“这……你可知道状告王爷若没证据可判死罪!”
  贺明道:“小人自然知道,若没有证据也不敢敲这鸣冤鼓!”
  张耀之道:“你且说说十二王爷是如何谋害你家父的?”
  许是身上的伤口太痛,贺明面色越发苍白道:“事情还要从隆兴十二年说起……”
  

  ☆、第38章

  柳州贺家乃是医药世家,自前朝便以偏方治疗疑难杂症而闻名于世,到这一代中以贺家家主贺香薷的医术造诣最高。曾以一手之力,救活身重剧毒的江湖人士,身患奇疾,白日不能出门的孩子,还有几乎断气的产妇,最后母子平安……。把贺家的祖传的医术传的名声大噪,响彻九州。
  名声大了自然就会有不少慕名而来的人来找他治病。贺家主为人心善,有时遇到穷苦的百姓治病不收一文钱,名声在当地也是数一数二的好。
  后来京中派人来请他去给一位贵人瞧病,贺香薷虽不想去,可民不与官斗,自己又是行医的,没有见死不救的道理,就答应了下来,一路匆匆的入了京城。而找他治病的这位贵人不是别人,正是周隐。
  贺香薷在京中为周隐诊治时意外的发现他根本不是得了唠病,而是中了一种慢性毒,这种毒期初并不明显,只是每月都会胸口发闷,浑身无力。时日久了就并发咳血之症,与唠病非常相似,让人分辨不出。若不及时救治日后便是大罗金仙都就不回来了。
  这种毒虽说少见,但只要深通医术之人,十之一二还是能判断出来的,贺家主不认为自己医术高明到已经可以独领鳌头的地步,所以更加奇怪,为何御医们没有一人瞧出王爷身上中了剧毒?深想一番后猛然顿悟,怕是那些御医并非不知道他中了毒,而是不敢说!
  正在他犹豫到底该不该说的时候,居然不小心听到了不该听的话,知道了下毒之人!那人是自己万万招惹不起的。其中牵扯的太深,绝对不是一个小小的大夫能参合的。为了避免神仙打架,凡人遭殃贺香薷狠心自砸招牌,跟王爷说了自己医术不精,实在看不出这病症如何医治。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