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说

簪缨问鼎(穿越)——捂脸大笑

时间:2017-03-18 17:35:25  作者:捂脸大笑

    阿良仔仔细细看了会儿板子,对他说:“跟我来吧。”
    没料到这么快就分出了胜负,所有人的目光齐齐扫了过来,那汉子虽然有些紧张,但是还是拍了拍衣襟上的木屑,跟了上去。
    出了院子,又绕过一道回廊,就到了主院。怎么说也是从府城出来的匠人,那汉子自然听说过“佛子”的事情。他连头都不敢抬,紧紧跟在管事后面,进门就跪了下来。只听到一个相当清亮的声音从主座传来:“这么快就好了?拿来我看。”
    从阿良手里接过木板,梁峰仔细看了一遍,不得不说,这雕工确实了得,那么细的笔迹都能保持纹丝不变,更难得的是字体高低一致,力道相当精准。没有废话,他拿起一旁的毛笔,细细在木板上涂了层墨,用纸附在了上面,轻轻刷过。再次揭开纸张时,只见一行清晰的文字印在了纸上。
    梁峰微微颔首,冲下方问道,“你叫什么?”
    “小的名叫卫佛奴,是县府的佛雕匠。”卫佛奴赶紧答道。
    看来这也是个祖传的雕工,梁峰又道:“这反书字,你是如何雕出来的?”
    卫佛奴老实答道:“把纸倒贴在木板上,按着字形雕刻便好。”
    这是标准的阳文雕刻法,能过这么快想出正确的法子,是个会用脑子的。
    梁峰道:“从今以后,你便是梁府书坊的匠头了。我会给你配齐十名雕版工,一名配墨工,还有五名仆妇从旁协助。你们的任务,就是雕刻书版,刻印佛经。”
    卫佛奴头上立马见汗:“可是小的,小的并不识字,也没管过人……”
    “无妨,你要负责的便是雕版的质量。文字勘校、书籍装订这些,我会让其人代劳。书坊归属我府上四坊之一,坊内之人,都是梁府荫户。”
    荫户二字立刻让卫佛奴振奋了起来。只要成为了贵人荫户,就不必再被官府拉服役,而且吃住都在府中,说不定还会有上次田亩,这可比当个匠户要强上太多了。
    他赶忙道:“小的必会尽心竭力,好好雕版!”
    “善。”梁峰笑笑,“工匠也要认真挑选。细心手艺好的,便雕文字,其他手艺不善的可以雕花、刻线、磨光,务必分工协作。这里有个板式,你们拿去看看,精心装饰,雅致娟秀即可。”
    梁峰怎么说也见过些古籍,大体知道格式。至于装饰细节,让匠人来丰富就好。
    卫佛奴闻言想要去接,然而当他抬头看清座上之人后,猛地僵在了原地,怔了片刻又赶忙俯首。他家世代雕佛,熟知各类名家画笔,然而任如妙笔,也描不出此等相貌。这梁家家主,真不愧“佛子”之名啊!
    满满感念中,又多了几分虔诚,卫佛奴连头都不敢抬,乖乖接过了画纸,退了出去。
    座上,梁峰也轻轻舒了口气。现如今,他资历尚浅,根本无法由上自下推广医书,不过书这些东西,自有更便利的传播方法。建书坊,就是为了这个。
    这个时代,还未出现任何印刷术,就连王汶府上或是怀恩寺中,也只能手抄经卷。书籍是极少数人才能拥有的珍贵物品,若是出身寒门,哪怕天资再怎么聪慧,也很难借到足量书本,以供研读。
    正是因为这种知识的垄断性,让印刷术变的无足轻重。那些高门大户自有人力物力,又何苦花费时间研究这个?不过对梁峰而言,雕版印刷就相当重要了。只要有了这个利器,就能大量复制书籍,姜太医留下的医书又何愁传不遍天下?
    不过雕版印刷的成本,也高的惊人。且不说那些雕版的工匠,墨和纸的价钱同样不菲。如果白送,以他现在的身家万万支撑不起。但是如果把医书做为添头呢?譬如买一本《金刚经》,附赠一本《伤寒新论》,反正防疫之说本就缘自佛祖入梦,于情于礼都不唐突。而在那些贵妇信众买回经书之余,医书自然也会进入更多高门府中。
    伤寒不是一家之症,士大夫本就有不少略通医理。只要多一个人看到,就多一人知晓伤寒如何防疫,如何救治。如果那些精通医术的人见到,更是会促进医学发展。姜太医的遗愿,也就有了实现的可能。
    更重要的是,只要有了印刷术,他就有了传播知识的手段。这两部书只是试水,若是印了经史,印了农书,印了其他佛经呢?贩卖知识,从不是个廉价的买卖。他需要更多的人才,多高的名望,这薄薄书册,便会成为他踏足的基石。这可比区区“佛子”的称号,重要许多。
    时不待我,唯有另辟新路了!
    ※
    五匹骏马飞驰,驶过官道,路上行人纷纷避让。这马一看就是上好良马,就算是并州地界,能骑的也不多,更勿论一队五骑了。无论是哪家贵人手下的强兵,躲着点总是好的。
    “队正,是不是该停下歇会儿了。”这都骑了半日,一位骑士忍不住建言道。
    “距离武乡不远了,今晚务必要赶到。”弈延板着张面孔,冷冷应道。
    有了队正这句话,其他人也不敢反驳,就这么催马前行,终于在入夜时分感到了地头。
    如今正值秋收,然而一路上根本看不到什么庄稼,满目都是干涸开裂的荒地。几间破屋杵在路边,门大开着,屋里早就没了人影。
    这五个骑兵都是羯人,面色自然凝重了起来,放缓马速,一路向前。弈延的村子在县东,还没靠近村口,远远就看到几条模糊身影冲出了草屋,向着山里跑去。弈延皱起眉头,一夹马腹,追了上去。
    马儿跑的太快,眼看躲不过了,那几个人齐刷刷跪了下来,其中一个干瘦的汉子边磕头边求饶道:“兵爷饶命!家里只剩老人孩子了,要不就带我走吧……”
    “匐达?”弈延纵身跳下马,快步走了上去。
    听到熟悉的乡音,那汉子傻愣愣的抬起头,看了半天才反应过来,一把抓住了弈延的手臂:“你可是弈延?郇桑家那个小子?”
    “是我。”弈延把人扶了起来,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家里怎么只剩你了?”
    匐达苦笑道:“其他人都出门逃荒去了,就留下我跟阿母。这些日子,总有官兵来,说要把我们买到幽州去,给人做奴仆就能活下来了……”
    弈延可是尝过被人当做货物贩卖的滋味。大枷锁在肩头,两人一组,一路上缺食少水,能不能活着到地头都是一回事。面前这汉子瘦的只有一把骨头了,被抓去岂不是死路一条?
    他啐了一声:“这群走官!你们别怕,这次我是奉主公之名,来乡里招人的。只要勤劳肯干的,都能跟我同去!”
    匐达愣了一下,又探头看了看他背后那几匹大马,小心问道:“你认了主公?那人是谁?”
    “申门亭侯,就是最近刚刚救了晋阳的梁郎君。”
    “梁郎君?是那个‘佛子’?”怎么说武乡也更靠近晋阳,听到这话,不只是匐达,就连他身边那些人眼睛都亮了起来。
    “听说‘佛子’救了晋阳一城百姓呢!”
    “有人还说他伸手一摸,就能消除病痛!”
    “‘佛子’会收羯人做佃客?”
    听到乡亲们提起主公的名字,弈延眼中不由露出骄傲神情:“正是那个梁郎君。他待人慈悲,非但收留流民,还让我们加入了部曲。这马,也是主公赐下的!”
    他身后站着的可不只一个人,那几个骑士也纷纷开口帮腔。弈延又转身从褡裢里取出两个干豆饼,塞给了那几人;“先吃些垫垫,若是能跟我一路南下,到了梁府,还有田地可以耕种!”
    这些话都没有他手中的饼子来的有说服力,几人饿了数日,哪还能忍得住,狼吞虎咽吃了起来。这样的情形,放在几个月前,弈延还觉得司空见惯。然而跟在主公身边,整个梁府未曾有一人忍饥挨饿。那可是几百条性命!主公一人,便救了他们所有。弈延从未有一刻如此切身体会到,梁府的不同之处。
    他要给主公带回更多人马,那些诚实可信的,勇武忠心的。他要让主公拥有更强大的部曲,救更多的性命!他要尽快回到主公身边才行!
    弈延深深吸了口气:“匐达,带我去见村里其他人。我要把这个消息告诉大家,若有人肯去梁府,明天就能上路!”
    匐达差点没噎住,但是月光之下,对面那双眸子如此闪亮,就像天上的星星。他愣了一下,也不顾手里的饼子,拉起弈延,向村里跑去。
    短短一天之内,快马经过一村又一村,踏的干涸的地面尘土纷纷。一户又一户饥肠辘辘的羯人背起了自己少的可怜的行囊,走出家门。他们已经没有了活路,自然没有资格再眷恋这片乡土。他们不清楚自己将会走到何处,但是那个有着灰蓝眼睛,骑着骏马的族人小子告诉他们,会有人能救他们,连同他们老弱的父母,饥寒的妻儿。
    一个被称作“佛子”的善人。
    羯人信佛,没有什么比这“佛子”名号更让他们期盼的了。这个乱世,若是没有佛祖那样的慈悲,又怎会施恩,救他们这些贫贱胡人?
    一个连汉话都不怎么会说的老者,费力的跟在队伍后面,念念有词。
    “那不是佛子,是药师佛的现世化身。他高坐莲花宝台,结三界法印,发下宏愿解救众生。若有人信他,便能脱离苦海,重回光明琉璃之境。他麾下有十二大将,七千夜叉,为他扫平诸路恶鬼。我佛慈悲,眷我子民……”
    喃喃祷告声中,二百个高鼻深目的杂胡,向着梁府缓缓行去。
    作者有话要说:  雕版印刷出现的略晚,大概隋唐时代才出现,到唐末才开始盛行。印刷术的普及,是随着寒门崛起出现的,到宋代就相当发达了,开始有了活字印刷。不过活字对于编书者的要求太高,暂时还是用雕版吧。
   
    第58章 新篇
   
    “郎主, 这便是重新装订的书册了。”跪在案前, 朝雨双手把崭新的书册递了上去, 满眼欣喜。
    梁府半月前正式设立书坊,开始试制新书。与世人常见的经卷不同,书坊中所印的书并非卷轴, 而是方方正正一本,由木板刻字,刷墨覆纸而成。第一次见到雕版,朝雨着实惊讶无比。谁又能想到,可以把字刻在木头上, 转印成书呢?
    这法子简直是绝妙!朝雨自幼家贫, 立刻便对印刷之术产生了兴趣。正巧因她识字, 郎主便把校验新书,装订成册的任务交给了她。
    一个从未有人见过的新式纸书, 想要好好装订, 何其不易。朝雨花了不少心思, 最终却是得了郎主点化, 才有眼前成果。虽是新样,但是朝雨自信这是最好的装订之法,恐怕就连郎主都挑不出错来。
    梁峰翻开面前书本,《金刚经》的雕版现在还未刻完,这书只是用草稿做成的样刊。与之前不同,这次乃是合页装订,也就是把印好的书页从中对折,无字一面夹在中间,有字一面朝外,背口细细用线缝上,再用笺纸包严,作为外封。虽然是样刊,朝雨也未轻忽,手工精细无比,看起来就很上档次。不过梁峰早就习惯了后世那种正反双面印刷的书本,这种合页,怎么看都像是盗版书没有裁好的感觉,让人有种想把中间纸页划开的冲动。
    不过就算是梁峰,也不得不承认,现在恐怕没有更好的选择了。实在是雕版花费的功夫颇大,纸张和墨又不甚理想,如果双面印字,错版还是小问题,透墨才让人头痛。这种合页装订,则考虑了美观和实用双方面的需要,而且能让薄薄一本金刚经看起来稍显厚度,能看出朝雨费尽了心思。
    放下书本,梁峰颔首道:“这样便好。装订一本,要花多长时间?”
    “只需两日便可。”朝雨欣喜答道。
    雕版印刷最让人头疼的,是雕刻木板的时间。费时费力,又要小心不能错字,否则一个板子都要毁掉重制。但是雕版一旦制成,印刷装订就简单了。只需晾干墨迹,仔细对折缝好,黏上外封,就能制出一本美观大方的书册。想想自己能带几个不识字的仆妇做出如此精美绝伦的新书,朝雨就觉得兴奋异常。郎主真乃天授之才,如此妙的法子也能想出!
    这制作周期还算可以,如果五名女工采取流水线装订,恐怕效率更高一些。想了想,梁峰取过一页白纸,跟叠歌词本一样左右对折了几下,递给朝雨:“《金刚经》可以细细装订,《伤寒新论》就不必了,只要照这样把纸页黏在一起,折叠一下便可。”
    《金刚经》是主销货品,再怎么精细都不为过。《伤寒新论》却是免费赠送的副刊,就必须控制成本了。用普通麻纸加上折页装,既清爽又简单,不失为一个法子。
    “对了,《伤寒新论》务必要仔细校订,不能写错一个字,不能漏掉一个字符,这是救人根本,不可轻忽。”梁峰再次正色吩咐道。
    因为是医书,梁峰在《伤寒新论》上花费的功夫着实不小。第一次在刻板中引入了“句断”。古代书籍是没有标点的,全靠师长指引,才能辨别文意,阅读经卷。而在私人注释中,则会用上“。”和“、”这两种符合,也就是古称的句断了。这当然是统治阶级控制知识传播,使其高尚化的一种手段。但是放在医书里,却很可能成为误导他人的陷阱。就算会遭人诟病,梁峰可不能看着好好的医书传错了样子,反正送的不要钱,按他的心意来就好。
    这虽不合规矩,但是朝雨也清楚有无句断对阅读的影响,点头应是后,便退了出来。
    书坊如今跟织造房一样,都在主宅之中。朝雨快步绕过回廊,以手掩鼻,踏进了庭院。院子里依旧是木屑飘飘,呛人的很。几个工匠正在雕琢手里的木板,他们各有分工,有的平整木材,有的雕花装饰,唯有手艺最好的四人,小心翼翼的雕刻着板上文字。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