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说

大明国师(穿越)——太冲天马

时间:2017-03-14 18:27:23  作者:太冲天马

  朱由检也知道他,当年为东林七君子翻案的时候,惩治阉党,黄宗羲为父报仇,袖藏铁锥,孤身赴京为父讼冤,当众拿锥子猛扎许显纯,又痛击崔应元,拔下对方的胡子回家祭奠父亲之灵,人称“姚江黄孝子”,朱由检现在还有印象。
  两人在内阁召见黄宗羲,带有面试兴致地聊了一番,不管是李云崖还是朱由检都十分满意,二人商量一番,最终决定让黄宗羲做了民政部长,黄宗羲跟两人提出来“工商皆本”的道理,让他去处理民政,对于未来完善户籍改革肯定大有帮助,这是一件得罪人的事情,也是极需要才华的,让黄宗羲去正好,而且让在士人中影响极大的铁杆东林后裔去做,也有助于分化拉拢敌人。
  还有一位孙奇逢,这位仁兄资格比较老,已经五十多岁,家住河北保定府,当年魏忠贤把持朝政迫害东林六君子、七君子的时候,他就倡义醵金营救,函请当时督师山海关的蓟辽总督孙承宗“以军事疏请入见”,对魏忠贤施以威慑,声明威震天下。
  后来李云崖大权独揽,他又开始带头痛骂妖道李云崖,写了不少文章历数李云崖的罪过,还通过各种渠道给朱由检写信,苦口婆心,掰皮说馅,想要让年轻的皇帝回归正道上来,甚至还写信给孙承宗、孙传庭、卢象升、史可法等人,让他们想办法斩杀妖道,以救国家,其中史可法还真有心响应他,史可法的老师是左光斗,是东林党的超级大佬,但是他没有机会,因为新军是李云崖一手创建,要让战士们对付李云崖,那是痴心妄想,而且他没有掌握君权很多时间,后来就逐渐熄了这份心思。
  而孙奇逢眼见着周围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而李云崖的很多作为和主张,譬如“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譬如“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等等,都很符合他的思想,于是也开始有了转变,黄宗羲入朝之后,向上边推荐孙奇逢,朱由检不以为然,李云崖却决定让他来一趟,亲自面试一番,不计前嫌,要孙奇逢做了中研院史学院士。
  孙奇逢在历史上被评为跟黄宗羲南北并称,也是极有才华的,在当今读书人中声望也极高,他们俩都出仕做了高官,立即又有不少人紧随其后,士人们开始分裂,一部分比较开明的开始加入李云崖的队伍,剩下的守旧的老顽固继续努力抗争着。


第65章 逛街
  李云崖跟朱由检将权利下放到各个部会,大家各司其职,每个十五天到太和宫开一次内阁小朝会,互相研究着解决问题,只有在调和不了的时候才需要两人出面,李云崖跟朱由检算计着时日,抽出数日空闲跑出来玩。
  北京城分为外城、内城、皇城三部分,随着李云崖大兴工业,从外地迁战俘、劳工、军户等进入,北京人口激增,从崇祯五年开始,以每年二十万的人口迅速增长。
  人口一多,就会带来治安、卫生、教育等各方各面的问题,李云崖令公安部、卫生部、教育部等各部门绷紧神经,每个进城出城的人都要有登记,没有户口本和身份证的一律不准进来,而且何时进城,何时出城,走的哪一个城门都有记录。
  如今的北京城治安状况极好,李云崖才敢拉上朱由检着便装出来,大内侍卫,国安保镖什么的都没有贴身带,只让北直隶武装警察总教官武当派高手王征南带人在后面暗中跟着。
  作为金、元、明三朝首都,北京向来繁华,乃天下商货汇聚之地,由于钢筋混凝土的大量使用,一座座楼房拔地而起,四五层高的楼房随处可见,偶尔还能看到六七层的高楼,北京内城里都是有钱人,一批权贵倒下,又一批权贵崛起,朱砂墙、彩瓷瓦,雕梁画栋,美轮美奂,各坊间都建有商业街,人来人往,摩肩接踵。
  朱由检感叹:“从我记事起北京成就从没有这样热闹过,好像也只有书上记载的盛唐时候的长安才有这般景象!”回想起小时候做皇孙时的窘迫,魏忠贤掌权时候的压抑,以及后来自己登基之初的坐困愁城,他颇有些感激地跟李云崖说,“这些都是国师的功劳!”
  李云崖笑呵呵地生受了,领着朱由检从正阳门出来,到了北京城最著名四大市场之一的朝前市,这里原本就是极热闹的市场,经过李云崖的规划和改建之后,比原来更加繁华了几十倍,堪称北方地区第一大市场,既有成规模的典当、绸布、五谷、百菜、成衣等集中交易的商行,也有杨记、柳记等小户个体,还有众多或是在街边摆摊,或是走街窜巷的小商贩。
  出售的物品也是琳琅满目,来自全国各地的瓷器、玉器、书画、珠宝、绫罗,各种日用杂货,美食小吃,还有日本的清酒,朝鲜的人参,东北的貂皮,南洋的香料,美洲的谷物、非洲的象牙等等等等数不胜数。
  李云崖带着朱由检先在胡同里挑了一家老王铺子喝豆浆,上好的豆子泡足了时辰,天不亮时新磨出来,热气腾腾,配上新烤出炉的芝麻面包,豆香配上麦香,美味无比。
  吃完早餐,两人就沿街逛着,走完一条街再去另一条,李云崖先进了一家钟表店,二层小楼,装修得极好,客人熙熙攘攘,有的一买就是几十块,甚至上百块,要带到外省去卖。
  李云崖这几年把名下的产业都转移了,一部分上交给国家成了国有企业,一部分连技术带厂房卖给其他商户做技术转移,自己只保留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产业,封缘钟表就是其中之一,中国唐朝就能做出记时的擒纵器,不过那个是用来测天文的仪器附带报时功能。李云崖带来不少块各种各样的手表,其中最好的两块一个自己带,一个在朱由检的胳膊上,是全自动机械表,不用充电,不用上弦,随着手臂日常活动就能补充动力,他还有一块普通机械表给匠工们研究去了,再加上两只闹钟,以此作为大明朝封缘钟表发展的基础,目前已经能够做出整点鸣响报时的座钟,还有成人手掌大的怀表。
  虽然是自己的买卖,但不管是掌柜还是伙计都不认得李云崖,封缘钟表旗下的店铺太多了,李云崖只跟他认命的总裁交涉,掌柜一级的根本没有见到李云崖的机会。
  掌柜的正忙着指挥伙计,余光扫到两人身上,看出身份不凡,立即亲自迎了过来,双手抱拳,微微躬身:“二位少爷,里边请,钟在二楼,表在一楼,两位想在哪看?”
  因钟与终同音,中国人忌讳买钟送钟,而表属于新兴事物,百姓们习惯称其为小钟,说起来都不好,掌柜就只说钟表所在楼层,然后问客人要在哪看,属于相当有礼貌的行为。
  “就在这看。”李云崖跟朱由检说,“我打算送给烜儿一块怀表,你看哪个比较好?”
  朱由检看他隐藏身份在自家铺子里买东西,还感觉挺好玩的,扫了一遍货架上的怀表,指向一个:“那个檀木表壳的就很好。”
  掌柜的一挑大拇指:“这位少爷真有眼光。”他把怀表递过来,“这是我们店里最好的三件怀表之一,您单看着外壳,是用上好的小叶紫檀,由能工巧匠制成,上面雕刻着一副八骏图,您请上眼,每一匹马都惟妙惟肖,跟真的一样。这里面表蒙子用的是黄玻璃,里面表盘和表针都是镀金的,十二个刻度镶嵌的是南洋的红宝石……”
  掌柜的这张嘴,吧啦吧啦,口若悬河,即捧了朱由检识货,又夸了自己的东西,李云崖一边听一边点头:这个掌柜的值得给加个鸡腿。
  朱由检被夸得很舒服,带着一点小得意看向李云崖:“就这个吧?”
  李云崖摇头:“这表是很好,但是给烜儿用不合适。”他跟掌柜的说,“你把那个珐琅表壳的给我拿来看看。”
  掌柜的又把珐琅表拿过来,也是一通猛夸:“这个表也好,有钱人家给小少爷们买,都选这一款,冒昧地问上一句,您家的小少爷是属什么的?属蛇的?那就不能拿这个猪的了。”他打开锁,从柜子里又找出来一枚,“这个蛇盘金笔的最好,正所谓笔走龙蛇,将来小少爷一定能够练就一手好的书法,做得好文章!”
  李云崖笑了:“就买它了!”付了七枚崇祯元宝,两人走出钟表店。
  这时正遇见一伙人从二楼往下搬一台座钟,那钟有两米多高,黄杨木的外壳,雕着观音菩萨南海讲道的形象,正面侧面全是水波,波浪之间有人鬼龙蛇,罗刹夜叉等各种生物,钟盘和指针都是珐琅的,钟盘上面被分割成六道,象征轮回,指针分别是男人、女人和小孩,下面的钟摆是一个盘膝而坐的罗汉模样。
  一个富家公子在旁边看:“小心点小心点!磕坏了一个角把你们卖了也赔不起!老祖宗指名要的,盼了好几天,今天一定得见着!”
  看着这尊菩萨钟,朱由检也很惊讶:“钟还能做成这样?这肯定是定制的吧,你可又能赚去不少钱啊!”
  李云崖笑道:“别人说这话也就罢了,你这么说就有点亏心了!你名下的产业也有那么多呢,这么一座钟的小钱,竟然也能入得你的法眼!”
  从崇祯流年开始,李云崖在改革国家的同时,也帮助朱由检整理属于他个人的皇家资产,首先把朱由检名下的所有田产上交给国家,原本只入内帑的矿税等,也都跟田地一起归于国有。庄园只保留一些好的,其余的全都卖掉,铺子也淘汰剔除了不少。
  为了补偿朱由检,李云崖把自己名下的鸡架产业送给他,如封缘家具,已经可以折叠的餐桌座椅,带镜子的梳妆台等新奇家具畅销全国,是个很挣钱的买卖。李云崖把大明侯报也送给朱由检,改名叫做大明皇家侯报。他还帮助朱由检另成立了一整套生产洗漱用品的厂子,包括牙膏、香皂、洗面奶、沐浴露等,全部冠以大明皇家之名,跟自己的封缘系列公平竞争。
  因此朱由检名下的总资产跟原来相比不减反增,有一天两人互相算对方的资产,朱由检说李云崖的身家堪比明初时候的沈万三,比自己这个当皇帝的还有钱,李云崖就把紫禁城算上,还有小汤山等皇家园林,最后总结得出,朱由检仍然是大明首富。
  经过登基之后募捐、逼宫等一系列事件,朱由检已经深刻地认识到,说皇帝富有四海,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类的话都是扯淡,都是那些大臣们用来糊弄蒙骗自己的,从历次抄家结果看来,那些大臣们都比自己有钱,却在国家危难之际一毛不拔,最穷的反而是自己,如今国家有钱,自己手里也有钱,放在六七年前,简直做梦都不敢想,他也看出来,李云崖是真的用心在为自己帮忙,为这个国家打拼,为这个民族呕心沥血,在他看来,整个大明王朝,只有他们两个人是真正有这样心态的,其他人或多或少都带有部分私心,包括如今在职的某些官员。
  两人继续在街上闲逛,李云崖又买了两套样式很不错的衣服,也是封缘出品的,类似于后世民国时的那种中山装,李云崖最终爱的两种衣服,一种是风衣,一种就是中山装,穿上之后显得十分挺拔,细腰长腿,宽肩窄臀,健美身材尽显无遗,从头到脚都散发着青春活力。
  这回他买了两套,都是白颜色的,送给朱由检一套:“下次我们俩就都穿这套衣服,一起弹钢琴,四手联弹,再配上那个灯光,肯定效果很好!”
  买完衣服出来,朱由检看路边一家门脸很大的书店,笑道:“你买东西都去你自己的铺子,看着大方,实际上是左手换右手,这回咱们挑一家不是封缘的,看你待会付钱时候心疼不心疼。”
  李云崖乐了,在他后面进门,故意压低声音说:“看什么好尽管拿。”顿了下又说,“就是别让人家逮到。”
  一句话把迎过来的小伙计都给逗笑了:“二位客官想买点什么书?”
  朱由检也不知道要买什么,带着猎奇的心问:“你们这里有什么卖的最好的,尽管拿来,没看见后面这位李家大少爷吗?他可是这北京城的首富,他都答应付钱了,就怕你们没有好书卖。”
  “好勒,那您就擎好吧!”小伙计很快抱来一大堆书,“这个金瓶梅,插图版,里面有画师画的的小象,卖的最好。这本是回春记……”


第66章 仙狐传说
  朱由检听说过金瓶梅,没听说过回春记,拿过来随便一翻,是带插图小像的精装版,登时白净的脸上红了一大片,慌忙把书合上,劈手扔回去:“你……你竟然卖这样的书!”
  李云崖看他这副害羞的模样感觉可爱极了,在一旁笑道:“这孩子挺有灵性,卖黄书卖到你的头上来了!”他把嘴凑到朱由检耳边,“给皇上看春宫图,哈哈。”
  朱由检被他弄得耳朵发痒,越发恼怒:“公安法不是规定,严禁贩卖淫秽书籍吗?你们还敢卖!好好的纸张不用来书写圣人微言大义,竟然用来做着个!洪承畴这部长是怎么当的!”
  李云崖看他真的有点急了,拉着他的胳膊劝道:“好了好了,你看你把人家孩子吓的。”
  卖书的小伙计本来因为他把书扔地上还很不满,但看他们像是有钱有势的,还敢直呼洪承畴的名字,只得把一肚子牢骚吞回肚里,掌柜的赶忙过来赔不是,不住地用手打小伙计的后脑勺。
  李云崖赶紧拦住:“算了算了,你们这书公安部明确讲明不许贩卖,现在连秦淮河上的青楼都关了,更别说这天子脚下,以后不要再卖了,否则一旦查到,吊销执照半年,罚钱三千银元,可不够你赔的。至于我们这位公子爷嘛,最爱看志异小说,你挑好的拿上几本来也就是了。”
  掌柜的亲自去架上找了几本:“这一本蜀山剑侠传,是当朝国师所著,专讲剑仙佛魔之事,很多事物都匪夷所思,精彩纷呈,报纸上登过的石生卷、金蝉卷、英云卷、血神卷都收录完整。”
  朱由检把书接过去,直接翻到最后,奇道:“报纸我每期都有看,记得血神卷只写了前三章,国师已经一年多不写了,你怎么会有后面的?”他狐疑地看向旁边的李云崖,无声地质问:你写了新文我怎么不知道?
  掌柜的挑起大拇指:“公子您果然是行家,这血神卷确实国师只写了前面三卷,后边的九卷是我们请人写的,国师停笔十四个月有余,大家都着急看,猜测邓隐后面结果如何,许多人在后面狗尾续貂,到底不如国师本人写的好,我们挑了其中一个最好得版本续在后面,以飨读者。”
  “我说嘛!”朱由检一听说是别人续写,还用李云崖的名字,就不想看了,随手把书丢下。
  掌柜的又拿起一本:“这本青丘仙狐传,写的是国师的故事。”
  朱由检来了兴趣:“写的国师什么故事?怎么起了这么个名字?”
  掌柜的神神秘秘地介绍:“写的是国师上辈子的事,公子你不知道,咱们国师是个千年修行的狐仙,上古青丘国仙狐后裔,生就九条尾巴,在一千年前,曾经被猎人射伤,打掉了八条,如果最后一条尾巴也掉了就会法力全失,他逃跑的时候遇到一位进京赶考的书生,书生把他装进书箱里躲过一劫,后来狐仙回来报恩,当时他还是个女儿身,生得国色天香,美艳无边,比古时候的妲己褒姒还要美,胜过汉飞燕,貌压唐玉环……”这掌柜的一边说一边吧唧嘴,脑子里想象着最美女人的模样,“书生银子被偷了,他弄来吃食养活书生,书生病在客店,他到天上盗来仙草为书生治病,书生后来赶上舞弊案,也是他帮忙奔走,才能沉冤昭雪,两人暗生情愫,相依相爱……”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