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说

古代生活记事——曲水临江

时间:2017-03-19 17:52:28  作者:曲水临江

  于文敏对弟弟的晚上突然过来,微微有些惊讶。见他有话要说,便笑着放下手中的书。
  于文礼坐在自己常做的位置上,摸了摸用惯的书案,东西有些老旧掉漆了。可于文礼还是很喜欢这张书案,这张书案陪他度过数不清的夜夜苦读的时光,见证了他的汗水和欣喜,如今却要与它告别了,再见时不知它还在不在?还有窗外的梧桐树,还是自己出生那年,阿爸亲手栽下的,如今已经亭亭如盖了。这家里的一砖一瓦,院子里的一草一木,于文礼都很熟悉,如今却要离开这些熟悉的东西了……
  于文敏看弟弟开始望着窗外发呆,窗外梧桐树枝叶随风微微的晃动,窗户上的树影也摇晃起来。“这棵树还是你出生那年,阿爸亲手栽的,如今都这么大了?”
  于文礼回过神来,听到这话,也笑道,“是啊,都这么高了!早些年小五还爬这树,说要看看树上有没有鸟窝?现在秋阳可不想着爬了,太高了。我记得前院栽的桃树,是大哥出生的时候,阿爸栽的,那树结的桃子味道不错。”
  于文敏也笑着说,“嗯,结的桃子又脆又甜,你和村里的那群孩子都爱吃。每年不等熟透了,你就去偷摘着吃,偏偏桃毛又弄得你痒的大叫,然后就被阿爸发现了,逮着你拧你的耳朵。说你明明怕痒,还自己去摘,然后阿爸会牵着你的手,给你用皂豆儿洗上好几遍,你才不喊痒了。结果你下次还这麽干!
  你还怕虫子,一看到有虫子,不管坏没坏,你就把桃子扔到外边大狗的食盆里,狗又不爱吃桃子,大人看到了就骂你浪费。你还回嘴说,你怕虫子钻到你肚子里,要让狗把虫子咬死,那虫子才多大啊,比家里狗的牙缝还小!呵呵!如今想起来你那时候还真是调皮捣蛋,逗人发笑。”说完,于文敏像是想起来那时候弟弟一副我说的最有理的模样,不禁又笑起来。
  于文礼也不否认,这大概是记得比较清楚的几件件蠢事了。于文敏笑得舒心,于文礼的笑容也轻松了几分。
  于文敏笑容渐渐收敛了起来。那是兄弟俩最开心的日子了,阿爸一走,后娘进门,俩人就再也没有那么放肆的时候了。于文礼也想到这里,也笑不出来了。后来那颗桃树,越长越大,占了小半个院子,王氏嫌站的地方太大,想要砍掉。大哥不等别人来砍,自己拿着斧头砍断了树干,喊了村里的木匠来拖走。把树干打成几件小家具和木盒,成婚时带走了,还留给自己几个小核雕。
  这颗梧桐不过是因为长得好,在窗子这里正好是一小片树荫,夏天可以遮住大半的太阳,冬天挡日头不太厉害,栽的位置正正好。也不知自己走后,它还能不能继续长下去。
  于文礼沉默之后,开口问道,“哥,你们打算什么时候走?我,我和子君会收拾好东西的。”
  于文敏想了想道,“沈叔叔原本想今日就走的,我想等你自己来和我说。现在你来了,那就后日走吧。大件的东西不必带着,到了定阳秦家,是家里什么都不缺。衣服这些也只带几件换洗的就好,等到了定阳都要重新置办。其他的东西你们看着办吧。路上需要的东西,沈叔叔和我也都准备齐全了。你还有什么需要的,告诉我,我让人去准备。”
  “我相信哥,哥从小就周全能干。我和子君都好说,只是得准备些小野能用的东西,以备万一的药丸子等等。”于文礼想了想说道。
  “嗯,药丸子倒是准备了一些,大人小孩儿的都有。我让人买的奶干儿不知买到了没?行了,东西我会准备好的。你和子君商量一下,还有什么需要的,再来告诉我。”
  “好,我知道了。哥,你早点休息吧。我这就回去了。”
  “好,你也早点歇着。”
  于文礼回到自家屋里的时候,林子君正在收拾旧衣服,准备把穿不着的,送给村里有需要的人。
  林子君看到于文礼进来,便问道,“说定什么时候走了吗?也不知来不来的及,把东西都规整一遍。想着没多少东西,这一翻腾,零零碎碎的东西倒是一大堆。”
  于文礼走过去帮他把床上的东西收起来,说道,“后天走。明日我和你一起收拾下东西,带走的东西不必太多。够路上用的就行,到了定阳大哥和舅舅府上一定会准备东西的。
  屋里的大件都不必动,就这么放着吧。衣服和用的,你愿意留给弟妹和小妹就留给他们,送给相熟的人也行。还有书房,你喜欢的书,愿意带走的,记得早点去拿到屋里来。我明天把书房的东西整理一下,除了带走的都留给五弟。
  若有时间,你要不要去那边说一声?”
  林子君停下手里的动作,叹道,“不必去了,去了知道我们往府城去,我那姑姑,说不得要贴上来,从你是身上刮一层好处来呢!我家里那头以后就算是没亲人了!”
  于文礼听了也不意外,略过不提,继续收拾东西。
  林子君另起话头说道,“不提旁人,单看弟妹这几日就找了我好几回。我们这还没走,就想着为以后寻好处来了。被我挡了回去,也不像往常一样甩脸子,告黑状去了。可她越是热情,反倒让人越不舒服,倒不如学婆婆冷淡些,日后还多念几分情谊。”
  于文礼知道,林子君还为那日扔下孩子一个人的事情生气,只是隔了这些天,想吵都吵不起来了。不过也是,平日里处的就不如何,这时候贴上来,更让人生厌。于是说道,“你若不喜欢,就别理她了,反正只有一日的时间了。家里的弟弟妹妹,有机会自是要照拂的,多说无益。倒不如学五弟和小妹,送些东西来,做个纪念来的让人欢喜。”
  林子君道,“你心里有谱就行,小妹还好,日后添份嫁妆,见面的时候,恐怕不多。倒是五弟来日府试,到定阳去,需要帮忙的时候多着呢。五弟是个明白人,不会寻我们的麻烦。唯有三弟,可别被三弟妹鼓动着,做出什么事来才好?”
  “想那么远做什么?你就是爱操心。行了洗漱一下睡吧,不早了。明日要做的事情多着呢。”
  第二天整日的忙乱过去,东西都收拾清楚了。路上需要的东西也打包放在了桌子上。明日就是启程的日子。今夜许多人难有好眠了。
  九月初八一大早,于文礼夫夫二人就早早起来,收拾清楚。快早饭了才把于嘉泽从被窝里拖出来,洗漱好了。在堂屋里,于家人吃了一顿“团圆饭”。
  门外沈柏已赶着两辆马车等在门外,东西也已经放到车上。只等于文礼一行人出来便可启程。
  于家堂屋里,于嘉泽今日穿了一件长衫。此刻,于文礼撩起衣摆,朝坐在正堂的父亲磕了三个头,说道,“爹,以后多多保重身体,儿子会常回来看您的,您要……”话说了一半,于文礼就红了眼眶,说不下去了。无论曾经敬也好怨也好,今日的分别,过往无需再提。
  林子君和于嘉泽跟在后头,也磕了头。于文敏也行了礼,对着父亲说道,“爹、娘,多保重,有事写信给我和文礼。”
  于家德这几日仿佛老了几岁,面容有些憔悴。他眯着眼仔细看了看儿子、孙子,挥挥手说道,“走吧,走吧!一路小心!记得常回来看看就好。我……爹就不送你们了。去吧,小五代我送送你哥哥们。”
  无论怎样,于嘉泽现在已经坐在马车上,马上要离开这辈子还没走出去过的小村庄了。身后是已经看不清楚的两位叔叔和生活了许久的地方,前方是漫长的前路。于嘉泽不知自家爹爹和阿爸如何,他心里无端生出些兴奋和恐慌来。不知未来会有什么,在等着他们。


第14章 初遇
  在现代大多数普通人可以出门旅游,都是十分开心的。因为旅游代表着可以观赏美景,吃吃美食,放松心情。而且还代表着你有钱有闲。当然这之前有个前提那时大多景区、景点——交通方便。这可是旅游前需要考虑的很重要的一点。
  现在于嘉泽正在亲身体会,交通不方便的滋味。于嘉泽把去定阳的看做长途旅游,有自己这个小孩儿在,一定不会赶路。路上可以看看风景,顺带体验一把古代的客栈。可于嘉泽还是低估了古代旅途的辛苦,高估了自己的身体条件。
  古代的马车乘坐起来没那么舒服,车厢内除了开门的一侧,都是贴着侧壁架着木板,方便人坐下。你可以想象作者的是硬木板(坐垫这个可以有,但能跟现代的车垫比吗),靠着的还是硬木板,车轮子还是硬木头的。土路高低不平、坑坑洼洼,时不时的颠簸晃动,里面的人很容易磕碰着。于嘉泽一上车就发现车窗狭小,里面显得闷暗。想看外面的风景还要自己打起帘子来看。不等他细看外头的景色,马车一个晃动,于嘉泽脑门就和车壁来了一个亲密接触。于嘉泽不能强求车子稳当,直接爬进阿爸的怀里,厚着脸皮找个人肉垫子。可惜人肉垫子也解救不了于嘉泽,不到一个时辰于嘉泽已经头昏脑涨,想反胃了。上辈子从不晕交通工具的于嘉泽晕车了!这辈子第一次坐车,就光荣的晕车了!
  于嘉泽晕晕沉沉的时候还想着,在古代马车已经是高级交通工具了,自己年纪小还没机会体验农村的驴车、牛车。呵呵,简直不能想象。
  不仅是于嘉泽,连于文礼都难受的厉害。林子君见一个两个的这样,忙去后面车上跟于文敏讨了一罐酸梅过来,让着父子俩一人含上一颗。把剩下的梅子收好,林子君心疼的把儿子拦在怀里,给他捏头。又有些忍不住嘲笑自家夫君道,“你成日里做村里的牛车往返县里,四面敞着吹风那都受不了,怎么坐上这金贵的马车反倒成了这副模样?”
  于文礼含着梅子好受了些,闻言笑道,“可不是吗?四面漏风的牛车都没事,这舒服的马车怎的就受不住了呢?”
  于嘉泽趴在阿爸肩上翻了个白眼儿,这就跟现代有人能做拖拉机、货车后车斗,却没福气做舒服的轿车一样。气流不畅,闷得。再有其他原因,就是个人体质问题了。于嘉泽曾经的好友就是这样,大家一起出门,别人打的嗖嗖的走了,他还得四处去找漏风的摩的坐,还自我调侃道:咱这身子,真是贱的很哦!
  于嘉泽迷迷糊糊的被抱下马车,感觉进了一个有些乱的屋子,直到听到一声,“店家”,才惊醒过来,努力睁开眼看看这古代的客店是怎样的。没等于嘉泽上下眼皮儿费力分开,一块湿毛巾糊到脸上,于嘉泽彻底醒了过来。
  林子君看到儿子醒了,与儿子抵着额头,试了试没发烧才放下心来。
  已经过了晌午,林子君叫醒于嘉泽是要吃午饭了。就在这野店里,买碗热汤,再来一碟青菜,再拿出自带的酱肉,就着馒头一顿饭就对付过去了。于嘉泽一行人,也只有于嘉泽面前放了两个鸡蛋。听刚才的伙计说这鸡蛋要十文钱一个。于嘉泽知道平日村里一文钱就可以买两个的鸡蛋,看来他们离村落人烟已经很远了。这里不是于嘉泽想象中的客栈,不过于嘉泽打量一圈儿,就明白了这是古诗中常提到的野店。
  “野店一声鸡,萧萧客车动”。古时候的野店一种和现代影视剧中的客栈相似,是行路上供行人歇息,提供吃喝住宿的地方。另一种更像现代公路边的小饭店,只供旅客吃饭歇脚,没有住宿。当然无论哪一种条件都不会太好,这个“野”字,就表明了四周人烟稀少,自然条件就好不到那里去了。
  这家小店只有三间茅屋,桌椅条凳都是摆在外边的棚子里的,也不过四五张桌子,除他们外只有三两个歇脚的行人。于嘉泽想到这条路看来不是什么重要的地段,自己这些人下午还得赶路,也不知晚上有没有住宿的地方?
  于嘉泽这边儿刚想着,晚上住哪里。沈柏这边就走过来,直接坐到于嘉泽这一桌。离了十里村,沈柏也就不张口少爷闭口公子了,看来沈柏的身份地位应该不是管家、幕僚这一类的,更像亲近的下属。
  沈柏对着于嘉泽笑笑,就扭头对于文礼和于文敏说道,“这不是去定阳普通人常走的路线,是镖局、行商抄的近路,路上很安全,就是人烟少点。下午赶路就能到万安县,晚上就有客栈住了。明日走官道,就不像今天颠簸的厉害了。”
  “都听您的,您安排就好。”于文敏回道。于文礼也表示随沈柏安排。众人歇了小半个时辰,就开始赶路了。
  晚上于嘉泽醒来的时候是在客栈的房间里,这次下车的时候于嘉泽一点意识都没有。晚饭也是在房间里吃的,洗漱之后于嘉泽睡在了传说中的天字号客房的床上。实话说于嘉泽觉得这客房还算不错,不大不小,整洁干净,被褥用的是自带的,就不知道原来的干不干净了,有没有味道了。快睡着的时候还在想,这样的条件,不知道要多少钱呢?
  于嘉泽昨晚还想着参观一下古代真实版的客栈,早上醒来却是在马车上了。于嘉泽有些可惜,不过想到以后还有机会,也不在多想,扒着窗户开始看着的野外风景了。
  官道是古代官马大道的简称,古代官方也称为驿路,沿途设驿站。其实就相当于现代的国道。一般以京师为中心,连接各省的主要干线,各个省府之间也互相沟通,一些重要的军事经济城镇也会有官道,以便军令通达、来往顺畅。
  官道自然是平坦顺畅的,马车做起来也舒服了许多。一路上的行人车马要比昨天路上的多的多,看来定阳府会很热闹繁华。于嘉泽不禁可惜自己现在还是个文盲,古代也不像现代那么多地图、地域介绍。精细的地图在古代也算一种军事机密了,这样就不能靠自己翻书知道这个秦朝的疆域和地理环境如何?自己所在州府又在什么位置?
  赶了一天路,天快黑的时候,于嘉泽正坐在马车地板上,摆弄一副木质的七巧板。忽然听到前头喊“停车”,于嘉泽有些奇怪,这时候不该停车?刚不是说过了,还要大半个时辰才到落脚的地方吗?
  于文礼打开车门,问赶车的车夫说道,“出什么事了?”。
  车夫是个健壮的汉子,长相端正,这两天总爱逗于嘉泽,还给于嘉泽讲北地的见闻。
  车夫已经去前头转了一圈儿回来,听到于文礼问询,忙解释道,“前头有马车坏了,堵住了前路,沈先生已经派人去帮忙了,一会儿就能走。小少爷待会儿可得坐稳了,这天色不好,马上要下雨了。等路通了,马车就得跑起来了。”
  于文礼听了放心心来,问道,“你们赶车有雨具吗?”
  车夫闻言爽朗的笑起来,“哈哈,多谢您的关心,有蓑衣斗笠呢,我们都习惯了,您不必担心,快回车里吧。都刮起风来了。”
  于文礼也笑起来,退回车里去了。
  果然没多久,马鞭声响起来,车夫喊道,“坐稳了!”。“哒哒”的马蹄声急促的像鼓点一样,敲击着地面,马车速度也越来越快。于嘉泽这才知道这两天的速度,还真是挺慢的,说是赶路也没有快到哪里去?这才是赶路的感觉,策马飞奔的速度。
  外面风越来越大,刮得树梢哗哗响,窗缝钻进来的风,吹得于嘉泽脖子发凉。紧赶慢赶,马车总算赶在雨点落下来之前,进了驿站。
  今晚于嘉泽一行人住的是驿站。古代六十里一驿,差不多就是一天的路程,中间还有十里一个的铺。驿站可供官员行旅过夜,当然官员和行旅住的就不是一个档次了。如果没有官员过夜,普通人多花些银子也能住到好房间。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