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说

穿越之吃好睡好——周公下棋

时间:2016-12-14 21:16:59  作者:周公下棋

  冯氏想着儿子那边还没定下来,女儿能攀上杨自清也是好的,便一会要杨秦喂鸡,一会让他到地里摘点菜。赵芊芸一有机会就会凑上前,赵瑾琴还算比较矜持。
  杨自清再怎么糊涂也看出来因为自己的原因杨秦被为难了,脸色有些不好,对赵芊芸便没有了之前的客气。还让她作为一个女孩子要懂得自重,不能丢了他师兄的脸,赵芊芸羞的直接回了房。杨秦知道之后对他的态度更加好了。
  小王氏得知这件事,更加感觉让自己女儿远离赵芊芸是一个非常明智的决定,又把赵瑾琴拉进屋好好说教了一番。
  杨自清依依不舍的离开的第二天,赵成宝回来了,大冬天也不忘带着一把扇子,对着二房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也不是眼睛,就连三房也没有得到一个好脸色,到处摆着官架子,却有些不论不类,也不知道是怎么考中秀才的。
  王氏一直对着赵成宝感叹:“等明年,我家就能有一位举人老爷了。”
  赵成宝洋洋得意:“那是肯定的,明年我和瑾玉一同下场,就算他不成我也是稳稳的。”
  冯氏刚想说话就被赵瑾玉拉住了。杨秦当自己在看戏。不过在他看来,赵家一下子能有两个秀才已经很不简单了,没看到赵忠生一直满意的点头么。可惜赵亦其实也挺聪明的。不过王氏的话真的很有歧义,可不是么,一位,也不知道这位置是留给谁的。
  据观察,赵瑾玉完全不像大房能够生出来的,要不是长得还有点像,都会让人怀疑是从哪里捡的。每次杨秦遇到他,他都会歉意的笑笑,有时赵亦不在,看杨秦打水比较辛苦还会主动上前帮忙,尽管也不会好多少。
  自从赵瑾玉回来之后,赵芊芸也不出来对着他各种作了,杨秦考虑过是不是能通过他要会自己的卖身契,最后还是否决了,还是自己想办法偷出来吧,欠他人情可不好,再被误会了。
  没人对着指手画脚,赵河的学习进度也就提了上来,赵瑾玉还送了他一套笔墨纸砚,杨秦不客气的收下了,等赵河背完一篇,就奖励他用毛笔写字。
  之前他带回来的肉被做王氏用盐腌了挂在屋檐下,每次只许割下一点点。
  腊月二十八,赵春梅的节礼送到了,过来的是商人府上的管家。王氏讨好的问着女儿的,状况,管家却爱理不理。赵成宝见了啐了一口:“不过是商人家的走狗,拽什么拽。”
  节礼看起来很丰富,除了十两银子还有一车吃食,鸡鸭鱼肉的很全,当然送来的点心大部分送到了赵成宝的房里,赵瑾玉也分了一些,其他人碰都没碰到。
  这边过节是需要蒸馒头的,杨秦不会,前世想吃买了就是,自己蒸太麻烦。理所当然又被一顿好骂。杨秦已经习惯了,而且他已经知道王氏喜欢把贵重的东西锁在自己床头的柜子里。
  没错,杨秦决定用最粗暴的办法,出不了村子直接从山上穿过去就是,自己狼都见过了,还怕什么。开锁什么的小意思。现在主要的是筹些银子,不然出去之后恐怕会被饿死。
  过节当日,是需要走同村的亲戚的,尽管杨秦不认识村子里的人,也是逃不掉的。
  首先拜访的就是里正家。里正家里已经来了很多人,杨秦不太喜欢人多的地方,只好躲在赵亦身后假装害羞。
  里正年纪和赵成平差不多,不过一看就是精明人。王氏在里正面前也很规矩,介绍了一下杨秦就规规矩矩坐到一旁。里正虽然年纪没有王氏大,但辈分在那,也不用多客气。
  杨秦已经习惯村子里的人对他的指指点点,心里还是感到有些憋屈。赵河一直抓着他的手看着他。
  杨秦叹了口气,这次真的憋的挺久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爆发。
  

  ☆、第九章

  节后,赵成宝和赵瑾玉并没有离开,说是等时间到了直接去府里考试。赵瑾玉每天呆在房里也不出来。赵成宝每天准时回来吃饭,其它时间不见踪影。
  除了做法,王氏根本不让杨秦进厨房,生怕他偷吃。杨秦有想过离开之后怎么养活自己,落草为寇什么的也不介意,不过看看自己的小身板,就算是自己愿意,山大王恐怕也不会收,乞丐什么的太不稳定,杨秦没有兴趣。
  赵河看着杨秦蹲在那边发呆,练字用的石块上被划出一道道看不懂的痕迹,小心翼翼的伸手推了推杨秦。杨秦回过神,指着书上的一段文字让他解释什么意思。
  赵河其实真的很聪明,一般教过一遍的就不会再忘记,说不定好好培养也是个神童。想到镇子上的郑老,杨秦考虑是不是可以让他收下赵河。
  晚上跟赵亦提起这件事,赵亦只是顿了顿,复又点了点头,郑老很好,就怕不肯收赵河年纪这么小的孩子,而且王氏那边不好解决。
  杨秦嗤笑一声,很明显这个家真正做主的是赵忠生,其它人却一直看着王氏的脸色做事。
  杨秦漫不经心的甩了甩腿,装作无意识的说道:“如果你爷爷肯的话应该没有问题。”
  突然提到赵忠生,赵亦刚开始没有反应过来,后面猛然顿悟,只要赵忠生开口,王氏就不会反对,因为之前很少说话,就连一直生活在一起的赵亦都没有注意到。
  赵亦躺在床上考虑怎么和赵忠生开口。杨秦早就呼呼大睡了,这是他们兄弟的事,与自己无关。
  第二天,杨秦看着赵亦拉着一张脸在院子里劈柴。好吧,样子看不出来,只是那柴被劈的砰砰响,不看脸色也知道心情不好。
  杨秦有点幸灾乐祸:“没同意?”
  赵亦手里的斧头劈的更用力了。杨秦忍不住笑出声来。赵亦看了他一眼,“啪----”一块超粗的木头被劈成两半。
  杨秦也不生气,见周围没人,悄悄趴到他的肩膀上,没办法个子够不着,在他耳边说道:“如果你能想办法把我弄出这个村子,我就帮你。”
  杨秦想过了,能直接走出村子再好不过,前面也尝试过一个人出村,那看着的老头眼神真好,为了不打草惊蛇,杨秦只能装作不知道村里规矩的样子,事实上除了赵亦曾经说过,其他人一直没有提。
  也许正是因为从未发现杨秦主动出村,王氏对他比较放松。
  赵亦瞳孔缩了缩:“你和我一起出去就行了。”
  杨秦愤怒的踹了一脚旁边的木桩:“第一,你带我出去也需要你奶奶的同意,第二,凭啥我想出去干点啥你也要跟在身边,我也是有隐私的,第三:就算我愿意你跟着,哪次我突然想出去你却不在,我不信你家的人肯放我出去。”
  赵亦没当回事:“阿娘和赵河也可以陪你出去的。”倒是很有自知之名的没有提到其他人。
  杨秦切了一声,直接回屋了,心里想着这条路恐怕行不通,有机会上山和那几条狼打好关系,那座山看起来挺大,不能半路上迷路了。
  之前不着急离开是不清楚周围的状况,现在已经在镇子上生活了一段时间,除了谋生手段还没有确定,银子不太多意外,其它都不是问题。
  赵亦清理完身上的碎屑进屋见到的就是杨秦有气无力的趴在桌子上,整个人蔫蔫的。
  这边元宵节也有灯会,不过大多数去的都是书生。这种日子,赵成宝当然不会错过,赵芊芸也想着去镇子上,说不定能偶遇个大家公子什么。
  令人意外的是,赵瑾玉居然邀请杨秦一起去。
  杨秦满脸不解的看着赵瑾玉,赵瑾玉被看的脸都红了一大片,结结巴巴的开口:“府州离清水镇不远,自清的外公也在镇子上。”不自在的把头转到一边:“自清离开之前托我邀请你的。”
  杨秦很自然的问道:“他怎么不自己跟我说?”
  赵瑾玉以为他不愿意,更加不自在了:“你可以和大堂哥一起去,清水镇的花灯很出名的。”
  杨秦也不再为难他,点头答应,赵瑾玉开开心心的走了。
  事实上杨秦并不讨厌赵瑾玉和杨自清,反而觉得这两人什么都挂在脸上,很容易看透,相处起来比较舒服。况且他还打算将赵河带给郑老看看,虽然赵亦并不打算帮他。
  有赵瑾玉在前面打头,王氏虽然说着家里还有多少没干完,却不曾拦着。脸色不虞那才正常,赵芊芸吵着一起去,冯氏也在一旁和赵瑾玉说要让她出去长长见识,明年也要说亲了,赵瑾玉拗不过,只能答应。赵瑾琴却被小王氏以年纪还小的理由拦了下来,一直到他们出门的也没有见到人影。
  赵芊芸穿着一件葱绿色的外袄,颜色很是鲜艳,下身是白色长裙,看起来极为俏丽,如果不是这种大蒜的打扮,走在大街上也是很吸引人的。不过农家很少有女儿穿成这么鲜艳的样子,干活不方便不说,还贵,赵芊芸这是把压箱底的衣服拿出来了。
  因为说好之后会留宿在杨自清外公那边,原先不肯带赵芊芸出门也是因为一个女孩子家留在外人家里很不好,只不过赵芊芸闹着要过来,冯氏又拎不清。
  约好直接在镇门口集合,刚进镇门,就看见杨自清等在那边,身后跟着两个小厮,重点是旁边还有两个女孩。杨秦可以明显的看到赵芊芸的脸瞬间拉了下来。
  杨自清见到人来了,直接就拉着其中一个女孩上前,也不管那个女孩子羞的一直红到耳根:“这是我表妹郑晓瑶。”
  女孩诺诺的应了一声,甩开了杨自清拉着她的手,杨自清这才发现自己的做法太轻浮,刚才太激动,忍不住想把自己人介绍给杨秦认识。只能不好意思的道歉,郑晓瑶反而脸色更红。
  互相介绍了一番,大概是杨自清经常提起,郑晓瑶有时会偷看杨秦,可能觉得打量一个男人不好,又低头和旁边的丫鬟说悄悄话。
  杨秦觉得,有机会他会娶一个这样的女孩子回家。
  杨自清出门带了两个小厮,一个是从家里带过来的,还有一个就是他外公给的,为了防止他在镇子上迷路。
  天还没有暗下来,街上的花灯还没有点上,一行人只在路上随便逛逛,街道两旁有不少卖小吃的小贩,赵河拉着杨秦的袖子眼巴巴的望着,也不说要吃。杨秦也没吃过这富有古代特色的小吃,之前在镇子上干活想不到买这些吃的,也有些馋。
  直接朝赵亦要了铜钱,买了几个饼,又买了两根糖葫芦,杨自清本想付钱,被赵亦截了个胡。杨秦自然而然的把刚才要过来的铜钱塞到自己兜里。
  一大一小两人吃得满嘴酱汁,赵芊芸满脸鄙视,郑晓瑶却“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杨秦挺喜欢赵晓瑶,却也不觉得尴尬。举着没吃得糖葫芦问道:“你要吃么。”郑晓瑶红着脸摇了摇头。
  至于杨自清期待的眼神,他什么都没有看到,
  清水镇的花灯很漂亮,前世杨秦一直没有参加过这种活动,关键那时候也没这种气氛。街道的花灯摆的很整齐,每家铺子门前都会挂两个属于自家的花灯,路上有的小孩一只手牵着父亲或母亲,另一只手会提着一个动物形象的灯笼,而女孩子提着花型的比较多,或者一个较小的小动物。
  不远处有一个小摊,周围围着一大堆书生。杨自清身边那个叫三术的小厮告诉他们,那个摊主每年元宵都会来摆摊,只需一文钱便可去猜灯谜,若正确,可以挑走任意一盏看中的花灯,并且摊上的花灯是不卖的。
  杨秦对这种游戏是不感兴趣的,杨自清拉着他走到摊子边上。怪不得围了这么多人,放眼望去,这里花灯的做工最是精巧,不少女孩蹲在一边羡慕的观看。可惜摊主只猜不卖,这就成就了一些书生的爱美之心。
  身侧有一道令人不舒服的目光,回头一看就看见赵成宝站在一群人中间,身边不缺少莺莺燕燕,不过那些人的打扮却有些过于暴露,杨秦想到这个时代有一个特殊的产物,被称为男人的天堂。
  赵瑾玉脸色不太好,也没有上去打招呼,赵成宝鄙视的看了他们一眼,搂着身旁一位姑娘就准备离开,不过那姑娘却有些不太乐意,一直盯着摊位上的那盏莲花灯看。赵成宝安慰了好一会才离开。
  杨秦走到赵亦身边,笑眯眯的说道:“不知道你那些工钱能够这位小叔叔几天的花销。”
  赵亦脸色变都没变,杨秦有些无趣,挑拨离间什么的果然不适合自己。
  这期间,杨自清已经赢得了一盏做成白狐狸的灯笼,惟妙惟肖,兴匆匆的就塞到了杨秦手中。杨秦很顺手的接了过来,随手就送给了赵河。杨自清也不生气。
  见郑晓瑶也盯着那盏莲花灯看,便走上前想展现一下自己的才华,谁知摊主说这盏灯是自己夫人做的,只有对上他夫人出的对子才能拿走。
  摊主拿出一张红纸,上书:蹦不起,跳不高,百般感慨,徒增无奈,庸人自扰,何以释怀。
  怪不得这么多人不选择拿走这盏看上去最复杂精致的莲花灯。杨秦很自觉的认输,猜个谜语什么的自己还能装装,也就那些套路,对对子这么有文化的事,他自认为是一个粗人。
  周围人见他主动认输也没觉得他技不如人,现在为止上去的人不少,对上的一个没有。
  杨秦对不上,却能看懂对子,深深觉得这个摊主的媳妇是个才女,要知道就算有个秀才哥哥的赵芊芸,也只是认识几个字罢了,赵河会的都比她多。
  说道赵芊芸,人家正深情的看着杨自清呢。
  赵瑾玉和杨自清以为他喜欢,纷纷上前。赵亦像根木头桩子站在那里。赵河还在玩手里的灯笼,到底还是个孩子。
  不愧是神童,赵瑾玉沉吟了一会开口:“立的直,行的正,彻夜思索,豁然开朗,君子坦荡,冷对浊世。”
  杨自淸稍逊一筹,还在苦思冥想。
  摊主也是个文化人,当场将这幅对子写下来,准备将莲花灯递过去的时候,远处传来一道声音:“穷则贵,富则睡,万法人生,唯余残喘,傲骨难留,不堪回首。”
  摊主递灯的手顿了顿。
  杨秦有些不满,这人好像不懂先来后到。
  一位青年穿过人群,见到杨秦眼前一亮:“你是那个三味书肆的伙计?”
  三味书肆正是郑老的铺子,杨秦打量了这人一番,恩,长得挺干净,身上的衣服虽然洗的发白,胜在整洁。可惜自己不认识啊。
  青年急急忙忙又解释一番:“我去找你的时候,新来的伙计说你回去了,我正想谢谢你呢。”
  杨秦满脸麻木,青年又说:“就是上次你说五百文文抄一本的,还让我在纸上写了一段话。”
  杨秦更是麻木,那个方法还是自己和郑老提的,来抄书的又不止一个,流程是一样的,谁知道你是那个。
  “哥哥。”一个小女孩扶着一位妇人走了进来,妇人脸色有些发黄,青年赶紧上前扶住:”阿娘,对不起,一时太激动把您忘了。”
  妇人摇了摇头,温和的看着青年,又说道:“他就是你说的那个恩人?”
  青年点点头。
  妇人对着杨秦微微伏身:“老生多谢公子。”
  杨秦也赶紧将她扶起,对着赵亦看了看,眼里发出疑问:我有帮过谁吗?
  赵亦一直不理他。
  杨秦又求救的看了看赵瑾玉,赵瑾玉这才过来一起扶起妇人:“这是应该的,你先起来。”
  应该啥,他什么都不知道啊。
  小女孩拉了拉青年的衣角:“哥哥,蓉儿要灯。”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