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莫老爹和莫大娘就分头行动出门了。
最近孙家那边的日子很不好过,没在莫老爹和裴家这里借到银子,还被逼着给莫老爹写了过继长子的事儿,莫兰珠和孙耀才是难堪又气愤离开的。
这没银子不要说开私塾了,孙家欠大家的债务怎么还都是个问题,还有过继长子的事儿,这写完契约两人一出临江村的门口,两人才反应过来自己冲动了……
过继长子啊,这不是个小事儿啊,男丁对莫家重要,这对孙家也是同样很重要的。
孙家两老想抱孙子可都想了整整三年了,这要是知道自己的嫡孙被过继了,还不得活活气死?
反应过来后,莫兰珠和孙耀才心里开始后悔了,可两人也实在拉不下面子跑回去找莫老爹。
再说就莫老爹那人,他们两个脸皮薄又自命清高的小年轻哪是对手?犹豫了一下,两人回到孙家不约而同的选择了隐瞒过继这事儿………
不过不说过继的事儿,就没借到银子这也是个很严重的问题,这些年除去莫老爹那里欠的,就孙家村子这边零零总总的加起来也有二三十两的外债!
以前大家看在孙耀才会有出息的份儿上才一直没提还钱的事儿,现在孙耀才落榜了,三年后能不能考上也还是个未知数,这些债主自然就上门了。
没在莫老爹和裴家借到银子,面对气势汹汹讨债的村民孙家也不敢赖账反抗,只能拿出家里多年的积蓄,再卖掉部分田地把大家的银子还了。
孙家以前就不富裕,在村里顶多算个中等,可自从孙耀才考上秀才后,孙家的日子可以说一下提升了好几个质量。
先不说有孙耀才的秀才身份在孙家不用上缴税贡,节省了很大一部分开支粮食。
就村民们打着以后沾孙家光彩的心思也是三天两头的往孙家送礼,东西不贵重,可每家送一点也不是个小数目。
孙耀才读书时候的书本笔墨花费,孙家大多也都是跟村民借的银子,还有莫老爹时常送来的巨款帮助。
因此孙家看着不富裕,可其实日子过得比大多数人都潇洒,大家逢年过节才吃一次的大白米饭和猪肉在孙家桌上三天两头就能瞧见。
现在没了大家的帮助,还被逼着还了一笔‘巨债’,孙家不说完全被掏空了,但银子也少了大半,心里滴血。
这最直接的体现就在每天的饮食上,大白米饭肥猪肉直接下降粗面窝头跟咸菜。
还有周围人的态度,让享受了好几年的孙家人是难受得不行,心里气极不肯出手相助的亲家莫老爹!
此刻莫大娘上门自然就不受待见了,就莫兰珠这个莫家女儿心里也是气愤极了娘家的落井下石,孙家日子差了,逐渐的让她感觉到了穿成贫苦农家妇女的贫苦……
听完莫大娘的话,莫兰珠很生气“娘,我到底是不是你们亲生的,爹是不是巴不得我和相公受苦受穷?”
今年家家户户的粮食收成非常好,镇上粮价也比往年高了好几文,现在卖粮食绝对有大赚头。
若是听莫老爹的,现在不卖粮,等到过了这几天粮价要是跌回去了,那可就亏大了,至于说还要把所有的粮食都留着,那简直是疯了!
今年收成这么好,孙家不用缴税,一年根本吃不完,留下来明年就变成陈粮了,储藏不好还会发霉烂掉,莫老爹到底是怎么想的?
“娘,你知道孙家现在日子有多难过吗?爹眼里只有银子没有我这个女儿,现在孙家不卖这些粮食相公读书哪儿有银子?”
“我这马上又要生了,这里没奶粉就算了,可连羊奶牛奶都吃不上,爹明明有能力,却也不肯帮我,在他心里,只有银子!”
莫兰珠说的委屈又气愤,面前莫大娘忧虑的也说不出话,没想到女儿这次竟然因为银子的事儿这样生气和埋怨。
说实话,她当家的是吝啬,也重男轻女,可其实对这个大女儿还是很好的,对待她的态度和对待小哥儿的态度完全不一样。
资助孙家除了想要沾孙家的光和惦记孙家的男丁,其实多少莫老爹也是看在这血脉的份儿上的。
自己当家的莫大娘比谁都明白,她都跟莫老爹做了这么多年的夫妻,莫老爹这铁公鸡吝啬的性格是刻到骨子里,可也没到大奸大恶的程度啊。
家里这几年资助孙家早就被掏空了,莫兰珠一上来就几十两,别说家里真没这么多银子,就是有,那也不能真全借出去。
这资助女婿女儿重要,可莫家也是一个家庭啊,莫家又没儿子,莫老爹当然得为自己夫妻后半辈子打算。
再怎么说他们两老继续活个二十多年还是没问题的,更何况之前还约定好要抱养孙家的一个男丁,以后他们两个糟老头子和婆子不得都要花银子养啊……
哑然忧虑了半晌,莫大娘诺诺道“兰珠啊,你爹不是那个意思,你爹说他觉得今年这天有些不对劲儿,家里留着粮食稳当安心啊……”
“天气不对?安心?”莫兰珠冷笑“我看是爹心里不对劲儿怕我们赖银子,让我们留着粮食好给他抵债吧!”
她算是看出来了,莫家没一个好的,眼里除了银子还是银子,一身的铜臭,跟那个可恶的社会败类裴邵戎一样。
都是些狗眼看人低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她相公定会有出头之日,到时候叫这些短浅的人后悔!
自己的女儿竟然如此看待娘家,莫大娘最后是难受着离开回家的,莫老爹知道后更是气的拍桌子。
好心当成驴肝肺,他就是再吝啬爱银子,可也不至于害自己亲生的东西,那可是让莫家真正绝后的混账事儿啊!
外人那样看自己就算了,这自己的女儿也这样看,莫老爹心里说不难受那绝对是骗人的,再次忍不住想这真是他女儿吗,铁公鸡也是人,心会难受的嘛………
第61章
莫大娘在孙家撞了一鼻子灰,这边莫老爹上裴家情况就不一样了。
自家的粮食裴邵戎从来就没打算卖过,即便要卖粮食,那也必定是打着用古代天然大米替换自己空间存货的注意。
裴邵戎也是经历过末世的人,莫老爹稍微一说,他就反应了过来,不管莫老爹说得对不对,他这心里是留了一个底。
本来准备大量卖田开始种植计划和佃田当地主的计划也暂时搁置了下来。
刚穿越到这里一年,对这里太多事情都不了解,一些自然环境也和曾经自己的世界不一样。
莫老爹怎么说也是活了大半辈子的老人了,既然他说不对,那么防着点儿也不碍事儿,反正末世回来的人也都是家里有粮才心安的!
莫老爹觉得不对劲儿的事儿除了给自己两个后人家报个信儿也就没到处张扬了。
这只是他自己的感觉,现在地里粮食大丰收,镇上的粮价也大涨,到处看起来也一片祥和,别人会听他的话留着粮食才怪,说出去只能被人骂疯子而已。
莫老爹也不是那种忧心忧国忧天下的人,犯不着到处去找骂,告诉裴家和孙家,也不过是求个自己心安。
两家的媳妇哥婿到底是自己的后人,真到生死的时候他也不可能真的就能眼睁睁的不管,不然以后到了下面,他怎么跟列祖列宗交代……
这后山外围野果野动物今年减少的事情村里人都瞧见了,不过情况不严重,除了少数人,大家也没怎么放在心上。
倒是今年镇上粮价不知道咋回事儿忽然涨了,可把这些种田的农户高兴坏了,庄稼人嘛,一年到头就望着田里的作物过活。
裴邵戎也挺开心的,这是他头一次种田收获粮食,正正经经,香甜白的大米粮食,跟之前收获西瓜番茄感觉不一样,主食总会让人心里有种不一样的安稳嘛。
田里的粮食一收上来,裴邵戎就全部放到了空间,开始和莫小宝继续今年做柿饼的事儿,一个柿饼三文钱的买卖不能视而不见啊!
做柿饼裴邵戎没准备像粉条那样大展拳脚,毕竟这东西也就是大家过年过节买个稀罕而已。
如果做得太多,岳阳城以及岳阳城周围的人消耗不下,那么价格就会降低,请工人大量制作得不偿失。
而且虽说这里会做柿饼的人不多,可也不是没有,这买卖不是他裴邵戎的独家生意啊。
岳阳城更加没有那种固定的行商将柿饼运出去销售,他也没打算自己跑到外面去。
所以这柿饼,裴邵戎觉得每年就做自家那两亩柿子树的量就差不多了,卖个稀罕增加一点收入而已。
而就在大家沉浸在粮食丰收喜悦里的时候,临江村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奇事儿,村头的大枣树开花的!
枣树开花不是什么稀罕事儿,可村口那颗大枣树开花可就稀罕了,要知道,这颗枣树存在临江村至少也有上百年了。
而最近几十年,这颗枣树别说结枣,这花都从来没开过,若不是这树一直绿着,大家都以为这树死了,现在猛然开花,可真是稀罕事儿啊。
一时间村里议论纷纷,又说这就跟铁树开花似得,肯定是吉兆,也有人说这是不详,反正说啥的都有。
“秦婶,你说村口那枣树咋就开花了呢?俺以前听俺娘说,那树她小时候就不开花结果了……”
秦婶和林哥儿坐在裴家的院子里闲聊,莫小宝和林哥儿两个年纪小,聊天的时候常识经验就不如秦婶了。
“那树俺也不知道……”秦婶摇头“不过俺觉得怕不是村里人说的啥吉兆吧,这事儿太怪了……”
“恩,我爹前几天也上家里来了,让我和裴大哥别卖粮,他说这天气不对……”莫小宝赞同点点头。
“阿宝,你爹他真这么说?那他今年卖粮没?”一听莫小宝的话,秦婶脸色变了变,严肃了起来。
现在镇上粮价上涨,大家都巴不得把手里的粮食全卖掉换成银子赚一笔,就她家也一样。
可这次莫老爹这铁公鸡竟然不稀罕银子了,简直就是比大枣树开花还稀罕的事儿啊!
“真这样说的!”莫小宝道“我爹应该也没卖粮,他都没来借毛驴车……”
按照莫老爹占便宜的性格,自己的小哥儿家有毛驴车,他卖粮用车是绝对不会花几文钱去借村长家的,莫小宝很明白自己老爹啊。
“…………”
听完莫小宝的话秦婶沉默了下来,心里暗自琢磨,依着莫老爹那种铁公鸡的性格竟然会放弃如此赚银子的好机会,那这就值得让人重视了。
如果村口那大枣树开花真不是个好兆头,如果莫老爹这铁公鸡说天气不对劲儿真有个啥,那明年这日子可就难过了……
“阿宝,既然你爹这样说了,那就听你爹的,让大兄弟别把粮食卖了,你家现在这情况也不差那几个银子。”
秦婶面色严肃朝莫小宝说完,又看向林哥儿道“还有林哥儿,你回家也给你相公的说说,婶子这心里也不踏实,若真有个什么,家里有粮的也不怕!”
“恩,婶子俺知道了,等会儿回去俺就跟铁石哥说……”林哥儿认真点头谨记。
除了秦婶莫老爹,村里还有好几家人也觉得不对劲儿,最终村里一百八十户人家中有二十多户人选择了和莫老爹同样的举动,把今年的粮食留了下来!
不过虽说出了一些奇怪的事儿,可直到年前临江村都是一片平静,没发生什么事儿,更没有莫老爹担心的饥荒灾害。
之前和莫老爹一样小心留着粮食的人家好几户都后悔了,现在镇上粮价已经降回原来的价格,大家错过了赚银子的好机会啊。
被莫老爹派莫大娘警告过的孙家和莫兰珠这次心里更是气极了莫老爹,幸好没听这铁公鸡的话,否则就亏大了!
当然,还有一部分人,如莫老爹不仅没有丝毫后悔错过这赚钱的机会,反而心里更加警惕了起来。
裴邵戎倒是觉得无所谓,这饥荒灾害来了他不怕,但能不来自然不要来最好,本来准备再买田的计划,他也鬼使神差的暂停了下来。
将这事儿抛到脑后,家里的柿饼已经做好,裴邵戎准备尽快拿去卖掉。
去年因为刚来,还有和阿宝成亲的事儿耽搁,柿饼做得晚,卖的时候已经年后了,若不是遇上个元宵,错过了节日柿饼可就卖不到三文钱一个了。
今年的柿饼因为全是从自家精心呵护的柿子树上摘下来的,做出的柿饼品相比去年要好的多,赶在年前卖掉,说不定还不止三文钱!
将东西收拾收拾,请秦家薛家帮忙照看几天田地,镇上的铺子也有请来的小工看着,裴邵戎就又带着莫小宝上岳阳城了。
除了元宵节那次去岳阳城裴邵戎带了莫小宝,后面忙粉条去岳阳城的时候害怕被发现,裴邵戎都是一个人悄悄离开的。
现在家里也不忙,这里比较繁华能玩的地方也就岳阳城了,他当然要带着阿宝去散心玩耍,免得阿宝在家呆久了胡思乱想。
一到岳阳城,裴邵戎和莫小宝就熟门熟路的找到去年交易柿饼的点心铺子,这是去年跟掌柜约定好的,他家的柿饼都由点心铺子全部收购。
因此今年的柿饼品相着实比去年的野柿子好太多,每个柿饼的收购价格都高了一文钱。
古代作物产量不如现代,两亩地的柿子一共有6000斤,一个柿子差不多是120克左右,除去制作过程中坏掉的,制作完成的柿饼也有两万多个。
一个柿饼四文钱,算下来这次柿饼的总收入大概有六十多两,裴邵戎很满意,果然稀罕的东西是个暴利!
将柿饼处理掉,裴邵戎和莫小宝就又开始在岳阳城玩了起来,享受属于两个人的二人世界。
而就在这玩的过程中,裴邵戎敏锐的发现了岳阳城中有些不对劲儿,今年所有的食物价格好像比起去年都贵了一点。
等到裴邵戎在码头看到去年认识的行商郑三上去打招呼一聊天才知道,原来真发生大事儿啊!
“裴兄弟,你不知道,真是多亏了你卖给俺们的那些帐篷,俺们没住上客栈,才保住了一条小命,山溪地龙大翻身,震塌了不少房子和山坡………”
“结果离开山溪,漯河又旱灾,沿路的灾民,俺滴个娘啊,这次出门做买卖可是亏大了,差点连命都搭进去!”
郑三说的心有余悸,他们做行商的就是到处跑,今年也一样,在家短暂的呆了一个月后就又踏上了行商之旅。
结果这一次不知道是流年不利还是咋的,郑三等人是每到一个地方都会遇上灾难,就跟撞邪似得。
地震,旱灾,从西方山溪开始一路灾害肆意,不要说做买卖了,这样大家还能保住性命简直就跟奇迹似得了……
“现在西边那地方简直不能呆人了……”
说着,郑三警惕的看看四周,声音越说越小了“裴兄弟,我实话跟你说吧,这事儿是刚发生的,朝廷也才接到消息,救济的人都还没过去,整个山溪的流民已经朝这边过来了……”
“依俺看,按照流民的速度,最多三个月就能到这里,裴兄弟若是信俺,早做准备,俺觉得恐怕要变天了……”
39/48 首页 上一页 37 38 39 40 41 4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