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说

渣攻改造方法初探/渣攻驯化记——苏荏

时间:2017-04-08 18:10:27  作者:苏荏

    张致中途插了句嘴:“你们出来玩,娃呢?”
    “婆婆带着呢。”冯晓理所当然地回答。
    “不是听说韩国婆婆都很恐怖吗?还让你出来玩,自己在家带孩子?”
    冯晓嗤笑一声:“那些都是影视剧的误导,我婆婆人可好了,这次旅游就是她看我带孩子太辛苦,建议我们出来放松的。”
    算你命好!张致在心里咬牙切齿。
    吃完了饭,冯晓的韩国老公起身出门抽烟,张致出于礼节也陪了出去。杨若愚和冯晓终于有空聊聊心里话。
    “怎么不骂我?”杨若愚笑着问。
    “骂什么?”冯晓不以为然地说,“既然下了这么大功夫改造的,自己不留着难道便宜别人?”
    杨若愚扁了扁嘴:“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
    “反正你这个人一辈子都这么没出息了,林子那么大,非要捡一棵歪脖子树筑窝,摔了一次都不知道换的,我也放弃治疗了。”冯晓总结道。
    杨若愚差点儿一口茶喷出来,想象张致的身体变成一棵歪脖子树的情景,觉得十分好笑。
    冯晓也跟着笑了:“不过,张总刚才表现倒还算可圈可点,看你的眼神够有爱不说,还鞍前马后的,事无巨细的。这么大热天,还怕你坐空调间冷,不让喝冰饮,简直是含在嘴里怕化了的节奏。就算他当初追你的时候,也没见这么上心过——可见改造成果还算不错。”
    杨若愚虚心接受表扬:“革命尚未成功,壮士仍需努力。”
    冯晓举起杯子笑道:“那老朋友以茶代酒,在这里祝你马到成功!”
    杨若愚也举起杯子:“借你吉言!”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别的,张致和冯晓老公抽烟回来,勾肩搭背地,似乎用英语沟通得还不错。
    冯晓突然想起什么,也不避讳张致,直接开口说:“那董青林怎么办啊?人家好像真的挺喜欢你的。”
    杨若愚遗憾道:“没办法,只能做朋友吧。”
    冯晓望着张致迅速竖起来的耳朵,惋惜地说:“怎么说都比某人合适啊!最起码人家的道德底线比较高,不会出轨。真的不考虑了?”
    杨若愚笑笑地,不置可否。
    “唉……可惜了,可怜我人生第一次做媒,就这么失败了,”冯晓长吁短叹,“不行,我要再从韩国给他物色一个帅哥!”
    杨若愚笑出声来:“哪有那么容易!”
    冯晓则摩拳擦掌:“等着瞧,我一定给他找一个比某人好的,让你们都眼馋死!”
    杨若愚仍忍不住地笑着,瞥到一旁张致浑身紧绷的战斗模式,决定不再为难他,便适时地转了别的话题。
    辞别了冯晓和她老公,杨若愚和张致坐地铁踏上返程之路。
    杨若愚拿着手机在京东上搜索,张致看了一眼,见他找到了一本名叫《青少年户外体验式学习实用手册》的书,想着可能是他上课用的书,意兴阑珊地转头看着窗外。
    杨若愚看完了图书简介,下了单,见一旁的张总一直一言不发,忍不住问道:“想什么呢?”
    张致几乎用腹语回答:“在想用什么手段能限制冯晓入境,并潜入你的手机把她的号码设为永久黑名单!”
    杨若愚快笑死了:“你们俩还真是欢喜冤家啊!”
    “注意用词杨老师!”张致反驳道,“没有欢喜,只有冤家!”
    杨若愚笑得直不起腰来。
    “好了好了,别想那些了,我还有事儿跟你商量呢!”杨若愚笑够了,咳了两声说。
    “什么事?”
    “我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了一个项目很感兴趣,想着暑假就去,你有没有兴趣跟我一起报名?”
    “什么项目?”
    “是一个野外生存项目——不会像荒野求生节目那么严格,会给带一些应急食物和必备工具,参加者单人也好多人也好,到一个无人岛上生活十天。”
    张致一个大少爷听到这样的项目就不免瘆的慌:“……怎么想着报这样的项目?”
    “挑战一下极限啊,”杨若愚一本正经地回答,“还有从小生活在城市中,想体验一下依靠自然生活的方式。”
    张致犹豫片刻,遮遮掩掩地说:“那什么……我想起下个月有个重要项目要跟进……”
    杨若愚面不改色,平静道:“是吧,我猜你也没时间,青林正好有年假,那我找他好了……”
    话音未落,张致就抢着说:“那个项目副总跟进就行了!我去!”
    杨若愚撇了撇嘴:“你可别勉强啊,耽误了生意可就不好了。”
    “一点儿也不勉强!”张致苦着脸起誓。
    杨若愚满意地笑,就差拍头表示安慰了,心里却在盘算,刚才买的书明天应该就到了,趁考试之前要把它看完,不然后面就没时间看了,“体验式学习”,嗯,应该有效。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二更 补上昨天落下的
   
    第33章 野外
   
    假期很快就到了,张总十分不情愿地把自己的时间排出来,跟着杨若愚到了香山,进入位于一座无人定居海岛上的项目营地报到。
    这一期的项目一共有八个参加者,除了杨若愚和张致外,还有一对年轻夫妇,一个独自前来的中年男人,再加上三个男大学生。
    八个人各自成组,分别从该岛的几个入口登陆,展开为期十天的野外生存体验。其实项目内容还算人性化,岛上物产丰富,能吃的东西不少,位于大港口附近的营地里设有专业的救援队,各类物资也是应有尽有,基本上避免了所有的危险因素。
    张致和杨若愚从C入口上了岛,把装备卸下,向继续前行的游艇挥手。为了避免项目成员聚到一起互助减弱了生存体验的意义,每队成员所在的区域都是独立的,用铁丝网隔开。游艇已经看不见了,张致回头望向他们要在这里生活是十天的地方,突然有一种跟杨若愚相依为命的感觉。
    还不到午饭时间,两个人一起沿着山路考察了一下自己的地盘,确认了几种可以吃的野菜野果——显然是营地事先种好的,长势喜人——又找了一块儿离海滩不远的避风避雨的地方搭了帐篷,放了行李(除了帐篷,只有两个睡袋、一口锅、一袋米、两套餐具、两套洗漱用品、一副捕鱼工具、两箱瓶装饮用水、一个工具箱和一个打火机),最后回到海边搭炉灶。
    炉灶用几块石头很快搭好了,也到了饭点,但问题是……无“米”下锅。
    两个人毕竟从小在城市里长大,到这时才想起要去找吃的。于是两人又一起回山上挖了些野菜,然后拎了鱼竿鱼篮到小码头上折腾。两个小时之后,直到对钓鱼不太在行的两人再也坚持不下去了,鱼竿的收获仍然很小——只钓到了几条小的都不忍心吃的鱼儿。
    最终两人决定把这几条鱼放到锅里跟野菜一起炖,至少可以提鲜。等到把锅支起来,煮好饭再加上水煮上鱼和菜之后,已经快要到晚饭时间了。杨若愚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锅,虽然闻起来味道似乎不怎么样,却还是一副想把它直接吞下去的样子。
    这时张致跑回帐篷,鬼鬼祟祟地取了一样东西过来——竟是一包盐。
    “你犯规哦!”杨若愚有气无力地责备,却掩饰不住看到盐时的眼前一亮。
    张致实事求是地说:“回去之后认罚,而且我也只带了这一样东西,求放过!”
    杨若愚笑骂道:“放什么放过!少说废话,赶紧放!”
    张致感慨着汉语的博大精深,往锅里加了一些盐——不知道是不是错觉,闻起来味道立刻好了不少。
    终于可以吃了,虽然这一锅汤泡饭色香味都欠佳,但两个人仍然吃得津津有味。张致把那几条小得令人掉泪的小鱼都夹给了杨若愚,说自己从小长在北京不爱吃鱼。杨若愚没说什么,只是默默地把其中两条仅有的一点儿没刺的肉夹给了张致,张致望着那点鱼肉,竟一时没什么话。
    吃完饭两人分配了一下供给物资,发现饮用水真的只能用来输入体内,于是用半山腰上小水洼里的淡水简单地洗漱了一下,然后坐到海滩上,聊天看星星。
    “上次看到这么多星星,好像还是去永定的土楼。”杨若愚四十五度角仰望星空,感慨道。
    张致点点头:“在城市里,我们错过了多少美好的东西啊……”
    杨若愚嘲笑他酸气,干脆躺下身子,舒服地凝视着。
    “来了才知道,原来吃得饱饱的,就这样静静地躺着躺着望天,竟是这么单纯幸福的事。”张致也跟着躺下,望着天空感慨道。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单纯美好的东西,比如对一个孤儿的疼爱,比如最原始的求生欲望,比如比爱情更高级的——信任和依赖。这些都是值得守护,值得经营的。因为你从小生活在复杂中,对这些东西反而陌生了。”杨若愚平静地说。
    “这就是你带我来这里的目的?”张致转过头,笑着问。
    杨若愚点点头:“算是吧。我希望你能明白,有些东西,比如感情,比如信任,并不是你想象的那么虚无,在很多情况下,它们是切切实实地存在着的。还有就是,我们俩从来没有共患难过,这样相互扶持地过一段日子,也许彼此都会有一些新的认识。”
    张致诚恳地点头:“我已经有了。”
    杨若愚还没来得及问他是什么,张致突然一跃而起:“啊,都忘了看看鱼篮有没有收获!你等着我看看去!”
    杨若愚望着他期待的背影,忍俊不禁。
    片刻之后,张致远远地站在小码头上向杨若愚招手:“小鱼你快来!没想到这里螃蟹这么多!简直是大丰收!”
    本来没抱什么希望的杨若愚也跟着一跃而起,向他冲过去,远远地就看着他挥舞着手里的鱼篮,里面似乎装了一篮底的螃蟹!
    “真的很多!”杨若愚一路跑到张致跟前,惊喜地大叫,“而且看起来很肥的样子!明天我们可以做蟹肉粥了!”
    “你看还有很多母的!还可以做蟹黄米饭,蟹肉炒野菜!我的天,我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张致也异常兴奋。
    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畅想着明天丰盛的餐食,在这美丽的苍穹之下,开心得像个孩子。
    就这样过了几天,张致和杨若愚野外求生的技能也越来越强了。他们在半山腰的小水洼处修建了一个小水库,用来储存洗漱用的淡水,在一种树叶很柔软的小树上采集树叶,清洗后充当卫生纸。隔一天就拿自己地里的野菜野果去铁丝网旁换邻区三个大学生的东西——他们发现每个区域种的菜不同,换着吃很有新鲜感。钓鱼技术有了质的飞跃,现在已经可以钓到一人一条能够吃饱的大鱼,有一次多的吃不完还跟邻区的大学生换了他们在海边捡的海带。
    可惜都最后出了点儿小插曲。到了第八天,因为前一天下雨不好生火,吃了半生饭的两个人都觉得有些不舒服,张致还好,到中午已经恢复了状态,杨若愚却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从早上的恶心难受迅速地发展成上吐下泻,而且还开始有点儿发烧。在这没有抽水马桶和卫生纸的环境中,这个病的危害就格外明显,杨若愚吐了几次之后,自己都开始嫌弃自己身上的气味。
    张致一个大少爷在这个时候倒是没有表现出任何厌恶的情绪,也不知道是涵养所致还是真的不嫌弃,只是很担心地问杨若愚要不要放弃,直接发出求救信号。杨若愚虚弱地摇头,已经坚持到现在了,放弃真的太可惜了。
    张致明白杨若愚的意思,也不再劝他,想了一下坚定地说:“那我们再坚持半天,如果你还没有好转,我们就发信号——如果有好转,我们就待下去。”
    这时候的杨若愚只想全心全意地依靠他,于是轻轻点头。
    张致便不再说什么,积极地帮他清理秽物,换洗衣服,在帐篷旁支了锅烧了一锅热水,然后用水壶装了拿给他暖胃。这样一番折腾下来,杨若愚慢慢地止了吐,烧也跟着退了下去,昏昏沉沉地睡了一会儿。醒来时,张致又给他盛了一碗刚煮好的白粥。
    雨刚下完,到处都湿乎乎的,所以杨若愚只能靠在张致身上,就着他的手一口一口地喝粥。才喝了小半碗,张致就不让喝了,怕他再不舒服,收拾了餐具之后又给他换了些热水暖胃。一切收拾妥当之后,张致就消停地坐到他身后让他靠着,两只手搂着他,怕他受凉。
    杨若愚渐渐有了一点儿力气,舒服地靠在张致怀里,叹息着开了口:“虽然病了一场,但我此刻却是非常庆幸自己决定来这里呢!”
    张致低下头,在他耳边低低开口:“为什么?”
    这低沉的声音让杨若愚几乎心头一颤,他怕痒地轻轻躲了一下:“因为能够被你伺候,真是三生有幸啊!”
    张致发现了他的小动作,笑着再次靠近他,亲了亲他的耳朵:“想说觉得幸福就直说,干嘛非要挖苦我呢?你这小子,当了老师之后毒舌的功力真是成倍见长。”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