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少清当然很为他高兴,却也忍不住嫉妒和难过。从刚进入大学起,卫恒就是他憧憬的对象。相貌英俊的卫恒是学校的大众情人。聪明勤恳的卫恒是导师的得意门生。为了和卫恒比肩而立,俞少清不要命地向上爬,好不容易见到一丝曙光的时候,卫恒早已一飞冲天,去到了他永远不可能跟得上的地方。
起初俞少清还能自我激励,要以卫恒为目标加倍努力,可逐渐发现,彼此间的距离越拉越大。卫恒身边环绕着和他同样出色的人,个个都比俞少清强上百倍。即使卫恒并没有不忠的意思,俞少清也忍不住自怨自艾地往那方面想。
他们几乎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了。卫恒注定要往更高处走,不可能为了他而停下脚步。
在这样鲜明的对比之下,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失败,承认自己能力有限,承认人和人的天赋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承认自己是个心胸狭窄的嫉妒者,容不下别人比自己更优秀。
俞少清痛苦地分了手,孤独地回国,指望时间和距离能缓缓治愈心伤(虽说这伤大部分是他自己作出来的)。
他和卫恒的分手异常和平与顺利。一句告别的话,再加一个遗憾的拥抱,五年的恋情便宣告终结。
华嘉年见俞少清脸色不对,立刻转移话题,说起自己的新书。俞少清佯装感兴趣地听着,不时赞美他构思巧妙。
两个人在机场周边绕来绕去,俞少清发现他们似乎在原地打转,华嘉年频繁地看手机确认时间。
“你在等人?”俞少清问。
“没有!”华嘉年断然否认,“我路痴,我看地图呢!”
俞少清皱起眉。华嘉年这个人非常好懂,他说谎时的慌张神情藏都藏不住。
“等人就等人呗,有什么不可告人的。我们找个地方坐坐吧。”
华嘉年登时慌了手脚。“不不,这个,我没有……”他连连摆手,“我就是,那个,你等一下哈,我想想……”
支支吾吾半天,他突然喜形于色地大叫起来:“哎呀哎呀终于来了!”
说罢举起手,用力摇晃了两下:“这边这边!卫恒!”
俞少清顿时石化。
那个名字从华嘉年口中说出来的时候,他几乎无法呼吸。
华嘉年推搡着他,叫他转过身。俞少清耳朵里一阵轰鸣,像血液 奔涌的声音回荡在了耳膜上。
漆黑的夜空下,细雪映着五彩的灯光,纷纷扬扬地落下。
卫恒从机场方向走来,拖着行李。他逐渐加快脚步,然后扔掉拉杆箱,不顾一切地跑过来。
俞少清觉得自己心脏肯定是被这冬夜的寒流冻结了,否则怎么会这么冷呢?不,更像是被灼热的东西烫了一下,烫得他想要掉泪。
还没反应过来,他便被卫恒拥入怀中。
“别走,少清,”卫恒的手臂紧紧箍着他的身体,“别走,别离开我。”
华嘉年在一边鼓掌称快:“卫恒坐下一班飞机来的,怕赶不上,就叫我把你拖住,哎呀幸好赶上的,可喜可贺!”
俞少清瞪大了眼睛。
假如他的人生是一出戏剧,现在就是再完美不过的happy ending了。
可他忽然觉得,自己是从一个很遥远的地方眺望着卫恒和华嘉年,那感觉就像舞台下的观众望向舞台上的演员。
他好像……忘记了一些很重要的事情。
“你……真的是卫恒吗?”
卫恒歪了一下脑袋,表示不明白他的质疑。
华嘉年在旁边戳他:“你是不是高兴得整个人都智障了?”
俞少清茫然地看着他:“你真的是华嘉年吗?”
“……果然智障了。”
强烈的既视感涌入大脑。
这一幕是如此似曾相识,仿佛曾在何处亲眼目睹过,然而有些地方微妙的不同……
俞少清张开嘴。
“你不是卫恒。”
他转向华嘉年,“你也不是华嘉年。”
他推开恋人,后退几步,任凭寒风和细雪包裹自己。
“你们两个都是AI。”
然后——
世界停止了运转。
“超级人工智能‘天枢’,第二十七次图灵测试,失败。”
第02章 第二十八次测试
谢睿寒十指交叉,撑着下巴,冷冷环顾周围众多年长的同事。十六岁的天才少年一大早就被人从宿舍里拉过来开会,积了一肚子起床气。眼前这份测试失败的报告更是火上浇油,让他几乎达到爆炸的临界点。
会议室中气氛极度压抑,以至于没人敢第一个发言。
谢睿寒抓起手边的咖啡杯,愤怒地一饮而尽,然后重重地将杯子敲在桌上,发出一声巨响。
“天枢是结合了深度神经网络的AI,它会自主学习关于人类的一切。我们提供了足够庞大的计算单元供它顺利运行。理论上来说,它会拥有真正意义上的‘人类思维’。”
超级人工智能“天枢”,就是这个通称“研究所”的科研机构目前正在研发的项目。谢睿寒虽然年轻,却担任开发小组组长一职,亦是天枢的主程序设计师。
“我们特意招募了一批不同年龄、性别、学历和职业的测试员,对它进行图灵测试。但是测试开始的一个月以来,已经经历了二十七次失败!不是两次,不是七次,是二十七次!换言之所有的测试都失败了!我们开发组已经再三检查了算法,我们也搞不明白是哪里出了问题!要是我明确知道哪里有问题,这问题还会存在吗!”
谢睿寒暴跳如雷。与会的其他人员和蔼地看着他。大家的年龄普遍比谢睿寒大上至少一轮,虽然是平级的同事,但相处时总难免将他当成孩子。谢睿寒能力固然出众,但依旧保持着少年冲动易怒的脾性。大家都是从这个阶段过来的,对谢睿寒一直抱着包容多过严厉的态度。
谢睿寒顿了顿,意识到自己的失态,整了整凌乱的头发,沉声说:“如果这条路行不通,就说明天枢的算法设计根本从一开始就走错了路。但是我们讨论过,大方向是没有问题的。所以问题肯定出在别的地方。”
他望向测试组人员:“秦康博士呢?”
秦康博士是测试组的负责人,一个性情温文尔雅的中年男子。这段时间他和年少气盛的谢睿寒之间矛盾频发,每一次测试失败,谢睿寒都免不了在秦康面前炸毛。
研究所的例会,按理说谢睿寒和秦康是必须出席的,但秦康这一次却罕见地缺席了。他的助手代替他出现在会议桌旁。
“秦康博士正在监督第二十八次图灵测试。”助手道。
谢睿寒剑眉一挑:“今天的日程上没有安排测试。”
“是他临时决定的。他怀疑或许测试里有什么不为人知的bug,被测试员无意中观察到了,所以这次想尽量排除这个可能性。”
谢睿寒面色稍缓。他之前就推测过,测试一直失败或许和自己的算法没有必然关系,而是测试过程中出现了bug,因为为了测试超级人工智能天枢,他们特意采用了一套前无古人的方法。
图灵测试的原理就是让测试者与电脑对话,看电脑能否骗过测试者,使其以为自己是个人类。研究所对测试进行了修改和升级,不仅仅让测试员与天枢交流,更让他们面对面的交流。
时至今日,全息拟真技术已经发展成熟,只要在脑后植入微小的神经接驳器,就可以与电脑对接,体验栩栩如生的虚拟景象。各类全息拟真游戏大行其道,以至于传统的键盘类游戏几乎有了退出历史舞台的趋势。
研究所正是采用了拟真情境方式对天枢进行测试。
他们招募了一批志愿者作为测试员,将其放入各种各样的拟真情境之中。测试员身边的人物有些是真人,有些则是天枢扮演的。每当情境结束后,所有的测试员必须凭借观察、经验和直觉,指认哪些人物是真人,哪些是AI。有时还会加入对照组,如整个情境中都是真人,或除了单一的测试者之外都是AI。
超过一定比例指认成功,则意味着天枢未能通过此次测试。
谢睿寒对测试信心满满,认为自己的团队一定能创造出完美的人工智能,然而测试结果却让他大跌眼镜。二十七次测试,全数失败,那一页页测试员的指认报告简直就是在嘲笑他所付出的心血。
最初的四次测试,参与人员中有专业的围棋和国际象棋选手,所以大家决定举行比赛,天枢扮演的年轻棋手将其他人杀得片甲不留,被一致指认为AI,原因是“人类不可能有这样的计算能力”。
接下来的五次测试,谢睿寒要求天枢降低自己的计算力,扮演普通人,并且增加了竞技项目。天枢于是学会了输给人类。然而输掉比赛的方法非常拙劣,一看就知道是故意为之,结果又被指认了出来。
或许天枢就是个好胜心格外强烈的人工智能吧。之后的七次测试将测试员们放入极端的虚拟环境,比如即将沉没的轮船或被暴风雨包围的孤岛,可是在这六次测试中,天枢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不是太过聪明,就是太过愚蠢,好像它根本不懂得怎么低调生活。
最后的十次测试,谢睿寒修改了天枢的学习模式,并要求将情境改为普通日常生活,让测试员和天枢进行日常交流,并抛出一些争议性话题,要求众人讨论。可就连这样的测试,天枢都无法骗过人类的眼睛。它不是过于标新立异,就是机械地重复他人的观点。
二十六次失败后,谢睿寒甚至生出了将天枢整个删除的想法。天枢倒十分谦逊,恭敬地请求谢睿寒为它修改算法。但说起来容易,谢睿寒连问题出在哪里都不知道,又从何谈起修改呢!
但如果是拟真情境本身出了问题,那他就好受多了。情境是由测试组的人员制作的,会不会有什么地方粗制滥造,被人一眼就识破了?谢睿寒虽然自认为拥有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但到了这种危急存亡的关头,难免会抱有些许甩锅心理。
“这次的测试员是谁?”他随口问道,“那个指认正确率100%的俞少清?”
助手点点头:“就是他。这次测试只有他一个人进入情境。”
“是对照组测试?”
“这我就不清楚了。这次测试的情境是秦康博士亲自设计的,详情他没告诉过任何人。”
谢睿寒陷入长久的沉默中。
测试员俞少清是研究所测试小组的一个神话,对于开发小组来说则是噩梦的代名词。
他原本在加州理工大学就读,研究的正是人工智能领域,但没有取得学位便回了国,在秦康博士的介绍下进入研究所,作为测试员参与了天枢项目。
起初谢睿寒对这个俞少清不以为然:连博士都没读完就灰溜溜跑回国的家伙能有什么本事?还不是靠着秦康的关系走后门进组的么?
然而一次次测试下来,谢睿寒的态度逐渐从不屑变成惊讶,最后变成了惶恐。每当新一次测试开始,谢睿寒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被俞少清支配的那种恐怖。
迄今为止俞少清参与的每次图灵测试,都成功地指认出了AI,正确率100%,比测试员中观察力一流的资深刑警还高。他的存在就是在狠狠打开发小组的脸,每打一次都会在他们心里烙下一句话:你们的设计还远远不够完美!
关于俞少清的正确率为何如此之高,他自己是这么说的:“我其实没看出什么破绽,只是一旦和AI扮演的角色相处,就浑身不舒服。和真人相处就没这种感觉。”
秦康博士对此的解释是恐怖谷效应使然。机器的外表越似人类,越容易引起人类的好感,然而一旦相似到某个程度,反而会引起人的厌恶。比起外表夸张的怪物,人类更害怕“似人而非人”的那些东西。譬如一个圆滚滚的小机器人,人们觉得它憨态可掬。但一个精致的人偶娃娃坐在那儿一动不动地看着你,就有点儿毛骨悚然了。
俞少清或许正是比较敏感的那种人,与AI角色待在一起,就会本能地感受到恐怖,因此指认正确率比普通人更高。
秦康博士怀疑他是不是发现了什么不为人知的bug而没有上报。毕竟俞少清读博期间专攻的正是人工智能领域。
所以他要进行一次特别加试,试着排除这种可能性。
“联系秦康博士。”谢睿寒对助手说,“让他把拟真情境的画面接进会议室。我要亲自看看测试经过。”
他锐利的视线扫过诸多年长的同事们,“所有人都要看。”
第03章 通不过测试的AI
俞少清爬出拟真舱。
他一言不发地整了整衬衫的衣领,将胸口的皱褶抚平,之后才对面前披着白大褂的男子开口:“秦康老师,您居然拿我的真实经历设计测试情境,这算是侵犯我的隐私了吧?”
他在虚拟环境中和别人亲热,自己并不晓得身在梦里,可这些画面都会如实地显示在监控设备上,被秦康博士、甚至其他研究人员看去。一念及此,俞少清便羞耻得无地自容,更觉得这场测试太过分了。
他和研究所签署的保密合同中规定了测试中可能遇到的种种情形里包括虚拟性爱,但他天真地以为这帮“献身科学”的科研人员不会碰触伦理的界限……
2/3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