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高温测试和低温测试都在一个大房间里,里面是几台可调高温也可以调低温的大型机器,每台机器里放一批样机。模拟样机在高温和低温这种极限环境下工作,看其是否能够正常运行。
压力测试就是模拟车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其所能承受的系统负荷,一般是长时间或超大负荷地运行测试软件,来模拟测试被测机器的性能、可靠性、稳定性等。其中又分为硬件的压力测试和软件的压力测试,这两个也分在不同的房间里。
硬件的测试就是模拟实际使用过程中对硬件的一些操作,比如车机上的物理按键,用特定的测试仪器模拟不断重复按一个键,测试要求能达到10几万次。
软件测试那就多了,因为软件种类繁多,各个软件的测试标准都不尽相同,所以很大一部分都是工作人员手工测试。在一个房间里面,测试人员根据软件的测试要求进行测试,比如车机里的导航地图软件的测试,云翼集成到车机上的服务的测试等。
静电测试也在一个独立的房间里,里面也是用各种仪器模拟测试样机在不同静电环境下,是否能够正常运行。
其中还有一些老化测试,撞击测试等等。
蓝亦鹏他们6个人被分开在不同的房间里。每人每天所在的房间都不同,当然,这中间还是可以去串串门的。
蓝亦鹏第一天在静电测试那里,第二天在高低温测试那里,第三天在硬件的压力测试那里,第四天在老化架那里,第五天则在软件测试的房间里。
在机器运作的房间里自然不需要他们干活,不过在人工操作的房间里就需要他们帮忙了。机器运作的房间都在四楼上面,人工操作的则都在一楼。
这么一天天的,一周又这么过去了。照样的写心得体会上交,完事。
第四周,蓝亦鹏他们小组来到了这次车间实习的最后一个部门--□□T贴片部。这部门占据了整个生产车间的三楼,里面都是各个大型设备在运作。
在最左边那栋楼的四楼,是对各个车间流水线生产出来的部件的最后组装。组装出来就是一个完整的车机了。这里也归属于□□T贴片部,当然,严格意义上来说不算是□□T贴片部的。
这□□T贴片之前在培训课上也有老师专门介绍了一节课,是一种叫表面组装技术,也就是一些电子部件的组装,不过它基本都是靠一些大型的机器来实现,不像预装配部里那样主要靠手工,这里主要靠机器设备来运作。因此这里很多大型的设备,比如:印刷机、贴片机、回流焊、插件、波峰炉、测试包装等等。
另外,前面装配部里的包装部封装好的一些部件,最终就是运到三楼这里来,进行下一步的加工。
这里由机器作业,工人相对就少一点了。不过自然也没应届生们什么事。他们只要站着看就行了,还不得乱动。
在这看着各种类型的大型机器不停地运转,倒是比看手工作业来得有趣。
这些机器是每天24小时都在运作的,所以这里的工作人员都是轮班倒,上班的时间跟公司正常的作息时间自然也就不同了。
公司正常的上班时间,早上8:30-12:00,下午则是13:45-18:15,每天八小时,每周5天班,双休。在这□□T贴片部里,蓝亦鹏他们则是按照早上8:30-11:30,下午12:30-17:30的时间。中间一个小时吃饭休息时间,午休时间都没有了。
不过□□T贴片部的外间有个不小的茶水间。里面有几张跟椅子连接在一起的大桌子,桌子边上还有锁着的柜子,柜子上贴着姓名,是固定某个员工的。柜子上放着一排排的水杯。
这里的员工上夜班或者中午的休息时间,有空了就会到这茶水间里吃点东西,或者趴在桌子上眯一会。
蓝亦鹏他们吃完饭基本就回到这个茶水间里,跟一些工人一样在这里的桌子上铺件衣服什么的,然后在上面趴一下。
匆匆忙忙的看下来,这一周也很快过去了。
今天是周五,这两个月以来集团实习的最后一天了。Q群里早在前几天就在李芸的带动下,纷纷讨论实习结束要搞点什么活动,去哪里聚一聚。
讨论来讨论去,最终也就只是决定到公司后面的一家餐馆去吃个饭。至于这一决定,一来是因为这车间实习基本都是站着,而且里面无聊又单一,也是挺累的。一来是明天周六,各人就要四散回校了,有人要早起赶车什么的。
当然,这顿饭自然是少不了老师们的。他们把班主任、人力资源部负责培训的,以及能联系上的所有任课老师都叫上了。不过最终只有班主任及人力资源,还有少部分老师到场。
众人热热闹闹地吃饭,中间还轮流去给班主任和老师等敬酒。基本每个人都去敬了一回酒,只有蓝亦鹏没有去。
虽然蓝亦鹏也挺纠结的,边吃饭还边考虑着要不要去敬酒。一个原因是蓝亦鹏酒精过敏,他可不想明天起来一身红点,还痒!另一个原因是蓝亦鹏确实不喜欢这种场面,只想安安静静吃个饭。所以最终也就没有勉强自己。
众人吃完饭,又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聊天。直到晚上10点多才散了。这次车间实习到此也就结束了。
根据这次实习本身的要求,知道这么一个生产的流程就好了。所以也没有什么考核,只是每周写一篇心得体会,倒是比前一个月的培训课来得轻松。
第13章 回校
大巴摇摇晃晃的,又到了来时经过的那个服务区。蓝亦鹏这次倒没有睡觉,也没有戴上耳机听歌。因为李芸这疯丫头,一路在车上就没停过那张唠唠叨叨的嘴。因为这批应届生里只有李芸和蓝亦鹏是G市的,所以两人一起坐车回学校。
李芸一会吐槽下她们宿舍的情况,一会又八卦八卦班上那些个人和事,一会又说起培训期间从人力那里听到的什么小道消息……
她们宿舍现在住了4个人,都是集团人力资源部的。一个是同一届的林欢,一个是搞绩效考核的,一个是搞娱乐活动的。
其他三个没什么槽点,搞娱乐活动的那槽点就多了。娱乐嘛,自然就是公司里面的一些十大歌手比赛、游泳比赛、篮球赛、羽毛球赛等等活动的主持人了。这自然也是一位个性独特、热情开朗、人见人爱的大美女了。
可惜,那真是人不可貌相啊!在外有多光艳亮丽,在宿舍内就有多邋遢。她那风格迥异的衣服,多得衣柜都塞不下了,就挂在床的四周。衣柜里的衣服也不折叠一下,就这么随便塞进去,挂在床上的衣服则是不少都已蒙上一层灰尘。
床上的被子从来没叠过,乱糟糟一团。床下的鞋子也是到处飞,袜子也是随意塞,这个鞋子里一只,那个鞋子里一只,也不知道洗没洗。
当然,这些如果仅是个人的问题,不妨碍到别的舍友那还好说。可是,她的东西都占到公共区域了,而且从来不收拾,也不打扫宿舍卫生!
这人夜生活很丰富,基本每天晚上都要10点后才回来,周末什么的自然也是出去嗨了。所以说好的轮流打扫卫生,对她一点用都没有,答应是一回事,打不打扫又是另一回事了。
所以,最终她们三只得轮流打扫卫生,毕竟自己住的地方不打扫自己都受不了啊。周末,李芸和林欢两人还会帮那人收拾一下东西,不然占到公共区域都无法下脚了。
不过吐槽归吐槽,她们宿舍倒不至于会吵架什么的。毕竟人力的基本都是人精,至少表面上是一团和气的。
接着八一八班上哪个帅哪个美啊,哪两个人又眉来眼去的怎样怎样了,哪两个人又在一起了……
对于这些八卦,蓝亦鹏自然是从来都不知道的。听李芸说起,才想起来是哪些个人,才知道这些个众人秘而不宣的八卦。
八着八着,李芸俨然把蓝亦鹏当做是“好闺蜜”了。她连班上有人跟她表白这种私事都要跟蓝亦鹏讨论讨论,汗颜啊!
李芸不停的说,蓝亦鹏偶尔回应一声,时间过得倒挺快。
下了车,两人各自去上了洗手间。出来就找了个地方坐下,掏出早上在李芸要求下买的八宝粥、全麦提子面包等,开始吃午餐。其实蓝亦鹏没什么胃口,不过最终还是喝了一罐八宝粥。
吃饱喝足,两人回到车上。李芸又说了一会话,慢慢的开始犯困了。于是,终于安静下来,蓝亦鹏戴上耳机,开始睡觉。
大巴经过W市,又晃了一个多小时才终于到了G市。下午5点多,两人才回到了久违的学校。
一园红艳醉坡陀,自地连梢簇蒨罗,杜鹃花开得正艳。学校道路两边,前面小广场边上的花圃里,远处图书馆外边的花坛上,一簇簇的杜鹃花,红艳艳的,随处可见。还有忙碌的蜜蜂、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哎呀,杜鹃花开了,樱花应该也开了,要不明天去南山公园看樱花吧,小蓝子?” 李芸看着这满园的艳丽,忍不住问道。
“不想去,我想休息休息”,蓝亦鹏想也不想直接拒绝了。
“不是吧,这么直接,借口都不找一个,有什么好休息的,现在又没有课!”
“你难道不累啊,再说又不是没看过。”蓝亦鹏大一那时候就去看过,真没多大兴趣。
“睡一觉起来就不累了,这应该是最后一次机会去看了啊,以后去F市哪里还有樱花看?”唉,工科男就是这么没情趣!
“对了,拉上我宿舍那几个美女,到时候介绍你们认识,有合适的就嫁了吧,小蓝子,哈哈哈”,有美女总会去吧。
“……是不是我也得拉上我宿舍那几个,想认识我宿舍的帅哥就直说啊,芸姐!”
“切,不去就不去,我跟我的姐妹们去。”好吧,美女也不行,小蓝子真难搞,李芸败下阵来。
……
两人在叉路口分开,一人往女生宿舍走,一人往男生宿舍走。
“阿姨好”,蓝亦鹏经过宿舍岗亭门口时,看到李阿姨正在值班。
李阿姨笑道:“哟,小鹏回来了啊,是实习去了吧,最近都没看到你。”
“是,实习两月,今天刚回来。阿姨你忙,我先回去了啊!”
“去吧去吧,回去好好休息。”
蓝亦鹏以前在岗亭里做过一段时间的勤工助学,所以跟里面的宿管阿姨都认识。
学校里一共有20栋宿舍楼,其中1-5栋是单身老师的公寓,6-15栋是男生宿舍,16-20栋是女生宿舍。每栋宿舍楼有7层,坑爹的是没有电梯啊!
里面有四人间,也有六人间。蓝亦鹏宿舍在15栋624,是个四人间。
住这三年多了,蓝亦鹏爬这六层楼都快习惯了。今天回来,也可能是久不爬楼梯了,也可能是背包比较重,到六楼时都气喘吁吁了。
“啊,大鹏,你回来啦,有什么好吃的没,快点拿出来”,一回来,猴子就活蹦乱跳地迎上来。
“特产啊特产”,老马也附和道。
“F市没什么好吃的,我问那里的人F市的特产是什么,他们居然告诉我是冬瓜!不过我买了些桔子,听说□□甜桔,很甜的哦,这里想吃都买不到”,“拿来拿来,我看看有多甜”,宿舍人都在,七手八脚的就开始瓜分了。
“嘿,我说你们就想着吃,工作找好没有啊?”
“死大鹏,一边去,哪壶不开提哪壶,你这桔子甜不甜还没尝出来呢”,老马发威了。
“就是就是,不管他,吃完再说”,小白也不乐意了,猴子只顾着吃,装死没听到……
得,都不用问了,看这架势就知道都还没着落。
说起宿舍这四个人,他们按年龄排了个大小。老马是复读了一年的,因此年龄最大,所以是老大,老二就是蓝亦鹏了,他们一般都喊他大鹏,老三叫猴子,老幺叫小白。
小白本人就姓白,然后白白净净的就一“小白脸”。不过老马姓陈而不是姓马,虽然人如其名长得人高马大的,但一开始叫他老马倒不是因为他 “人高马大”。老三姓秦,一开始也不是叫“猴子”。
这些个外号的由来还得说起大一那时候,话说大一刚来的时候,宿舍是按学号来分好床位的,每张床都贴上了各自的姓名。
那天晚上7点多,3个人都到了,他们一来到就相互介绍,发现三人都是一个班的。然后大家一边瞎聊一边收拾自己的,等他们都收拾完,大家基本也都熟了,小秦、小白、大鹏的就喊开了。
就剩蓝亦鹏的下铺还没来,只见上面贴着“马福林”三个字,然后老三顺口就说:“这老马怎么还没来?”。
到了10点多,宿舍门口才出现了一个人高马大的拖着一大箱子行李的人,然后大家马上热情地打招呼。
“老马,你终于来了啊”,
“靠,这人高马大的,不愧是老马!”,
结果门口的人茫然地看了一眼宿舍里这帮人,马上退后翻出学校发的纸条跟门牌号比对,然后宿舍里的就乐了,“哈哈,不会是叫错人了吧”,
“嘿嘿,同学,你走错宿舍了啊?”。
只见老马看着纸条,很疑惑道:“按照这上面,没错的啊?”,蓝亦鹏拿过那纸条看了下地址确实没错,也是同一个班的。不过并不是一个宿舍的就都在一个班,比如隔壁宿舍就有同宿舍不同班的。
于是问他:“你是不是叫马福林,我们宿舍就剩他还没到了”,“不是啊,我叫陈晓波”,
“那不对啊,你看我们床上都贴好名字了,你要不下去问问宿管阿姨吧?”,老马就进来蹲下看了看姓名,确实是“马福林”三个字,“不是吧,我把东西先放这,我下去问下阿姨啊?”。
9/47 首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