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说

初入职场——Mosiliang

时间:2017-03-24 20:37:37  作者:Mosiliang

   
    蓝亦鹏把最后一道菜装到盘子里,熄了火,然后盛好饭,拿个托盘把做好的菜以及饭一一端到客厅的桌上。
    这时候蓝亦鹏他妈妈也洗完澡了,一家人就开始吃饭了。饭桌上,蓝亦鹏一如既往的默默吃饭,一声不吭,他爸妈也不会过问他的生活、工作情况,连一句话都没跟他说,两人自顾自地边看电视边聊天。
    小时候不懂事,在饭桌上有时候会在他爸妈聊天时插话、提问,他爸妈一般都是无视他的问话,或者就是骂他:大人说话,小孩子不要多嘴!
    后来自然也就不会再插嘴了,慢慢的,蓝亦鹏也习惯了这样的氛围,吃饭都不说话的。古人云:食不语,寝不言。所以蓝亦鹏这也算是从小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了。
    默默地吃完饭,蓝亦鹏把自己的碗筷收拾到厨房里去。然后回房间,把席子、棉被等一一铺好,再把自己带回来的行李收拾收拾。
    蓝亦鹏家是两层楼,家里人都住在一楼,二楼则用来存放一些稻谷、杂粮等杂物。
    一楼四室一厅,刚好一家人每人一间房。厅出来是一条走廊,走廊右边尽头是卫生间,走廊左边尽头是厨房,厨房旁边就是大门了。走廊下边是天井,天井再出来用砖瓦盖了一个长长的房子,房子面向大厅这边都是没有墙的,里面是放着一些农具和柴火等。
    蓝亦鹏收拾完毕,出来大厅,看到他爸妈都吃饱了,还在聊天看电视。蓝亦鹏又开始收拾饭桌,一个人到厨房里洗碗。
    没多久,他爸就拿桶到厨房开打水去洗澡了。等蓝亦鹏洗好碗,又刷牙洗脸完毕,他爸刚好也就洗完了,这才轮到蓝亦鹏打水洗澡。
    洗完澡,蓝亦鹏就直接回房间了,他爸妈还在客厅里看电视。蓝亦鹏自从上了初中就没在家正经看过电视,以前都是回房间里,一个人看书做作业。
    总之,家里没什么事情要做的话,蓝亦鹏基本都是一个人呆在自己的房间里的。他从小就一个人自己玩自己的,一个人呆房间里一整天都不会觉得无聊,死宅就是这么养成的!
    蓝亦鹏从房间里拿出他给父母带的衣服和一些营养品等,放到厅里的沙发上,跟他爸妈说是给他们的。
    他爸妈这才把目光转向了蓝亦鹏这边,不出意料的,他妈一看到这些东西就骂蓝亦鹏乱花钱,说他买这些东西还不如把钱直接给家里,他哥那房贷还有很多呢……
    蓝亦鹏等她妈说完了,这才骗她说这些营养品什么的是公司年会抽奖抽中的,虽然他中的其实是五百块软妹币。至于衣服,那确实是自己买的,这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蓝亦鹏解释完,就回房间,关上门,可以开始玩自己的了。
    蓝亦鹏的房间在厅的右边靠里面,属于里间,窗口看出去就是高高的大山了。房门对面则是他爸妈的房间,他妹妹以前住在左边的外间,他哥就是右边的外间了。
    外间自然要比里间好,光线充足,还没有什么杂音。里间的话,因为背靠大山,常年没什么阳光晒到,因此很潮湿,衣服被子放久了都要发霉。而且晚上睡觉都能听到山上的虫子和鸟叫,以前还有猫头鹰的叫声,到了夏天,还有青蛙的叫声。
    蓝亦鹏小时候一个人睡都害怕,晚上都是蒙着头,躲在被窝里听各种声音,直到迷迷糊糊的睡去。不过长大了就没觉得有什么好怕的了,反而觉得这声音挺悦耳动听的,特别是习惯了大城市的夜晚,这虫鸣鸟叫,反而更显得村里的安静平和。
    第二天早上八点,蓝亦鹏准时醒来,不过因为有大山的遮挡,整个房间里还是暗暗的,看着就不像是早上八点钟。蓝亦鹏起床洗漱一番,就到厨房里吃早餐了。
    村里人一般都起的比较早,听到公鸡鸣叫,天刚刚亮,就有人起床做早餐了,蓝亦鹏他妈妈一般就这个点起床,然后家里的早餐一直都是她做的。
    他妈妈做完早餐就会叫他爸爸起床吃早餐。要是地里有活要忙,他妈妈才会叫蓝亦鹏三兄妹起床,当然,一般都只有蓝亦鹏准时起来,剩下的两个得叫上大半天。要是像现在的大冬天,基本没什么活要干的,那她就不会叫了,随便你睡。
    现在家里静悄悄的,没看到他爸妈在家,应该都出去了。他妈妈应该是去菜地或者哪里忙活了,他爸爸估计就是出去跟村里人烤火聊天去了。
    蓝亦鹏吃完早餐,把碗盘里的碗筷都洗干净,又把地扫了扫。然后就到天井的井边洗自个的衣服。
    以前上小学那会,家里种的田地比较多,家里人都很忙,所以家里的衣服都是蓝亦鹏一个人洗的。有时候他妹妹会帮着一起洗,当然前提是他妹妹起床了。至于他哥,那是从来没洗过衣服的人。
    不过上了初中没多久,他爸妈就外出打工了,这之后,他妈妈就不用蓝亦鹏洗衣服了,蓝亦鹏一般洗洗自己的就可以了。
    话说这井水挺神奇的,冬暖夏凉,大冬天的洗衣服都没觉得有多冷,比城里的自来水暖和多了。
    洗完衣服,就拿到楼顶上去。晾好衣服,蓝亦鹏这才拿出手机,想给吴铭打个电话,不过都还没到九点,估计吴铭都还没起床,于是就发了条叫吴铭起床的短信过去。
    收起手机,蓝亦鹏坐在天台上,等着吴铭的回复。此刻,满脑子都是吴铭,想着他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嘴角微微上扬。
    不过想着想着,蓝亦鹏又忍不住彷徨、害怕,要是以后没有了吴铭在身边,那日子要怎么过?真正痛苦的是得到了又失去,而不是得不到,正如“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正想着,手机响了,吴铭的电话来了,说是他早就起床了,今天他们一家人要去荷兰,刚才正在开车去机场的路上。
    吴铭父母在他小时候就出国了,两老环球旅游一圈之后,就常年居住在荷兰了。以前每年还会回国看看家里人,不过这几年年纪大了,行动不方便了,所以就变成吴铭和他哥一家人过年的时候到荷兰那边去团聚了。
    吴铭昨天忘了跟蓝亦鹏说他今天要出国这事了,本来在家里出发之前,就想给蓝亦鹏打个电话的,但是有点早了,电话也打不通啊,没办法了。
    好在,在登机前,两人终于通上了话,不然到了国外,那通话的信号就更不好了。
    两人聊了一会,吴铭就要去登机了,让蓝亦鹏赶紧下去,不要在楼顶上了,大冬天的,着凉了就不好了。
    蓝亦鹏站起来,收起手机,拍拍衣服,准备下楼了。心想着:自己刚才真是想太多了,因为太在乎,才会害怕失去,不过害怕有什么用呢,不如让自己变得更强,强到可以与吴铭站在一起,可以追求甚至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
    回到房间,蓝亦鹏打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开始敲代码、学习。不过家里没有网络,有点不太方便。
    没办法,整个村里都没有网络,这大山里的,上哪去拉个网线,村里人甚至连网络是什么都不知道呢。
    今天是农历二十八,再过两天就是大年初一了。每到年底的这个时候,村里的家家户户就开始给家里大扫除了。
    没过多久,蓝亦鹏他妈妈就拿着一个简易制作的长扫把回来了,后面还跟着烤火回来的他爸。
    “小鹏,出来扫蜘蛛网啦。”蓝亦鹏他妈妈把长扫把放在天井里,然后进来客厅,朝着蓝亦鹏房间喊了声。
    “哦,好。”蓝亦鹏应了声,然后保存代码,把笔记本电脑关上,就出来了。
    戴上帽子,拿过长扫把,这扫把其实就是一根长竹竿,然后在竹竿的顶部绑上稻草。跟往年一样,蓝亦鹏先到二楼去,一间间房子的天花板都打扫一遍。
    接着是一楼的房间,这就不能直接扫了,得把床上的席子卷起来,再拿大塑料膜盖住衣服等,然后才开始扫。
    扫完四个房间的天花板,这才轮到客厅里。看了下厅里的挂钟,都快下午一点了,蓝亦鹏这才感觉肚子饿了!
    赶紧把客厅扫完,把长扫把放到天井里,这才摘下帽子,到水井边上洗手。他妈妈正在天井里擦洗从厨房里搬出来的桌椅以及碗柜等。蓝亦鹏他爸则在家的后面,清理后山的杂草,修理排水沟等。
    蓝亦鹏来到厨房,厨房里的天花板已经被蓝亦鹏妈妈打扫过了,窗户玻璃以及灶台、灶头等也都被一一擦洗过。
    蓝亦鹏打开锅盖,发现锅里的粥已经热好了,而且剩的份量也不多,看来他爸妈已经吃过了。于是,蓝亦鹏一个人在厨房里吃午餐。
    解决了午餐,继续大扫除。首先是擦玻璃,二楼的擦擦里面就可以了,后面的也擦不多。至于一楼的,那是里里外外都得擦一遍了。
    接着是扫地,先从二楼开始,扫完各个房间,然后从二楼楼梯一路往下扫,再扫一楼的房间、大厅、走廊等,每一个角落都不放过,有些偏僻的小角落,一般每年也就扫这么一次了。
    扫完地之后,接着拿抹布擦拭桌椅,包括房间里的书桌、衣柜,客厅里的沙发、椅子、电视柜等等。
    他妈妈不知道什么时候搞好厨房的卫生了,然后就出门摘菜,到菜地里忙活去了。他爸则还在家的后面,清理拔完的草、山上掉下来的小石头等垃圾。
    这么一圈打扫下来,都到下午四点多了,蓝亦鹏整个人都累瘫了。
    洗干净抹布、手,终于可以喝口水,上个洗手间了。结果进到洗手间一看,发现洗手间还没打扫呢!没办法,只能又打扫了一遍洗手间。
    这下才终于算是打扫完毕了!蓝亦鹏坐着休息了一会,看了看时间,又得开始做晚饭了……
    在家就这样,一整天的,就没闲过,这就是劳碌命啊!
   
    第53章 过年二
   
    忙忙碌碌的一天过去,今天就是除夕了,农历二十九,今年的最后一天。
    每年的除夕,村里的妇女们都会早早地起来,做好早餐,然后一家人吃过早餐,大人就带着小孩,跟村里人一起浩浩荡荡地到镇上去赶集。
    以前都是走路去的,就算山路不好走,小孩子们还是很兴奋,一路蹦蹦跳跳的,从来没有谁会喊累的。
    这年前赶集,算是村里的集体活动之一了,还有一个集体活动,那就是清明扫墓。这村里的集体活动,蓝亦鹏基本都是不参加的。
    对于年前赶集,蓝亦鹏长这么大就去过一次。小时候他也羡慕哥哥妹妹,以及村里的小孩子们,能跟父母一起去镇上玩。他那时候,父母说他体弱,不适合走这山路,镇上人又多又挤,所以不带他去。当然,这就是一种说辞吧,因为蓝亦鹏在家还不是照样的上山下地去干活,而且比哥哥和妹妹干的活还要多。
    蓝亦鹏一直到了小学六年级,才跟自己班上的小伙伴一起去赶了个集,还是用的自己上山找药草卖而存下来的钱,他父母从来不给蓝亦鹏零花钱的。
    当然,那时候也没有零花钱的说法,不像现在的小孩,每周甚至每天,父母都会给一定的零花钱。不过那时候的父母还是会给自己小孩一点小钱去买糖什么的,只是不定期而已。而且有的小孩考试成绩好的话,家里也会给钱奖励。
    至于蓝亦鹏,他父母就没问过他的学习成绩。对于他考第一什么的,还都是从村里人口中得知的,知道了之后,回到家里也跟不知道一个样。
    蓝亦鹏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学前班期末考试,数学满分,语文30分,那时候是没有什么幼儿园的,刚上学就是学前班。他拿着成绩单回到家,都不敢给父母看,就怕被骂。因为他哥哥在前一年学前班考试成绩比他现在要好,语文59分,就差一分及格,结果回到家里就被他爸给打了,骂他不好好学习。
    不过等到父母回家,一整个晚上都没有人问起他的成绩。蓝亦鹏为此还提心吊胆了好几天,结果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至于后面父母有没有知道他的成绩,蓝亦鹏就不知道了。
    自那之后,他知道父母并不关心自己的成绩,蓝亦鹏也就不担心成绩这回事了。所以小学那会,蓝亦鹏他哥甚至他妹的成绩,一直都是比他好的。
    直到上了初中,到了镇上,见到了不同的生活,不同的风景,蓝亦鹏才开始意识到要努力学习,走出大山。自此,他的成绩一年比一年好,成了家里最好的那一个。
    不过不管他考的是全校第一还是什么,他父母依旧是不过问,慢慢的他也习惯了。到了后来,别人家孩子考上大专,家里都要摆几桌酒席请村里人去喝一杯,而他作为村里唯一一个考上本科一本的,却是无人过问,他倒也无所谓,只要能上大学就行。不过那时候村里人对于大专还是本科都还没什么概念吧。
    咳咳,有点扯远了,回到村里集体活动这话题。另外一个集体活动就是在清明那天,村里人都是姓蓝的,曾经都是同一个祖宗。因此,每年清明,村里人就会一起凑钱,然后买很多的肉,大家一起做好饭菜,用扁担挑着饭菜到后山那边去扫墓。
    这公墓离村里不远,走个十几二十分钟就到了,因此,村里的小孩基本都会去。就像是春游踏青一样,村里一帮大人带着一群小孩,还挑着吃的。到那里,大人一起除草、清扫,小孩就在旁边疯玩。等清扫完了,祭拜祖宗之后,大人和小孩就一起围着箩筐开始吃饭了。吃过饭,再一起回来,这清明祭祖活动就算完成了。接下来才开始各家各户扫自家的墓了。
    这集体祭祖活动,蓝亦鹏到现在都没参加过一次,就连自家祖宗,比如他爷爷,他都没有去祭拜过。当然,也并不是他不想去,而是他爸不让他去。
    今天,蓝亦鹏妈妈照例起了个大早,做好早餐,叫上他爸一起吃早餐。然后两人就赶集去了。
    蓝亦鹏八点准时起床,吃过早餐,扫过地,洗完自个的衣服,然后就回房间里学习去了。
    至于吴铭,现在是基本联系不上了,本来信号就不好,两地还有时差,也就发个短信,还不一定能成功。
    没办法,还是好好学习吧,正好没人在家,安安静静的。
    到下午三点多,蓝亦鹏爸妈回来了。跟往年差不多,买了鸡鸭鱼、糖果、瓜子、饼干等,还有红纸、墨水、鞭炮,祭拜用的香、纸钱等。他爸还把头发给理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