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说

[三国同人]混在三国当谋士(穿越)——放鸽子

时间:2017-03-07 18:19:57  作者:放鸽子

  张辽是何等人也,从那包扎的方法,就分辨得出是什么伤,当下怒得牙齿都咬得咯咯响:“当将肃那小儿碎尸万段尔!”
  
  第23章 愤而鞭尸
  
  燕清之所以大大方方将已安然无恙的手臂展示,就为宽一下张辽的心,不料却起了反效果。他别无他法,只得好言安抚几句,若不是张辽大惊失色地阻拦,他就要当场拆了这碍事的绑带来证明骨折早已痊愈了。
  这一番横生波折后,他们终归是匆匆赶到了刺史府。
  时隔大半个月,终于能再次见到自家主公,即便正一脸不耐烦地听一旁的贾诩说话的吕布胡子拉碴,侧脸的神情阴郁凶悍,燕清也只觉他英姿飒爽得仿佛自带滤镜,心里禁不住一阵阵欢喜。
  不等张辽开口来报,吕布忽有所觉,鹰隼般锐利的目光瞬间扫过来,冷冷地在他们身上掠过,又面无表情地收了回去。
  刚准备打招呼的燕清:“……”
  这是被无视了?
  结果下一刻,后知后觉的吕布就猛地以几乎能将脑袋甩掉的力度扭过头来,阴沉沉的一双虎眸眨了眨,蓦地云开雾散,又如拨云见月,一扫之前那惫懒的颓态。
  “重光!”
  吕布嘶声喝道,毫不犹豫地丢下刚注意到这头、见到重光后震惊得口不能语的贾诩,大步流星地向燕清走来。
  没走出两步,索性改疾走为跑,转瞬就冲到了燕清面前。
  燕清有点不知所措,不等他想好怎么反应,吕布就杀到跟前了,唯有微微一笑,温声道:“主公、文和,多日不见,是否无恙?”
  吕布死拧着入鬓剑眉,宛若未曾听到这句不痛不痒的寒暄,兀自将如出鞘的刀刃般锋锐的视线,紧紧地钉在了燕清身上,连大气都不敢出似的屏息细看,似乎在研究这究竟是活生生的真人,还是栩栩如生的假货。
  燕清心里微微一暖,不由得小歪了脑袋,冲他笑笑,同时任他看个不停。
  吕布成功用他自己的方法确定了眼前这人真是燕清无误,一双炯炯虎眸犹有精光闪烁,毫不掩饰自己欢喜地朗声大笑道:“果真是重光!托天之幸,叫布之先生归来!”
  快乐这种情绪总是极具感染力的,燕清不由自主地也笑得更灿烂了一点,眉眼弯弯地重复:“主公睿智,的确是重光没错。”
  只是下一刻,燕清就笑不出来了——高兴过头的吕布忽然俯身,同时将猿臂一伸,两手分别按住他腋下,连个使劲儿的准备动作都没有,完全不费吹灰之力地,就将他给高高举起来了。
  也不知吕布是打小吃什么长大的,才得了这身怪力和武艺,在史上的有名“辕门射戟”中,他就轻轻松松地将纪灵那个身高八尺的精壮大汉“如拎稚童”,提着后颈就叫他双脚离地,更何况是体重要轻得多的燕清了。
  “……主公?”
  燕清面上淡定,实则懵逼地被吕布给兴奋地玩了把举高高,两人的身高差距加臂长,叫他足尖离地一米余,而且一时半会还没放他下来的打算。
  平视过去,只见一向心思深沉的贾诩露出目瞪口呆的模样;稍微低头,眼角余光就撇见张辽呆若木鸡的表情,燕清只得力持冷静地看向吕布,却不知雪白的双颊早就火烧般红了个透顶。
  结果发现这罪魁祸首不仅没半点知错就改之意,还如刚吃饱的老虎那样舒服地微眯着两眼,薄唇唇角高高翘起,亮晶晶地直盯着他看。
  不知为何,见吕布的喜悦之情如此露于言表,虽然很不合时宜……燕清的心不由得就软了。
  好在吕布理智尚存,多少懂得一点分寸,兴奋地将他当跑丢又找回来的兔子一样颠了颠,又盯着看过瘾后,将燕清给小心翼翼地放了下来,还粗鲁地帮他整理了一下弄乱的衣裳。
  就当燕清感到最哭笑不得的当头,贾诩也慢吞吞地踱过来了,他假装没看到刚才主公失仪的那一幕,笑着长叹了口气,重重道:“重光可算是回来了!”
  燕清知贾诩被迫牺牲大量宝贵的睡眠时间,还得硬着头皮拦着一头发狂的老虎,心里究竟有多苦,可凭着这些日子里主持大局的经历,他展现了超凡的实力与魄力,于军中的地位也随着节节攀升,从张辽口中对他的称呼和态度变化就可得知。
  正所谓福祸相依,贾诩想必对此也心知肚明,绝不至于真有不满动气,但发发牢骚还是肯定的,也笑道:“近来辛苦文和了。清这不是回来了吗?定不再叫汝孤军奋战。”
  贾诩认真点头:“有重光此话在前,驱使起来,诩定不客气。”
  燕清抿唇直笑。只是笑着笑着,他重新想起了被重逢的欢喜冲去的阴霾——自己督军不力的过错还未追究呢,暂且谈什么计划?
  吕布一眨不眨地看着他,见他笑意淡去,凝眉欲问,就听燕清开口道:“清这一身尘垢,实在难等大雅之堂。不若先容清回府,沐浴净身一番?”
  他想着等东窗事发,横竖都要死,届时身上有伤,短期内轻易沾水不得,赶紧趁现在将身上的尘土洗了才好。
  吕布迅速截住:“此事甚易,何须专程回府?”说完就伸脚狠狠踹了发愣的张辽一脚,顺带吼道:“还不速唤几个下人来。”
  张辽莫名其妙地就被踹了个结实,还被凶了一脸。
  哦。
  他闷闷地应了,如梦初醒地转身退去,不一会儿就有下人鱼贯而入,给燕清所需的都备置妥当。
  贾诩瞟了眼这架势,又见吕布中气十足,精神抖擞,知他在最为爱重的军师祭酒归位后,也跟着恢复了过来,便施施然先行请辞,明摆着稍后再细细清算。
  燕清与他行礼作别,进了内厅旁的隔间,也就是被临时设置起来的浴室,见到久违了的热气蒸腾的浴桶,心中的感动仅亚于方才见到吕布时的那般。
  有个如此善解人意的主公,真是平生大幸,当浮一大白也。
  然而这份由衷的感动注定长久不起来,只在脑海中短暂地晃了一圈,就被燕清很快摒弃了——不为别的,就因他家主公不知为何也亦步亦趋地跟了进来,闷不吭声地环着手,斜斜地倚在屏风侧。
  燕清此时已将外袍褪了,不经意地回头一看,正要唤个侍女进来服侍,才发觉吕布悄无声息地似高塔般杵在那儿,威严肃穆似门神。
  有杀气腾腾的吕豫州亲自在这守着,侍女就算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主动来伺候他了。
  “……”
  燕清不禁看了眼盛满热水的木桶,又默默回头,与他面面相觑了会,试图用眼神示意他该出去了,然而未果,又实在不知吕布葫芦里在卖什么药,便温和笑问:“主公可是有事,欲即刻吩咐于清?”
  吕布眸光深沉,面上犹有几分高深莫测,随口道:“唔。”
  燕清万分惦记着身旁的浴桶,可主公不肯挪窝,又明显有话要说,他固然不在意当着同是大老爷们的吕布面宽衣解带,只是如此大喇喇地入浴,未免太过无礼,只得强迫自己忽视了近在咫尺的热汤,耐心问他来意:“是为何事?”
  吕布正欲乱编胡扯一个理由出来,倏忽之间,捕捉到燕清左臂那些因没了外袍遮掩,分外醒目的白色缠带上,顿时面色骤沉,一个箭步上前,将他手拉着拽到身前,仔细打量,同时强忍着怒意问道:“可是肃贼之过?”
  燕清任他抓着,想了想道:“并不尽然。”
  吕布怒不可遏,不依不饶地追问:“那究竟是何人所为?”
  燕清无奈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清自视过高,明知肃非善类、只当他作可用之才,自请作那督军,却未能防肃行叛乱之事,有负重望,自是己误判之错。”
  这是燕清慎重自省后得出的结论,既已铸成大错,他就不曾有过要逃避责任的想法,纵使面对着毫不知情的主公,也没有推卸的意思,而是坦然承认了自己的过错。
  然而吕布却半点不接受这个解释,表情凶恶至极,眼底略过骇人杀机,飞快地骂了句什么,燕清尚未听清,他就气冲冲地杀出去了。
  留下燕清在原地纠结,不过,他只在追出去问个分明,和留下来趁这机会赶快泡澡之间犹豫了不到半秒,就从容选择了后者。
  只是舒舒服服地享受这热水还没一会儿,得了新上任的豫州刺史之命的众大夫就被齐齐召来,候在了外厅,从战战兢兢的侍女口中得到通知后,燕清无可奈何地起身,穿好衣服去领了吕布这份直接的关怀好意了。
  等燕清费了一番功夫,让这些个热心的大夫挨个把脉检查,最后又围在一起会诊一通,得出他的确痊愈的结论后,差人去账房取来酬金,好将被聚来的他们给打发了,才有闲暇想起吕布不在此处。
  联系起他之前的反应,燕清隐约有了个猜测,便问亲兵道:“主公可是往城外去了?”
  那亲兵见过吕豫州对他珍若眼珠的宝贝态度,哪里还需要多此一举地去请示了再作答,又是被神人一般的军师大人亲口过问,他受宠若惊下,何止是有问必答,简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一下就将吕布的去向透得一干二净。
  只消知道吕布是去了城外,燕清即使不动脑子都能猜出,他定是去刨那叛军之将李肃的野坟,要亲自去鞭尸出气了。
  
  第24章 燕清受罚
  
  当初罪大恶极的董卓伏诛,尸身遭拖至街头,脂膏点灯,过往百姓无不“手掷其头,足践其尸”作泄愤,更是无人不拍手称快。
  李肃之过则远不能与之相提并论尔。
  他叛主虽恶,业遭吕布亲手制裁,落入旁人眼中,终归只是吕布军内的纠纷不和。
  而见他睚眦必报至要将这好歹有过举荐之情的同乡挫骨扬灰的地步,难免心有戚戚,觉他气度狭小,行事严酷,不慈不容。
  固然能换来威慑和畏惧,在刚起步、根基都没来得及打下,豫州当地的各个阶层还在谨慎观望的此刻,可不是件好事。
  燕清既预见了,就自然不会放任这种流言,更不容得隐患滋生。
  趁着吕布亲点几十号亲兵去践尸的事未传开,百姓虽见其浩浩汤汤地驭马出城,却不知其之去向时,燕清当机立断,并不将小事化无、粉饰太平,而是反其道而行地派出以张辽为首的三员将领,各率百来号人,大张旗鼓地出城去清扫一圈在城外游荡的贼寇,如此吕布的泄愤之举自然被误解成了体恤黎民,亲自充当剿贼先锋的义行。
  等燕清将应急措施实行完毕,一转身就见到另一位军师贾诩优哉游哉地坐在案桌旁,一手持笔,在简牍偶尔勾写几划,另一手则捧着茶杯,时不时轻酌几口佳茗。
  哪怕眼睁睁地看着燕清刚刚忙得焦头烂额,也没半点要帮把手的意思,察觉到燕清眼巴巴的目光,他才慢条斯理地抬了抬眼,恍若不知地问道:“重光可是忙完了那头?此处公文堆积如山,不妨开始着手吧。”
  燕清:“……”
  他瞟了眼这那两堆摞起来足有吕布高、数量庞大得光看着就叫人头痛欲裂的竹简,再瞅了瞅贾诩那淡定从容、摆明了要袖手旁观、看他好戏的模样,哪里看不出,对方就是故意把三分清闲表现出十分来,狠狠地报复一下自己在外跟新友游山玩水,独把他留在此处,既要看顾百废待兴的内政军事,又要收拾吕布这匹脱缰野马犯下的烂摊子,此等毫无人性、令人发指,值得谴责的恶行。
  秋后算账的债主就在这好整以暇地坐着,燕清两相对比后,深觉好汉不吃眼前亏,不管有用没用,先服个软讨饶再说,便端正地向他行了一礼,诚恳道:“盼文和大人大量,请恕清之过。”
  贾诩皮笑肉不笑,回答得无懈可击:“哦?重光历经大难,归来已是不易,诩庆幸尚来不及,汝何错之有?”
  燕清叹了口气,婉言提醒:“清督军不力,未能阻肃军叛出,已是戴罪之身,过会儿即使侥幸保住项上人头,也得挨上几十军棍,一旦伤筋动骨,少说也得在床上修养个十天半月,届时文和又得独自奋击也。”
  贾诩却连眼皮都不带抬的,丝毫不受威胁,凉凉道:“重光大可宽心,以诩之见,实乃多虑矣!”
  燕清这回是真有些不解了:“不知文和此话从何说起?”
  贾诩懒洋洋地向他开炮了:“重光为主公成大业之砥柱,亦与主公有相识相知之恩义,曾同骑共乘,并坐幄席,亦抵足而眠,推心置腹,既是出谋划策之良臣,更为难能可贵之知主公者也。汝有所不知,初闻重光于肃军罹难,众疑性命已失时,主公悲入肺腑,痛惜至深,后更是为枭肃贼,百里奔袭,方报仇雪恨,之后一蹶不振,此有目共睹,方见汝躯体有伤,感同身受,怒出五脏,刻不容缓去鞭挞肃尸。”
  “于肃军中重光势单力薄,独木难支,他忽生叛心,诩亦不料,若要清算渎职失察之过,诩亦难逃也。凭汝一人之力,怎能力挽狂澜?以这罪名将重光问责,未免太蛮横无理。”
  燕清干笑,正欲辩解几句,贾诩就潇洒以羽扇一拦,截住他话头,接着说完:“如今失而复得,于主公而言已是一偿朝思梦想之盛愿,怎会无端责难?怕是往后决计不容重光只身犯险。因此诩胆敢断言,这顿军棍任何人都挨得,唯重光绝对与之无缘。”
  将李肃的尸身踩成烂泥,总算神清气爽而归的吕布恰好在这时掀开门帘,威风八面地走进了内厅,只捕捉到贾诩的话尾,偏偏是那最关键的“军棍”二字,当场将剑眉一聚,爆喝着一掌打在身侧那张无辜的案台上,直叫它喀嚓一下四分五裂:“何人敢打布之先生的军棍?!”
  转眼就被极度护短的吕布给亲眼印证了自己所说,贾诩乐呵呵地睨了神色怔楞的燕清一眼,回道:“却是主公听岔了,只是重光深愧未能妨阻肃叛,欲自请受罚,诩正要劝阻一二。”
  吕布嫌恶地皱眉道:“叛贼已肃清,还翻些陈谷子烂芝麻的旧账作甚?况且肃那小儿狼心狗肺,又怎怪得到先生头上?”
  燕清却不敢苟同,他也不认为贾诩虽帮着开脱,就代表其真心认同这个主意。
  不过是聪明如狐、又圆滑狡诈的贾诩看出他的地位被吕布捧得超然,不想触主公霉头当碰那逆鳞的出头鸟罢了。
  这完全不是个好兆头。虽贾诩谨小慎微、保命为主的性格极大程度上注定了他的行为模式,可一个叫幕僚不愿直言献策、给出合理谏言的主公,沦为吕布命丧白门楼、众叛亲离的前世下场也不远了。
  于是,即使吕布和贾诩表现出极大的反对,燕清内心挣扎了一会儿,仍然一意孤行地决定认罚,而且为了不浪费这以儆效尤的大好机会,还要当众挨打。
  燕清坚持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这差事是他自告奋勇领下的,又的的确确因自视过高,以至失职,于情于理,都该施以严惩,哪怕算是给他自己的警醒和教训;二是他对痛觉不敏感,挨军棍就算伤得再厉害也有包治百病的桃牌可以救命,打狠点也无所谓,不会真出毛病来;三是要清除吕布用人唯亲、无脑护短的不良印象,帮助新的兵将融入军队,增加凝聚力,他这个在众人眼中完全是被吕布当成宝的军师祭酒,正是最适合拿来开刀的人选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