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说

[七五同人]大宋小吏(穿越)——拉棉花糖的兔子

时间:2017-03-31 19:13:53  作者:拉棉花糖的兔子

  这日发生的事情被传扬开,竟成为又一趣事,还被俗讲僧们编进了故事里。传言亦真亦假,竟也成了汴梁一项经典异闻。
  即便大家都知道了,不过了然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还是被影响了,就算心里清楚也不知不觉认为他参禅很牛叉。
  这和云雁回在现代看到的很多例子是一样的,他们那一代,很多人都认为和珅是个矮胖贪官,纪晓岚是妙语连珠的大烟袋,长大后即便知道历史了,也难以改变映像。
  还有个更贴近的例子,就是云雁回自己,他不也以为和尚都跟现代影视作品塑造的那样么。
  除此之外,其实瓦舍那边遇到过一点小麻烦,因为讲经的冲击,其他说话人觉得受到了威胁,想要联合起来让瓦舍把僧人们赶出去。
  瓦舍方面也很是难做,虽然最近俗讲僧火,可是说话人才是大流,名角也多,根基比和尚们要深厚多了。
  云雁回也不含糊,直接把人都叫到一块,一条条给他们分析。
  第一俗讲僧每天每地只是讲一场,只占很少一部分时间。
  第二他们带动了更多人来瓦舍,包括那些纯佛教信徒,这实际上还会带动其他说话人的生意,现代人都懂,卖电器的东西再好,在电器城开店肯定比在美食街开要红火。
  第三,爸爸根本不怕你们的威胁,在各处瓦舍讲经只是最好不是必要,大相国寺虽不比你们专业,但是万姓庙会难道不比你们人气高?论娱乐综合体,大相国寺才是一番好吗?现在名气打出去了,信不信在大相国寺门口开一个专场真抢你们客源去?
  一番话说得众人皆是无言,更是对这个小孩刮目相看。
  这时候云雁回又嬉皮笑脸地请大家吃果子,温言安慰了一番,此事就算揭过去了,再没有人不服气的。
  云雁回按下这件事,又随着演出一场场下来,俗讲僧正式在业界站稳脚跟,势头大好。
  方丈就此放下心来,正式宣布大相国寺恢复古时的俗讲僧编制,虽说现在的表演模式已经不是“俗讲”,但是由于俗讲是讲话技艺起源、复兴古风等等原因,仍然称作古名。
  
   
    第21章 般若汤、水梭花和穿篱菜

  大相国寺俗讲僧们获得了成功,正式有了编制,让编制内的僧人们十分高兴。
  他们这些僧人,平日里除了每日起特别早诵经之外,因为寺中各种产业包括了田产,诸如菜圃果园相当一部分都得靠他们自己耕种,余下干不完的才雇人来,所以普通僧人并非那么悠闲。
  若是成了俗讲僧,那就同那些被分配去打理各项产业的僧人一样,另有本职了。同样是工作,在瓦舍里讲故事当然比种田要轻松得多,不得不说是一个好部门。
  了然拨钱给他们置办席面,让自行庆祝去。
  这钱自然是给到云雁回手里,如今大家都渐渐看明白,这里面云雁回年纪虽小,却是能做得了主的,于是纷纷来怂恿他买些酒肉回来。
  僧人破戒的多,了然以前不还带云雁回去吃过猪肉——虽然他自己没吃。
  但是,这也只能算是大家心里有数的秘密,还是很为正派人士鄙视的,若要在庆功酒席上明目张胆吃肉喝酒,似乎不太好。
  云雁回犹豫了半晌,毕竟大家这段时间辛苦了,于是还是去买了酒肉,又不敢在外面请厨子料理,便只得辛苦郑苹下厨收拾了几个菜。
  鸡是自家养的竹林鸡,云雁回有独家手艺,如今假称是和尚那里学的,教给了郑苹。
  是先把干净的鸡肉煮到八分熟,去水切块,用油翻炒之后,再加入盐醋酒等调料煨着,待其入味,如此一来,鸡肉咸而微酸,还有酒香扑鼻,还格外酥香。
  若非开酒家,一般人家基本上是很少有这样的手艺,首先就没那么多鸡练习了。
  又有河鱼做成鱼羹,鱼肉用盐、姜腌渍后蒸一会儿,剥成丝,和香菇、笋丝、葱段等一起,合鸡汤煮,可以根据喜好,选择加不加香醋、香油等调味。
  猪肉就送到杀猪院去炙了,那边是肯定不会走漏风声的。
  其他各种下酒菜、果子、羹汤,一应俱全,酒是从外面打来的黄酒。双宜和郑苹一起把菜端上来,云雁回则把酒温好了给大家斟上。
  “这些天大家都辛苦了,好在是苦尽甘来,方丈那边已经透露过了会有些奖励措施。”云雁回慢慢说道。
  “雁哥儿才是辛苦了。”大家哪好意思担了功,连忙端起酒敬他,“也多亏你在方丈面前美言了,否则此事不也只是我们分内之事,哪来的什么奖励。”
  有本事还会带大家一起吃肉的人,自然人人都喜欢,都尊重。
  更别说这次的奖励是什么,即便尚未公布,但大家心里也有数了。佛教戒律规定僧人不可以积蓄私财,都由寺院集体消费。也就是本朝经济这么发达,才有一些僧人能经商攒私房钱,在这方面较为宽松了。
  方丈那里,肯定会允许他们占有一部分瓦舍中的收入,例如打赏,这个本来也很难规定死,还不如大方当做给他们的奖励呢。
  云雁回拿了碗绿豆汤,“那小弟以汤代酒了。”
  因云雁回年纪不大,大家也不叫他吃酒,干过一杯,便夹起菜吃。郑苹的手艺他们都没尝过,这下一吃,只觉得极有风味,连称那酒煨鸡的味道更是满汴梁也没吃到过——瞬间暴露和尚们平时吃肉的事实了。
  这道菜没什么汤汁,全都随着配料的味道一起锁进了肉里,一口咬下去,便在口中爆发出丰富的鲜味。
  鱼羹虽不是用的特别好的鱼,毕竟现在鱼比较贵,但是烹饪得细致,也是极为鲜香。
  众僧吃得一嘴油,也停不下筷子。
  惠冲说道:“雁师弟,连咱们都有奖励,你那里肯定不能少了,我看啊,你不如和方丈要求,把寺里的油坊盘下来。”
  “不错,油坊进益多,本钱现时若没有,大家给你凑一凑,少的在长生库中借便是了。”长生库指的就是寺里放贷的钱库,以云雁回现在的信誉,还是能借到不少的。
  “哎,油坊太引人注目了,雁哥儿和郑娘子孤儿寡母,难免遭人眼红。”
  大伙儿七嘴八舌地给云雁回出主意,好到时候向方丈讨要些好处。
  云雁回却摆了摆手,“家里人少,这些还是算了吧。承蒙各位师兄关心了,了然法师和方丈这些年来都十分关心我们一家子,我不去想,方丈也不可能薄待我呀。”
  这话说的是,众人不过关心他,于是纷纷点头称是。
  盘作坊什么的,云雁回也想啊,但是他还是觉得自己年纪太小了,家里也没有什么帮手,像这种类型的生财之法都不可行,风险太大,他可没忘了他娘那个不知名的娘家说不定还在暗处虎视眈眈呢。
  更何况,云雁回也更倾向于把汴梁摸得更熟一点,市场规则看得更透一点,人类积累得更深厚一点,如此一来,日后做什么事都是一呼百应,没有不成功的道理。
  否则,要论赚钱的点子,他脑海里有很多理论。就比如近两年文人之中开始流行用竹纸,不过基本都靠南方进口,有个运送成本存在。
  汴梁有竹山,云雁回脑海里就有竹纸的制作方法,他以前在采访古法造纸技艺传承人的时候,甚至一起动手做过,若是有了本地竹纸,结果不言而喻。
  但是,这是需要大量人工的,还得都训练着掌握技巧,之后在如何守住产业之上更是要费一番心思,所以云雁回从未予以考虑,这真不是他的强项。
  云雁回心里自然有考量,他现在是要展现给方丈看他的能力,如果方丈肯定了,他更希望去做一个每月拿工资的庙会管理员。
  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云雁回正在思索着呢,小宝就跑了过来,说道:“雁哥,方丈来了。”
  小宝原是在外面玩耍的,看到方丈远远出现,就来汇报了。
  僧人们呆了一下,随即都站了起来,“方丈不会是来找我们的吧?”
  “酒菜要不要收一收?”
  “且慢,若是找我们,不可能不提前说,可能只是路过。”云雁回分析了一番,非常镇定地说,“待我出去看看。”
  众僧便目含期盼地看着他出去了。
  云雁回走到外面去,刚好方丈也快到近前了,他便露出笑脸迎上去,唱喏问好:“方丈好啊,您去哪儿?”
  “首座找我有事,雁哥儿啊,听了然说你们今日办席庆贺,在哪里吃呢?”方丈笑呵呵地问道。
  云雁回一听果然不是往自家来的,安心地道:“就在家里吃。”
  “也好,吃得什么菜?”方丈又问了一句。
  云雁回并不好撒谎,略想了想,回道:“有般若汤、穿篱菜、水梭花等菜色。”
  “哦哦,”方丈心不在焉应了一声,小声对他说,“其实我也要找你来着,现今啊,我那里收到些帖子,是京中几户贵人都想请俗讲僧上门,你怎么看?”
  “这是好事,与寺中法师上门做法师、讲禅不也一样。”云雁回心中暗笑,但是有本事去给达官贵人们讲禅的,寺里可没有太多位,不似俗讲僧,可以一批批培养出来。想一想,这又是一笔商机啊!
  方丈心里有数,给云雁回说这个话,也不是真的要请教他的意思,笑了笑道:“那到时你同我一起来参详,叫哪几个稳重的弟子上门吧。还有,我看这俗讲僧可以扩充一下了,你再费心看看人。”
  “是,方丈。”云雁回认真应了。
  “那你们好好吃,我先办事去了。”方丈叮嘱一声,迈出去两步,却是琢磨到了一丝不对,回过头看着云雁回,“般若汤?穿篱菜?”
  云雁回隔着一丈远,笑嘻嘻地作了个揖。知道方丈这是醒过神来了,什么般若汤,其实就是酒,穿篱菜是鸡,那水梭花,说的其实是鱼。正是僧人们破戒时自欺欺人的代称,如今流传尚不算广,所以方丈先时没能反应过来。
  方丈哭笑不得,虚指他几下,“你呀,今日便罢了,莫要被人发现!”
  “方丈放心。”云雁回看方丈睁一眼闭一眼,忙笑应了。
  
   
    第22章 巨冤的雁哥儿

  因云雁回在外“约稿”甚多,方丈那边便要给他结算稿费,云雁回只将其中自己的改编的那部分费用留下,剩下的则打个来回后,告诉方丈先生们捐给了寺里。
  给寺里捐钱捐地都不奇怪,朝中还有那等每月俸禄大多数捐给寺庙的官员呢。
  只是方丈思及现在各家说话人虽然不针对俗讲僧了,但是旗下的先生总不可能给大相国寺供稿,之前的还可以说是不知道用途。若那些不是专业写话本的先生,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方丈试探着问了云雁回,想接触写本的人,果然,云雁回拒绝了,方丈想着大概是要自己掌控这稿源,这也是云雁回自己的本事,何况人家那么多稿费都捐出来的,于是也默契地不提了。
  云雁回心中盘算,待到俗讲僧人数多一些了,他便可以向方丈提出来,调一个岗位,去庙会部——他自己给庙会管理众僧起的名称。
  像写本子那样的事情,有个模板就尽可以套着来了,也不是非得他来供应,万事开头难,开好这个头,接下来可以叫一些熟知经书的僧人接手了。
  云雁回如是盘算好,却是要带双宜和小宝去逛街了,这不正赚了一笔稿费么。
  首先一起给郑苹选了绢花,这是尼姑的手艺,色彩鲜艳,栩栩如生,甚至熏了香,乍一看与真花无异,甚至更为娇艳。
  接着便是一路吃过去……
  不知道是被云雁回影响,还是怎么的,以前双宜和小宝还会对玩具有些兴趣,后来一上街就尽盯着吃的了,吃到肚子里就觉得最实在。
  走到一半的时候,便瞧见前面许多人围在一起。
  打量了几眼,云雁回就知道是又有人打架了。
  但凡是办庙会的日子,人多了,就容易起摩擦,一日十几二十起斗殴事件都算是极少的了。对于从小混在这里的云雁回来说,早就习以为常了。
  云雁回正打算带着双宜和小宝绕开了,忽被人拍了拍,回头一看,竟是位惠字辈的师兄,正是负责庙会维持秩序的。
  这师兄满头是汗,“雁哥儿,快来,帮我看着这儿,我要去找人来。”
  云雁回一愣,“找人来?”
  师兄一脸无奈:“今日也不是撞哪门子邪,那头打架的竟是两个衙内,连去了三位师弟催请开封府的来,都没音讯,想是故意拖着。这边只剩下我了,得去找人来,你在这替我看着,若有师长或差人来了,帮我回个话。”
  一般街上打架的,那都是泼皮闲汉,或是江湖游侠,这两个衙内打架,那可新鲜了。衙内这种生物,如今都指代高官子弟,比如《水浒传》里高俅的义子高衙内。
  他们是无论百姓还是下级衙门都很头疼的存在,难怪开封府会装瞎。
  “哦哦,好,师兄快去吧。”云雁回就盘算到这个部门来工作呢,当然不会拒绝这样的小小要求。
  师兄跑了之后,云雁回看看围观的百姓们还在不怕死的看热闹,于是往里面挤了挤,口中喊着:“散开些,散开些,开封府来抓人了!”
  这句话一喊,不少人都往旁边躲了,生怕被一起抓进去。
  视野一开阔,云雁回便看到里面果然是两个打扮富贵的少年在掐架,既然说是衙内,想必家中显贵,不知为何身旁竟无人跟着,叫他们两个掐了起来。
  而且这两个少年狼狈得很,头发都散了,原本是一穿蓝一穿绿,现在都混了不少灰了。他瞧见那穿绿衣的抓着另一个穿蓝衣的,蓝衣少年年纪小一些,绿衣少年一发力,竟是将其整个摔了过来。
  云雁回正在这个方向,顺手便扶了一把,对方总有十二三岁了,比他高出不少,这一下云雁回差点被压倒,退了好几步,总算把力气卸了不少,那少年仍是半跌在地上了。
  蓝衣少年拂了下头发,抬头狠狠看过来,对上云雁回的眼睛后,却猛地愣住了。
  云雁回刚想问一句你没事吧,就见这少年一拳揍了过来,拳头在眼前放大,一拳击中,眼冒金星!
  这还没完,他刚刚被一拳揍得一个屁墩儿,背后那绿衣少年,又一脚踹到他背上,“滚开!”
  云雁回小王八似的在地上滚了两下,险些吃了一嘴灰,一脸懵逼。
  他到底做了什么啊,大家都揍他?!
  而且云雁回这一被揍,本来就被他一嗓子喊得散开了些的百姓们更加退的远了,他简直是身体力行示范给大家看什么叫围观有风险。
  云雁回有点郁闷,不过还没等他回过神来,又察觉到一道身影闪过自己旁边,抛下一份没吃完的零食,揉身扑向那两名少年。
  仔细一看,竟然是双宜。
  揍了云雁回一拳的蓝衣少年本就身量比不过对方,刚才还被摔了一下,现在基本是处于被吊打。双宜冲上去揪住绿衣少年,限制住了他的行动。
  蓝衣少年忽见帮手,只愣了一下,就立刻骑到对头的身上暴打,只是体重不够,眼看要被掀下去。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