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说

清和(穿越)——来自远方

时间:2015-07-29 19:34:03  作者:来自远方

  燕王不和建文帝急才怪了。
  “竖子安敢如此!”
  砰!
  继茶盏之后,桌案也承受不住燕王的雷霆之怒,裂开了。
  道衍和尚捻佛珠的手停下了,花白的眉毛垂着,半闭的双眼中却是精光四射,他知道,等了十年的机会终于就要来了。
  “王爷,此恐非皇帝本意,必是朝中出了奸佞。”
  道衍的话就像是在燕王的怒火上浇了一瓢冷水,待火势稍熄,又马上浇了一大碗油。
  “哦?”燕王形于外的怒气渐渐消散,手握成拳,负于背后,不顾地上碎裂的茶盏,慢慢踱起了步子。
  非皇帝本意?简直就是笑话!他是看着自己那个侄子长大的,谁不知道谁啊?
  朝中出了奸佞?这个嘛……
  燕王的步子停了下来,带着疑问看向道衍,和尚已是佛面含笑,一副超然外物的姿态。
  燕王很想撇嘴,装,你再装!
  “王爷,皇帝年幼,必是被朝中奸佞所惑,罔顾人伦亲情,违大行皇帝之令。王爷身为皇帝至亲,雄才大略,怀负鼎之才,正当诛灭奸邪,匡扶社稷。”
  燕王没有应声,而是走到桌案旁,慢慢的坐下。
  类似的话,道衍不知说过几百几千遍,这一次,他却比任何一次听得都更加认真。
  “诛灭奸邪,匡扶社稷?”
  “正是如此。大行皇帝有令,朝中出了奸佞之臣,各地藩王当依皇帝密令带兵入京,清君侧!”
  “容孤再想想。”
  “王爷!”
  “明年三月,孤将入朝参拜新君。”带着厚茧的手指,一下一下敲着桌案,“待到那时,再做定论。”
  “王爷,机不可失,时不待我!此乃为大明计,王爷!”
  “不必多言!”
  燕王站起身大步离开,黑靴踩过石砖,大红的常服下摆最终消失在了门后。
  看着大开的房门,道衍脸上的焦急之色瞬间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抹笃定和心愿即将达成的微笑。
  盘膝而坐,捻动佛珠,双眸微合。
  地狱未空,如何成佛。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万法如来,我佛慈悲,阿弥陀佛。
  屋内再次响起了诵经声,守在门外的宦官犹豫着探头看了看,朝着身后挥了挥手,“佛爷念经呢,等着吧。”
  两个小宦官答应一声,退到一边,不敢再出声。
  进入九月,愈近麦收时节,边塞诸卫防备愈加严密。巡逻马队不停,墩台之上的边军更是枕戈待旦。
  自从与孟虎两人谈过,孟清和便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所谓富贵险中求,若想达成所愿,就必须敢于冒险!
  大汉封侯,荣耀一生,良田万倾,福荫家人,他别无选择。
  孟虎和孟清江既决定跟着孟清和做出一番事业,遇事便不再畏首畏尾。得知孟清和不当职时,三天两头的往经历司和杂造局跑,主动问明缘由之后,都是脸色一肃。
  “十二郎先前所言莫非只是嘴上说说,仍信不过我二人?”
  “四堂兄何出此言?”
  “既信得过我二人,此等事就该吩咐我等去做。十二郎只管于军中效力,一应杂事直接交托我二人即可!”
  孟清和挠挠下巴,“当真?”
  “当真!”
  “果然?”
  “果然!”
  “那好。”
  孟十二郎示意两位堂兄靠近些,如此这般,这般如此的吩咐了一遍,又取出藏在怀中的图纸,为了弄些纸张笔墨,见天的和刘经历陪笑脸,他容易吗?
  杂造局那边也难需到门路,虽说急于上进的副使被撵回家了,杂造局里的工匠们还是受到了影响,接起外活来谨慎许多。得知孟总旗要造的东西是武器,更是连连摇头。孟清和好说歹说,也不肯给他开个方便。若非孟总旗言明此事已报告上级,恐怕会当即把他扭送到千户所。
  开玩笑,造武器和造房子能一样吗?就算主要材料是木头也不行!
  边军武器都是制式的,样样都有相应的规格,刀多宽,枪多长,长牌圆牌上都要刻上工匠的名字!
  就算是副千户答应了也不成,这事没得商量!
  没办法,孟清和只能将此事交托给孟虎和孟清江两人去办,一边交代一边感叹,怕是带到边塞来的那些宝钞,这次是剩不下多少了。
  不过,只要能扛过这一次,宝钞会有的,铜钱会有的,金银都会有的!
  况且宝钞属于贬值型的纸币,早点花出去也好。
  孟虎和孟清江找了平日里结交的几个壮丁,守田之余纷纷上山砍柴伐木,回家连夜做活。好在城内最近是越来越紧张,走在路上,磨刀声不绝于耳,孟虎和孟清江两人的行为压根没引起旁人多大的注意。
  沈副千户依旧每日在草原上巡逻来回,到孟清和戍守的瞭望墩台来补给几乎成了习惯。东西不白拿,许多事情上,沈副千户乐于给孟清和开个方便。效果目前尚不显著,孟十二郎不介意,他打算做的是长期投资,不是一锤子买卖。
  同巡逻骑兵常来常往,也让孟清和的消息灵通许多。从沈瑄日益凝重的神色来判断,距离北边邻居来打谷草的日子,怕是越来越近了。
  “鞑子就快来了。”
  送走了沈瑄,孟清和靠着墙边坐下,拿起之前没吃完的半个荞麦饼子,就着凉水吃了起来。
  “都提起精神,孟某说过不会让诸位白白送死,一定说到做到。”
  “总旗仁义!”
  “不过也有句话叫战场上刀剑无眼,光靠孟某的承诺不够,也得诸位自己努力是不是?”
  “总旗教训的是!”
  “还有,光保住命就够了吗?难道诸位不想立功?不想升官发财?不想多得几亩授田?不想为家人得些布匹盐巴?”
  “总旗……”
  “想吗?”
  “想。”
  “想要吗?”
  “想要!”
  “那好!”孟清和吃完了最后一口饼,拍拍手,“诸位有决心就好,有了决心……”
  没等孟清和话说完,地堡二层瞭望的兵卒报,又有马队过来了。
  “是边军,生面孔。”
  “没见过的?”
  “报总旗,没有。”
  墩台山下,奉命从全宁卫赶来送信的杨铎等人,也见到了这处不同寻常的地堡。
  “一路行来,可曾见到类似地堡?”
  “不曾。”跟随杨铎的一名总旗回答道,“倒是见着了几处正在建堡的墩台。”
  “恩。”
  “百户,是否上前?”
  “不必。”
  “是。”
  军情紧急,无暇耽搁,杨铎调转马头,马队直接朝开平卫飞驰而去。
  地堡中的孟清和站在高处,看着这支呼啸而过的马队,耸了耸肩膀,“路过的,没咱们什么事。刚才说到哪里了?来,咱们继续。”
  与此同时,城中的孟清江与孟虎两人终于打造出孟清和想要的“兵器”,一支又一支手臂长的木刺。选取极坚硬的木料,刷上桐油,晒干之后也是相当坚固。一般的刀剑砍上去竟发出金铁之声,几下之后,不过是留下了几道豁口。
  “成了!”
    
   
    第二十一章 再露锋芒二

  孟总旗下定决心将自己武装成刺猬,也真的这样做了。
  孟虎和孟清江制成的木刺被利用到了极限。
  加强版拒马,遍插木刺的陷坑,装上木刺和长矛的独辕车,架上藤牌就是一座带刺的堡垒。真有猛士敢迎面往前冲,过了拒马也会掉进坑里。不说千疮百孔也要被串成葫芦。
  从山下通往瞭望墩台的每一条路都被布下重重障碍,任何想要从此通过的敌人都必须付出血的代价。哪怕是自己人,稍微不注意也可能中招。没办法,孟清和只能下令撤去一条路上的拒马,取出陷坑中的木刺,顺便把吊在树上的木排也去掉,以免造成非战时伤亡。
  掉进自己人挖的沟里,别说功劳,工伤都不算。若有某个上官过来巡查,不慎中招,自己怕是升官不成,脑袋都要搬家。
  巡逻的边军偶尔从山下路过,看到被层层拱卫的地堡都会心生寒意。摸摸脖子,读书人,果真是非同一般。
  沈副千户破天荒的又上了一次墩台,仔细询问过拒马和独辕车的改造方法,还将孟清和手中的图纸要走,再次出言,孟总旗可堪大用。
  这张口头支票能否兑现以及何时兑现,孟清和暂时无暇顾及。他正忙着指挥手下边军对地堡进行升级版改造。没用完的木刺发挥了余热。
  像个豪猪似的地堡,谁敢往前冲?除非北元骑兵玩的就是心跳。
  放火?在秋季的草原放火,大家一起做烤乳猪吗?
  “总旗,”前郎中大人走到孟清和身边,开口说道,“可将此法报知试百户?”
  “说过了。”孟清和勾了勾嘴角,“便是其他墩台也派人告知过了。”
  该做的他都做了,大家都不是笨人,好坏还是能分得清的。无论是否采用,这份人情应该会记下的。
  “这件事沈副千户也知道。”孟清和突然提高嗓子,“左边,对,就是那里,再高点!”
  “沈副千户可说了什么?”
  “其余的没说,只是让大家好好干,干好了,有赏。”
  这并非沈瑄的原话,意思却差不了多少。
  “卑职在此先恭贺总旗即将高升。”
  “现在说这些还早。”孟清和摆摆手,他的目的很明确,守住这处瞭望墩台,保住大部分人的性命。
  至于发动防守反击……也要他有那个能力。
  “关键的还是要守住这里,尤其是唯一没设置拒马的那条通道,一定要守住了。”
  鞑子上不来,他们就算赢。
  前郎中大人拍着胸脯主动请战,“总旗放心!卑职亲自带人去守!”
  孟总旗考虑半晌,开口说道:“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如丁小旗这样的人才,更该如此!”
  前郎中大人斗志昂扬,“谢总旗夸奖,卑职不敢当!”
  孟总旗却一盆水浇灭了他心中的火热,“今后还有许多事要仰赖丁小旗,孟某不想这么快就痛失英才。”
  前郎中大人:“……”
  “所以,丁小旗还是留守地堡,这处便交给刘小旗吧。他是屠户出身,更加适合体力劳动。”
  前郎中大人:“……”
  话落,孟总旗背着手走了,前郎中大人立在当地,仰天长泪。
  为何,他突然有了痛殴上官的冲动?
  果然是离开朝廷许久,技痒了?
  孟清和继续武装他的一亩三分地,防守其他瞭望墩台的边军,也陆续开始对墩台加以改造。
  木刺上来不及刷桐油没关系,拒马和车阵可能阻碍己方反击也没问题,他们的最终任务是守住瞭望墩台,只要守住了瞭望墩台,能在鞑子进犯时活下来,其余的都不重要。
  杨铎在开平卫停留不过三日,临行之前特地绕过孟清和戍守的瞭望墩台,见到比两日前更加严密的防守阵势,挑起一边的眉毛,举起右臂,示意马队停下。
  “总旗,是前天那支马队。”
  孟清和正同手下几个小旗研究哪处防守还有疏漏,听到兵卒报告,头也不抬,“估计又是路过的,不用理会。”
  “报总旗,他们朝山下来了。”
  “恩?”
  孟清和皱了一下眉,起身攀上地堡顶层,居高临下,将墩台之下的一切尽收眼底。青色的武官服,至少也是个百户。长相看不太清楚,身上的气势倒是同沈副千户有几分相似。
  官大一级压死人。孟清和有些犹豫,该不该下去一探究竟。
  杨铎仰头看着墩台,俊美的面容上看不出太多的情绪。
  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熟悉的号角声,号角声中,是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的马队。
  明军朱红色的袢袄,在马蹄卷起的烟尘中仍十分醒目。
  飞驰而来的明军骑兵越来越多,不像是要回城,而是随着号角声不断聚拢到一起,然后调转马头,抽—出长刀,取下马背上的弓弩,再次分开。如一支支锋利的长刀,切开了无垠的草原。
  最远的一处瞭望墩台,已升起了滚滚的狼烟。
  孟清和脸色顿时一变,顾不得墩台之下的那支队伍,直接攀到堡顶,抄起了打火石,几下敲击出火星,点燃了堆积在地堡顶层的干草,随后将打火石丢给刚反应过来的兵卒,“点狼烟!”
  同时回身厉喝一声,“立刻防守,鞑子来了!”
  一句话,如闷雷一般在众人耳边炸开。
  墩台上狼烟升起,墩台之下的杨铎,已策马赶向前方聚集的明军骑兵。
  孟清和走下二层,亲自抄起一支加装了木刺的长枪,这是专门为在独辕车和拒马之后刺杀敌人准备的。
  枪头不够长,装上坚硬的木刺,直接便能刺穿马身。
  “诸位,”孟清和握紧长枪,目光如刀,再不是几个月前连腰刀都握不牢的孱弱书生,“敌人是谁,敌人有多强,都没关系!只要比他们更狠,更不要命,咱们就能活下来!”
  “孟某不信,老天爷就一定要在今天收了咱们的命去!”
  “更何况,鞑子是敌人,也是咱们的战功!”孟清和提高了声音,“一个鞑子的人头就能升小旗!杀得多了,还有肥羊,有耕牛,有赏钱!”
  在孟总旗的一番战争动员之下,凶神恶煞的鞑子,在这些边军眼中,全都被进行了等价代换。
  原本的紧张变成了兴奋,初临战场的恐惧也变成了激动。
  五十多个边军,全都双眼赤红,连见惯了大场面的前郎中大人都挥舞着拳头,扯着嗓子和众人一起高呼肥羊。
  草原上,沈瑄率领的三千骑兵已完成集结,杨铎打马上前,“见过副千户!”
  同样的青色武官服,沈瑄已升任副千户,兼领游击将军,杨铎仍是百户,却在全宁卫指挥使麾下得以重用。
  开平卫城中响起了隆隆战鼓之声,城门大开,城中边军手持刀牌枪戟列阵而出。
  号令间,战阵再分,每百人成一阵,横向而列,绵延数里。另有战车从阵中推出,车身装有长矛,木刺,车下载有火炮,并放置十余火铳。
  如果孟清和在场,肯定会一眼认出,这分明是他改造的独辕车升级版!连车上加装的木刺,都和他交代孟虎两人的一般无二。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